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2017,(7)
目的:建立新益心宁神片的指纹图谱,考察新益心宁神片对PCPA(对氯苯丙氨酸)大鼠失眠模型镇静催眠的效果,并分析其谱效关系。方法:建立不同批号新益心宁神片HPLC指纹图谱;取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地西泮阳性对照组、各批号新益心宁神片组,采用腹腔注射PCPA建立大鼠失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地西泮,其余各组给予不同批号的新益心宁神片,连续给药7 d。数据经统计分析后,用灰色关联分析谱效关系。结果:从新益心宁神片指纹图谱中共确定25个共有峰;不同批号新益心宁神片的镇静催眠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灰色关联分析明确了11、18、21、12、14、6、19、24、7、10号色谱峰与镇静催眠作用相关性贡献较大。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为探究新益心宁神片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物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小花  梁瑾  梁建娣  党子龙  封士兰 《中草药》2012,43(12):2448-2452
目的 研究黄芪95%乙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抗胃溃疡药效的相关性,初步揭示黄芪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ig给予胃溃疡模型小鼠黄芪乙醇提取物,用灰色关联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将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的峰面积与抗胃溃疡药效数据相关联,研究谱效相关性,确定黄芪抗胃溃疡作用的物质基础.结果 黄芪95%乙醇回流提取物(总提取物)对无水乙醇所致小鼠胃溃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黄芪的敛疮生肌之功效相一致.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根据关联度大小确定黄芪乙醇提取物中各成分对抗胃溃疡作用的贡献度,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拟合了药效和化合物峰面积的数理方程,筛选出贡献值较大的化合物.两种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表明,在HPLC-DAD指纹图谱中,成分P9和P12(毛蕊异黄酮)贡献较大;在HPLC-ELSD指纹图谱中,成分P8和P9作用较强.结论 黄芪95%乙醇提取物较其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抗胃溃疡作用,通过HPLC指纹图谱与药效相关性分析可知黄芪抗胃溃疡作用与其所含的多种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菊苣HPLC指纹图谱与其降尿酸药效的相关性,初步揭示菊苣降尿酸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高嘌呤饮食诱导鹌鹑高尿酸血症,并给予菊苣水提物。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将菊苣HPLC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和降尿酸药效进行数据处理,研究谱效相关性,确定菊苣降尿酸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菊苣地上部分具有较好的降尿酸药效,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确定了菊苣HPLC指纹图谱中各个共有峰对降尿酸作用的贡献度。其中,绿原酸、菊苣酸及峰3、6、7、8所代表的化合物对降尿酸药效的贡献度较大。结论通过菊苣HPLC指纹图谱与其降尿酸药效PLS法分析可知,菊苣降尿酸作用与其所含的多种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杨龙飞  赵渤年  丁晓彦  孙启慧  吕婧  高燕 《中草药》2019,50(12):2899-2907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丹参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以斑马鱼建立不同药效学模型,对丹参水溶性成分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进行评价,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丹参水溶性成分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在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中,9种水溶性成分与各药效作用均呈正相关,且各共有峰与药效关联度趋势基本一致,其中5号峰(紫草酸)对各药效作用贡献最大。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阐明了丹参水溶性成分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可为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宋伟  唐生安  曹冰雁  符敬伟  乔卫 《中草药》2018,49(5):1123-1131
目的建立酸枣仁黄酮部位不同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其与解郁安神功效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Spearman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HPLC指纹图谱中各组分特征峰的峰面积与小鼠行为学指标数据相关联。结果酸枣仁黄酮部位HPLC指纹图谱中与药效有较强相关性的成分有5个,分别为维采宁-Ⅱ、牡荆素葡萄糖苷、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6′″-对羟基苯甲酰斯皮诺素。结论通过谱-效相关性分析,推测出酸枣仁黄酮部位发挥抗抑郁、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为酸枣仁有效成分筛选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芒果叶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中主要色谱峰与抗炎药效的相关性,为表征芒果叶抗炎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芒果叶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取昆明小鼠随机分别为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芒果叶提取物100 g·kg-1组,模型组给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连续5 d,经二甲苯造模后,测定耳肿胀度。数据经统计分析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谱效关系。结果:芒果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从HPLC指纹图谱中共提取14个能够表征药材特征的共有峰。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具有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芒果叶(红象牙和台农一号)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无显著抗炎作用,其他溶剂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P<0.05)。灰色关联分析明确了X1,X3和芒果苷对抗炎作用贡献程度最大。结论:芒果叶提取物抗炎作用的部分物质基础是芒果苷及X1,X3峰。灰色关联是研究中药谱效关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拳卷地钱乙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急性肝损伤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后,探讨药材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对指纹图谱中共有峰成分含量与其抗急性肝损伤活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与其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的关联度均大于0.740,以芹菜素最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样品均可降低血清AST、ALT水平(P<0.05,P<0.01),抗AST、ALT谱效关系方程P<0.01,R2分别为0.960、0.929。结论拳卷地钱乙醇提取物及其中某些成分与该药材抗急性肝损伤有关,以芹菜素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麸煨诃子不同部位抗溃疡性结肠炎的谱效关系。方法在建立麸煨诃子不同提取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采用乙酸灌肠法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不同部位提取物进行药效实验。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药效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谱效关系。结果麸煨诃子不同部位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治疗趋势;谱效关系研究表明,麸煨诃子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作用为多种成分共同起效的结果,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特征峰对药效贡献度大小顺序为21925301431283321326158号。结论本实验通过谱效关系研究,筛选出对药效贡献较大的特征峰,所代表成分是麸煨诃子固肠止泻的药效物质基础,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诃子炮制原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抗家兔胃溃疡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指纹图谱,以酸-乙醇致家兔胃溃疡模型考察抗胃溃疡作用,ELISA法测定抗胃溃疡药效指标表皮生长因子的含有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指纹图谱中共有峰对药效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作用的贡献依次为峰号13681015791241416151132,其中13号峰(盐酸小檗碱)、6号峰(芍药苷)、8号峰(表小檗碱)、10号峰(黄连碱)、15号峰(吴茱萸碱)对戊己胃漂浮缓释片药效指标贡献最大,关联度均在0.750 0以上。结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抗胃溃疡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探索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20,(6)
目的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滇桂艾纳香止血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以20批不同产地的滇桂艾纳香为研究对象,建立滇桂艾纳香HPLC指纹图谱;采用华法林化模型大鼠,测定给药后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筛选对止血作用密切相关的色谱峰;利用B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将化学信息与药效指标数据相关联,建立谱效关系数学模型。结果 2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13个共有峰与药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40,均与药效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谱效关系模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综合药效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或等于13.60%,大部分数值的相对误差小于6.7%,模型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性能良好。结论该谱效关系模型及综合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可用于滇桂艾纳香质量标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2,(12)
目的:阐明黄芪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与提高机体免疫力药效的相关性,表征黄芪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进行小鼠碳粒廓清试验,用灰色关联统计方法将HPLC图谱的各组分峰与提高机体免疫力药效数据相关联,研究谱效相关性,找出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基础。结果:黄芪提取物在碳粒廓清实验中,水部分组吞噬指数最大,提高免疫力的能力最强,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根据关联度大小来确定黄芪药材水部分中以黄芪多糖为代表物质群对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贡献程度。结论:研究黄芪药材HPLC图谱特征及谱效关系,是表征其谱效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HPLC指纹图谱和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药效的基础上进行谱效分析,以此确定虎杖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药效的"药效成分组"。方法:采用新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虎杖HPLC指纹图谱数据和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药效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谱效分析,得到指纹图谱中代表化学成分的各个峰的峰面积对药效的回归系数。结果:指纹图谱上的X1、X2、X7、X13、X17、X21这6个成分组成的"功效成分组"对虎杖降低全血黏度药效的贡献最大。结论:中医用药基于正确的辨证论治,是根据中药的功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反映中药功效的"功效成分组"是评价中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卿勇军  刘文  杜平  金阳  姚晓艳 《中草药》2017,48(16):3390-3395
目的以大鼠胃溃疡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药复方戊己丸对大鼠胃溃疡治疗效应的谱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不同来源药材的11批戊己丸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采用大鼠胃溃疡模型,对11批戊己丸进行药效实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11批戊己丸药效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关联,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谱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戊己丸对大鼠胃溃疡的药效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中吴茱萸碱、白芍中芍药苷等可显著降低胃组织中胃蛋白酶(PEP)的量,是戊己丸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获得了药效活性物质群,建立了戊己丸谱效关系评价的方法,客观反映药物内在质量,为该类中药制剂后期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超  朱晓钗  万浩婷  刘晴  刘晓  蔡宝昌 《中草药》2021,52(17):5267-5274
目的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谱效相关研究手段筛选炒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ip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大鼠失眠模型,造模结束后ig给予炒酸枣仁水煎液,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各实验组大鼠大脑皮层、下丘脑及血浆样品,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方法测定相关药效指标,建立各个药效指标的效应-时间曲线;同时利用UHPLC-Q-TOF-MS分析技术对其中化学成分进行监测,建立各成分的响应强度-时间曲线,使用灰色关联统计方法,对各药效指标的效应-时间曲线与各成分的响应强度-时间曲线分别进行拟合,计算得到各成分与药效的相关度,再将代谢产物归属为原型化学成分,进行权重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并进行排序,客观反映炒酸枣仁水煎液中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动态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结果于大鼠大脑皮层、下丘脑及血浆中共发现药物相关移行成分23种,其中7种为原型成分,16种为代谢产物。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斯皮诺素、山茶苷B、6′′′-阿魏酰斯皮诺素、维采宁-2、莲心季铵碱、去甲异紫堇定、酸枣仁碱F、白桦脂酸共8种化学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结论推测斯皮诺素、山茶苷B、6′′′-阿魏酰斯皮诺素、维采宁-2、莲心季铵碱、去甲异紫堇定、酸枣仁碱F、白桦脂酸为炒酸枣仁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主要化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分析方法,为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奠定基础.方法:在建立气滞胃痛颗粒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拉丁超立方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药材随机采样成不同比例组,测定各组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TNF-α,IL-6,NO的抑制率,将药效信息与各组H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各色谱峰对抗炎活性的影响程度,再用BP神经网络进行拟合,建立谱效关系.结果:有25个色谱峰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采用3层BP神经网络,以这25个色谱峰量化峰面积作为输入项,建立了气滞胃痛颗粒抗炎药效的神经网络模型.结论:该模型预测误差小于7%,能较好的拟合复方中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以应用于复方中药谱效关系研究.通过谱效研究建立了评价气滞胃痛颗粒抗炎活性的新方法,是中药复方质量控制和寻找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中红细胞凝集效应组分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琴  马丽  李兰  胡晓燕  姜黎  肖小河 《中草药》2012,43(1):125-130
目的研究板蓝根的红细胞凝集活性成分。方法对板蓝根药材进行系统化学部位分离,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探讨各化学部位的抗病毒活性;针对活性最强的部位建立10批不同产地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生物测定,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板蓝根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家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最强;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2号、11号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7.23、43.00 min)的相对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样品的凝集作用也越强。结论 2号、11号峰可能为板蓝根抗病毒作用的特征峰,所建立的板蓝根HPLC特征图谱与药效作用的关系,可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与其抗炎药效的相关性,为中药黄芩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黄芩进行谱效关系研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及黄芩抗炎药效信息相关联,寻找黄芩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建立了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能够表征黄芩特征的15个共有峰。不同批次的黄芩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血清TNF-α的含量。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的各共有峰与其抗炎药效作用的关联度均大于0.7。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明确了黄芩发挥抗炎药效作用是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余运龙  全世建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803-2804
目的为了探明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方法以PCPA失眠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选择中枢神经递质5-HT、NE作为药效学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交泰丸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NE、5-H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交泰丸镇静催眠的药效可能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5-HT、NE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灰色关联法分析栀子提取物抗炎作用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采收期栀子药材指纹图谱,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作为抗炎模型,对其进行药效学实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与药效数据相关联,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各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其抗炎药效贡献的大小顺序为10号峰>2号峰>9号峰>4号峰>3号峰>26号峰>1号峰>31号峰>23号峰>28号峰>12号峰>29号峰>21号峰;对抗炎作用药效贡献大的前5个峰分别为10、2、9、4、3号峰,通过对成分进行全波长扫描,推测10、2、9、3号峰为环烯醚萜类成分,与对照品图谱比较后,确定9号峰对应的化学成分为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10号峰为栀子苷。结论栀子的抗炎药效作用是由多种成分、多个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探索其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5批生品及其麸炒品进行谱效关系分析,分别找出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并比较麸炒前后谱-效关系差异。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9个共有峰。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与麸炒品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品组比较,麸炒薏苡仁各药效指标明显高于生品。麸炒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GAS、MTL、SS、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生品;生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VIP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麸炒品。结论薏苡仁治疗脾虚水湿不化的药效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结果,麸炒后药效明显高于麸炒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