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患儿的住院医疗费用,分析不同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唐山市滦县2011年度住院的0~14岁参保患儿(n=387)和参合住院患儿(n=3134),收集患儿的个体情况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参保儿童平均住院费用为1632.12元,显著高于参合儿童的932.8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保和参合患儿的药费分别占住院医疗费用的57.5%和59.8%;统筹支付费用分别占61.6%和59.5%,个人支付费用分别占38.4%和40.5%。个人因素(年龄、住院日、入院情况)和社会因素(医院级别、收入水平、医保类型)是患儿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费用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降低医疗费用主要应控制社会因素,逐步完善不同级别医院的统筹支付比例,以建立城乡统筹的全民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2.
何渡 《中国医药导报》2009,6(4):153-154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政府、医院及患者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医院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仍然较大,患者对医药费用上涨过快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应较为强烈,政府近年来多次对医院药品零售价限价进行大幅度向下调整及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按省发改委文件顺加等措施,效果不佳.笔者从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检查及医院医疗收费管理多年,针对导致患者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研究城市医院医疗费用上涨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相互作用,以期寻求控制城市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带观测变量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医疗费用上涨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结果①政府财政投入减少会导致医疗费用上涨,财政投入增加1亿元,导致人均医疗费用下降0.334元,导致城市医院总医疗费用减少39.6亿元;②医疗费用的增长存在不合理性,GDP增长,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医疗费用反而下降;③医疗费用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患者特征有关,人均收入增加1元,人均医疗费用增长0.088元;患者住院次数占门急诊次数百分比越高,医疗费用增长量越低;④医疗费用上涨与医生工作效率基本无关,主要是次均费用的增长导致。结论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可较好地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同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主要是通过控制单位医疗费用上涨而实现。建议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保持与GDP增长同步并略高于GDP增长水平,每年递增10%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男性与女性老年人住院医疗费用的特征。方法对某院2006年老年男性与女性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1)性别比1.81,老年男性住院比例较高。(2)老年男性占用住院总医疗费用的构成比高达69.44%。(3)各年龄组老年男性例均住院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均高于老年女性(P〈0.05)。(4)90岁以上高龄女性例均住院费用高于同年龄组男性(P〈0.05)。结论性别与年龄是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分析政府筹资功能的执行力与城乡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上涨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带观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PA-OV模型)构建政府筹资政策执行力与医疗费用之间的经济学模型。结果①医疗费用上涨的根源在于政府投入不足,特别是对城市医院的投入不足,如国家对城市医院财政投入增加1亿元,城市医院总医疗费用将下降39.567亿元;财政投入占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比例上升1%,人均医疗费用下降0.595元;②政府投入不足根源为政府筹资政策执行力不足,政策执行进程未与社会发展战略同步。政策执行力不足在政府、医院和医生等不同利益群体均有体现,而根源在于政府卫生筹资政策的执行力不足。结论要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目前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卫生筹资政策执行力,具体表现为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特别是增加对城市医院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结核病临床治疗与费用控制的角度,系统分析长沙市某医院2005年所有结核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结构中药品费用的情况,并基于结核病临床治疗的证据和实际资源利用情况,提出结核病临床治疗与费用控制的有关措施,为改善结核病临床治疗的效果与降低住院医疗费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该院2005年2975例结核病住院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方面的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住院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构成,从结核病的类型、支付方式和治疗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结核病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为3966.71元,药品费用所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为48.29%。结论 药品费用是构成结核病住院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费用成份,要控制结核病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降低药品比例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影响住院医疗费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3年至2007年住院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析,为采取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我院2003年至2007年病案数据库中的有效病例共153,668份,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归纳求平均值的统计分析。结果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医疗费用比例构成不合理、物价(主要是药品价格和医疗材料价格)的上涨、医疗耗材成本和使用规格的提高、高年患者并发症增多、医患关系紧张等。结论改善住院医疗费用构成比例,抵制住院费用的增长;加强医疗体制的改革,加大医院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强医患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执行后对参保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影响,寻找决定住院总费用上涨的主要收费项目.方法 比较2006-2007年度,由公办的24所二级综合医院前10位病种的病案资料中,参保与自费住院病人药品招标前后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以及各项费用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结果 参保病人住院平均天数(12d)高于自费病人(8d),Z=33.271,P<0.001;参保病人住院医疗费用是自费病人的2.26倍(Z=59.607,P<0.001).药品统招后药品费用呈负增长,参保病人组药品费用平均减少47.5元,递减3.33%,自费病人组药品费用平均减少37.0元,递减6.69%.多因素分析:药品费用、其它费用的减少是住院医疗费用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床位费、护理费、实验室检查费、手术费是造成住院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管机制,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药品招标后需注意床位费、护理费、实验室检查费、手术费用对患者住院费用上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某社区医院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社区脑梗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的集中趋势及构成比,并探索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降低脑梗死患者医疗费用提供政策性依据。方法以唐山市缸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患者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测算出医疗费用的中位数、P25、P75及费用构成比,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探索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因素。结果医疗总费用中位数为4 716.57元,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6d,医疗费用构成比为:药费(64.28%)、检查费(10.80%)、检验费(10.06%)治疗费(8.25)、床位费(4.55)、其他费用(2.24%),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为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种类和医生。结论住院天数、并发症数量和种类、主诊医生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应针对其中可控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降低住院费用,尤其是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浙江省精神病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浙江省内所有独立设置的20所精神病医院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提取样本医院2007年~2009年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等数据。结果浙江省精神病医院总收入年均增加13.09%,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平均52.40%)高于医疗收入(43.66%),均次收费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涨幅显著高于同期物价指数,在包括与不包括财政补助时,业务收支亏损率分别为10%、75%。结论浙江省精神病医院收入结构不合理,病人医疗负担加重,认为应建立政府财政长效保障机制,发挥财政补偿主渠道作用,建立医药费用控制的综合管理机制,加强收入结构调整,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有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11.
李万华  李磊  张亮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37-1638
目的通过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患者与自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其构成因子的研究,找到影响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高于自费患者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措施、合理有效地控制医保患者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度出院医保患者与自费患者医疗费用为基本资料,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两者的医疗费用以及构成因子(包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治疗费用等)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医保患者比自费患者人均医疗费用高出20%以上,其中药品费用的增长是医保患者费用增长的主要方面。结论严格控制药品费用是控制医保患者医疗费用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杨小雷  龚勋 《医学与社会》2012,25(10):17-18
目的:了解2010年高血压患者住院用药的基本情况及参加各种医疗保险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对武汉部分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西药占到了住院药物费用的85%以上,80%的住院用药集中在常用的100种药物;72.3%高血压患者对参加的医疗保险比较满意,不满意者的主要原因是报销手续过于复杂。结论:应针对住院患者的基本用药规律,减少报销手续,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13.
张爱琴  苏虹  沈爱宗 《安徽医学》2016,37(2):220-223
目的 比较某三甲医院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简称居民医保)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住院医疗费用,分析其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医院2013年所有住院的城乡居民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科室分布、住院费用构成、医疗费用。结果 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科室分布各有特点;新农合患者平均住院总医疗费13855.25元、平均统筹支付费用6086.17元及平均个人支付费用7769.08元均较居民医保的11676.42元、5394.95元及6216.06元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费、材料及其他费用均占两类患者总住院费用的70%。结论 居民医保患者住院费用较新农合患者低。降低住院费用要控制药费、材料和其他费用尤其高值耗材使用,完善城乡统一医疗保障、实施分级诊疗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鹤  夏苏建 《中国病案》2013,(10):57-58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推行单病种付费标准提供政策性参考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医疗保险数据库中2007-2011年294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医疗费用数据为研究内容,采用了非参数检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性别、医保类型、就诊医疗机构均对医疗费用产生影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患者药费占费用总支出的75.29%,住院患者药费占总费用的44.99%;多元线性回归中,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变量X5(就诊医院级别)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68和0.238,说明药费和就诊医院级别是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完善医保付费制度和卫生资源配置,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可以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平凉市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及对医院医疗行为的满意度,为当地卫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医院医疗技术的提高。方法:以全市10所医院为监测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100名住院患者,调查其过去1年由于生病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及对医疗结果的满意状况;经差异性分析,找出影响平凉市住院患者医疗结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平凉市城乡居民医疗需求比预想中高,医疗费用是家庭主要支出之一;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薄弱;大多数患者就医行为和习惯不良;医疗行为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所做的检查、服用的药品满意度较高,但治疗效果和期望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及格线。结论:平凉市城乡居民医疗需求和费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医疗保健机构、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得到满足和保障;制定科学严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案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可促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钱邻  郭莺  励晓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4,(15):114-117,127
目的 分析贵重医疗器械纳入医保后医院医保费用变化的原因,为积极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对上海市8家三级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城保患者费用信息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并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的方法 对政策调整前后的医生对待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的行为变化进行比较.选取某医院5个科室的医患双方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政策调整后所研究贵重器械的国产化率由35.00%下降至26.26%;65.71%的患者倾向于进口材料,81.25%的医生和62.86%的患者倾向于限价支付:模拟医保限价支付后,提高材料的10%~30%的国产化率可以使患者自负费用由19046.38元逐步下降至2124.80元,而医保支付费用的下降比例为10.19%~38.42%。结论 分析结果 客观反映了限价支付方式的优势,是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胆囊切除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新医改的有效性。方法:使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天数、医保类型和药品比例为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引进微创技术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在院实时结算;控制以药养医,降低药品比例,是缓解患者"看病贵"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瑶  代涛 《中国医院》2011,15(7):16-19
介绍了国际上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两种主要模式,即在实行国民卫生体制的国家及地区通常采用的以政府财政补偿为主的模式及在实行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和商业医疗保险体制的国家及地区采取的政府财政和医疗保险筹资的双重补偿模式。论述了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以及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影响下,补偿模式改革的主要特点,即补偿渠道多元化;根据不同的补偿渠道,采取混合支付方式,财政补偿模式的国家及地区往往采用总额预算制,双重补偿模式国家及地区则一般以诊断相关分组预付制为主;实行医药分开,严格控制药品价格。提出对推进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启示,即公共财政应是公立医院补偿的主要来源,以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由于公立医院的固定成本的正外部性和控制医疗费用,该部分成本应主要通过政府财政补偿;通过采用预付制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进行补偿,建立影响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山东省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选择山东省2005-2010年6所县医院36892个高血压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和日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天数、有无手术、医疗保障类别、有无并发症、年龄、性别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应减少不必要住院天数,改进医疗保障制度支付方式,从而使住院费用趋于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