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在严重多发伤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总结其DCO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19例中存活17例(89.5%),死亡2例(10.5%);死亡原因:2例均于术中或术后24 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不全综合征(H-MODS);随访8~34个月,存活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DOC在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时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迅速准确地评估并采取一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术后康复率,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损害控制性手术在汶川地震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震多发伤采用损害控制性手术(DCS)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四川德阳医院抢救治疗的123例严重多发伤伤员资料,其中施行两种及两种以上DCS者56例.结果 56例多发伤伤员经过建立大静脉通道液体复苏,以最简单、有效、省时的DCS减轻地震灾害对机体的损伤,处理出血,减少、减轻再度污染,术后无一例死亡.结论 在地震灾区实施DCS治疗严重多发伤可提高伤员的生存率,应作为处理大批多发伤的首选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策略在严重烧创复合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2月,对28例严重烧创复合伤患者按照DCS策略进行抢救治疗。男18例,女10例;年龄8~56岁,中位年龄39.5岁。烧伤面积为(15%~56%)总体表面积,损伤严重度(ISS)评分为25~56分,创伤指数为17~24分。均出现DCS致死三联征。烧伤合并2个解剖部位损伤12例,3个6例,4个及以上10例。现场急救后收治住院16例,外院转入1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0min~36h。给予液体复苏、急诊手术控制出血、清除严重污染、生物敷料暂时覆盖创面,生命体征稳定后行系统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严重脑外伤合并重度休克;余26例患者中23例创面Ⅰ期愈合出院,3例残余少许创面出院;住院时间31~398d,平均62d。结论应用DCS策略可提高严重烧创复合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部为主的严重多发性损伤的救治经验,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33例以腹部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抢救成功,5例死亡,死于失血性休克、MODS。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多发伤和休克,选择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永刚  唐海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1):801-80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O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4例,早期行简单的椎板切除减压术。骨盆骨折6例,早期骨盆外固定架固定,1例合并大出血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四肢骨折22例,早期给予简单外固定,7例开放损伤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均在ICU中复苏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给予确定性手术。复苏期严重多发伤组患者体温、pH、凝血机能与一般多发伤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2.5%,死亡组创伤严重度评分4350分;1例胸部损伤死于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并发症共8例,经过治疗均痊愈。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合理应用DCO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实施损伤控制手术的2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手术(DCS)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8年5月至2007年2月在合并严重腹部创伤的多发伤患者中接受DCS的患者有27例.记录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并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手术方式、治疗情况及各种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病死率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腹腔内感染(18.5%);术后总体病死率为44.4%(12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0.0%);影响DCS术后病死率的因素包括年龄、ISS、术前体温和碱剩余(BE)值、估计失血量、ICU入室体温以及住院时间(P<0.05);其中,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预测DCS术后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接受DCS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仍较高,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术后病死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对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7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可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技术治疗,35例研究组给予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14%、51.43%;研究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43%、14.29%,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PACHEⅡ(总)、AP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YS、C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的概念由Stone首先(1983)提出,具体分为早期简化手术,复苏和二期确定手术3个阶段。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交通伤等各种复杂致伤因素的作用,临床上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病例愈来愈多。而多发伤通常由于致伤因素复杂、生理内环境紊乱严重、免疫功能明显抑制以及早期各种手术干预,病人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在创伤早期综合治疗过程中既要有效控制原发损伤,又要积极预防继发性损伤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DCS理念用于多发伤的综合治疗,是近年来提高严重多发伤病人抢救成功率的有效尝试。本文侧重以腹部脏器损伤为例,阐述DCS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骨折伴多发伤的防治对策以及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价值、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DCO理论指导救治的87例严重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早期骨折行简单清创外固定,待ICU复苏治疗后,再择期行确定性骨科内固定手术。本组死亡率6.9%(6/87),死亡病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值41分,主要死于休克和合并伤。52例获随访6~20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肢体功能恢复理想。结论完善救治体系,合理采用DCO模式治疗严重骨折伴多发伤,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在儿童多发伤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在救治以多发骨折为特征的儿童严重多发伤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996年5月~2006年6月,对27例严重多发伤儿童均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快速止血、控制污染、骨折临时外固定-ICU复苏-二期确定性修复术)救治。结果20例成功救活,经6个月~1.5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其中12例功能完全恢复正常,5例出现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1例还在进一步治疗中,6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地判断伤情,快速有效地止血、控制污染,合理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稳定、制动减少继发性损伤,是提高儿童严重多发伤生存率的关键,损伤控制技术是一种抢救儿童严重多发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复苏在严重创伤控制性手术(D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3例严重创伤患者采用I期确定性手术,为传统手术组;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为DCS组。对比DCS组复苏后与传统手术组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并比较两组死亡率,分析和评价DCS的临床价值。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DCS组ICU复苏后血乳酸水平、pH值、体温、凝血时间明显改善(P〈0.05)。传统手术组痊愈出院18例,死亡15例;DCS组患者痊愈33例,死亡7例。DCS组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及时采取DCS和有效地ICU复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死亡率降低可能与ICU复苏后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等显著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第二五,医院82例创伤指数(TI)≥17分、排除颅脑损伤及在急诊科死亡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重症胸腹创伤组)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24例;年龄16~76(43.59±16.33)岁。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65例;坠落伤23例,交通伤47例,钝性打击伤8例,锐器剌伤4例。选取本院门诊部42例体检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4~47(37.32±10.45)岁。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胸腹创伤组PLT低于对照组[(83.44±38.52)×109/Lvs.(191.52±23-31)×109/L],D.Dl(1823.89±608.02)U/LVS.(105.78±44.53)U/L]、APTTl(68.24±24.12)SVS.(22.47±9.41)S]、LPS[(438.66±106.02)U/LVS.(87.384-46.51)U/L]、PLA2[(41.35-14.26)ng/mlVS.(7.474-5.27)ng/m1]和PAF[(15765-3l4-4431.65)ng/LVS.(3823.45±529.72)ng/L]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LT与损伤因子LPS、PLA:、PAF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小于一O.9335,呈显著负相关。D.D、APTT与损伤因子LPS、PLA:、PAF之间的r值均大于0.921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PS、PLA2、PAF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过程。对LPS、PLA2、PAF进行早期干预,或有可能改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在处理危重胰十二指肠损伤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3年1月问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DCS理念处理的19例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经损伤控制性手术及重症监护复苏处理,未再行确定性手术,康复出院。12例经损伤控制性手术及重症监护复苏处理后行确定性手术(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近端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康复出院。4例(21.1%)在损伤控制性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结论应用DCS理念处理胰十二指肠损伤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内毒素 (LPS) 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心肌损伤的发生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就诊、创伤指数 (TI) ≥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急诊死亡的胸腹创伤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16~76(43.59±16.33) 岁。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65例;坠落伤23例,交通伤47例,钝性伤8例,锐器剌伤4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51±0.52) h。在救治的同时抽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 (cTnT)、TNF-α、LP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心肌损伤指标检测结果:CK-MB (158.74±31.59) U/L,cTnT (496.25±58.46) pg/ml;损伤因子检测结果:TNF-α (36.41±18.09) ng/ml,LPS (343.66±106.02) U/L;均高于正常健康人。CK-MB与TNF-α、LPS的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23 1和0.883 2,cTnT与TNF-α、LPS的r值分别为0.955 6和0.889 1,均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TNF-α、LPS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加强对TNF-α、LPS的早期干预,或有可能减轻重症胸腹创伤后心肌细胞的损伤,提高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病人中替代剂量地使用甲泼尼龙(methvlprednisn10ne)联合甘露醇能否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方法将74位: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均分成A(GCS=7.57±2.97)、B(GCS=7.81±2,85)两组,然后按照GCS标准再将每组颅脑外伤病人按病情轻重分为中.重型两个亚组(即A1(中型颅脑损伤17人,GCS=10.35±1.13)、A2(重型颅脑损伤20人,GCS=5.20~1.75)、B1(中型颅脑损伤18人,GCS=i0.33-±1.11)、B2(重型颅脑损伤19人,GCS=5.42±1.70)),实验组A组病人在创伤后给予甲泼尼龙(1.0mg·kg。·d。)治疗。对照组B组病人给予同时间同样剂量的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lO天,其余诊疗经过,如手术及手术方式、营养支持治疗、脱水治疗以及其他用药、护理等情况无明显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A1亚组病人10天后8例GCS评分≥12分,5例GCS评分9~12分,3例GCS评分3~8分,1例死亡.死亡率5.82%,GCS=11.697±-3.40,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A2亚组病人10天后5例GCS评分≥12分,6例GCS评分9~12分,4例GCS评分3~8分,5例死亡,死亡率25.00%,GCS=10.46±3.30,与治疗前GCS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B1亚组病人10天后6例GCS评分≥12分,8例GCS评分9~12分。2例GCS评分3~8分,2例死亡,死亡率11.11%,GCS=11.06±2.56,与治疗前GCS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B2亚组病人10天后2例GCS评分≥12分,5例GCS评分9~12分.6例GCS评分3-8分,7例死亡,死亡率36.84%,GCS=8.15±3.28,与治疗前GCS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0天后A1组病人与B1组病人GCS评分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2组病人与B2组病人GC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型颅脑创伤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替代剂量的甲泼尼龙不能显著改善预后,但也不会使病情恶化;而在重型颅脑创伤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替代剂量的甲泼尼龙与未使用者相比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严重肢体骨折常合并有腹部创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障。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正确地应用DCO理论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目的:探讨DCO理论在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情况:单纯四肢骨折20例,骨盆骨折6例,骨盆合并四肢骨折4例,脊柱骨折4例,脊柱合并四肢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17例。腹部损伤情况:脾破裂20例,肝破裂8例,肝脾破裂5例,肠破裂3例,肝破裂+肠破裂1例,肝破裂+肾破裂1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平均39.3分。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DCO理论救治后死亡2例,3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骨折确定性手术,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为6~62 d,平均12.5 d。其中1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除2例死亡、4例失随访外,其余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5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28例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为12~25周,平均21.2周;3例骨折出现延迟愈合,经石膏外固定后愈合,总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1例骨折术后10个月发现骨不连,经二期手术并植骨后愈合。所有随访者均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DCO理论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损伤控制手术和ICU复苏是实施DCO的关键,可提高严重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肝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收治220例肝创伤中12例肝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外院转入1例因来院过晚,失去手术时机衰竭死亡外,另11例均获痊愈:其中7例再手术治疗:1例持续胆漏予以近端漏口缝扎,胆总管引流;3例因反复发作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另3例伴有肝萎缩、创伤性胆道出血分别行肝段、叶切除术。尚有4例胆漏维持通畅引流.亦获满意结果.于2周内停止胆漏。结论肝创伤合并肝胆管损伤,经初期和后期认真处理,均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严重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988~1998年间收治的合并有闭合性腹内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伤、ISS大于16的1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个或3个以上部位多发伤占28.5%.63例有腹内多脏器损伤.腹腔穿刺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部分病例选用了腹部B超和CT,3项诊断检查阳性率均在90%以上.全组漏诊腹内伤21例(12.7%),死亡29例(17.6%).死亡病例平均ISS41.6,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24.8(t=15.21,P<0.01).结论严重多发伤病例应常规行诊断性腹腔穿刺,酌情选择腹部B超和CT等检查,以排除腹内脏器损伤.对全身多发伤并存腹内伤的病例,要根据伤情确定急救处理顺序.剖腹手术中要注意多脏器损伤.ISS大于40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Management of combined pancreatoduodenal injuries.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From 1969 to 1985, 129 patients with combined pancreatoduodenal injuries were treated at one urban trauma center.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80.6%) had penetrating wounds, and multiple visceral and vascular injuries we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ncreatoduodenal injury. Primary repair or resection of one or both organs coupled with pyloric exclusion and gastrojejunostomy (68 patients) and drainage was used in 79 patients (61.2%) in the entire study and in 59% (36 of 61) of all patients treated since 1976. Simple primary repair of one or both organs and drainage was performed in 31 patients (24%), whereas the remaining 19 patients (14.8%) had pancreatoduodenectomies (13 patients) or no repair before exsanguination (six patients). Major pancreatoduodenal complications occurring in the 108 patients surviving more than 48 hours included pancreatic fistulas (25.9%), intra-abdominal abscess formation (16.6%), and duodenal fistulas (6.5%). 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for the study was 29.5% (38 of 129). The acute mortality rate with these injuries will remain high secondary to injuries to associated organs and vascular structures. The morbidity and late mortality rates related to the moderate to severe pancreatoduodenal injury itself can be de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pyloric exclusion and gastrojejunostomy to the primary repai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早期治疗腹部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疗效,探讨早期损伤控制的合理方法。方法: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88例,其中采取DCS方法治疗40例(DCS组),以ETC方法治疗48例(ETC组)。结果:DCS组的乳酸清除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较ETC组短(P〈0.05),体温恢复时间、ICU住院天数差异显著(P〈0.01),DCS组比ETC组并发症及病死率低(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CS方法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