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与电生理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确定入选对象;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对入选对象进行临床分级;应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型肌电图仪,进行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结果腓肠神经、正中神经诱发感觉动作电位波幅(SNAP)和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随病情分级的升高而明显减低(P<0.05);腓肠神经、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3级与1、2两级比较显著减慢(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改变,尤其感觉神经电生理改变,易此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情程度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以及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测定其正中、尺、胫、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以及正中、尺、腓肠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比较上、下肢和运动、感觉神经异常情况,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对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患者下肢运动神经病变重于上肢,且差异明显(P<0.05)。感觉神经损害重于运动神经,且差异明显(P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生活区域相似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病例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42.0%,对照组为16.0%,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但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虽有所降低,但只与对照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的浓度较病例组高,且其浓度与病例组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浓度较对照组中周围神经受损者低(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越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越大,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1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测,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及神经传导正常(NDPN)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及血同型半胱胺酸等进行分析。结果 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94例出现周围神经病变,20例神经传导正常,总异常率82.5%。其中运动神经纤维受损:正中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31%,左侧19%;尺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9%,左侧9%;胫后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16%,左侧23%;腓总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28%,左侧29%。感觉神经纤维受损:正中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63%,左侧49%;尺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26%,左侧27%;胫后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70%,左侧67%;腓浅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67%,左侧61%;腓肠神经异常率右侧50%,左侧47%。DPN组较NDPN组病程更长,血HbA1c、FBG、LDL-C、同型半胱胺酸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纤维受损为主,下肢重于上肢,病程、FBG、HbA1c、LDL-C、同型半胱胺酸等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对大鼠周围神经组织结构和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蛋氨酸饮食建立Hhcy大鼠模型.应用电生理技术检测大鼠尾神经传导功能;光镜下计数大鼠腓肠神经单位面积有髓神经纤维密度(fiber density,FD)、平均髓鞘面积(mean myelin area,MMA);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腓肠神经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NF)表达;电镜观察腓肠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Hhcy组大鼠尾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均较对照组减慢和下降(均P<0.05);Hhcy组大鼠腓肠神经FD、MMA与MBP、NF积分光密度均较对照组减小(均P<0.05);Hhcy组大鼠有髓神经纤维出现了髓鞘脱失、轴突肿胀、间质水肿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Hhcy可造成大鼠周围神经组织结构与传导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焦虑症患者血清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焦虑症患者和42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作为焦虑组和抑郁组,选择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IL-6、IL-10水平。结果焦虑组患者IL-6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和抑郁组(P0.05);抑郁组患者IL-6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和抑郁组患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焦虑组患者IL-10水平与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β、IL-6、IL-10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IL-1β、IL-6、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焦虑症和抑郁症与健康者可能具有不同免疫机制,可通过血清IL-10和IL-6来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L-6、IL-8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01—2016-01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2例(研究组),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n=40)、中度(n=32)、重度组(n=30),分别于入院后1、3、7 d检测血清TNF-α及IL-6、IL-8的水平,以我院同期门诊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TNF-α及IL-6、I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关系.根据治疗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64)与预后不良组(n=38),比较2组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入院后第1天,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1、3、7 d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同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与中型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水平逐渐升高,至发病第3天到达高峰,至发病第7天下降,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脑损伤程度(GCS评分)与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52、-0.62、-0.69,均P<0.05).结论 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同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认知功能的其他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的正常对照组(10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认知障碍组(32例)、糖尿病非认知障碍组(80例)。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血压等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认知障碍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糖尿病非认知障碍组(P<0.01)及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的MoCA评分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HbA1c、LDL、TC、BMI及血清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349、-0.438、-0.415、-0.397、-0.193、-0.259、-0.221、-0.938、-0.881,P均<0.05),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192,P<0.05)。结论血清IL-6和TNF-α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被随机分入补气活血中药组(30例,糖尿病基础治疗联合补气活血中药治疗12周)和对照组(30例,糖尿病基础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清SOD和MDA水平的变化,并且比较治疗后2组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加快(P<0.05);补气活血中药组治疗后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P<0.05),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周后,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补气活血中药组治疗后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补气活血中药组临床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01)。结论 :补气活血中药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交感皮肤反应(SSR)潜伏期和波幅(LAT、AMP)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的S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感皮肤反应2组上肢波幅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徐昌林  程浩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24(4):356-358+365
目的 探讨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检测血脂相关指标、hs-CRP水平与DPN中神经传导速度、F波的出现率。结果 DPN组的病程、TG、LDL-C、MAU、HbA1c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NDPN组(P<0.05),而FINS和HOMA-IRI显著低于NDPN组(P<0.05); DPN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及腓总神经的NCV均显著低于NDPN组(P<0.05); DPN组正中神经、胫后神经F波的出现率、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NDPN组(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TG、MAU、LDL-C水平、F波及hs-CRP水平为DPN的危险因素,NCV、FINS、HOMA-IRI为其保护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G水平与hs-CRP、LDL-C水平、F波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1, 0.451,0.488,P均<0.05),与HOMA-IRI、NCV呈负相关(r分别为-0.461,-0.503,P均<0.05); LDL-C水平与MAU、hs-CRP水平及F波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2, 0.487,0.511,P均<0.05),与FINS、HOMA-IRI及NCV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2,-0.469,-0.527,P均<0.05); hs-CRP水平与MAU、LDL-C、TC水平、TG及F波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1,0.387,0.445,0.498,0.504,P均<0.05),与FINS、HOMA-IRI、NCV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2,-0.492,-0.521,P均<0.05)。结论 TG、LDL-C、hs-CRP水平与DPN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出现F波及F波传导速度增高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客观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分别对200例DM患者,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组(DM-I)100例和无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组(DM-Ⅱ)100例,与50例正常成人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所测的MCV、SCV、CMAP、SNA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DM-I组与DM-II所测的MCV、SCW、CMAP、SNAP比较亦有显著差异,下肢神经的4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上肢。结论:(1)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2)DM并发周围神经损害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已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3)下肢神经的总异常率高于上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IL-10、TNF-α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表达及对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100例(DM组),健康者100例(C组)。DM组根据有无并发血管病变进而分为DM1组(无血管病变)、DM2组(并发血管病变)。所有患者禁食10h后采外周血测量血清IL-10、TNF-α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DM组中27例伴血管病变,其中8例伴一种以上病变;DM组外周血TNF-α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且DM2显著高于DM1组(P〈0.05),DM组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IL-10显著降低,而TNF-α显著增高,TNF-α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L-6、IL-8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的水平,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10—2016-10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64例为血管性痴呆组(VD组),同时选取59例与病例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文化程度匹配的人群为对照组(NC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IL-6、IL-8和sTWEAK值。结果 VD组IL-6和IL-8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sTWEAK明显低于NC组(P0.05)。VD组MMSE与IL-6、IL-8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0.783,为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与sTWEAK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16,为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NC组中MMSE与IL-6、IL-8、sTWEAK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IL-6和IL-8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炎性反应,sTWEAK对血管性痴呆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炎症反应有可能是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98例合并DPN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IGF-1、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总评分(TSS)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胫神经、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T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DPN可明显降低提高患者血清IGF-1水平,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无症状基因携带者与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特征,寻找与SCA3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相关的电生理指标。方法对确诊的20例无症状基因携带者(preclinical carriers of spinocerebellar ataxias type 3,PreSCA3)、39例SCA3患者及3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nerve conductive study,NCS)检测,比较各组间的神经传导异常,分析各电生理参数与共济失调等级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ataxia,SARA)总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PreSCA3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发生率为20%,并且PreSCA3组尺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SNAP波幅及尺神经MC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CA3患者NCS异常发生率为69.2%,以感觉神经传导异常为主(53.8%),主要表现为混合性损害(48.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A3患者所有检测神经SNAP波幅、SCV及腓总神经CMAP波幅、尺神经MCV显著降低(P<0.05)。此外,正中、尺、胫、腓总及腓肠神经SNAP波幅、SCV与SARA总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部分PreSCA3已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主要累及感觉神经。SCA3患者NCS检查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混合性损害为主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SNAP波幅、SCV可能作为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EMG改变及其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对90例早期DPN患者行EMG检查,测定内容包括双侧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及胫神经H波和尺神经f波,分析其与患者血清Lp-PLA2水平的关系。结果 90例早期DPN患者EMG检查总异常率为90.0%。早期DPN患者下肢运动神经异常率(68.6%)显著高于上肢异常率(24.5%)(χ~2=123.863,P=0.000)。早期DPN患者下肢感觉神经异常率(87.4%)显著高于上肢异常率(54.7%)(χ~2=82.712,P=0.000)。早期DPN患者感觉神经总异常率(71.1%)显著高于运动神经总异常率(46.5%)(χ~2=78.978,P=0.000)。DPN患者胫神经H反射总异常65例(72.2%),尺神经f波总异常14例(15.6%)。根据血清LpPLA2水平,90例早期DPN患者分为低水平组(36例)、中水平组(25例)和高水平组(29例)。与低水平组比较,中水平组及高水平组MCV、SCV异常率及CMAP、SNAP下降率均明显降低,且高水平组MCV、SCV异常率及CMAP、SNAP下降率均明显低于中水平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水平与MCV、SCV异常率及CMAP、SNAP下降率均呈负相关(r=-0.741,r=-0.773,r=-0.652,r=-0.611;均P0.05)。结论 EMG检查对DPN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维持血清Lp-PLA2水平稳定对早期DPN的治疗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腺苷钴胺对老年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周围神经病变组,对照组为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非糖尿病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周围神经病变组给予腺苷钴胺1mg肌内注射治疗,1次/d,14d/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Hcy水平及神经电生理水平。结果周围神经病变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清Hcy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苷钴胺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同时改善周围神经的传导异常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进一步确认其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4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招募64例健康对照组。采集对照组和患者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ELISA试验检测其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收集抑郁症患者既往住院次数、住院时长、病程、发病年龄、用药剂量等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40±1.46)pg/mL vs.(2.02±1.39)pg/mL,(2.54±0.69)pg/mL vs.(0.49±0.30)pg/mL,P均0.05];血清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23.01±4.55)pg/mL vs.(35.31±5.20)pg/mL,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和IL-18水平的变化值与既往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病程、发病年龄、抗抑郁药剂量、HAMD-17评分均无线性相关(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与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变化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GBP)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痛(DPN)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DPN患者48例,根据是否服用GBP分为分为GBP组与DPN对照组各24例,并选取同时期无神经痛糖尿病患者24例为DM组,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GBP组及DPN组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视觉模拟评分进行对比,并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NC组对比,DM组、GBP组及DPN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与DPN对照组对比,GBP组各时期的VAS评分均低于DPN对照组,且GBP组各时期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对比,GBP组、DPN对照组及DM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其中GBP组、DPN对照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DM组,GBP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DPN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