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春季班19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秋季班21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过程、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3个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在课程教学过程的自评得分、考试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基于雨课堂的在线翻转教学模式5项指标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P<0.001)。结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自我管理和认知能力,还能提高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临床作业疗法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康复治疗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0名学生,采用雨课堂开展临床作业疗法学的教学;对照组50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开展教学。两组教学时间均为12周。教学结束后均进行理论测试与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显著(P<0.05),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雨课堂对提高临床作业疗法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视频考核方式在外科护理学绷带包扎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级大专护理1班45人为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绷带包扎考核中,采取基于雨课堂的视频方式进行考核;随机选取2017级大专护理2班47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考核。比较两组考核成绩、满意度、学习能力及教师评价。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为(88.33±4.17)分,对照组为(82.35±3.29)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满意度、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教师对基于雨课堂的视频考核方式满意度较高。结论外科护理学绷带包扎考核采取基于雨课堂的视频考核方式,能明显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6级临床本科班4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240)和对照组(n=240),分别采取雨课堂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完成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6.60±7.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3±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对心电图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7月在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结果,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84.17±6.23)分]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86.50±5.39)分]均高于对照组[(79.23±6.82)、(81.47±6.31)分](P<0.01)。实验组学生教学效果评分[(80.13±5.12)分]高于对照组[(71.73±5.21)分](P<0.001),且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对临床工作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组学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育教学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超声诊断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2015级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学生3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实习成绩、临床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成绩及上机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平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各项临床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综合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101期口腔医学生为实验组(n=64),在牙周病学课程中采用雨课堂教学,课前及课后运用思维导图协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100期口腔医学生为对照组(n=62),施以传统教学法。使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收集并分析实验组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结果 实验组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2.97,P<0.05)。问卷结果显示雨课堂混合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听课效率(t=2.71,P<0.05)和自学能力(t=4.35,P<0.05)。82.5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雨课堂授课方式;89.06%的实验组学生完成课前预习,67.19%的学生完成课后复习。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适用于牙周病学理论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于PBL的雨课堂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护理专科班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人。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PBL的雨课堂。观察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综合能力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评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BL的雨课堂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名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总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基于雨课堂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优化了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论基于雨课堂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效果好,值得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雨课堂联合情景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5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7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采用雨课堂联合情景教学法教学。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学生课程综合测评平均成绩(83.26±3.9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7.99±4.66) 分,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知识掌握及运用程度、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学习兴趣提高程度及自信心增强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雨课堂联合情景教学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及运用程度、提高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及临床见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真实患者为对象的线上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毕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实习生8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人。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病人的临床实习模式,观察组实施以真实患者为背景的线上翻转课堂临床实习模式。对两组学生的临床实习学习效果和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在线考核,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客观选择题、主观论述题、临床实践操作及总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思维能力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线上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毕业实习教学中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合"早期接触临床"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长学制医学生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探索一种有效提高长学制医学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级七年制(第7学期)临床医学系1、2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早期接触临床"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基础理论知识成绩无显著性差异[(38.55±4.86)vs(37.59±5.73),P>0.05],但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9.75±3.19)vs(34.18±4.53),P<0.01和(78.30±7.15)vs(71.76±9.09),P<0.05]。教学效果反馈意见显示实验组的积极性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医学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实习教学中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方法选择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实习生40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临沂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实习生4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的外科学实习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通过调查问卷,量化、分析两组外科实习前后临床思维能力的变化,分析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结果实习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63.33±4.72)分、(62.67±5.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05);实验组实习后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为(79.52±4.83)分,实习后优于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0,P〈0.05);对照组实习后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为(73.25±4.69)分,实习后优于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P〈0.05);实习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P〈0.05)。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65.3%的调查者认为目前临床医学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一般,27.4%的调查者认为目前临床医学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差或者非常差。结论新的外科学实习带教方法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带教老师重视、实习生的努力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才能保障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实习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实施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模式,1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2种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观察并比较2组实习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他相关指标。 结果 2组实习学生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实习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学生的增加探索临床的兴趣、提炼科研思路的能力、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和促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感兴趣和认可病例讨论教学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病例讨论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显著,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适合现代临床实践教学,更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要求,教学优势明显,能提高其考试成绩,增加探索临床的兴趣、提炼科研思路的能力、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和促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培养医学生强化创新思维和增强临床技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症状为导向的临床横向思维培养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6名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I科实习的2017级及2018级临床医学5年制学生,将各年级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2017级试验组43人、对照组46人,2018级试验组37人、对照组40人,试验组均采用以症状为导向的临床横向思维培养模式,对照组均采用传统教学。实习结束后采用出科考核和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对教学质量予以评估。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将各年级两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分别比较,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相近;但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分析能力成绩比较,试验组成绩要优于对照组(P<0.05),如2017级学生病历分析能力成绩:试验组(37.34±1.08)分vs.对照组(32.18±1.32)分;各年级两组学生满意度分别比较,试验组学生医患沟通、获取有效信息、临床病历分析、自学、查阅资料及团队协作能力较对照组高(P<0.0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症状为导向的临床横向思维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妇科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获取有效信息、自学、查阅资料等能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学及治疗学(CPPT)教学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回顾分析某大学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后的成绩情况,并针对CPPT模式试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予以修正。方法选取2015年和2019年学习消化系统疾病相关课程的某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285人为研究对象。2015年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作为对照组;2019年采用CPPT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组。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并发放自我评价问卷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两组成绩及问卷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核、病例分析及切片识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课堂氛围、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切片识读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病例讨论、切片识读、教学流程、助教安排、复习串讲及测试试题难易度较为满意(满意度>80%),但理论课讲解、课时分配及配套教材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满意度<80%)。结论CPPT教学改革模式优于传统模式,既考虑医学发展的需求,又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利于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肾内科本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19年8月19日-2019年12月20日)在肾内科轮转的全科医学本科实习生6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实验组在入科后的2周实习期内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和病房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91.8±3.1vs 84.3±3.4,P<0.05)、实践技能成绩比较(88.7±4.6vs81.1±2.9,P<0.05);两组学生对带教科室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100%、对照组76.7%,P<0.05;患者对两组学员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7.8%,对照组9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9.0±0.5vs 7.9±1.3,P<0.05)、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比较(8.9±0.4vs 7.6±0.6,P<0.05)、对医疗活动的投入比较(8.5±0.3vs 8.2±0.4,P<0.05)、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与配合程度方面比较(8.7±0.4 vs 7.6±0.5,P<0.05)。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临床带教模式在提高学生出科考核理论成绩、学习自主性、临床思维能力、患者满意度及临床带教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在本科阶段无流行病学学习经历的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使用雨课堂线上课前预习及课后随堂练习的功能,用于评价雨课堂线上功能的辅助教学效果。结果应用雨课堂线上功能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基线、阶段小测和末考卷面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于主动学习,雨课堂参与度较高的学生成绩提高明显。结论雨课堂有利于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但是仍不能忽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文检课教学中运用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法, 探索其在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中的可行性与作用.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 (共197人) , 随机分为实验组 (98人) 、对照组 (99人) , 实验组采用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由同一老师承担教学活动.教学结束后, 2组学生同时参加同一考试, 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考试总成绩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验组优良率 (考试成绩80分以上) 高于对照组, 综合应用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因,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48-150
目的 探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案例式教学的应用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92名学生,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应用案例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成绩、记忆力提高、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教学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记忆力提高、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医学生的理论成绩,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临床真实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激发了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加强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