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外部性脑积水对运动发育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对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外部性脑积水的76例患儿进行贝利婴幼儿运动量表测定,并将存在运动发育障碍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全部患儿随访至生后18个月,再次测定。结果:76例患儿中存在发育障碍46例(60.5%);治疗组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指数(PDI)两次评定分别为(77.4±10.3),(91.6±11.9);对照组分别为(78.6±11.5),(84.9±10.9),两组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发展为脑性瘫痪。结论:外部性脑积水可造成婴幼儿运动发育障碍,早期积极干预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成药小儿智力糖浆对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运动、语言与认知行为发展的影响。方法:90例C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神经生理学疗法,疗程3个月;治疗组45例,采用常规神经生理学疗法加小儿智力糖浆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Gesell儿童发育量表的应物能、应人能、语言能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智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P<0.01)。结论:小儿智力糖浆可能对CP患儿的认知行为和语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方法: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2周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测试对照分析。结果:脑瘫患儿康复治疗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智力发育指数(MD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可以作为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评估的一种方法,但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高危儿智能及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营养神经细胞治疗基础上进行被动体操、视、听、触觉刺激以及联合应用Vojta、Bobath疗法对围产期脑损伤患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智能及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169例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静脉给予营养神经细胞治疗,干预组10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做被动体操、视、听、触觉刺激等治疗以及进行Vojta、Bobath联合康复疗法,疗程结束后通过临床评估和Gesell评定发育诊断量表及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总显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4.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岁时Gesell评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语言能区、个人社交能区、社会适应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各能区干预效果显著,尤其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能区差异非常显著。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结果,干预组MDI为98.03,对照组为88.32,干预组比对照组高9.71;PDI干预组为96.18,对照组为86.10,干预组比对照组高10.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患儿神经系统损伤的恢复和发育,可促进高危儿的智力发育和精神运动发育的全面发展,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精神经节苷脂对低出生体重(LBW)患儿智能及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单胎LBW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在患儿6个月、12个月时采用Gesell量表和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及神经运动发育评价.结果 Gesell量表结果显示:6个月时治疗组DQ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大运动、社会适应能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12个月时治疗组五大能区DQ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结果显示:6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促进LBW患儿智能及神经运动发育,预防和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杨震英  邵宪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29-193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新生儿期后的随访与干预方法,以减轻其后遗症。方法:将11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高压氧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育儿方式,不用药物治疗。所有患儿于3、6、12、24个月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24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分别为92·59±13·70和81·76±13·99,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97·52±14·06和88·66±12·19。24个月时两组患儿MDI、PDI异常、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发病例数分别为5和12,7和15,3和10,2和9。结论:对HIE患儿进行定期随访并给予多种干预方法多疗程治疗,确能有效地促进智能及运动发育,是改善预后、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6例早产儿随机纳入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于出生第1周即给rHu-EPO750U.kg-1.w-1,隔日1次,每周3次,共6周,两组均给予维生素K1及补充水、电解质和能量等治疗。矫正胎(年)龄40周、3个月、12个月时两组早产儿均分别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和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结果:矫正胎龄40周时,治疗组早产儿行为神经测定得分(39.14±0.51),明显高于对照组(35.10±0.97)(P<0.05);矫正年龄3个月、12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和神经行为发育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有出生窒息史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情况,探讨窒息对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有出生窒息史的婴幼儿和50例同期出生无窒息史的婴幼儿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智力测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窒息组婴幼儿智力发展指数(MDI),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 I)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低于对照组。行为记录中的项目如兴奋躁动、哭叫、表情呆板、情绪波动、躯体紧张等方面,窒息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对刺激反应容易性、对母亲的反应、敲掷玩具、注意跨度、目标定向等项目上窒息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出生窒息对婴幼儿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早期干预对恢复窒息儿脑的智力发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患儿,对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给予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观察其疗效.结果:经治疗,在MDI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DI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脑瘫的评估方面有显著效果,能够及时发现患儿在认知、语言等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对脑瘫康复疗效加以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 ( NO)对低氧型呼吸衰竭 ( 型呼衰 )新生儿的病程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将 型呼衰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1例。前者以鼻塞法持续气道正压 ( CPAP)吸入 10~ 2 0 ppm的 NO,后者除NO外 ,CPAP等治疗与前者相同。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 Pa O2 )、经皮氧饱和度 ( Tc SO2 )等 ;两组患儿均每隔 6个月随访 1次 ,至其 2岁半 ,测量其体重和身长 ,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测定其智力发展指数 ( MDI)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 PDI)。结果 :治疗组患儿 Tc SO2 达 93 %及 Pa O2 达 9.3 3 k Pa( 70 mm Hg)的时间为 3 4 .5± 4 8.4 h和 3 9.8± 4 4 .5 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87.8± 5 4 .3 h和 10 2 .9± 2 2 .0 h( P <0 .0 5 )。治疗组患儿 CPAP、头罩吸氧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 74 .2±2 3 .1h、91.8± 72 .3 h和 19.1± 13 .5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12 5 .1± 10 .5 h、14 0 .7± 72 .9h和 2 5 .9± 6.9d( P<0 .0 5 )。治疗组 /对照组患儿 6、12、18、2 4、3 0个月时分别有 14 / 16、13 / 13、12 / 11、10 / 9、8/ 6例随访 ,两组各次随访的体重、身长、MDI和 PDI测定结果也无显著差异。鼻塞法 CPAP吸入 NO缩短了纠正 型呼衰的时间和氧疗及住院的时间。吸入 NO对患儿近期的体格生长和智力及?  相似文献   

11.
足月窒息儿远期智力发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诊足月窒息儿48例和同期对照组正常儿41人。于3.5-5岁时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进行测定。窒息组智商为105±24对照组为120±14。窒息组中智力低下占8.3%,对照组中为0。窒息组1岁和1.5-2岁时精视发育指数分别为91±19和97±21,3.5-5岁IQ为105±24,随年龄增长智力有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磷酸胞苷二钠20m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和实施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测评.结果 治疗组的意识障碍、惊厥、前囟张力、肌张力、原始反射、呼吸节律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2.42、2.61、3.29、2.87、2.36,均P<0.05);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在3、6和9月龄时,治疗组智力发展指数粗分和标准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2、2.81;2.34、2.53;2.17、2.49,均P<0.05),运动发展指数粗分和标准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2、2.58;2.34、2.42;2.11、2.29,均P<0.05).结论 三磷酸胞苷二钠能有效地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沈阳市6~30月龄脑瘫(CP)患儿的头颅形状,并分析其与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中智力发育指数(MDI)之间的相关性,为促进CP患儿智力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2-9月就诊于沈阳市4家具有儿童脑康复科室的医院663例CP患儿为病例组,对照组为587例非CP婴幼儿,采用STAR激光扫描仪对受试对象进行颅形扫描,BSID评价智力发育水平。结果 1)病例组663名患儿头颅畸形发生率为40.7%,轻度及中重度畸形发生率分别为29.3%、11.4%;对照组587名幼儿头颅畸形发生率为31.7%,轻度及中重度畸形发生率分别为20.9%、10.8%。病例组头颅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612,P<0.05),轻度和中重度畸形程度分级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7、1.534,P<0.05)。2)BSID显示病例组中43.7%智力发育迟滞(MDI≤69),随着头颅畸形严重度增加,MDI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5,P<0.05)。结论 头颅畸形与智力发育有关,可能是智力发育迟缓的一个风险指标,尤其在CP患儿。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医师及家长要重视头颅形状与智力发育的关系,重视对婴幼儿头形进行检查,减少头颅畸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干预组(早产儿)16例,对照组(足月儿)18例。干预组接受抚触、药物治疗、高压氧、早期训练、婴儿操及按摩,早期教育,定期随访,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干预,两组均于6、12、18个月龄时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6月龄时CDCC量表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12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8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12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8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蒙脱石散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消旋卡多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和73.3%,平均止泻时间分别为(48.92±3.02)h和(100.23±3.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郑蓉  池霞  洪琴  张敏  童梅玲  苏恺  潘丽朝  张玲  张蕾  俞倩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04-3606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迟缓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5例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患儿为干预组,35例因多种因素未能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婴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早期智力干预指导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Q),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结果:3月龄时两组患儿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两组患儿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发育商(DQ)差值比较发现,干预组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四大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智能发育迟缓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其认知水平,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下肢机器人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5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下肢机器人及悬吊训练,治疗均为1次/日,每周训练5天,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88项)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3个月后GMFM88项测评分别为7.18±2.76、12.15±3.70,Berg平衡量表测评分别为6.52 ±3.18、9.75±3.06,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测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9和2.89,均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运用下肢机器人及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中度HIE患儿152例,随机分为抚触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抚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控制惊厥后给予抚触,每日1次,每次15min,至月龄满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BNA得分及3月龄DQ值,并随访至2岁比较两组伤残率。结果:抚触组和对照组,NBNA评分分别为(5.2±4.64)和(30.6±3.98),P<0.001;3月龄DQ值分别为(92.43±9.28)和(84.25±7.88),P<0.001;伤残率分别为5/48(10.41%)和13/50(26.00%),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能有效促进HIE患儿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绵阳市婴幼儿心理发展状况、探索婴幼儿心理发展指导的效果。方法:对2002~2003年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的婴幼儿(189人),在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喂养指导的同时应用丹弗婴幼儿智力筛查量表、婴幼儿气质量表进行检测并给予相应教养指导。对照组为同期在本市一家同级医院常规儿童保健检查的婴幼儿(230人)。2年后,对两组婴幼儿同期进行贝利婴幼儿心理发展量表及2~3岁儿童行为量表检查。结果:指导组儿童的智力发展指数及运动发展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1;且优秀以上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结论:将婴幼儿心理发展列入儿童保健常规检查对婴幼儿全面健康成长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景玉珍  周青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56-2258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86例1.5~6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每天约3~4 h,每周5天,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CE训练,观察组DQ值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可促进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智能发育,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