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瘤是颅内和椎管内的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19%、椎管内肿瘤的1/3左右,但位于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罕见。我科于1992~1998年间共收治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5例,报告如下。1 临 床 资 料5例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在19~70岁之间,见表1。...  相似文献   

2.
颅内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intracranial hemangiopericytoma HPC)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肿瘤,HPC所占比例不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大约占颅内脑膜起源肿瘤的2%~4%.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肉瘤之一.HPC和脑膜瘤均可发生颅外转移,目前国内少见相关报道,2010年我科治疗1例发生颅外转移的...  相似文献   

3.
赵刚  孙阳  杨洪发 《吉林医学》2006,27(3):316-317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的中胚层肿瘤。异位脑膜瘤即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脑膜瘤发生率极低。我科在临床工作中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天坛医院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556例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例数占同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例数的9.03%。肿瘤部位:颅内490例,其中幕上388例,幕下90例,幕上下12例;椎管内66例。病理:最常见的肿瘤为脑膜瘤(254例)、垂体瘤(90例)、神经上皮肿瘤(89例)。预后:手术预后良好491例(占88.31%),不良42例(占7.55%),死亡与濒临死亡23例(占4.14%)。结论老年性中枢神经肿瘤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幕上肿瘤多于幕下肿瘤,脑膜瘤多见,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年龄不是手术的禁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对1 62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29例肿瘤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509例(占39.67%);脑神经和脊神经根肿瘤155例(占12.08%),脑膜肿瘤495例(占38.58%),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16例(占1.25%),生殖细胞肿瘤10例(占0.78%),颅咽管瘤35例(占2.73%),转移性肿瘤63例(占4.91%).成人组以脑膜瘤、高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和神经鞘瘤为常见类型,而<16岁儿童组则以髓母细胞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见.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胚胎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脑膜瘤女性多于男性.1 629例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幕上1 234例(占75.75%)为主,幕下272例(占16.70%),椎管内123例(占7.55%).幕上主要以大脑半球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和鞍区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为多见;幕下常见的肿瘤为小脑的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小脑桥脑角的神经鞘瘤、脑膜瘤;椎管内最多见的肿瘤为神经鞘瘤.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上皮肿瘤最多见,其次为脑膜肿瘤.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等因素有关,了解其特点,对于正确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异位脑膜瘤是指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脑膜瘤,98.0%以上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异位脑膜瘤非常罕见,国内外文献关于异位脑膜瘤报道甚少.我院收治鼻腔脑膜瘤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2岁,因鼻塞、鼻腔间断性出血、发现左鼻腔新生物就诊.X线摄片见左鼻腔显著扩大,鼻中隔右偏.CT检查示:鼻腔内巨大软组织块影,鼻中隔增宽,窦道骨质模糊不清.心、肺、肝、肾有关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是颅内肿瘤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颅内肿瘤中居第二位。而原发于颅外,尤以远离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原发性异位脑膜瘤却极为罕见,我们曾遇一例,且术后复发,现报告于下。患者男性,37岁。28岁时发现左上臂三角肌皮  相似文献   

8.
脑膜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成人颅脑肿瘤,该病的患病率约占所有颅脑肿瘤的30%,多数为良性的WHOⅠ级肿瘤,少数为WHOⅡ~Ⅲ级肿瘤。部分脑膜瘤可观察到肿瘤向邻近硬脑膜、蛛网膜及蛛网膜下腔侵犯,或镜下在邻近骨骼、肌肉、脑组织标本中找到肿瘤细胞,称为侵袭性脑膜瘤。侵袭性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诊断及治疗与非侵袭性脑膜瘤略有不同,术后复发率、病死率也较非侵袭性脑膜瘤明显升高。2016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中,首次将脑膜瘤脑浸润列为脑膜瘤WHO分类标准之一。本文就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影像学评估、治疗及相关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雷町  万宏 《四川医学》2004,25(8):943-944
脑膜瘤系起源于脑膜中胚层的肿瘤,颅内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异位于颅外则非常罕见,约占全部脑膜瘤的1%-2%,常易误诊。我们报告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0.
脑膜瘤是颅内及椎管内常见肿瘤之一,来源于蛛网膜及脑膜间质。肿瘤一般多生长于脑、脊髓的表面。其发生率各自占该部肿瘤的第二位。而异位脑膜瘤是指正常情况下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与正常位置脑膜瘤无关并具有脑膜瘤形态结构特点的一类肿瘤。此瘤罕见。现将我院2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鼻腔脑膜瘤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膜瘤为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而鼻腔异位脑膜瘤少见,笔者遇到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异位脑膜瘤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脑幕脑膜瘤起源于颅内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少见的肿瘤[1],占颅内脑膜瘤的2%~9%,中年女性多见.早期小脑幕脑膜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不能及时发现,只有肿瘤体积较大时(直径≥30mm)才出现脑功能障碍,待到发现时肿瘤一般已经较大,周围重要神经血管丰富,手术切除小脑幕脑膜瘤的难度大.  相似文献   

13.
<正>侧脑室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0.5%~4.5%,占侧脑室肿瘤的20%~30%,女性稍多于男性[1]。本文收集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对其CT的影像作一回顾性分析,希望对此病的影像诊断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脊髓髓内肿瘤(IntramedullarySpinalCordTumors,ISCT)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占椎管内肿瘤的15%~20%,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其中室管膜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最常见,这三种肿瘤约占所有ISCT的90%。早在1911年,就有成功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报道,但直至本世纪  相似文献   

15.
颅内肿瘤以脑膜瘤多见,占颅内肿瘤16%。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女多于男。肿瘤常单发。现将78例脑膜瘤的CT 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新志 《新疆医学》2012,42(6):92-94
小脑幕脑膜瘤(Tentorial meningioma,TM)又称天幕脑膜瘤。起源于小脑幕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3%~9%[1-3]。它包括小脑幕脑膜瘤和小脑幕切迹的脑膜瘤,肿瘤与脑干、脑神经、颞叶、血管、静脉(窦)关系密切,且小脑幕本身空间结构复杂,均是手术难度所在[1,2,4]。本文回顾  相似文献   

17.
脑室系统脑膜瘤起源于脉络膜或脉络丛的蛛网膜细胞,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5%~6.3%,其中大部分位于侧脑室,而侧脑室脑膜瘤又大部分位于三角区及其附近[1]。2006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共收治了11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其中9例肿瘤主体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均采用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MRI在脑膜瘤诊断中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35例患者MRI表现,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所有患者均行T1和T2加权,T1加权增强扫描。记录患者MRI诊断准确率,分析MRI征象、不同部位肿瘤出现率、肿瘤大小及不同亚型脑膜瘤的信号强度。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MRI检查后确诊脑膜瘤33例,诊断准确率为94.29%。脑膜瘤中大脑凹面是脑膜瘤患者肿瘤出现率最高的部位,占34.29%;其次为后颅窝与鞍结节,分别占22.86%与14.29%;MRI显示单个肿瘤最大径在1.4-9.9cm之间,肿瘤大小4.0cm的19例,占54.29%;肿瘤大小在2.0-4.0cm的有13例,占37.14%;肿瘤大小2.0cm的3例,占8.57%。T1WI肿瘤多为低信号与等信号。T2WI不同亚型脑膜瘤多为等信号、稍高信号。结论脑膜瘤MRI表现多样,不同部位肿瘤出现率有差异,诊断准确率较高,T2加权为典型信号,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脑膜瘤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20%,发病率约为2.6/10万,仅次于胶质瘤,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1].脑膜瘤大多是良性的,但少数也可以不典型性和恶性形式发生.即使肿瘤全切除,在10年内仍有9%~15%的脑膜瘤术后复发.研究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及如何预测肿瘤复发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将近年来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苏茂昆  许素玲 《新疆医学》1995,25(3):155-156
松果体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少见,在我国占颅内肿瘤的2.5%,占胶质瘤的5%~6%。由于松果体的特殊位置及其肿瘤本身的浸润性,手术切除死亡率高,因此放射疗法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我科于1981~1987年收治松果体瘤及异位松果体瘤14例,现报告如下,并就诊断方法及放疗效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