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东医专2006级169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精神病性症状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症状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②女生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6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③农村学生的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学生,除敌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尹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8):951-953
目的了解山东省高唐县纺织女工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纺织厂细纱车间106名纺织女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该厂93名女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结果 106名纺织女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照组比较,躯体化、敌对、焦虑、恐怖、抑郁、偏执、人际关系、强迫、精神病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龄组比较,除敌对和恐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强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纺织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治疗和预防纺织女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A型性格量表,对广州军区2010年入伍的1 964名新兵进行测试。[结果]调查1 964名新兵,SCL-90中的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国内青少年常模(P<0.01)。新兵种,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因子分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偏执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应对方式为两极型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数及躯体化、强迫、偏执因子分均高于积极型,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偏执因子分均高于中间型(P<0.05或<0.01);A型性格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非A型性格者(P<0.05或<0.01)。[结论]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国内青年;两极型应对方式和A型性格是新兵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冲动性人格关系,初步探讨心理健康与冲动性人格在甲亢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冲动性人格量表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抽取的217例甲亢患者进行评分测定.结果 甲亢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1.59±0.56)分,人际关系敏感(1.37±0.46)分,焦虑(1.50±0.56)分,恐怖(1.34±0.48)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躯体性冲动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偏执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认知行为冲动与强迫、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焦虑、恐怖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人际敏感关系无关,计划性冲动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无关.结论 甲亢患者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冲动性人格特征与甲亢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伤员与受灾人员2周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为心理救助提供依据.方法 对306名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灾伤员和216名受灾人员(对照组),在受伤1周内,采用心理学症状评定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结果 受灾伤员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全国常模(P<0.05),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与全国常模无差异;伤员SCL-90症状与社会支持存在着负相关,其中与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负相关显著;伤员组在躯体化上高于对照组,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支持分数方面以及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分量表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受灾伤员在遭受大地震的打击后,存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且这些心理症状与社会支持存在着负相关;受灾人员的心理症状不轻于伤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基层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北地区9所基层医院222名医护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222名医护人员中,24.32%存在心理健康问题。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1986年和2006年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2009年江苏省常模相比,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个因子得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男性(P值均0.05);护士躯体化因子上得分高于医生(P0.05);与初级和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比较,中级职称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较差(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中级职称、对职业状况不满意和感受到很大压力是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苏北地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水面舰船舰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舰船环境对舰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舰员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不同舰船环境下的A型舰船舰员309人、B型舰船舰员332人、C型舰船舰员240人进行调查,比较三种不同舰船环境舰员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水面舰船舰员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01);A型舰船舰员与B型舰船舰员各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舰船舰员与C型舰船舰员比较(除躯体化、敌对及精神病性因子外),B型舰船舰员与C型舰船舰员比较(除躯体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外),各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面舰船舰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不同舰船环境对舰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不同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舰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高舰船舰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缓解医护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的对策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妇幼机构的16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医护人员SCL-90分量表测量结果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6项因子平均值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该群体不同性别在SCL-90上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有非常显著差异,此外医生组躯体化的得分低于护士组,敌对的得分高于护士组。结论被调查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妇幼保健机构应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医院文化氛围,提高医护人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确定为空巢老人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空巢老人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心理症状测定,并与正常人SCL-90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112例空巢老人5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7.32%)。SCL-90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均高于常模(P0.05)。空巢老人敌对、偏执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不同性别、月均收入、是否饮酒、婚姻状况、探望频率以及期盼的养老方式的SCL-90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恐怖因子对于调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合作建立完善的老年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便秘对唐山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便秘罗马二诊断标准对唐山市社区1 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为30.9%,其中患有便秘的老年人出现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的几率明显高于未患便秘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加强老年人便秘的防治,改善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唐县私营企业翻砂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5家私营企业的88名翻砂作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88名翻砂作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中国正常人常模组数据比较,除敌对性外(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增高(P〈0.01)。而30岁年龄段心理问题严重(P〈0.05或0.01)。躯体化、焦虑两因子分均增高是各年龄段的共同症状(P〈0.05或0.01)。[结论]翻砂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治疗和预防翻砂作业人员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窦金霞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70-1371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护士心理压力情况,为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改善护士身心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临床不同科室护士和非临床科室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与非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比较,内科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护理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6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在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2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7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压力源量表显示,临床护士心理压力,特别是急诊科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临床科室工作人员,要改善工作环境,做好护士培训,管理者应为其创造和谐温馨、团结进取的医疗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合理安排班次,从而缓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维护心理健康策略与部队医院聘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关系。方法选取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问卷方式,对某部队医院312名聘用医务人员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聘用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性等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入系统性心理健康维护措施1年来,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评分均较1年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医院应用系统性心理健康维护策略可有效提高聘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对丽水市6家综合性医院1100名医务人员进行系统抽样问卷调查,采取集体施测方式,施测人员讲解指导语,当场收回填答问卷,收回1050份,有效问卷1006份。研究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医务人员中39.2%有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368人(36.8%),强迫235人(23.5%),人际关系敏感234人(23.4%),抑郁285人(28.5%),焦虑306人(30.6%),敌对255人(25.5%),恐怖118人(11.8%),偏执127人(12.7%),精神病性55人(5.5%)。SCL-90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外,均显著高于国内正常人的水平。女性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因子得分高于男性,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医师对医院的物理环境、经济收入、晋升、管理者、工作稳定性、工作风险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方面的满意度均值要高于其他科室的人员。在经济收入、晋升、社会承认满意度方面护士总体满意度最低。结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相关,临床医师和护士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不同措施及激励手段,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职业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职业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深圳市职业防治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已确诊职业病的住院患者135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职业病患者SCL-90的总分、9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病情严重程度、家庭月收入情况、学历与心理健康有相关性。结论职业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病情越严重心理健康越差,家庭收入越低的职业病患者心理问题越明显,学历越低的职业病患者躯体化症状表现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医院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两种不同量表对医院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的评定结果。方法选取某大型综合医院护士423人,医生382人,以及医疗技术人员323人,后勤人员217人,行政管理人员163人,用SCL-90及SRHMS量表同时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CL-90显示:不论是医疗工作者(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还是医疗支持工作者(后勤人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都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健康得分均远高于全国常模(P=0.00),其总分均分分别为:157.88±60.22;155.45±60.46;145.22±44.89;133.23±40.19;154.89±53.36。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主要为躯体性、强迫、焦虑、恐惧、抑郁,护士次之,主要为躯体性、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恐惧、偏执、精神性,其次是行政管理,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敌对、人际关系,再其次是医疗技术人员,表现为躯体性、焦虑、抑郁、精神性,后勤工作人员,主要表现为偏执、敌对性。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25),但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三者与医疗技术人员有显著性差异(P〈0.01);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三者与后勤人员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勤人员与医疗技术人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RHMS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水平依次为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后勤、行政管理人员,其中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后勤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与后勤行政人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及相关机构重视,SCL-90及SRHMS对检测的结果有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理管理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病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69例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78.3%;学历:专科生占63.8%,本科占36.2%。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各因子分值与国内常模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躯体化、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在人际关系敏感(t=2.259,P=0.027)、偏执(t=2.556,P=0.013)和精神病性(t=2.064,P=0.043)方面,专科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本科生(P〈0.05)。结论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其中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些方面好于专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对改善心理健康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院新生自杀意念及其心理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2003-2007年,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潍坊医学院2003~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意念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调查1154名新生,有自杀意念的27例,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33%。自杀意念检出率.男生为3.37%。女生为1.45%(P〈0.05);2003~2007年级分别为1.28%、2.34%、3.32%、3.37%、1.63%(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8个分量表均分均为有自杀意念者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24、11.42。[结论]医学院新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不高。有自杀意念的医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2007年5月,在菏泽市选择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0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进行测试。[结果]调查109例,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和修订常模(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修订常模(P〈0.01);SCL-90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均为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42例(占38.53%)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67例(占61.47%)存在抑郁症状;SAS量表总分、SD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分,SA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客观支持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与其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心理干预的方法和结果,为建立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辽宁省沈阳市6所综合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筛选出209人测评结果超出全国常模组;将其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108人,对照组101人。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在干预3,6,12个月时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双盲评估。结果急诊室医护人员SCL-90测评结果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8项因子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女性较男性症状明显,护士较医生明显。干预组通过综合心理干预治疗,随访期间SCL-90总分值呈逐步下降趋势,结束时达(130.69±39.09),趋于正常水平。对照组随访前后各项数值变化不大,结束时为(134.96±39.31),仍明显高于常人,2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室紧张的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使医护人员形成较大精神压力,易引发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