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红车轴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H2O2 诱导红细胞溶血作用,用 2-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红细胞膜脂质及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含量。 结果 红车轴草总黄酮在 0.2~1.6 mg·L-1 内能抑制 H2O2 诱导红细胞溶血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 IC50 分别为 0.93 及 0.92 mg·L-1 ,均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红车轴草总黄酮在 4~32 mg·L-1 内能抑制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形成, IC50 为 17.5 mg·L-1 。 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红车轴草总黄酮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花黄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 (SY)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检测SY清除H2O2 /Fe2+ 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观察小鼠肝匀浆的脂质过氧化 ;比色法观察H2O2 /Fe2+ 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致红细胞膜的破裂。结果 :1.39~ 3.4 2g·L-1SY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 27.2 %~ 100 % ,呈明显量效关系 ;77.8~776 .1mg·L-1SY缓解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 10 .5 %~ 92 .8% ,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37.1~ 2 97.1mg·L-1SY抑制羟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破裂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SY为红花水溶性抗氧化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马齿苋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O2-)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O2-引发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模型,研究马齿苋总黄酮对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O2-能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自氧化速率显著增加,膜脂流动性及膜封闭度下降。而红细胞膜经一定量马齿苋总黄酮(60,120,240,480μg·mL-1)预先处理后,膜MDA含量明显减少,自氧化速率明显降低,膜脂流动性和膜封闭度显著增高。结论马齿苋对氧自由基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对As2O3体外干预的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原代脑皮质神经细胞分为 5组,空白对照组、5 μmol·L-1 As2O3干预组和5μmol·L-1 As2O3加神经节苷脂50,100,200 μg·L-1组,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皮质神经元胞浆钙([Ca2+]i),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测定[Ca2+]i的变化。磷基转移法测定细胞膜和胞浆的蛋白激酶C(PKC) 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结果 5 μol·L-1的As2O3,作用3 min,[Ca2+]i开始升高,并随时间延长逐渐明显,As2O3加神经节苷脂200 μg·L-1,作用9 min,[Ca2+]i才开始升高,且程度远没有As2O3组明显。5 μmol·L-1的As2O3组的 PKC活化程度明显高于As2O3加神经节苷脂组,以细胞膜相明显。24 h凋亡率分别为:As2O3组78.5%,As2O3加神经节苷脂 200μg·L-1组13.5%。结论神经节苷脂抑制As2O3引起的皮质神经元的[Ca2+]i升高和PKC活化,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对细胞膜靶点的保护来实现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这进一步证明砷剂最初的作用靶点是细胞膜。  相似文献   

5.
雪莲花醇提物对大鼠组织和红细胞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雪莲花醇提物(ESLHM)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HO生成系统Fe2+维生素C诱导大鼠心、肝、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用TBA比色法测定MDA含量;用NBT还原法测酵母多糖A刺激大鼠中性粒细胞产生的O2-;用分光光度法测H2O2诱发的大鼠红细胞溶血度。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肝、肾匀浆经Fe2++维生素C溶液诱发后MDA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0.01),中性粒细胞受酵母多糖A刺激后O2-生成较空白组升高(P<0.01),红细胞经H2O2诱发后溶血度较空白组升高(P<0.01)。而6.3,12.5,25,50,100,200μ·L-1 ESLHM能不同程度抑制Fe2+维生素C诱导的大鼠心、肝、肾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其抑制心、肝、肾MDA生成的IC50分别为29.4,32.9,31.4 μg·L-1,其量效关系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 -0.912,-0.908,相关性检验P值均<0.01;能不同程度抑制酵母多糖A刺激中性粒细胞生成O2-,其抑制中性粒细胞生成O2-的IC50为24.6 μg·L-1,其量效关系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7(P<0 01);能不同程度抑制H2O2诱发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其抑制红细胞氧化溶血的IC50为57.6μg·L-1,其量效关系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05(P<0.01),.结论雪莲花醇提物通过清除·HO,O2-及H2O2发挥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丹参水溶液提取物总丹酚酸和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选用培养的10~20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于实验研究。细胞用H2O22(100μmol·L-1)处理1h造成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方法观察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同时以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3种物质变化作为指标,观察了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总丹酚酸100,10 μg·mL-1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而总丹酚酸1μg·mL-1和EGb761 100,10,1μg·mL-1对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总丹酚酸100 μg·mL-1,EGb761 100,10,1 μg·mL-1均能显著降低H2O2损伤细胞上清液中LDH 的量,总丹酚酸10,1 μg·mL-1作用不显著;EGb761 100,10 μg·mL-1能明显降低细胞上清中MDA的量,EGb761 1 μg·mL-1及总丹酚酸100,10,1μg·mL-1作用不明显;总丹酚酸100,10,1 μg·mL-1和EGb761 100,10 μg·mL-1明显降低H2O2损伤引起NO的释放。结论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的血管平滑肌有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似乎有所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突散囊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对冠突散囊菌甲醇提取物萃取获得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3种提取物,并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冠突散囊菌3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冠突散囊菌石油醚提取物清除 DPPH和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78,0.083 g·L-1 ,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分别为0.21,0.13 g·L-1;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几乎没有清除作用;3种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比阳性对照VC(IC50分别为0.032,0.024 g·L-1)弱。结论:冠突散囊菌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石油醚提取物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玉郎伞豆甾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郎伞一种甾醇类化合物豆甾醇(stigmaserol)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配制含磷酸盐缓冲液(pH 8.3)50 mmol·L-1、连苯三酚0.2 mmol·L-1 的溶液,建立连苯三酚氧自由化产生氧自由基(O2-·)发生体系;配制含邻二氮菲0.75 mmol·L-1,FeSO4 0.75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7.3)150 mmol·L-1的溶液,建立由邻二氮菲-Fe2+/H2O2产生羟自由基(·OH)的发生体系,以维生素C(Vit C)为阳性对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甾醇对O2-·和·OH的清除及抑制作用。结果:高、中浓度豆甾醇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分别为39.3%,9.9%(P<0.01或P<0.05);对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分别为61.2%,30.4%(P<0.01),且能显著减小O2-·的生成速率,抑制率分别为38.3%,47.8%(P<0.01)。结论:豆甾醇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二氢杨梅素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研究二氢杨梅素 (DMY)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MY对由Fe2+ 维生素C(Fe2+ VitC)体系、Fe2+ 过氧化氢 (Fe2+ H2O2 )体系、Fe-半胱氨酸 (Fe2+ Cys)体系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DMY能抑制离体大鼠脑、心、肝匀浆及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并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DMY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具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龙衣毒性作用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毒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MTT [3-(4 ,5-dimethylthiazol -2 yl)-2 ,5-diphenylterazolium bromide ,MTT]法和SRB(sulforhodamin B)法对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 :除小鼠腹腔注射青龙衣氯仿萃取物LD50 为575.38mg·kg-1和青龙衣醋酸乙酯萃取物为1303.59mg·kg-1,青龙衣总提取物和青龙衣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小鼠口服及腹腔注射LD50 均大于 5g·kg-1。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在100 μg·mL-1时 ,细胞抑制率 <50 % ,在 100μg·mL-1剂量下 ,青龙衣的氯仿粗提部分和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白血病细胞株HL6 0、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50% ,其IC50 (生长抑制 ) <100μg·mL-1。结论 :青龙衣氯仿提取物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枸杞子和黄精对活性氧自由基(O2和·OH)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邻苯三酚在碱性环境下自氧化产生O2,Fenton体系产生·OH,自旋捕集剂PBN捕捉产生的·OH。单扫示波极谱法检测枸杞子和黄精对O2和·OH的抑制作用。结果:枸杞子和黄精对O2和·OH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计算了它们的IC50值。枸杞子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为:同仁堂宁夏枸杞>市售宁夏枸杞>河北枸杞>内蒙枸杞。黄精对O2和·OH的清除效能力:酒制黄精>蜜炙黄精。结论:枸杞子和黄精都能有效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O2,·OH)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它们所具有的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猪牙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水溶性猪牙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水提醇分级沉降法和中空纤维素膜分离法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猪牙皂多糖.采用体外化学体系,以维生素C(Vit C)为阳性对照,测定猪牙皂多糖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50%醇沉且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100000的猪牙皂多糖对O2-·的清除活性高于Vit C.30%醇沉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猪牙皂多糖、50%醇沉且相对分子质量5 000~10000的猪牙皂多糖、74%醇沉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 000的猪牙皂多糖以及88%醇沉得到的猪牙皂多糖在0~1.00 g·L-1,随浓度的增加对·OH的清除作用逐渐增强,最大清除作用都可超过90%.不同醇沉不同浓度得到的猪牙皂多糖对H2O2有一定的清除活性,74%醇沉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 000的猪牙皂多糖在0.07 g·L-1时,对H2O2的清除率为20.18%.结论:猪牙皂多糖具有良好的对·OH,O2-·和H2O2清除活性,猪牙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醇沉浓度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天竺葵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天竺葵花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化学发光法研究天竺葵花粗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sub〉2〈/sub〉-)和羟在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它对1,1一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天竺葵花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粗提液清除O〈sub〉2〈/sub〉-的IC〈sub〉50〈/sub〉分别为3.5μg·ml〈sup〉-1〈/sup〉(红花),3.0μg·ml〈sup〉-1〈/sup〉(粉花),1.6μg·ml〈sup〉-1〈/sup〉(浅粉花);清除·OH 的IC〈sub〉50〈/sub〉分别为5.7μg·ml〈sup〉-1〈/sup〉(红花),4.2μg·ml〈sup〉-1〈/sup〉(粉花),3.8μg·ml〈sup〉-1〈/sup〉(浅粉花);清除DPPH.的IC〈sub〉50〈/sub〉分别为12μg·ml〈sup〉-1〈/sup〉(红花),8.3μg·ml〈sup〉-1〈/sup〉(粉花),5.7μg·ml〈sup〉-1〈/sup〉(浅粉花),均与市售茶多酚的清除能力相近(其IC〈sub〉50〈/sub〉。分别为:1.1,4.1,5.4μg·ml〈sup〉-1〈/sup〉)。结论:天竺葵花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高效天然杭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铁苋菜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醇沉浓度下铁苋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质量浓度为30%,45%,60%,75%,80%的无水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得到不同组分的铁苋菜多糖,分别采用高铁还原法、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体系、光照核黄素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比较它们的总还原力(T-AOC)、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对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抑制效果.结果:醇沉浓度为75%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了73.85%,其余各组分多糖都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其中对O2-·和·OH的清除作用最为明显,清除率分别达到了92.47%和95.89%,几乎与抗坏血酸的清除作用相当,75%醇沉条件下的多糖对LPO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铁苋菜各组分多糖都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扁担藤不同极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扁担藤不同极性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抗坏血酸和茶多酚为阳性对照,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清除羟自由基(O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测定法,评价扁担藤总提取物、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5个不同极性成分在质量浓度为0.005~0.050 g·L-1范围内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和清除OH.,ABTS+.能力。结果:扁担藤不同极性成分的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均弱于抗坏血酸,除水层外,均强于茶多酚;当浓度为0.050 g·L-1时,不同极性成分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为:抗坏血酸(FRAP值2 377.8)>总提取物(FRAP值683.8)>乙酸乙酯层(FRAP值419.8)>石油醚层(FRAP值201.8)>正丁醇层(FRAP值185.8)>茶多酚(FRAP值73.8)>水层(FRAP值63.8);乙酸乙酯层清除OH.的能力(IC500.028 g·L-1)均强于抗坏血酸(IC500.044 g·L-1)和茶多酚(IC500.032 g·L-1);各不同极性成分清除ABTS+.的能力均强于茶多酚(IC500.416 g·L-1),且乙酸乙酯层(IC500.008 g·L-1)强于抗坏血酸(IC500.011 g·L-1)。结论:扁担藤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开发功能性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枸杞多糖-1对羟自由基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组分1(LBP1)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效果及其对·OH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方法 用Fe2++H2O2或Fe2++VC系统产生·OH;用水杨酸法研究LBP1清除·OH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丙二醛含量、用以DPH为荧光探剂的荧光偏振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膜流动性、以及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膨胀程度研究LBP1抗·OH氧化损伤的效果。结果 LBP1可以清除·OH,减少·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抑制·OH所致膜流动性下降和减轻·OH所致肝线粒体膨胀程度,并呈量效关系。结论 LBP1具有清除·OH和抑制·OH所致小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红色素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五味子红色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维生素C(VC)和维生素E(VE)作为阳性对照品,通过测定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 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研究五味子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五味子红色素清除3种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清除DPPH·能力(27.95 mg·L-1)、清除·OH能力(98.03 mg·L-1)、清除O2-·能力(154.270 mg·L-1),其清除自由基能力与VC相差不大,远强于VE.结论:五味子红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电子顺磁波谱(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检测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并研究红参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检测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的体外清除作用,并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分析红参中的主要皂苷成分,然后研究这些人参皂苷成分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 确定了羟自由基的生成体系为:Fe2+ 0.1 mmol?L-1、H2O2 500 mmol?L-1、DMPO 225 mmol?L-1;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其清除?OH的效力与浓度成正相关;LC-MS分析显示该红参提取液中主要含有Rh1、Rf、Rb3、F1、F2、Rg3、Rg5等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g5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用EPR技术研究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红参具有明显的清除?OH的能力,且人参皂苷Rg5是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之一,确定了红参抗自由基的主要物质基础,为红参及人参皂苷Rg5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苞雪莲总黄酮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以及测定金属螯合能力、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共8种方法对大苞雪莲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每组实验平行3次。结果:大苞雪莲总黄酮在一定浓度下能够有效地清除DPPH·,ABTS+·,O-2·,·OH,NO,对DPPH·,ABTS+·,·OH,NO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分别为52.52,71.71,60.38,203.95 mg·L-1,对超氧阴离子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271.06 mg·L-1,小于维生素C(VC,380.10 mg·L-1),半数金属螯合质量浓度为184.52 mg·L-1,并且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大苞雪莲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潜力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20.
鲤鱼精巢DNA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永红  唐孝礼  颜光美  许实波 《中草药》2000,31(12):923-925
目的:研究鲤鱼精巢DNA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 化学发光法测定鲤鱼精巢DNA对Cu2 -Vit C-H2O2发光体系产生的·OH自由 基的清 除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鲤鱼精巢DNA对大鼠腹腔多形核白细胞(PMNs)呼吸爆发产生O ÷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鲤鱼精巢DNA对DPPH有机自由基的 清 除作用。结果:鲤鱼精巢DNA使Cu2 -Vit C-H2O2发光体系的发光计数率降低, 使 PMNs呼吸爆发产生O÷2自由基的数量减少,使DPPH的特征波峰逐渐降低直至消失。结论 :鲤鱼精巢DNA对·OH自由基、O÷2自由基和有机自由基均有显著的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