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骨折伴多发伤的防治对策以及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价值、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DCO理论指导救治的87例严重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早期骨折行简单清创外固定,待ICU复苏治疗后,再择期行确定性骨科内固定手术。本组死亡率6.9%(6/87),死亡病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值41分,主要死于休克和合并伤。52例获随访6~20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肢体功能恢复理想。结论完善救治体系,合理采用DCO模式治疗严重骨折伴多发伤,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严重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DCO组)进行治疗的23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28~60(41.57±8.29)岁;NISS评分18~40(27.70±5.44)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早期确定性治疗技术(ETC组)的27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19~55(38.33±9.99)岁;NISS评分20~43(31.07±6.46)分。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ICU复苏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DCO组患者存活22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术后钉道感染)。ETC组患者存活25例,死亡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术后钉道感染,1例术后伤口感染,2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DCO组的术中输血量、ICU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与ET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骨折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小ICU恢复时间,减少术中输血量,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永刚  唐海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1):801-80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O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4例,早期行简单的椎板切除减压术。骨盆骨折6例,早期骨盆外固定架固定,1例合并大出血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四肢骨折22例,早期给予简单外固定,7例开放损伤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均在ICU中复苏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给予确定性手术。复苏期严重多发伤组患者体温、pH、凝血机能与一般多发伤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2.5%,死亡组创伤严重度评分4350分;1例胸部损伤死于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并发症共8例,经过治疗均痊愈。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合理应用DCO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并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03—2013-10诊治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37例,采用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进行处理。院前急救:现场应用骨盆带12例、床单捆扎18例、抗休克裤7例。院内急救:第一阶段对重要器官进行功能评估、复苏、有针对性地快速诊断,适当处理,控制创伤进一步发展;第二阶段进行ICU重症监护,积极维护呼吸循环功能,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第三阶段二期骨折最终行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死亡4例,2例因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休克死亡,1例脑疝死亡,1例因腹腔严重感染败血症死亡,死亡率10.8%。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其中ARDS 2例,MODS 2例,DIC 1例,严重感染2例,败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21.6%。26例在病情稳定后二期行骨盆内固定手术,7例仍以原外固定架固定。结论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救治困难,以DCO为理论指导,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规范急救流程,多科协作,按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开展救治,能切实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救模式下创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行一体化急救模式及创伤控制性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患者51例,病死患者9例。就诊时间≤1h的患者病死率(8.1%)低于就诊时间1h的患者(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ISS评分相比病死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模式并行早期创伤控制性手术,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较好的救治效果,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底骨折脑挫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救治的规范化方案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颅底骨折脑挫伤合并多发伤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给予优化、规范的救治方案;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颅底骨折脑挫伤合并多发伤患者4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存活情况及术后1年GOS预后情况. 结果 观察组实施确定性手术比例、开颅与有关专科联合一次性手术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3.08%、41.67%(P<0.05);观察组术后1年恢复良好、轻度残疾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颅底骨折脑挫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多专业高效配合,优化的救治流程整合了有限的资源,规范了急诊救治程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了术后死亡率,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对其急诊救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损伤控制理念在严重四肢骨折伴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严重四肢骨折伴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治疗严重四肢骨折伴多发伤患者30例(损伤控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0~60岁,平均(34.03±12.81)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6~54分,平均(35.00±12.81)分.以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早期全面处理原则)治疗严重四肢骨折伴多发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34.23±11.04)岁;ISS评分26~51分,平均(35.56±11.04)分.分别对两组年龄、性别、ISS评分、Gustilo分级、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损伤控制组中存活28例,死亡2例(6.7%),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弥撒性血管内凝血1例,伤口感染2例).对照组中存活22例,死亡8例(26.7%),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弥撒性血管内凝血2例,术后感染3例).对两组年龄、性别、ISS评分、Gustilo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念用于治疗严重四肢骨折伴多发伤患者,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迅速有效的救治,可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临床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运用骨科损伤控制(DCO)理念治疗严重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DCO理念行外固定架固定/截肢治疗23例危重多发伤病员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以早期确定性治疗措施(ETC)治疗危重多发伤病员的四肢严重损伤21例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死亡率少于对照组.结论 将DCO理念用于治疗伴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多发伤,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迅速有效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对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7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可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技术治疗,35例研究组给予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14%、51.43%;研究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43%、14.29%,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PACHEⅡ(总)、AP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YS、C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损害控制救治平时和地震时严重多发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在平时和地震时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损害控制技术救治平时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26例和汶川地震时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24例,评估两组伤员的病情特点、损害控制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平时组26例全部存活,19例返回原工作岗位,7例生活自理,其中3例需继续治疗。地震组24例全部存活,4例重要器官衰竭者已脱离危险,3例尚需进一步的清创和植皮手术,其他伤员均已完成确定性手术并顺利康复之中。损害控制技术救治平时组和地震组严重多发伤,两者救治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损害控制技术救治平时和地震时严重多发伤均可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实施损伤控制手术的2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手术(DCS)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8年5月至2007年2月在合并严重腹部创伤的多发伤患者中接受DCS的患者有27例.记录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并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手术方式、治疗情况及各种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病死率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腹腔内感染(18.5%);术后总体病死率为44.4%(12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0.0%);影响DCS术后病死率的因素包括年龄、ISS、术前体温和碱剩余(BE)值、估计失血量、ICU入室体温以及住院时间(P<0.05);其中,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预测DCS术后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接受DCS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仍较高,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术后病死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伴有下肢长骨骨折的严重多发伤中Ⅰ期应用交锁髓内钉与损伤控制骨科(dam age con tro l ortho-ped ics,DCO)经典外固定架比较,探讨交锁髓内钉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0年4月符合条件的24例伴有下肢长骨骨折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研究,按术式选择分为交锁髓内钉固定组和DCO外固定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损伤控制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虽然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但在损伤控制范围内。两组术中及术后监测指标、全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随访6~24个月,髓内钉组局部并发症少于外固定组,其Johner-W ruhs功能评分较外固定组好,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外固定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伴有下肢长骨骨折的严重多发伤可获得与经典DCO外固定架相近的损伤控制效果,且在骨折愈合方面有优势,交锁髓内钉在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损害控制策略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外科救治中的疗效,分析救治方案,总结救治经验,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对患者进行分类评估,术前ISS评分35分的分为常规治疗组(ETC组)54例和损害控制策略组(DCS组)46例,复苏期间检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后临床数据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复苏期间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病死率(13.0%)均显著小于ETC组(29.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损害控制策略对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进行救治能够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具有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配合和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护理资料。结果 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3例抢救无效死亡,余57例(95.00%)患者经有效的急救和护理之后均得到救治。其中治愈41例,好转16例。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有效的急救配合和护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DCO)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应用DCO方法指导治疗的15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003年1月~2006年1月未采用DCO方法指导治疗的15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对照。治疗组中5例骨盆骨折以外固定支架作为终极手术治疗,10例一期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后二期采用切开复位方法治疗。“开书状”骨盆前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不稳定后环骨盆骨折采用骶髂螺钉、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内固定,骨盆前后环均有严重损伤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微创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均一期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治疗组13例患者存活,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腹腔感染1例,股骨骨折骨不连1例,骨盆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2例。对照组10例患者存活,5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其中2例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死于重度感染。结论将DCO应用于严重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迅速有效的、旨在抢救生命的整体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总结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技术在抢救严重多发伤中的治疗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严重多发伤(ISS评分平均34.2分)患者采取DCS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2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采用DCS技术后存活102例,死亡27例,死亡率20.93%(27/129)。死亡27例中,早期死于急性大出血11例,严重颅脑损伤5例,严重胸部损伤3例,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2例,晚期2例死于ARDS,4例死于MOF。结论将DSC技术合理使用在严重多发伤的抢救中,能增加患者的"生理潜能",纠正严重的内环境紊乱,使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相当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分析了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本院救治的多发伤8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救治工作的要点。[结果]多发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32±9.41岁,汉族67例,维吾尔族13例,其他民族4例;男62例,女22例;30~55岁青壮年占79.83%;头颈部损伤27例(32.14%),胸部损伤16例(19.05%),腹部损伤24例(28.57%),脊柱、骨盆和四肢伤17例(20.24%);治愈57例(67.86%),致残11例(13.09%),死亡7例(8.33%),好转9例(10.71%)。[结论]在短时间内予以的救命性治疗与系统性病因治疗及康复治疗方案整体实施,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院ICU自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6月底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 15 8例 ,占同期收治总数的 10 2 9% (因抢救无效在 2 4小时内死亡 16例 ,占严重多发伤患者 10 12 % )。其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2 8例 ,发生率为19 7% ,死亡 6例。现将治疗经过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2 8例 ,挤压伤 2例 ,坠落伤 2例 ,其余为车祸伤。男性 2 3例 ,女性 5例。平均年龄 3 7 5± 15岁。所有患者创伤累及 2个以上器官或脏器。创伤分类见表 1,全组伴严重休克 2 4例。表 1  2 8例多发伤后ARDS病人创伤种类   创伤部位例次  创伤部位例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在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1-2015-12救治的70例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早期全面治疗原则(ETC)救治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DCO理念救治的3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生存率为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19%(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将DCO理论应用于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较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其骨折早日恢复,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及其效果观察。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采用损伤控制复苏救治的76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采用传统正压液体复苏救治的60例患者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及乳酸清除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的时间。结果经过急诊抢救,损伤控制复苏组总有效率为88.16%。其中死亡12例,死亡率为15.79%,传统正压液体复苏组的总有效率71.67%,死亡19例死亡率31.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复苏组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传统正压液体复苏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急诊抢救,在入院时给予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估,并及时给予损伤控制复苏救治,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代谢异常及凝血功能,且体温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