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胆汤对Wistar大鼠的利胆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0只,每组10只,随机分为0.9%氯化钠组、胆宁片组[0.54 g/(kg·d)]、利胆汤低剂量组[6 g/(kg·d)]、中剂量组[12 g/(kg·d)]、高剂量组[24 g/(kg·d)].各组均采用灌胃给药3d后,测量胆总管引流后1、2、3、4h各组的胆汁量,检测胆汁中总胆汁酸、总胆固醇和总胆红素的含量.结果 利胆汤三个剂量组在不同时间段上的胆汁流量均比0.9%氯化钠组明显增加(P<0.01),以高剂量组[24 g/(kg·d)]胆汁流量最多,较其他两个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宁片组和利胆汤三个剂量组,在各时间段均能增加总胆汁酸的含量和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和胆红素的含量,与0.9%氯化钠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个剂量组间胆汁成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胆汤三个剂量组对Wistar大鼠都有明显的利胆作用,明显增加胆汁中胆汁酸含量,降低胆固醇和胆红素的含量,以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但三个剂量组间胆汁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柴胡颗粒对胆色素结石豚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柴胡颗粒高、中、低剂量(4.4、2.2、1.1 g/kg)组和熊去氧胆酸(50 mg/kg)组。采用饲料法复制胆色素结石豚鼠模型,观察大柴胡颗粒对胆色素结石豚鼠的成石率、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1分钟胆红素水平、血浆和胆囊组织胃动素和生长抑素(SS)水平,以及胆汁内总胆酸(TBA)、磷脂、总胆固醇(TC)、黏蛋白量的影响;肝脏和胆囊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变情况。结果 大柴胡颗粒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结石成石率;其3个剂量组均可降低胆囊SS水平;其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血浆和胆囊胃动素水平,降低血清γ-GT、1分钟胆红素水平和胆汁黏蛋白的量;其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ST和TB、血浆SS和胆汁中TC水平,升高胆汁中TBA的量;而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胆汁中磷脂的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大柴胡颗粒可显著改善胆囊上皮增生,减轻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肝脏脂肪变性、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大柴胡颗粒对胆色素结石豚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肝胆细胞损伤、调节胆汁成分、促进胆汁分泌等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3.
熊胆汁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晓燕  王熙惠  杨杰 《当代医学》2009,15(18):29-29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主产东北及云南等地,以云南产的“云胆”品质最优。主要功效为清热明目,解毒止痉。除此而外,现代药理表明熊胆汁具有很好的利胆作用和溶石排石的效果。 1清炎利胆作用 胆类药物如牛黄、猪胆汁、熊胆等都含有胆汁酸,能促进胆汁分泌,有显著利胆效果。但是不同胆汁酸利胆活性不同,不同胆类的利胆作用也有差异。早年即有报道,熊胆静注可显著促进兔胆汁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利胆组、利胆灵组(活血化瘀+清热利胆)、熊去氧胆酸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建立大鼠“T”管胆肠内外引流模型。各组大鼠给药7d后收集标本,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量、胆汁及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胆固醇、磷脂。[结果]与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及清热利胆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与利胆灵组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大鼠胆汁流量、胆汁胆红素、胆汁总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水平;对胆汁及血清磷脂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胆乐汤抗炎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胆乐汤的抗炎利胆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胆乐汤的抗炎作用;以胆汁分泌量为指标,测量大鼠在给药后的胆汁流量变化.结果:胆乐汤的高中剂量组对二甲笨所致小鼠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P<0.01),低剂量组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胆乐汤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P<0.01),且高低中高剂量组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胆汁分泌量有增加的趋势,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胆乐汤具有一定的抗炎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应激时长对大鼠自主行为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柴胡疏肝散干预的作用。【方法】将75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胡疏肝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复制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于造模前,造模第10、20、30天,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进行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自主行为,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1)体质量测量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造模第20、30天大鼠体质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造模第20、30天大鼠体质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体质量增加更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大鼠的运动总路程及在中央区的运动路程均明显缩短(P0.01),平均运动速度均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柴胡疏肝散低、中、高剂量组的运动总路程、中央区运动路程均延长(P0.05或P0.01),平均运动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更接近空白对照组。(3)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潜伏期均有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且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降低大鼠兴奋性,减少大鼠的自主活动,损伤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且这种损伤程度与应激时间呈正相关;柴胡疏肝散具有改善慢性应激大鼠自主活动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力的作用,且以中、高剂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大鼠胆汁流量及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护肝宁片组,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采用胆管引流法,观察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对正常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并分别测定胆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大剂量、中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均可显著增加给药后的胆汁流量(P0.01);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可显著提高大鼠胆汁中卵磷脂及胆酸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红素含量(P0.05),且以大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的效果较好。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可显著增加麻醉大鼠胆汁的流量,并能明显增加排出胆汁中卵磷脂及胆酸含量,降低胆固醇及胆红素含量,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解热实验及热板、扭体实验,观察、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对小鼠肛温、痛阈、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可降低发热小鼠的肛温,其中柴胡鳖血100∶20组的肛温相对较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小鼠痛阈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其中柴胡鳖血100∶20组的痛阈抑制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其中柴胡鳖血100∶40组的抑制率最高,其次是柴胡鳖血100∶20组。结论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能降低发热小鼠的体温,但解热效果随时间延长有所差别;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对小鼠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以柴胡∶鳖血为100∶20的比例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以大白鼠的肝胆汁在单位时间内的分泌量为指标,通过电针胆俞穴观察对其胆汁分泌的影响。结果电针组在单位时间内胆汁分泌量增加,尤其在电针20分钟内的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持续电针其量呈下降的趋势。通过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不仅可以证明胆俞穴的利胆作用,还可以此来进一步探索胆俞穴利胆效应过程中胆汁的量和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肝利胆排石丸甲醇提取物(简称甲醇提取物)对家兔的利胆作用。方法:以72只家兔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对家兔的胆汁流量、胆囊运动、胆道扩约肌紧张度的影响实验,每个实验又分别设高.低剂量的甲醇提取物组、阴、阳性(高剂量)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家兔的胆汁流量、胆囊运动、胆道扩约肌紧张度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舒肝利胆排石丸甲醇提取物具有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胆膏治疗难治性黄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观察和评价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方-利胆膏对难治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32只黄疸模型狗。随机设利胆膏组、舒胆通组,利胆膏+舒胆通组和空白对照组,各8只。治疗1周后分别观察胆汁流量和粘度,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12.
根据胆酸性利胆剂可增加胆汁BSP_(Tm)而非胆酸性利胆剂则否的原理,在22例已行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的胆石症病人中,静脉大剂量滴注BSP,当达胆汁BSP_(Tm)时,实验组10例,从另一静脉滴注中药利胆剂“菌陈胆道汤”,对照组12例则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分别收集“T”管胆汁行生化测定。结果,胆汁BSP_(Tm)仅与胆汁中胆酸及BSP浓度有关,而与胆汁流量无关。静脉滴注“菌陈胆道汤”后,胆汁BSP_(Tm)不增加。静脉大剂量注射BSP对胆汁中胆酸、钾、钠、氯、碳酸氢根离子、pH及胆汁流量均无明显影响。所有受试者均无不良反应。提示,“T”管胆汁BSP_(Tm)测定可用作探讨中药利胆剂利胆机理的观察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山苦茶利胆作用活性部位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筛选山苦茶利胆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将豚鼠离体胆囊肌条置于恒温浴槽,分别加入山苦茶不同部位并比较其对肌条张力的影响,以及采用胆总管插管引流胆汁方法。观察各部位对大鼠胆汁分泌的作用。结果山苦茶部位B和D对胆囊肌条具有剂量依赖的的收缩作用,并显著促进大鼠胆汁分泌。结论山苦茶B和D部位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对照法,选取8个中心慢性胆囊炎患者600例,试验组∶安慰剂组∶利胆片组为360∶120∶120例。分别口服大柴胡颗粒及利胆片模拟剂、大柴胡颗粒模拟剂及利胆片模拟剂、大柴胡颗粒模拟剂及利胆片,7d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①中医证候综合疗效;右上腹部疼痛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消失率;患者对右上腹疼痛缓解的评价;症状总积分;口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阳性症状消失率、呕吐症状消失率、超声莫菲氏征变化,试验组与阳性药组无差异,试验组、阳性药组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0.01)。②发热、恶心治疗后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阳性症状消失率、呕吐记分减少分布情况,试验组、阳性药组与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③安全性良好。结论 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大鼠胰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2020年7—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48只SD大鼠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清胰利胆颗粒组(2.678 g/kg)、大承气汤低剂量组(6 g/kg)、大承气汤高剂量组(12 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给药周期为4周;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透明质酸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结构并判定胰腺纤维化指数、腺体破坏指数评分,测定胰腺组织中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胰腺结构正常;模型组胰腺出现导管增生,见大量纤维组织、空泡样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且胰腺组织间隔增宽,脂肪组织代替部分坏死腺体组织;清胰利胆颗粒组及大承气汤低、高剂量组胰腺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炎性细胞、脂肪细胞浸润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纤维化指数评分、腺体破坏指数评分、血清淀粉酶、透明质酸、胰腺组织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胰利胆颗粒组及大承气汤低、高剂量组纤维化指数评分、腺体破坏指数评分、血清淀粉酶、透明质酸、胰腺组织Wnt、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大承气汤高剂量组水平低于大承气汤低剂量组(P<0.05);清胰利胆颗粒组和大承气汤高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对大鼠胰腺纤维化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承气汤抑制大鼠胰腺组织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柴胡舒肝散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柴胡舒肝散加减;对照组给予西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测定大鼠胆汁分泌量的实验方法,观察栀子提取物京尼平苷和西红花苷十二指肠给药后的利胆作用。结果显示西红花苷50和100mg/kg剂量均不增加大鼠的胆汁流量,而京尼平苷50和100mg/kg剂量均可显著增加大鼠胆汁流量,降低胆汁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内HCO^-3浓度,但对胆汁酸,胆红素,「Ca^2+」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化瘀祛湿方对非乙醇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prague-Dawley大鼠NAFLD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中药治疗组、中剂量中药治疗组和大剂量中药治疗组,分别给药后观察其对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药中、大剂量治疗组AL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剂量组AS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中药组的ALT、AST、TC和TG水平随着剂量增加逐渐降低,大剂量组显著低于中、小剂量组(P<0.05)。模型组的SOD及GSH-PX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MD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SOD及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大剂量中药治疗组MDA、SOD、GSH-Px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脾化瘀祛湿方对NAFLD大鼠具有降脂及保肝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有效清除过氧化自由基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不同剂量鸡胆汁与鲩鱼胆汁给大白鼠灌胃引起中毒作用的比较。结果如下;大白鼠24h内死亡率,鸡胆汁两个剂量组分别是0%和25%,鲩鱼胆汁两个剂量组分别是23.1%和41.2%,鲩鱼胆汁两个剂量组均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鸡胆汁仅400mg/100gbw引起肝功能损害。提示,鸡胆汁大剂量毒性低于鲩鱼胆汁,但可引起动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比洛芬应用于少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患儿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拟行心脏病手术的少儿120例,随机分为6组,按患儿体质量及氟比洛芬注射剂量不同,将120例患儿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5、1.0、1.5、2.0和2.5mg/kg 组。比较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患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患儿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氟比洛芬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有效,但大剂量的氟比洛芬会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空白组患儿的植物神经平衡的指标与1.0、1.5、2.0、2.5mg/kg组患儿的指标相比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时的 y 值相比,空白对照组、0.5、2.5mg/kg 组患儿测得的 y 值均有差异,且差异均显著;而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时的 y 值相比,1.0、1.5、2.0mg/kg 组患儿的 y 值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氟比洛芬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患儿的植物神经功能有影响,适宜剂量的氟比洛芬酯有助于患儿术后恢复及维持患儿植物神经系统的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