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重视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提高治疗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明德  解方为 《四川医学》2001,22(12):1091-109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 ,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近几十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肝细胞分离技术的发展 ,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肝纤维化发生、发展 ,并证实了肝硬变是可以完全逆转的。因此寻找有效药物防治肝纤维化 ,一直是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肝纤维化发生的本质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增多 ,而降解相对减少 ,两者失去动态平衡 ,致使过多 ECM沉积于肝内引起肝纤维化。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的细胞包括 :肝细胞、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内皮…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纤维增生(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纤维组织过度沉积,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目前公认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因素外,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解方为  蒋明德  马洪德 《四川医学》2001,22(12):1173-1177
肝纤维化是肝硬变的早期和必经阶段 ,其中 2 5 %~ 4 0 %最终发展为肝硬变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肝细胞分离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 ,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 ,并经证实肝纤维化可以逆转 ,为肝纤维化的有效治疗带来新的希望。1 发病机制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改变 ,不同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等 )引起慢性肝损害后 ,激活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 ,促进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各成份合成增多 ,降解减少或代偿不足 ,从而使 ECM在肝脏内异常沉积引起肝纤维化[1] 。1.1 肝纤…  相似文献   

4.
正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刺激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其特点是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引起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肝纤维化的发生通常是由慢性肝病引起,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1]。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有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过度堆积;肝星状细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肝纤维化发生机理复杂,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一细胞因子一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而细胞因子作为免疫调节介质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也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钟月华 《微创医学》2006,25(4):723-724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合成沉积,它是细胞外基质过多和降解不足的直接结果.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肝纤维化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指标检测.本文通过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LN、Ⅳ-C含量,探讨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钟月华 《医学文选》2006,25(4):723-724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合成沉积,它是细胞外基质过多和降解不足的直接结果。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肝纤维化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指标检测。本文通过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LN、Ⅳ—C含量,探讨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组织过度沉积 ,是纤维增生(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 )和纤维分解 (细胞外基质降解 )失衡的结果。其微观表现为 ,炎症浸润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从基因水平作用于贮脂细胞 (FSC)和肝实质细胞的结果 ,其中贮脂细胞对细胞外基质 (ECM)的产生有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 ,是向肝硬化发展的病理基础 ,所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除病因治疗外 ,应强调对肝纤维化的治疗 ,以减缓、阻止乃至逆转其病理过程 [1 ] 。由于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发的肝硬化的中间环节 ,使对肝硬化的治疗在此统一起来也成为目…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目前公认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因素外,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年来,中医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对中医中药抗肝纤维化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2000年至2006年间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抗肝细胞坏死,促肝细胞再生肝细胞损害是肝硬化、肝纤维化的始动环…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Fibrogenesis,即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Fibrolysis,即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丛萌  平洁  敖英  汪晖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4):294-298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等)进展成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与必经阶段,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肝纤维化以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的激活、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是肝纤维化的2个重要环节。转化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途径,是细胞外基质在肝脏的过度沉积,其质与量均发生变化。而肝星状细胞是细胞外基质产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它的激活、凋亡均受到众多细胞因子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于庆潭  董磊  赵权  王华强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2):1539-1541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同时,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因其创伤小、简便快速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发展方向.血清学检测指标主要有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酶类和细胞因子三大类,本文就肝纤维化临床检验的血清学指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贾杰  梁永红 《医学综述》2008,14(21):3225-322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对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外基质的聚集和免疫反应有着广泛潜在影响的多功能肽类生长因子。肝纤维化是多种肝病共有的组织改变,其发生的关键是肝星形细胞的激活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就是TGF-β。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组织学表现,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途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细胞间质成分过多表达并沉积于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通过对间质生成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参与细胞因子网络作用来调节肝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1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 ,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 ,继之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1].本文就肝脏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因细胞外基质分解和合成的失调导致的慢性肝损伤,是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干预肝纤维化的发展,一直是肝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肝间质成分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肝脏内的细胞外间质成分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和病人血清含量检测,发现LN和HA可明显抑制人胎肝细胞的增殖和脯氨酸合成的参入,而在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变病人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和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LN和HA联合诊断肝硬变的符合率为90%。提示LN、HA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可能起抑制作用,而在血清学方面可以作为判断慢性肝病损伤程度和诊断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是最常见的两种弥漫性肝脏病理学改变,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两者常相继发生或合并存在,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的相对滞后,在代谢性肝病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在我国某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常见肝病。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与沉积,它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生成和积累的结果,肝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