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亚  焦建雄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64-3065
目的:通过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颞叶沟回疝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疗效,探讨脑疝形成早期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60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颞叶沟回疝,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颞叶沟回疝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与文献报道相比较死亡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形成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贾文山 《右江医学》2003,31(6):557-558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60例由高血压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 ,区别不同病因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治疗过程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 3 6例中 ,2 4小时内完全清除血肿 8例 ,2天内完全清除血肿 12例 ,5天内完全清除血肿 16例 ;术后存活 3 1例 ,死亡 5例。损伤性颅内血肿 2 4例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创伤小、见效快 ,恢复好 ,适合在有CT机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床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床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要点,从而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对58例各种颅内血肿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细致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58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痊愈42例,肢体偏瘫13例,死亡3例。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对于提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科60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 60例脑出血患者中,完全康复26例,留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30例,死亡4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后术后护理是关键,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对于提高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优势与预后。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差异分对照组、微创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微创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术加中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34例高血压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配合活血化瘀通络中药,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血肿清除率99%,存活率86.11%。结论微创清除术加中药治疗颅内血肿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及重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5例分析。方法: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共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低,致残率下降,恢复快。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兰  罗小兰 《吉林医学》2010,31(8):1107-110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过程。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其效果满意。结论: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节区或脑叶出血量30~60ml)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乙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每组30例,均在CT定位下行血肿清除,分别于治疗后1、2、4周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94%,乙组85%,在时间轴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组间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颅内血肿清除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显著效果的手段,特别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病情观察、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存活60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引流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规范的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新疆哈密红星医院神经外科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HICH患者248例,其中131例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微创穿刺组),117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再出血、死亡的发生率,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对患者术后状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再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L分级显示: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HICH中同等有效,不仅能清除血肿、降低病死率、改善病后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龙霄翱  梁远生  陈兵  张炘  罗斌 《实用全科医学》2011,(7):1022-1024,F0003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创术后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高压氧+依达拉奉)76例、单纯高压氧组66例及依达拉奉组74例。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法评估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与高压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S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05〈0.01;P=0.041〈0.05),联合治疗组mRS评分较高压氧组显著降低(P=0.025〈0.05);治疗30 d后,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治疗组S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00〈0.01),mRS评分组显著降低(P=0.001〈0.01),高压氧组mRS评分也较依达拉奉组显著降低(P=0.009〈0.01);治疗90 d后,与高压氧组和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治疗组SSS评分显著增高(P=0.000〈0.01;P=0.000〈0.01),mRS评分显著降低(P=0.000〈0.01;P=0.000〈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行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以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9%,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39.0%,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预后良好33例(80.5%),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26例(63.4%)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创伤小,操作方便,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的临床方法及治疗注意事项。方法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在CT引导下锥颅骨穿刺,置管引流实质内血肿,并联合应用尿激酶灌注溶液进行治疗。结果67例患者中32例脑出血明显好转,18例引流不畅,出血无明显变化,12例患者病情加重而改型开颅区骨瓣减压,开放引流或血肿清除术,5例患者病情危重死亡。出院后追踪随访1年,患者存活57例,死亡5例。术后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分标准来评价,I级34例,Ⅱ级14例,Ⅲ6例,Ⅳ3例,Ⅴ级植物人生存或死亡5例。结论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联合应用尿激酶溶解血肿,能有效治疗脑血肿,该治疗方法简捷,创伤小,副作用少,费用低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减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金树民  崔广龙 《河北医学》2010,16(7):801-80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对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粉碎针技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结果:开颅组存活率84.6%,重残率32.4%;微创组存活率94.2%,重残率1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颅脑血肿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远期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郭峥嵘  代丽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927-927,926
目的预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潜在并发症,探讨护理对策,提高微创术的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配合医师采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根据CT片选择病灶面积最大层面中点为靶点,在局部麻醉下经头皮钻颅骨直达血肿腔,进行冲洗、液化、引流的过程中,预见可能发生的潜在并发症,而采取护理对策。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潜在并发症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30~80ml)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6例(微创组67例,对照组69例),对两组患者病死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微创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8.9%,对照组死亡20例,病死率为28.9%(χ2=4.348,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比较微创组和对照组死亡原因时,死于单纯脑疝的分别是33.3%和70.0%(χ2=4.803,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方法。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主要护理问题为:颅内压改变、颅内感染和引流不畅。其需要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预防感染并确保引流通畅。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护士要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50例。结果: 血肿清除时间1~5天34例,7天15例,14天1例。治疗良好率80%,病死7例。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评定为ADL1(完全恢复日常生活)12例,ADL2(部分恢复日常生活)20例,ADL3(拐杖行走,家庭生活需要帮助)8例,ADL4(卧床不起,保持意识)3例。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手术适应证可适当放宽,手术时机的选择是提高预后的关键。且损伤小,费用低,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微创术救治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我科用微创术治疗的94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原来常规内科治疗的90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两组病人按病情分中、重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人比较,微创组对中型脑出血病人的近期疗效优于内科组(p<0.01),微创组中重型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内科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重型脑出血病人中,两组比较,微创术能显著降低重型患者的死亡率(p<0.01)。结论:微创术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