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3篇
  4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抑制硝普钠(SNP)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方法 每组取4只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软骨细胞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SNP损伤组(B组),SNP+5 μmol/L姜黄素组(C组),SNP+10 μmol/L姜黄素组(D组),SNP+20 μmol/L姜黄素组(E组),SNP+30 μmol/L姜黄素组(F组)。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各组中软骨细胞的活性;用RtPCR检测软骨细胞MMP-13、caspase-3、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用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软骨细胞核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①当姜黄素的浓度为20 μmol/L时,姜黄素对软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为明显;②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率从大至小依次为A组>E组>D组>C组>F组>B组;③RtPCR检测软骨细胞caspase-3、Bax和Bcl-2表达量经姜黄素处理后均有显著变化;④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表明姜黄素能改善SNP诱导的软骨细胞核染色质的损伤,减少软骨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⑤Western boltting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情况,表达量依次为B组>E组>A组;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表达量依次为A组>E组>B组。 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减少SNP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目的的: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对断奶前母本隔离(PMS)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只成年C57BL/6雄鼠与9只成年C57BL/6雌鼠按1雄3雌随机合笼,待雌鼠受孕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母本隔离组。在造模成功后,母本隔离组子代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麻醉后进行电针干预,穴位选择双侧耳甲区,连续波,频率为2 Hz,强度为1 mA,1次/d,10 min/次,6 d/疗程,共干预2个疗程。对照组、模型组参照电针组进行麻醉束缚,但不进行电针干预。干预完成后,分别采用旷场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和悬尾测试对3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PFC)、中缝背核(DRN)脑区原癌基因蛋白(c-fos)表达水平和DRN脑区5-羟色胺(5-HT)神经元数量。结果:(1)行为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总移动距离、中心区域时间百分比、开臂花费时间、开臂总移动距离、进入开臂次数均明显降低,悬尾静止时间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总移动距离、中心区域时间百分比、开臂花费时间、开臂总移动距离、进入开臂次数均明显增加,悬尾静止时间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fos表达水平和5-HT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RN、PFC脑区c-fos神经元数量均明显降低,模型组DRN脑区5-HT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DRN、PFC脑区c-fos神经元数量均明显更高,电针组DRN脑区5-HT神经元数量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耳迷走神经可改善PMS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DRN、PFC脑区c-fos表达和DRN脑区5-HT神经元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家幼儿园的健康儿童,收集其大便标本用PCR方法检测,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 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3例儿童大便标本,阳性75份,隐性感染率为38.86%;3岁组的隐性感染率高于高年龄组(χ2=9.36,P0.01);父母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越好,隐性感染率越低(χ2=8.57,P0.05);隐性感染与性别、户籍、父母文化程度、手足口既往病史等无关。结论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幼儿园应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父母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抑郁与2岁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 基于2012年4-12月开展的上海闵行出生队列(Shanghai-Minhang Birth Cohort Study),以491对母亲和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在孕中、晚期以及产后6和12个月对母亲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并使用"儿童行为量表"调查2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状况。运用log-binominal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期抑郁和2岁儿童行为问题关联,并在无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中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在调整母亲孕期年龄、分娩孕周、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和儿童性别后,显示母亲孕中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和内向化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增加,RR值(95% CI)分别为2.61(1.36~4.99)和1.94(1.22~3.08)。母亲孕晚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内向化和外向化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也增加,RR值(95% CI)分别为6.46(3.09~13.53)、2.42(1.16~5.02)、2.93(1.45~5.94)、1.79(1.01~3.16)和2.56(1.49~4.42)倍。在无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有抑郁症状的子代情感反应、攻击行为、内向化及外向化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母亲孕期抑郁可能会增加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风险,应加强孕妇妊娠期间心理健康监测,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正>胎儿铸型标本能清楚地显示胎儿心、血管及胸腹腔各脏器的形态结构的正常与否,及其位置毗邻关系。通过对胎儿心、血管及脏器铸型标本与产前超声图像对比分析,有助于超声科医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乃至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胎儿血管与成人相比,具有管径细小,管壁薄、弹性差的特点,加之胎儿血液循环借助动静脉之间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直接相通,故制作胎儿联合铸型标本较成人难度大。鉴于此,通过改良插管材料、填充剂配方及灌注方法等环  相似文献   
7.
沈世英  李昌剑  袁伟  萧秋平 《重庆医学》2021,50(14):2489-2491
目的 探讨针刀治疗痛性跟骨骨刺中不同针刀入路所导致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该院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的73例痛性跟骨骨刺患者分成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6).治疗均采用局部注射和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足底跟骨结节前缘偏内侧进针,治疗组用内踝下赤白肉际线跟骨结节前缘处进针.评价不同针刀入路治疗后24 h、48 h和7 d的疼痛评分和治疗7 d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24 h和48 h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两组VAS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痛性跟骨骨刺采用内踝下跟骨内侧赤白肉际线跟骨结节前缘处进针,治疗时不损伤肌腱、其创伤更小,利于修复,不易感染.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为凶险。及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急性STEMI患者最主流的再灌注策略。而部分患者在PCI术后仍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即出现无复流现象(NRP),与随后的不良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有效恢复再灌注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血流,防治冠状动脉NRP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NRP的定义、诊断和临床表现,以病理生理机制为桥梁,提出通过相关预测因子来选择防治策略从而提高PCI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LMO2短剪切模式(LMO2-C)的结合蛋白在白血病细胞K562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方法 利用麦芽糖结合蛋白(MBP)沉淀技术和哺乳动物双杂交技术研究LMO2-C的结合蛋白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过表达LMO2-C的K562细胞中红系发育的标志性基因GPA的表达水平.结果MBP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被纯化出可溶性MBP-LMO2-C结合蛋白,利用MBP沉淀技术验证了LMO2-C能与K562细胞中内源性的GATA-1、LDB1结合;哺乳动物双杂交试验进一步证明LMO2-C能与LDB1结合,而且其过表达能够抑制LMO2-L与LDB1的结合,抑制率达(81.13±0.68)%;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过表达LMO2-C的K562细胞中,GP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下调(51.00±1.58)%.结论LMO2-C能结合K562细胞中内源性GATA-1、LDB1蛋白,并能下调红系发育的标志性基因GP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体感觉是膝关节正常运动的必要条件,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水平与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程度有关。为此探讨ACL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01-03/2003—12进行膝ACL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60例,按病区将患者分本体感觉促进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本体感觉促进组除了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外还加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结果:本体感觉促进组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25&;#177;1.06)&;#176;,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7&;#177;1.95)&;#176;(P&;gt;0.05)。对照组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91&;#177;1.01)&;#176;,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3&;#177;1.22)&;#176;,患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lt;0.01)。结论:ACL韧带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改善患膝位置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