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比较14G及16G活检针的优缺点。方法高频超声引导下14G或16G活检针经皮穿刺活检150例乳腺肿物,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经皮粗针活检对乳腺肿物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50例乳腺病灶穿刺活检准确率约87.3%。68例用14G针活检,取材成功率91.3%,并发症7.3%;72例用16G针活检,取材成功率91.7%,并发症8.3%。结论超声引导14G及16G针穿刺活检同样具有成功率高、安全、病理组织学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装置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在实时超声引导下使用18G内槽式活检针的自动活检装置对37例各种胸部病变进行穿刺诊断。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组织学确诊阳性率97.3%,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装置使用18G穿刺针是诊断胸部疾病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组织学论据,尤其是肺外周型病变鉴别诊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检查联合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与粗针组织学检查对于诊断浅表淋巴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淋巴结病变患者75例,超声引导下分别采用25G细针及18G活检针穿刺取材,所获得标本分别送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两者的诊断结论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本组病例细针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3.3%(70/75),粗针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6.0%(72/75)。70例细针穿刺患者中,64例细胞学检查与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4%(64/70)。72例粗针穿刺患者中,67例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3.1%(67/72)。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其穿刺取材成功率及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联合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简便实用、安全可靠,与粗针组织学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其他检查方法对胸部疾病不能做出定性诊断而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穿刺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对胸部外周性疾病检查并确认穿刺路径后,直接在超声引导下用美国产Bard自动活检枪及18G、19G内槽式活检针对病灶区域进行穿刺活检,并对所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107例全部穿刺成功,病理证实肺癌57例(53%),炎症21例(19.6%),结核4例(3.7%),正常肺组织7例(6.5%),纵隔胸腺瘤6例(5.6%),纵隔淋巴瘤2例(1.86%),纵隔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0.93%)等等。出现轻度咳血及痰中带血13例(12.19%),无气胸及大咳血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对胸部疾病可做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方便、实用、并发症少,可做为胸部外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脏恶性肿瘤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87例患者342灶肝脏占位病变行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恶性肿瘤203例238灶、未见恶性84例104灶.未见恶性病灶中增强CT、MRI、血管造影或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可疑恶性或不能排除恶性的22例肝占位病变者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造影剂SonoVue行灰阶超声造影引导再次穿刺活检.病变大小0.8~13.2cm,平均3.4cm.穿刺活检采用21~18G手动抽吸活检针或自动活检针,标本送病理科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结果22例肝占位病变平均穿刺次数1.7次(38/22),取材成功率为100%.21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恶性病变,为首次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假阴性病例,1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仍为阴性排除恶性.恶性肿瘤首次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假阴性率为9.4%(21/224).穿刺病理最终诊断结果为增生结节合并癌变5例,肝癌合并变性坏死7例,肝转移癌坏死及微小灶4例,手术或介入治疗后残留或新生5例.本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造影可确认恶性肿瘤的活性区域、变性或坏死区域以及微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可有效提高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降低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假阴性率,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7例拟诊乳腺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术,对取得组织行组织病理检查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患者均穿刺成功,取材满意度100%,穿刺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组织病理诊断恶性肿瘤72例,良性肿瘤5例。结论粗针穿刺组织活检操作简单、损伤小,是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在胸部疑难病灶中的应用。方法40例胸部疑难病灶术前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回声、毗邻以及血流情况,结合CT、MRI等影像检查,综合分析后,在超声引导下将活检针由导针引入,进行穿刺取材,送病理检查。结果40例胸部病灶行51次活检,24次行细胞学检查,40例行组织学检查,6次行抗酸杆菌检查。穿刺的病理结果恶性21例,良性13例,可疑或无确定诊断6例。胸部病灶超声引导下穿刺的确诊率为8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对胸部疑难病灶的穿刺是一种安全的、简单的、无放射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16G及18G活检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14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全部病例以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结果16G针活106例,18G针活检34例,每例取材2~3次,全部进行组织学检查。16G和18G针取材满意率分别为100%与97.1%。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8.0%,正确诊断指数为0.98,而超声诊断相应指标分别为83.7%和0.79。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确诊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大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大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63例腹胀和(或)腹水原因待查患者,超声显示大网膜增厚,用BARD自动活检枪和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大网膜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100%,取材满意率92.1%。60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包括结核病变21例,转移性腺癌31例,恶性间皮瘤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4例,原发渗出性淋巴瘤1例;3例因组织标本量少未提示病理诊断。本组诊断准确性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大网膜病变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诊断准确性高的方法,可使一些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水患者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应用18G和20 G三齿软组织切割针在CT引导下对纵隔病变行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的病理诊断正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103例纵隔病变患者应用18G和20 G三齿软组织切割针在CT引导下对纵隔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分析穿刺诊断情况.结果:纵隔病变穿刺技术成功率100%.能作出病理学诊断92例(89%),不能作出病理学诊断11例(1 1%);①18 G、20 G针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1% (42/46)、88% (50/57);②病灶直径≤3 cm、>3 cm的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1% (21/23)、89% (71/80);③胸腺类肿瘤阳性率为96% (26/27),淋巴结转移性肿瘤阳性率为95% (18/19),恶性淋巴瘤阳性率为80% (16/20),神经源性肿瘤阳性率为75%(6/8),前两者与后两者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13%.结论:采用18 G和20 G三齿软组织切割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纵隔病变的定性诊断率较高,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脾脏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例超声引导下脾脏穿刺活检患者,局灶性病变10例,弥漫性病变12例,合并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12例;每例穿刺1—4次,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14例行免疫组化染色,其中1例行脾切除手术。结果标本满意率100%,诊断准确率90.9%(20/22),其中淋巴瘤脾脏浸润8例,原发脾淋巴瘤1例,炎性改变8例,海蓝组织增生症1例,未见肿瘤3例,血管肉瘤1例。穿刺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是脾脏病变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评价原发性睾丸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7例患者单侧睾丸肿大伴有胀痛,2例患者双侧睾丸肿大伴胀痛)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查显示3例患者病灶位于左侧,4例患者病灶位于右侧,2例患者病灶位于双侧,肿瘤大小为2.8~5.5cm;病灶均呈低回声,弥漫分布,占据大部分睾丸实质,彩色多普勒检查在病灶内部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8例超声诊断为睾丸恶性肿瘤,但未能作出睾丸淋巴瘤的诊断,1例误诊为睾丸炎症;7例患者经手术确诊,2例患者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确诊。结论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诊断需综合分析,对疑似病例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纵隔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纵隔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纵隔病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18G切割针)经皮穿刺活检,标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43例穿刺标本,38例得到定性诊断,定性诊断率为88.4%(38/43),其中35例得到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疾病诊断率为81.4%(35/43).未发生出血、气胸、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病变,具有诊断率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迅速等优点,对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甲状腺病变 5 0 0例 ,对其中 392例采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技术 (18G) ,另 10 8例以手动细针 (9号 )抽吸 ,再将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2 )10 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进行超声引导经皮无水酒精硬化治疗 ,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超声引导自动活检能作出明确病理诊断达 92 .6 % ,明显优于手动抽吸活检的结果 (81.5 % ,P<0 .0 0 1) ;(2 ) 10 8例超声引导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结节消失占 83.3% ,治疗效果与结节大小和物理性质有关 (P<0 .0 5 ,P<0 .0 1) ;(3)本组病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探讨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胃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PGL)患者86例,对比经内镜下常规活检以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的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经内镜下常规活检确诊为PGL患者31例,确诊率60.8%(31/51);经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确诊34例,确诊率97.1%(34/35),明显高于内镜活检确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例溃疡型PGL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行外科手术确诊。经内镜活检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术后迟发性出血与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PGL诊断准确率高于内镜下常规活检方式,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对肺边缘性实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超声导向下对513例肺边缘性实质性病变采用针吸细胞学穿刺及组织学活检。结果:介入超声对肺边缘性实质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8%。结论:介入超声对肺边缘性实质性病变诊断率高,为肺边缘性实质性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下颈部肿块及淋巴结自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颈部肿块及淋巴结自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BARD第3代可调式自动活检枪对42例患者进行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取材成功,成功率95.2%,并作出明确诊断,其中淋巴结病变23例,甲状腺病变8例,腮腺病变4例,炎症等其他病变5例。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安全、准确,对颈部包块及淋巴结可明确诊断,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临床应用中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肾组织学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道30例采用自动活检枪(Biopty 18G)进行肾组织学活检的成功经验,并将结果与30例手动方法进行肾活检(Tru-Cut 14G)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肾自动活检其取材成功率高(30/30,100%),标本质量满意并能作出明确组织学诊断者达96.7%(29/30)。与手动活检相比,自动活检成功率、标本长度均优于手动活检且其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自动活检标本所含肾小球数可与手动粗针活检相媲美(P>0.9)。作者认为,18G针肾自动活检可望取代14G Tru-Cut手动活检,自动活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颌面颈部肿块诊断中的作用,评价其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对颌面颈部肿块术前需明确诊断而难以常规活检的病例,在彩色超声引导下,用美国产Bard Magnum活检枪和配套18G活检针经皮穿刺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穿刺7例,均取材成功,6例可明确诊断,恶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2例,炎症1例。涎腺组织来源3例,淋巴组织来源2例,神经组织来源1例。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与术前穿刺活检诊断相符合。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在颌面颈部肿块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常规超声及介入超声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前纵隔肿瘤的56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中46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56例前纵隔肿块超声均能显示,显示率100%;纵隔肿瘤穿刺活检者获确切病理诊断的占73.0%(32/44),可疑诊断及不能帮助诊断者各占13.5%(6/44)。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常规灰阶超声能对大多数前纵隔肿瘤作出定位诊断;实时超声观察能清楚地显示肿块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从而准确地引导穿刺活检,使超声引导下纵隔肿瘤的穿刺活检成为一项安全可靠、简便、价廉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