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足背皮瓣与第二足趾复合及组合移植修复复杂手外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手部严重毁损伤所致的多指缺失、皮肤缺损的复杂手外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3例多指缺失、手部皮肤缺损的复杂手外伤行游离足背皮瓣与第二足趾复合及组合移植进行修复与再造。结果13例足背皮瓣与再造手指全部成活,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本术式由于足背皮瓣与第二足趾共用血管蒂,切取方便,皮瓣较薄,外形好,适合于修复复杂手外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带跖骨第二足趾移植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伴手掌部分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应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伴手掌部分缺损4例,其中2~5指伴部分掌骨缺损2例,用一足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再造中指,并修复手掌、手背皮肤缺损;取另一足第二足趾及跖骨再造示指.第一掌骨基底以远掌骨及拇指缺损2例,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第一掌骨,并修复手桡侧皮肤缺损. 结果 术后4例移植的前踝上皮瓣及足趾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3~6个月随访,再造指外形较满意,皮瓣不臃肿、质地好.4例患者经功能锻炼后均能完成对指及屈、伸指动作,可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供足外形满意,无功能障碍,小腿植皮区全部成活,无皮肤破溃. 结论 对于手指伴部分手掌缺损,应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不仅可以较好的恢复手的功能,而且不切取足背皮肤,对足部外形及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先天发生或者创伤导致的多个手指的缺失,都会给手的功能和外形带来严重影响,如果缺失指中包括拇指在内,情况就更严重。缺失手指的再造,可以达到重建和改善残手功能的目的。再造的方法不一而足,但以足趾移植再造最为理想。这是因为足趾和手指相比,在外形和结构上均十分接近,所以足趾是各国学者公认的再造手指的最理想材料。用显微外科技术移植自体足趾再造的拇指和手指,能够达到患者最能接受的外形和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1,2〕。  事实上,早在1897年,显微外科技术还没有问世,Nicoladon就用分期手术的方法,将足…  相似文献   

4.
足趾移植手指再造这一术式有较悠久的历史:最早由Nicoladons于1898年提出,通过足趾带蒂移植来再造拇指,但手术需分期进行,患者痛苦较大,功能和外形较差;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Free-man应用第2足趾带蒂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形态及外形尚好。我国则由杨东岳,汤钊猷在1966年首先在国际上应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由于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形态和功能均优于其他再造方法,此术式逐渐成为手指再造中优先选用的术式。外伤致多个手指缺损,造成手畸形和手功能部分丧失,一般都需要行手指再造修复治疗。但再造手指与供趾的选择、血管吻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缺损,已被公认为较理想的手术方法[1-2].再造手指运动功能良好但外形欠佳[3-4],特别是趾甲外形偏小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手指Ⅰ至Ⅲ度缺损全形再造的方法。 方法 从199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手指Ⅰ度和Ⅱ度缺损,根据受区需要设计切取(足母)趾腓侧部分趾甲、趾甲下趾骨的腓背侧部分以及皮肤,形成趾甲、骨、皮肤复合组织瓣。皮瓣卷成圆筒状包裹趾骨形成新的手指远段,像断指再植一样,将再造的手指远段移植到手指残端形成新的手指。对于手指Ⅲ度缺损,皮肤仍根据残指需要的大小在(足母)趾上设计,但趾骨因只能在(足母)长伸肌腱止点以远切取,且只切取腓背侧部分,长度有限,有些病例不能达到原缺损的长度时,则取适当大小形状的髂骨与取下的趾骨串在一起,移植到手指残端再造出新的手指。部分手指Ⅲ度缺损病例,同时切取第2足趾趾间关节移植再造手指远侧指间关节。第2足趾骨缺损用髂骨充填以保持第2趾的外形。(足母)趾创面采用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结果 Ⅰ度缺损118例126指,Ⅱ度缺损187例201指,Ⅲ度缺损90例111指全部成活,外形接近正常手指。其中150指进行了1~5年的随访,手指总活动度全部达到180°以上。趾间关节移植再造远指间关节的病例术后再造手指远指间关节活动度为15°~40°。供区(足母)趾术后长度与周径接近正常,虽然趾甲大部分缺失,但供足行走功能全部正常。 结论 (足母)趾腓背侧复合组织瓣移植或(足母)趾腓背侧复合组织瓣加髂骨串联移植再造手指Ⅰ至Ⅲ度缺损,再造手指功能外形俱佳,供区皮瓣修复后(足母)趾形状与功能所受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塑形再造全长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年5月至2010年9月,根据2~5指缺损情况,采用足背皮瓣移植包裹残指外露骨或者跖趾关节、将第二足趾末节膨大部分的趾腹楔形切除和趾甲延长术等方法进行第二足趾塑形再造全长手指12例.结果 再造手指12例均完全成活,术后经6个月~2年的随访,再造手指的外形及痛、温觉恢复较好,屈曲、伸指功能基本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分,结果优6例,良4例,可2例,功能优良率83%,供趾足外形尚好,步态平稳,步行无疼痛.结论 第二足趾移植塑形再造全长手指,能增加第二足趾的长度,再造指的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全长手指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异体手指及第二足趾移植一次手术再造三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异体手指及第二足趾移植一次手术再造多指的效果。方法:用遗留的手指掌侧皮瓣及游离第Ⅱ足趾并连的自体甲皮瓣包裹冷冻异体手指的骨—关节—肌腱—腱鞘复合组织,一次手术再造三个手指。结果:一次再造成功三个手指,使全指缺失的患手外形改观,功能改善,供足行走也不受影响。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多手指缺失患者。提示急诊一期处理时应尽可能多保留截指的掌侧皮肤。  相似文献   

9.
双侧多个足趾移植修复全手或多手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应用双侧多个足趾移植修复全手或多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应用102例,手术方法有4种:①利用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86例;②一侧甲瓣再造拇指,另一侧第二足趾再造手指11例;③一侧甲瓣与第二足趾再造拇指和示指,另一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中指8例;④双侧甲瓣与第二足趾移植再造双侧拇指与示指1例. 结果 102例中除1例部分甲瓣坏死,2例第二足趾坏死,其余全部成活.62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再造拇手指两点辨别觉达8~14mm.小儿移植手指生长与足趾同步.所有的随访病例中除1例不能作对掌对指功能外,余全部恢复.供区:所有病例无跛行,无外翻发生. 结论 对于多手指或全手缺损,应用双侧足部多个足趾再造手指,对足部供区外形和创伤较小,手部可获得最大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部分足趾游离移植修饰性再造拇手指指尖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10月,采用趾及第2、3足趾末节组织游离移植修饰性再造拇手指指尖部缺损20例。供区采用趾8例,第2足趾末节10例,第3足趾末节2例,修饰性再造拇指指尖缺损8例,示指指尖缺损6例,中指指尖缺损6例。择期手术15例,急诊手术5例。所有病例术后均获规律随访。随访截至时间2022年10月。结果 术后20例再造指尖全部成活,其中1例右中指指尖再造术后1 d出现血管危象,经急诊手术探查后血管危象解除,再造指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8个月,再造拇手指指尖外形同健侧手指极为接近,手指功能优良,再造指尖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末次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18例,良2例。结论 应用部分足趾游离移植修饰性再造拇手指指尖部缺损,再造指外形美观,功能优良,供足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游离足趾移植急诊拇手指再造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游离足趾移植急诊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急诊拇手指再造的可行性.方法 1997年1月~2005年2月收治外伤性拇手指缺损患者106例,清创后,采用(足母)趾移植急诊再造拇指8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69例、再造中指7例、再造食指4例、再造环指3例、再造手1例,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同时再造拇食指3例、再造食中指7例、再造中环指3例、再造手1例.结果再造拇手指106例119指成活118指,无一例感染,经3~66个月随访,所有再造拇手指血运丰富,感觉恢复良好,对指和对掌灵活.结论对于外伤性拇手指缺损,经过彻底清创,科学设计,采用游离足趾移植急诊再造,可以获得满意的再造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1966年杨东岳[1]首先采用第二趾植再造拇指后,Cob-bett等[2]于1969年首先采用足踇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Morri-son等[3]于1978年创用踇甲瓣移植修复部分拇指缺损.1976年Foucher等[4]则首先进行了吻合血管的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目前足趾或跖趾关节移植重建手指或掌指、指间关节的手术已广泛开展.切取足趾或跖趾关节后对足功能的影响如何?现就这一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吻合血管的部分第三或第四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手指末节缺损。方法 1998年6月-2006年5月,对6例8指手指末节缺损的患者采用部分第三或第四足趾游离移植进行手指再造与修复。结果术后再造指均存活,经6个月-6年(平均2.6年)的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8指均达优。结论 对手指末节缺损者,若第二足趾外形差,而第三或第四足趾外观优于第二足趾时,则应采用第三或第四足趾部分移植进行再造与修复。  相似文献   

14.
提高足趾再造手指功能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手指缺损极大地影响了手功能 ,用足趾再造手指是一种较好的恢复手功能的方法 ,但如何提高再造手指功能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足趾再造手指与其他手外伤一样 ,也具有肌腱粘连、僵直及关节活动度小的问题 ,我们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3月采用我们的方法进行足趾再造手指术 39例 ,对于关节活动度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取第 2足趾、第 2、3足趾联合再造 5 6指共31例。其中男 38指 ,女 18指。拇指 度缺损 13指 , 度缺损 3指 ;食指 度缺损 7指 , 度缺损 8指 , 度缺损 4指 ;中指 度…  相似文献   

15.
足趾两跖趾关节切取对足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自 1966年杨东岳 [1 ]首先采用第二趾植再造拇指后 ,Cobbett等 [2 ]于 1969年首先采用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 ,Morrison等[3 ] 于 1978年创用甲瓣移植修复部分拇指缺损。1976年 Foucher等[4] 则首先进行了吻合血管的第二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目前足趾或跖趾关节移植重建手指或掌指、指间关节的手术已广泛开展。切取足趾或跖趾关节后对足功能的影响如何 ?现就这一问题做一综述。一、趾切取后对足功能的影响根据趾切取的范围不同 ,可分为自第一跖骨处切取、第一跖趾关节或关节以远切取以及甲瓣切取。(一 )自第一跖骨处切取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急诊一期组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严重创伤及重建部分手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指缺失:用第2足趾、(足母)甲瓣或残存手指再造拇指,用第2、3足趾或残存手指再造其他手指。(2)软组织缺损:虎口及手掌皮肤缺损用股前外侧皮神经重建受区感觉功能,大范围皮肤缺损则用股前外侧皮瓣组合其他皮瓣修复。(3)掌指关节及掌骨缺损:掌指关节缺失用跖趾关节重建,掌骨缺失用跖骨重建。结果16例34个游离组织全部成活,仅1块部分坏死清创换药后治愈,术后获5个月~9年的随防,再造的手指均恢复了触、温、痛觉,两点辨别觉在5~15mm左右。修复伤手的所有皮瓣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急诊一期吻合血管组合组织移植修复手严重创伤具有最大限度的保留手部残存非失活组织及功能,最大限度修复重建手部功能的优点,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足母)趾系列皮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Morrison等首先为1例拇指皮肤套状撕脱伤者,选用[足母]趾甲皮瓣移植施行拇指再造获得成功,为拇指皮肤套状撕脱伤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方法。我们在临床应用[足母]趾甲皮瓣施行拇指再造与修复中获得较大的启发,根据[足母]趾的应用解剖,拓宽了对[足母]趾甲皮瓣的认识,从而开发出[足母]趾系列皮瓣。皮瓣切取范围:第一跖骨远1/3以远除保留[足母]趾胫侧舌状瓣外[足母]趾任何部位的组织。皮瓣切取后不仅保留原[足母]趾外形,长度与功能,为手指部分皮肤及复合组织等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取得了满意的专科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8):1725-1726
[目的]探讨全手皮肤伴手指损毁伤的重建及效果。[方法]切取携带双侧足背、趾蹼及趾侧方皮瓣的双足3趾移植,双足背皮瓣修复手掌、背皮肤缺损,再造拇、示指的同时用双侧趾蹼及趾侧方皮瓣修复重建虎口。[结果]本组23例46个复合皮瓣,再造指及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本术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伤手骨关节肌腱及神经的残留功能,一期开大虎口,再造手对指稳定性好,最大限度的恢复了患手的捏握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中段再造手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将拇趾腓侧皮瓣塑形第二足趾中段后用于手指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 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游离并切取带翼状组织瓣的拇趾腓侧皮瓣,将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拇趾腓侧皮瓣上的翼状组织瓣嵌入第二足趾中段两侧皮下.将塑形后的第二足趾中段移植于缺损的手指.自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该方法为15例手指缺损患者行再造术.结果 术后15例患者的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并经1个月至2年的随访,再造手指的外形及痛温觉恢复较好,对掌对指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能较好地重塑第二足趾外形,再造的手指较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术更接近于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利用手部废弃的复合组织块和改形的第二足趾再造全长手指的方法.方法在9例手指多段毁损伤患者术中,取其离断的较完整的手指或手掌组织块和第二足趾组合成手指,并于指腹内嵌入(足母)趾腓侧皮瓣,使其外形及功能均接近伤前的手指.结果临床应用9例,全部成活8例,再植指部分皮肤坏死1例;术后经3个月~2年的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关于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定,优良率87.5%.结论利用较完整的废弃组织块和改形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全长手指,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