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基础上 ,在球囊扩张后的原狭窄部位植入支架 ,解除动脉狭窄 ,改善心肌缺血 ,以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4月以来 ,对 5 2例患者共植入支架 6 0个 ,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 ,男 38例 ,女 14例。年龄 5 2岁~ 6 9岁 ,平均 6 0岁。合并有高血压者 5例 ,合并有糖尿病者 3例。 4 2例直接植入支架以预防再狭窄 ,10例为PTCA术后结果不满意植入支架。 5…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采用腹股沟动脉穿刺的方法 ,将球囊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内狭窄部位 ,在严密监护下通过压力扩张球囊 ,使狭窄的血管扩张 ,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植入 ,从而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此项技术创伤小 ,痛苦少 ,患者容易接受。我科自 2 0 0 0年 7月 - 2 0 0 2年 4月共行此手术 9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PTCA与支架植入术患者共 99例 ,其中男性87例 ,女性 12例 ;最小年龄 34岁 ,最大年龄 84岁。 1.2 手术方法 :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局麻下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因心绞痛复发来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接受了介入治疗和随访。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洗脱支架31例,切割球囊5例,球囊扩张3例。切割球囊5例中同时接受放射治疗3例。结果在平均18.7±9.5(6~36)个月随访中,9例有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当中,7例(13.5%)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球囊扩张组1例患者心绞痛复发,植入TAXUS支架一枚,未再发心绞痛。1例TAXUS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术后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见支架内完全闭塞,予PTCA治疗,未再发心绞痛。其余患者复查显示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切割球囊扩张和支架内放射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成功率高,长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切割球囊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即刻和 6个月内随访效果。方法  6 9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随机分配到切割球囊和普通球囊治疗组。切割球囊组 38例。球囊扩张前及扩张后即刻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下 ,测定相关参数。随访 6个月内临床改善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终点包括出现心肌梗塞 ,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或再介入治疗。结果 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为 10 0 %。切割球囊组 1例患者扩张后在支架的远端出现夹层。平均随访 6 7± 2 3月。切割球囊组于术后 3和 6个月时的再狭窄率显著低于普通球囊组 (15 %VS 38%及 18%VS 4 3%,P均小于0 0 0 1)。扩张后即刻血管直径获得值在切割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分别为 1 72± 0 5 2mm和 1 15± 0 5 4mm ,而随访终点时切割球囊组的血管直径晚期丢失为 0 2 6± 0 0 5mm(3个月 )及 0 38± 0 0 6mm ,同时的普通球囊组丢失值为 0 78± 0 19mm(3个月 )及 0 89± 0 16mm。对于支架体部狭窄 ,普通球囊难以固定 ,扩张时移动明显 ,而切割球囊较易于固定 ,扩张时罕见移动。结论 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效果可靠 ,安全 ,容易操作。再狭窄率低 ,手术费用相对易于患者接受 ,是一个较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胃镜下球囊扩张术与植入覆膜可回收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1年6月贲门失弛缓症行内镜下治疗患者共68例,其中行胃镜下球囊扩张术42例,覆膜支架植入治疗26例,2组患者术前临床症状积分和食管体部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球囊扩张组19例需2次扩张治疗,扩张2次病例平均年龄(28.5±6.2)岁,扩张1次病例平均年龄(47.3±12.6)岁,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孔1例。支架组均植入成功,20例有移位,经1~5次重新放置支架,其中5例2~3周取出,21例1个月时取出,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2组治疗后1、3、6个月时有效率及1、6个月时食管最宽体部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首选方法 ,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支架治疗可获长期效果,但有较高的再次内镜介入治疗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 TM)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病例为02年3月至05年2月我科住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51~78岁,其中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稳定性心绞痛3例,合并糖尿病16例.高血压病23例,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12例,分叉病变17处,弥漫性病变10例。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术中肝素10,000 IU,使ACT〉250S。应用直径1.5~2.0mm球囊充分预扩张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支架置入,置入长度为8~33mm,直径2.5~3.0mm支架,释放压10~14个大气压(atm),共植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38枚,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每日75mg,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结果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均消失,其中1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术后第3天因亚急性血栓形成致再次心肌梗死,而行急诊PCI术后痊愈。其余病例随访1~22月未发现有再发胸痛及心电图改变。5例术后6~12月复查冠脉造影,未发现再狭窄。结论cypher TM在CHD患者PCI中应用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髂股静脉成形术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导管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观察组采用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近期疗效。结果两组分别进行介入治疗1个月后、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球囊扩张组与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在下肢症状改善情况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12个月后,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疗效优于球囊扩张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比单纯球囊扩张治疗效果显著,能除患者痛苦,恢复患肢功能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疗效,对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间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4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7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率97.9%,在74支病变血管中共植入支架83个(Multilink支架 49个,AVE支架 34个).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2支病变血管在球囊预扩张时血管夹层形成.随访3~34月,术后因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死亡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1例,心绞痛复发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其余患者无胸痛发作.上述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无心外科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37例53个血管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左前降支32段,回旋支6段,右冠状动脉12段,其他3段。共植入支架52个。观察住院期和术后6~12个月随访期内的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37例53个血管段成功并植入支架52个,l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植入支架术而发生急性血管闭塞,2d后死亡。成功的36例住院期和随访6~12个月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在无心外科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行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AMI患者在发病 12小时内 ,未经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梗死相关血管 (IRA) (共 12支血管 ) ,左前降支 6例 (5 0 % ) ,左回旋支 3例 (2 5 % ) ,右冠状动脉 3例 (2 5 % )。结果 :12例患者共置入 12个支架 ,支架置入后TIMI(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 ,心肌梗死溶栓研究方法 )血流 3级 (完全灌注 ,前向造影剂流在 3个心动周期内使冠状动脉完全显影 ) 11例 (95 .5 % ) ,2级 1例 (4 .5 % ) ,残余狭窄 3.2± 2 .9% ,支架置入成功率 10 0 % ,住院期间无 1例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行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TIMI血流 3级率高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可有效地扩张病变狭窄的冠状动脉,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成功率在80%左右,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手球囊扩张术后冠状动脉再度发生狭窄。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利用球囊扩张冠状动脉并植入支架,机械性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其再度狭窄,共施行6例,...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主要方法 ,是扩张冠状动脉内径 ,解除其狭窄 ,改善其对心肌血液供应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 ,常与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PTCA)同时进行。这是因为PTCA术后易出现残余狭窄或管腔发生明显弹性回缩 ,而植入支架后可防止并发症 ,获得最大的管腔直径 ,根本杜绝狭窄 ,降低再狭窄率。我院 2 0 0 0年1~ 11月共行植入术 3例 ,由于采取了积极的护理措施 ,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我院共行支架植入术 3例 ,均为男性 ,且冠状动脉均为单支病…  相似文献   

13.
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成形术 (PTA)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价值、优点、适应证、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 2 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2 2例球囊扩张成功 ,植入血管内支架 2 4个。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 ( 2 .68± 0 .3 3 )kPa下降至术后 ( 1.5 2± 0 .40 )kPa。术后 1周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6~18个月 ,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肝功能指标显著好转 ,疗效满意。 1例支架回缩行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结论 :与外科手术相比 ,球囊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 ,为了防止再狭窄发生 ,应在扩张后置入血管内支架 ,并在手术后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1年12月~ 2 0 0 4年 10月住院、Allen’s试验阳性病人 190例 ,使用 6F桡动脉鞘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结果 :对 190例病人中 2 18处病变进行了治疗 ,单纯PTCA 9处 ,2 0 9处病变植入支架 2 75枚。经统计学处理 ,提示术前狭窄 88 6 %± 7 .9% ,术后无残余狭窄。平均桡动脉穿刺时间为2 6± 1 7min ,一次桡动脉穿刺成功率 96. 9% ,术前和术后 2 4hAllen’s试验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并发症少。结论 :本研究提示 ,经桡动脉途径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无需限制体位 ,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首选血管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69例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对 6 9例冠心病患者的 80处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对其进行分析 ,并短期随访 .结果  80处病变血管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成功率 93% ,其中 9例完全闭塞性病变中 7例获得成功 (成功率 78% ) .3例支架内再狭窄均扩张成功 .80处病变切割球囊扩张后安放支架 5 8个 (支架安放率 73% ) ,2 2例单纯行切割球囊扩张术者残余狭窄为 0~2 0 % [平均 (7± 6 ) % ].1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包填塞 ,无严重内膜撕裂发生、急性闭塞、急诊冠脉架桥术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随访 1~ 10 mo(平均 5 .9mo) ,1例单纯行切割球囊扩张术患者于术后 1mo出现心绞痛 ,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 .其他患者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 .结论 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安全、有效 ,短期疗效良好 .  相似文献   

16.
资料与方法本组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和支架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0~70岁,急性心梗22例,陈旧心梗10例,心绞痛28例。治疗方法:局麻下行右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用特制球囊导管扩张病变部位,再将带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到病变部位,以8个大气压扩张球囊30~60秒  相似文献   

17.
对 3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先行冠状动脉旋磨术 ,然后以 4 0 5.2~ 60 7.8kPa的低压力行球囊扩张 ,探讨了其对治疗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 :3例病人手术皆获成功 ,围术期无并发症 ,术后随访 6~ 1 2个月无死亡或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他冠心病事件。提示 :冠状动脉旋磨术与球囊扩张联合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自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间共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者 72例 ,其中 31例符合直接支架置入标准行直接支架置入 ,余 4 1例行球囊预扩张后支架置入 ,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所用器材量 ,随访 2~ 30个月以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及有无再狭窄。结果 :与预扩张后支架术对比 ,直接支架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器材用量 (P <0 0 5 ,及P <0 0 1) ,随访未发现直接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率 (P >0 0 5 )。结论 :直接支架置入对合适的病变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14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及支架置入 (ICS)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4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 14 0例先预扩张后放支架 ,4例未经球囊预扩张 ,直接置入支架。结果  14 4例中共扩张 2 2 3处病变 ,置入支架2 2 3个 ,支架置入前血管狭窄程度为 (89.6± 6.7) % ,支架置入后血管腔无残余狭窄 ,成功率为 10 0 % ,96例术后 3~ 6个月冠脉造影复查 ,90例 (共置入 13 6个支架 )未见再狭窄形成 ,6例 (共置入 12个支架 )有 8处出现再狭窄。结论 PTCA及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最为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并发症少 ,特别是对某些轻度钙化或无钙化者可直接置入支架 ,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子母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使用子母导管行血栓抽吸65例患者作为子母导管组,未行血栓抽吸常规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基础临床特征、置入支架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术后ST段下降率以及血栓抽吸后需球囊预扩张的比例。结果:子母导管组2例发生无复流,发生率3.1%;对照组8例发生无复流,发生率14.5%。两组住院期间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子母导管组患者的无复流发生率和血栓抽吸后需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的比例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子母导管行血栓抽吸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清除冠状动脉内新鲜血栓,可以明显降低支架置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减少预扩张球囊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