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AA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3+T淋巴细胞与CD19+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与AA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A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豆杉多糖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氢化可的松模型组,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0.2mg/kg,隔天1次,共14d,制备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氢化可的松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10ml/kg灌胃,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等量不同浓度10、20、40mg/ml红豆杉多糖溶液灌胃,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予等量浓度为1.1mg/ml猴头菇多糖溶液灌胃,均1次/d,连续14d。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CD4+、CD8+细胞百分比,ELIAS法检测血清IL-4水平,测量小鼠胸腺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氢化可的松模型组CD4+、CD8+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对比,CD4+、CD8+细胞百分比均有所增加(均P<0.05),其中红豆杉多糖中剂量组能降低CD4+/CD8+比值(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氢化可的松模型组血清IL-4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IL-4水平均高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P<0.05或0.01)。氢化可的松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与氢化可的松模型组比较,胸腺指数均有所增加(P<0.05),其中红豆杉多糖中剂量组及猴头菇多糖阳性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红豆杉多糖增强细胞免疫的机制它可能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免疫来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萍 《广东医学》2008,29(1):105-107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及NK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用ELISA法测定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2、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CD3+ 、CD4+/CD3+、 CD4+/CD8+、CD56+ +16+ /CD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CD19+ 、CD8+/CD3+ 、CD18+ /CD8+显著升高,P<0.01。CD2+ 、CD28+/CD8+,两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T2DM组IFN-γ、IL-2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IL-6两组间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使NK细胞活性降低,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雄性SD大鼠诱导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2)和糖尿病阿司匹林干预组(AD组n=12),另有鼠龄和体重相似的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NC组n=12)。AD组用阿司匹林30mg﹒kg-1﹒d-1灌胃,DM组和NC组用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CD4+T细胞以及CD8+T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TNF-α及IL-6,无菌取胸腺和脾脏计算免疫器官系数。结果实验12周时,DM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胸腺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1),血浆中IL-6和TNF-α显著高于NC组(P0.01)。与DM组相比,AD组CD8+T细胞无显著改变(P0.05),但AD组CD3+T细胞、CD4+T细胞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DM组(P0.01),血浆中TNF-α和和IL-6显著低于DM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大鼠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化疗对白血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含量,用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检测值的变化.以健康体检合格儿童30名为对照组.结果 白血病组外周血CD3+、CD4+和CD8+含量,CD4+/CD8+值和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L-4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化疗前相比,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含量,CD4+/CD8+值和IL-2水平升高,而IL-4和IL-6水平均下降,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 0.05).结论 积极稳妥的化疗可调节白血病患儿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细胞因子表达谱,探讨Ⅳ型狼疮性肾炎(LN)免疫发病机制.方法: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Ⅳ型LN患者及30例肾活检证实为Ⅴ型LN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均留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通过抗体芯片技术同时检测4种Th1细胞因子(INF-γ,IL-1,IL-2和TNF-α)和5种Th2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和IL-13)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淋巴细胞亚型和细胞因子表达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Ⅳ型LN患者存在明显的贫血(P<0.001)、低补体血症及低白蛋白血症(P<0.05).Ⅳ型LN患者CD3+细胞比率和计数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改变,但CD4+细胞比率和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由于CD8+细胞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而出现CD4+/CD8+比值倒置(P<0.01); CD20+细胞比率及计数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率及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与Ⅴ型LN患者相比,Ⅳ型LN患者淋巴细胞表型异常更显著,尤其表现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与对照组相比,Ⅳ型LN患者体内存在广泛的细胞因子异常,检测的9种细胞因子中有7种明显升高,其中包括3种Th1细胞因子INF-γ (P<0.05),IL-2 (P<0.05),TNF-α (P<0.01)和4种Th2细胞因子IL-4 (P<0.05),IL-6 (P<0.05),IL-10 (P<0.01),IL-13 (P<0.01);与Ⅳ型LN不同,Ⅴ型LN仅有4种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其中除IL-2属于Th1细胞因子外,其余3种为Th2细胞因子,包括IL-4,IL-10和IL-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多种临床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anti-dsDNA滴度、疾病活动性指数等(r分别为-0.781,-0.746,-0.646;P<0.05);IL-5与anti-dsDNA滴度、血肌苷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P<0.05);IL-10与SLEDAI呈正相关(P<0.01),与尿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均呈负相关(分别P<0.05和<0.001);IL-13与尿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3]处理的树突细胞(DC)在变应性气道炎症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骨髓来源DC分2组,分别用1,25(OH):D,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组Dc Notch配体Mrna和蛋白表达.将2组DC和Notch配体中和抗体封闭的1,25(OH)2D3处理DC分别与小鼠脾脏来源CIM+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比.将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分2组,每组5只,分别过继转移1,25(OH)2D3组DC[1,25(OH)2D3-DC组]和PBS组DC(PBS-DC组),以OVA激发气道炎症后行肺脏病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细胞介素4(IL-4)、IL-5、IL-13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脾脏CD4+T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比检查.结果 1,25(OH)2D3组DC Notch配体Jaggedl和Jagged2 Mrna表达(0.376±0.029、0.564±0.018)和蛋白表达(0.786±0.034、0.632±0.026)均明显高于PBS组(分别为0.146±0.032、0.267±0.012和0.124±0.025、0.098±0.012,均P<0.01).与CIM+T细胞共培养后,1,25(OH)2D3组CD4+T细胞中CD4+C1)25+Foxp3+T细胞百分比(22.49%±0.56%)明显高于PBS组(6.67%±0.60%,P<0.01);经Jagged2中和抗体封闭组CIM4CD25+Foxp3+T细胞百分比(6.56%±1.89%)明显低于未封闭组(20.37%±1.64%,P<0.01),1,25(OH)2D3-DC组小鼠气道炎症明显轻于PBS-DC组;BALF中IL-4、IL-5、IL-13和IFN-γ水平(pg/ml)分别为33±5、134±23、91±11和未检测到(<12.5),均明显低于PBS-DC组(分别为55±7、332±49、152±19、23±6,均P<0.01);脾脏CD4+T细胞中CIM+CD25+Foxp3+T细胞百分比(14.69%±1.14%)明显高于PBS-DC组(2.38%±0.14%,P<0.01).结论 1,25(OH)2D3处理DC对变应性气道炎症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1,25(OH)2D3处理DC通过Jaggect2介导的Notch信号途径诱导CD4+CD25+Foxp3+T细胞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乌苯美司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乌苯美司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玫瑰花结法检测68例尖锐湿疣患者在乌苯美司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乌苯美司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CD8+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而CD8+T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乌苯美司可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尹萍  金文敏 《广东医学》2008,29(1):105-10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及NK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用ELISA法测定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2,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CD3 ,CD4 /CD3 ,CD4 /CD8 ,CD56 CD16 /CD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CD19 ,CD8 /CD3 ,CD18 /CD8 显著升高(P<0.01).CD2 ,CD28 /CD8 ,两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T2DM组IFN-γ,IL-2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IL-6两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使T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分泌及受体水平异常,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出生5d内的新生儿120例,分为游泳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游泳以及常规沐浴方式干预黄疸.对两组干预后黄疸指数、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胃泌素水平、IgA、IgG、IgM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情况及外周血T淋巴细亚群情况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①两组第1天黄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组第3、7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游泳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②游泳组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134.2-±31.6) μmol/L]低于对照组[(169.7±45.3)μmo1/L],血清胃泌素水平[(112.4±33.7)ng/L]高于对照组[(102.6±25.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游泳组新生儿在血浆IgA 、IgG、IgM、IL-6、IL-8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游泳组新生儿CD3+、CD4+以及CD4+/CD8+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泳对新生儿黄疸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性高,并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监测,探讨不同患病时期PNS儿童T淋巴细胞表型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PNS患儿22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型CD3、CD4、CD8的阳性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技术对细胞因子(IL-6、TNF-α)监测,组间进行比较t检验.结果活动期与缓解期、对照组比较,CD4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1),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缓解期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NS患儿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免疫的辅助功能降低,CD4、CD8、IL-6、TNF-α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PNS患儿病变活动或缓解和估计预后及治疗效果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低、高剂量组.采用STZ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血清TNF-α、IL-6水平,血CD4+、CD8+T细胞计数,以及体外巨噬细胞吞噬率,胸腺、脾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金匮肾气丸组大鼠体质量,血CD4+、CD8+T细胞计数,巨噬细胞吞噬率,胸腺、脾指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糖,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金匮肾气丸具有增强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新生儿免疫功能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患儿20例(观察组),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和sIL-2R的水平.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前外周血CD3+、CD4+、CD4+/CD8+、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sIL-2R明显升高(P<0.01或P<0.05);术后第1天患儿外周血CD4+、CD4+/CD8+、IgG、IgA、IgM及补体C3 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sIL-2R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CD3+、CD4+、CD4+/CD8+、IgG、IgA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sIL-2R下降至术前水平,但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新生儿腹部外科围术期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伤可加重抑制免疫功能,临床上应注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和Foxp3、白介素-17(IL-17)、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取23例哮喘缓解期患者、2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阴选CD4+T细胞,采用Foxp3、IL-17胞内染色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以及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应用RT-PCR检测Foxp3、IL-17、RORγt mRNA水平。结果: 免疫磁珠阴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急性发作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细胞百分比以及Foxp3 mRNA水平较对照组和缓解组明显降低(P<0.01),而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CD4+IL-17+细胞比例以及IL-17、RORγt mRNA表达较对照组和缓解组明显增高(P<0.01),而缓解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eg/Th17失衡可能和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IL-23的变化.方法 收集SLE患者7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法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5分,38例)和稳定组(0~4分,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Treg百分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6、IL-23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Th17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17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高(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reg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低(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h 17/Treg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 17/Treg高于SLE稳定组及对照组(均P<0.05).Th17、Th 17/Treg、IL-6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923、0.567、0.397,均P<0.05),Treg与SLEDAI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8,均P<0.05).结论 SLE患者中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百分数存在异常,且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提示两种共同变化或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27-29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18年1~12月我科收治的39例IM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观察CD4~+、CD8~+淋巴细胞的表达数量和百分比,并对结果进行比较。IM组又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1)IM组患儿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肝功能异常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预后判断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细胞免疫功能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抗病毒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转归及变异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37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20例HBV携带者(无症状携带组)、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乙肝肝硬化组)及2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HBV不同感染状况者T细胞亚群的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感染者HBV-DNA水平和拉米夫定相关变异(YMDD).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症状携带组和慢性乙肝组的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和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无症状携带者的CD+8 T细胞计数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CD+8 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组CD+4 T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3、CD+4、CD+8 T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VB感染者HBV-DNA水平与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比值无相关性(P>0.05).(3)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HBV-DNA水平小于检测低限组的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治疗12个月后转归及无转归组,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治疗12个月后无转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拉米夫定相关变异型和野生型HBV感染者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比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HBV感染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的预测指标;T细胞亚群计数较百分比更能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养精小复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ewis肺癌细胞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造模后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顺铂组和中药+顺铂组。模型组不予药物干预,中药组予益气养精小复方中药灌胃,顺铂组予顺铂腹腔注射,中药+顺铂组予顺铂腹腔注射配合益气养精小复方中药灌胃,连续灌胃给药14 d。比较各组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IFN-γ及IL-10浓度。结果:中药组、顺铂组、中药+顺铂组平均瘤重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该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3组抑瘤率依次为37.75%、44.59%和45.47%。药物干预后,顺铂组的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其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的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而其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中药+顺铂组的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且低于中药组(P0.05),其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中药组与中药+顺铂组血清IFN-γ浓度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顺铂组(P0.05),而IL-10浓度则显著低于模型组与顺铂组(P0.05)。结论:由生黄芪、黄精、灵芝组成的益气养精小复方能够有效升高小鼠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NK细胞水平,正向调节IFN-γ浓度,降低CD8+T细胞百分比与IL-10浓度,进而协同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红花对严重创伤病人外周血中IL-2、IL-2R的表达以及CD4、CD8、CD152活性的影响,探讨IL-2、IL-2R及CD4、CD8、CD152的活性变化在严重创伤转归、预后判断及干预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以来收治的严重创伤病人126例,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62例加用红花注射液20ml/日治疗.于3天、7天两个时间点上,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L-2、IL-2R的含量;采用S-P(链亲和素-过氧化物酶)一步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CD4、CD8的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152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CD4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CD8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值明显增加(P<0.05或P<0.01),T细胞表面CD152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s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红花能够明显提高Th细胞分泌IL-2的能力,减少存在于细胞表面游离的可溶性受体(sIL-2R)的表达与释放,CD4细胞增多,CD4/CD8比值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细胞表面CD152的表达.该研究在探讨严重创伤后的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