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外科临床高危病人。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符合ACST诊断标准者93例,占同期住院ACST235例的39.6%。就本组临床资料对老年人ACST的临床特点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围手术期处理 ,为降低手术危险性、促进功能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 1989~ 1999年收治 5 0例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96.4%。术中 ,院内无死亡病人。按Frenkle标准优良率为 86.95 %。结论 :急性颈髓损伤病人病情复杂。术前对病人并发症、并发病积极处理 ,严格掌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临床上较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创伤。在美国外伤性SCI发病率为30~35/百万/年,日本 28. 3~45/百万/年,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北京市调查结果 SCI发病率 6. 7/百万/年,上海市松江县为13. 7/百万/年。我们对1991年1月 1日至同年12月31日无锡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人民医院和解放军101医院收治的外伤性 SCI 35名患者进行了流行病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如下。1内容及方法 对上述6家医院在1991年收治的35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为: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原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死亡率和残疾率均较高,但经过合理的综合治疗部分病人仍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了4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死亡率17.39%.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导致的瘫痪是一种严重的残疾,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月将康复技术应用到12例脊髓损伤患者并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导管出血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胰腺外科中心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间19例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病人经TAE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TAE止血近期成功率89.5%(17/19),再出血发生率36.8%(7/19),再次TAE止血成功率71.4%(5/7)。结论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多为腐蚀性/感染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主要出血血管为脾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就紧急止血而言,TAE最有效;对于TAE止血失败或止血后复发出血者手术止血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胸部刀刺伤是近年来临床上常见损伤及多发性损伤,病情轻重不一,有的可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1例胸部刀刺伤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胸部外伤病人604例,其中锐器伤病人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患者21例。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可引起多脏器、系统的损伤 ,甚至衰竭。其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我院自 1994年至 2 0 0 0年间共收住SAP病人 69例 ,现就有关资料分析如下。一般资料 :自 1994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共收住急性胰腺炎病人 319例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 1996年制定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 ,SAP病人 69例 ,其中死亡 2 0例 ,死亡率约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说明急性外伤性脊髓损伤(SCI)后同时存在的异位骨化(HO)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之间的联系。复习了1988年7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间所有Ohio州立大学康复病房收治的急性外伤性SCI病人的医疗记录,将所有在急性住院期间发生DVT和(或)HO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静脉造影、B超或两者同时使用诊断小腿DVT,通过三维骨扫描或普通X线片诊断HO。所有入SCI康复病房的病人均着压迫袜并行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以预防DVT,有禁忌症者除外。但未作HO的常规预防或摄X线片以证明HO的存在。而上述所有病人均于入院时行常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探讨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颅脑损伤病人的增多,CT、MRI检查在临床的普及,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发现逐年增多。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住了19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人,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例约1.65%。现就其病因及诊治情况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9例AOSC病人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69例病人均经DCS治疗。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复苏后,18例病人痊愈,47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共治愈65例(94.2%),再次确定性手术术后出现胆肠吻合口瘘、胆道出血各1例(各为2.1%),经相应治疗痊愈;放弃治疗及死亡各2例(2.9%),原因与DCS无关。结论 对于符合指征的AOSC病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积极选择适宜方式的DCS和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院自2003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收住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及硬膜减张缝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下颈椎损伤并发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急性下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损伤模式(高能量、低能量)、受伤至就诊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损伤节段、损伤类型(骨折/脱位类型)、合并损伤、椎管侵占率、伤后8h内是否使用激素、院前转运是否使用颈托保护、术前是否行颅骨牵引以及手术方式对手术治疗此类损伤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男98例,女17例;年龄16~80岁,平均40.1岁。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A级)54例(47.0%),不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B、C、D级)61例(53.0%)。高能量损伤包括交通伤65例(56.5%)、高处坠落伤25例(21.7%)、重物砸伤8例(7.0%);低能量损伤摔伤17例(14.8%)。颈椎外伤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损伤28例(24.3%)。随访12~69个月,平均25.3个月,失访28例,随访率75.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伤至就诊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椎管侵占率、是否颈托保护、是否牵引和是否使用激素与急性脊髓损伤的预后相关(P<0.1);而与年龄、合并损伤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1)。再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受伤至就诊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椎管侵占率和伤后8h内使用激素是影响脊髓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受伤至就诊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椎管侵占率和伤后8h内是否使用激素是影响下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神功功能预后的主要因素。安全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充分的脊髓减压和伤后8h内激素冲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下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的脊髓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5.
钝性颈动脉损伤是少见但有潜在危险性的创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处理的关键。为研究本病的致伤机理、诊断、治疗和预后,回顾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1990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期间钝性颈动脉损伤的病例。8340例钝性损伤病人中20例诊断为钝性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oug[1](1982)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静脉内注射治疗实验性动物急性脊髓损伤发现,该药可改善损伤后脊髓血流和微血管灌注。Hall[2]用大剂量可的松动物实验性治疗得出类似结果。Bracken等[3]在近期病人随机对比研究中证明,在急性脊髓损伤8h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但随访时间短。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本院从1989年1月~1991年12月,3年间共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伤后48h内入院的急性脊髓不全损伤20例,收到较好效果。本文着重分析给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脊髓损伤营养筛查量表(spinal nutrition screening tool,SNST)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量表(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早期康复治疗患者营养筛查情况,并探讨两种工具临床适用性。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住康复科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01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21例,年龄54.1±14.4岁,颈髓节段损伤81例,非颈髓节段损伤20例,使用SNST和MUST两种方法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比较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结果:入组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度风险检出率SNST为50例(49.5%)、MUST为45例(44.5%),营养不良评估高度风险检查率SNST为18例(17.8%)、MUST为17例(16.8%),SNST与MUST判定结果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1.100,P=0.677)。结论 :SCI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应用SNST和MUST营养不良风险的检出率较高(60%)且无统计学差异,两种工具对SCI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均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临床上多见.致残率高.其创伤机制包括原发性损伤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发性损伤。如何防止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本实验通过相关指标来评定防己黄芪汤加减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87例颈髓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12例并发低血钠症。结果本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9.89%(112/187)。颈髓损伤到出现低钠血症的时间平均为5.9±3.6天。血钠降至最低到血钠开始回升的时间为20.9天±11.6天。经补液、补钠等治疗。死亡2例,愈110例。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颈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及脑耗盐综合征(CSWS)有关。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和颈髓损伤平面及颈髓损伤程度相关,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与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病情复杂、发展迅速、死亡率高。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住不稳定性骨盆骨折106例,取得良好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