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急性炎症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讨胆囊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holecystectomy,LC)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613例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施行LC,对手术时间、并发症、感染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13例患者中582例完成LC,成功率94.9%。中转开腹的原因:Calot三角解剖关系不清22例、胆总管损伤5例、胆囊动脉出血3例、胆囊肿瘤1例,平均手术时间53min(30~170min),无患者感染。平均住院时间6.2天(4—12天)。结论 确评估手术操作难度,掌握娴熟的LC操作技巧,熟悉解剖位置,对胆囊急性炎症期患者大多可行LC并获得满意疗效。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应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分析56例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行LC患者,在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的结果.结果:56例LC术中胆道造影,插管成功54例,成功率为96.4%,54例均显影满意,显影率100%.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5例,2例经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证实,3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检查证实;发现胆道变异2例.4例因术中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楚,无法分清胆囊管和胆总管而行术中胆道造影.造影平均时间为(15.5±3.7)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显影清晰,成功率高,能发现术前未能发现的胆总管结石、胆囊管结石及胆道解剖变异,能有效地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及时发现胆道损伤,提高LC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避免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解剖学方法.方法 分析1992年3月至2006年5月间施行的LC 13 190例,其中在1992年3月至1996年5月间施行LC2698例,主要采用辨认胆囊管、胆总管和肝总管的三管法(即三管组);1996年5月至2006年5月间共施行10 492例,其中采用三管法8566例,另外1926例因胆管显露不太容易而采用在胆囊管位置解剖出的管状结构,结合分离Calot三角区中的胆囊淋巴结、胆囊壶腹、胆囊动脉以及胆囊三角区空虚这4项指标中的至少2项,帮助确认胆囊管的三结构确认胆囊管法(即三管+三结构组),分别就两组间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进行研究.结果 13 190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术中误伤胆管致黄疸、胆瘘等.三管组手术时间15~92 min,平均(38±16)min,中转开腹率为8.7%;三管+三结构组手术时间15~52 min,平均(28±12)min,中转开腹率为1.8%.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率和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结构确认胆囊管法不仅可以有效帮助确认胆囊管,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而且可以缩短LC手术时间,降低中转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应用。方法 对254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顺利完成245例,中转开腹9例,无胆管损伤、胆瘘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胆囊炎LC术切实可行,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LC成功关键.正确对待中转开腹是LC的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对103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9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0.3%,10例中转开腹,中转率9.7%,手术时间30~160分钟,平均56分钟,术中出血量15~130ml,平均100ml,术后住院时间3~11天。术后并发症5例,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无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残余小胆囊、胆总管残余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选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L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适时的中转开腹是LC避免副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行开腹手术的原因、意义及其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 对18例LC 患者因不同原因中转行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的18例病例均一次性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LC中转开腹常见原因:急性胆囊炎炎症充血水肿、手术区的严重粘连、肝外胆道损伤及出血以及漏误诊等.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及手术医生操作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 C)在胆囊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的常见病,如:单纯胆囊结石、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腺瘤等共200例.对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中转开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LC术,195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5例因胆囊周围广泛粘连,炎症较强,解剖不清,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壶腹无法辨认,行中转开腹.结论 LC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腹壁瘢痕小等优点,是目前最好的治疗胆囊病变微创手术之一.遇到异常情况,解剖不清、炎症较强应中转开腹手术,避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 C)在胆囊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的常见病,如:单纯胆囊结石、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腺瘤等共200例.对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中转开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LC术,195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5例因胆囊周围广泛粘连,炎症较强,解剖不清,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壶腹无法辨认,行中转开腹.结论 LC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腹壁瘢痕小等优点,是目前最好的治疗胆囊病变微创手术之一.遇到异常情况,解剖不清、炎症较强应中转开腹手术,避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李鸣  张钧  何嘉宾  焦勇 《西部医学》2006,18(1):55-5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2004年28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有11例胆管损伤,其中解剖病理因素7例,操作因素4例。损伤部位:胆总管6例,肝总管4例,右肝管1例。结果9例经中转开腹,8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支撑,1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加支撑。LC术后因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再手术发现胆管损伤2例,其中胆总管及肝总管损伤各1例,1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支撑,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加T管支撑。结论掌握好中转开腹时机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5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 c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行LC的病例资料。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术中胆道造影13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6例,系因合并胆囊癌、Mirizzi综合征、胆囊壶腹部与胆总管粘连严重等原因而中转开腹,无术中大出血、肝外胆管损伤而中转开腹的病例。无术后胆漏、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近期随访无胆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充分了解LC操作要点,掌握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时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施行LC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操作技巧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成功完成LC,手术时间40~145 min,平均70 min,术后1~3 d恢复进食,术后住院4~7 d,平均5 d,术后1例胆囊床出血保守治愈,1例脐部感染抗炎换药治愈,术中无胆管损伤、胆漏、内脏损伤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中转开腹(4.5%),转开腹原因:3例胆囊三角粘连致密无法分离,1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Mirizzi综合征,1例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术后随访3个月~1年,无腹痛胆管狭窄及黄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的基本操作及技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并具备娴熟的开腹胆道处理能力,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7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8~142min,平均62min。术后恢复顺利,无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平均住院5d(3~8d)。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手术变异多,难度大,但只要能掌握手术时机并注意手术操作技巧,采用L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适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发病至手术时间,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2组。A组为早期LC手术组,38例,起病72 h以内行LC;B组系开腹手术组,30例,起病72 h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组手术用时、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术后7例发生手术并发症,B组术后8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囊炎起病72 h以内,老年行LC是相对安全的。综合评估术前全身机能状况、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中细致操作以及适时中转开腹是安全实施LC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3月至2004年9月338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损伤2例(0.059%),其中1例死亡,另1例行胆肠吻合治疗;71例(2.1%)因胆囊严重粘连、胆囊萎缩、胆囊动脉出血或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致使腹腔广泛粘连者中转开腹。术后漏胆3例,因钛夹滑脱致胆囊动脉出血再次腹腔镜手术1例。术后3.14d平均4.6d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严格选择病例,仔细处理calot三角,适时中转开腹,术者熟悉肝门解剖,避免盲目自信是预防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平孝  余铖 《当代医学》2010,16(20):88-8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施行LC手术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C完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265例,手术成功率98.15%,手术时间平均(56.70±23.49)min,术中出血平均(54.34±17.52)mL。无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中转开腹手术5例(1.85%)。术后住院平均(5.23±1.19)d。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按常规LC程序进腹,正确处理胆囊三角、重视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3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时机。方法对43例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病72h内手术者28例,术后无并发症,其中手术容易12例;发病72h后手术者15例,其中手术容易3例,术后发生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手术时机最好在发病72h。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本院9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72h内,早期组)与晚期(抗炎2周内,晚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的关系。结果早期组29例中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72.4min,平均住院5.2d;晚期组70例中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5.2min,平均住院12.1d。2组中转开腹率及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72h内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难度及中转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常规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B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A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胆汁漏、胆管损伤,而B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出血4例,胆管损伤2例,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71%)与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比较,A组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好,优于常规开腹手术的效果,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为LC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为OC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LC组临床疗效优于OC组,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