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放胆肠内引流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2例反流性胆管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9例)和开放手术(开放组,6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病人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4.5±59.4)min vs. (236.1±64.3)min,P=0.247],而在术中出血量[(61.0±15.2)mL vs. (185.2±35.1)mL,P=0.03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0.8)d vs. (4.0±1.2)d,P<0.01]、住院时间[(8.2±2.8)d vs. (11.5±3.8)d,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再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手术病例。腹腔镜组发生胆瘘8例,术后消化道出血3例;开放组发生胆瘘5例,消化道出血4例,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48个月,所有病例症状消失且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且未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假性疝囊套扎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65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患者33例,采用TEP术中行假性疝囊套扎假性疝囊套扎;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TEP术中行假性疝囊旷置。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血清肿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8(24.2%),χ2=9.4,P<0.01];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4±10.7)min、(5.0±0.5)ml和(6.0±1.5)d,与对照组(47.0±9.6)min、(4.0±0.5)ml和(7.0±1.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4、0.15、0.44,P均>0.05);2组均无复发患者。 结论假性疝囊套扎的TEP操作安全易行,能减少血清肿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术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横断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院东院区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术,试验组采用TAPP联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横断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48 h的血清IgM、IgA、IgG水平,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6.4±9.6)min及(36.5±5.1)ml,与对照组(41.3±8.7)min及(39.2±5.4)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8、2.953,P=0.002、0.004);试验组患者术后4 h VAS评分、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6±1.5)分、(14.9±3.1)h及(5.2±1.8)d,与对照组(5.3±1.4)分、(16.2±3.6)h及(6.5±1.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2.223、4.035,P均<0.05);试验组患者IgM、IgA、IgG水平分别为0.78±0.10、1.43±0.31、6.84±0.73,与对照组0.67±0.11、1.26±0.25、5.79±0.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1、3.648、8.967,P均<0.05);试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情况为2(3.03%)与对照组9(1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0,P=0.027);试验组患者复发情况为1(1.52%)与对照组3(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1,P=0.310)。 结论TAPP联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横断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恢复较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Ⅱ~Ⅲ期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9例Ⅱ~Ⅲ期散发性初治结直肠癌病人,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治疗。收集术前、术后3 d、术后14 d外周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TCs,比较手术前后CTCs数目变化。同时探讨不同时间CTCs数目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和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CTCs数目平均为(3.8±0.5)个/3.5 mL,术后3 d为(6.6±1.4)个/3.5 mL,术后14 d为(3.5±0.5)个/3.5 mL。术后3 d与术后14 d CTCs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与术后14 d CTCs数目具有相关性(r=0.433,P<0.001)。围手术期CTCs数目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后14 d CTCs数目与TNM分期相关,Ⅲ期病人CTCs阳性率高于Ⅱ期病人(χ2=3.916,P=0.048);术后3 d CTCs数目与性别呈一定的相关性趋势(χ2=3.857,P=0.050)。随访时间为15.6(3.5~35.0)个月,复发率为10.6%(7/63)。术后3 d CTCs数目(P=0.194)和术后14 d CTCs数目(P=0.269)与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术前比较,结直肠癌病人术后CTCs数目先升高后降低,其可能具有预测术后复发的潜在价值,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前切除术的78例直肠癌病人(机器人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56例直肠癌病人(腹腔镜组)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及近期疗效。结果 机器人组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53.9±12.4)mL vs.(75.7±58.6)mL,P=0.000],但手术时间延长[(208.5±118.5) min vs.(173.7±35.4)min,P=0.003]。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组[(8.4±1.3)万元 vs.(7.0±1.3)万元,P=0.004]。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与腹腔镜手术具有相同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肝下下腔静脉部分阻断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13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分为阻断组(68例)和非阻断组(64例),分析术中出血量、中心静脉压、断肝时间、断肝面积等指标。结果 所有病人均能耐受肝下下腔静脉部分阻断;与非阻断组比,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后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6)cmH2O vs. (1.9±1.2)cmH2O,P<0.05]。在出血量方面,阻断组总出血量和断肝出血量与非阻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9.3±113.5)mL vs. (302.4±124.6)mL,(241.2±107.9)mL vs. (277.3±114.5)mL,P均>0.05];但在合并中重度肝硬化病人的亚组中,相较于非阻断组,阻断组中总失血量和断肝失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7±70.2)mL vs. (468.2±87.8)mL,(328.7±68.9)mL vs. (427.9±93.2)mL,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断肝手术时间、肝断面面积、术中液体输注量以及术后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可减少中重度肝硬化病人术中出血量,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顺逆结合围肝门外科入路治疗侵犯肝门部胆囊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与胆胰外科收治的侵犯肝门部胆囊癌手术共3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顺逆结合围肝门外科入路(围肝门入路组,20例)与传统手术入路(传统手术入路组,19例)两种手术入路术后R0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生存时间等。结果 传统手术入路组采用CT和(或)MRI进行术前评估,围肝门入路组采用CT+MRI+三维重建评估。传统手术入路组可切除评估准确率为57.9%(11/19),围肝门入路组可切除评估准确率为90.0%(18/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传统手术入路组和围肝门入路组比较,两组R0切除率分别为26.3%(5/19)和85.0%(17/20)(P=0.000)。两组行S4b,5+肝外胆管切除、S4b,5,6,7,8+肝外胆管切除、S4a,4b,5,6,7,8+肝外胆管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术、胆囊切除+T管架桥胆肠内引流术或剖腹探查术分别为7例vs.8例、3例 vs.6例、0 vs.1例、1 例vs.3例、8 例vs.2例(P=0.156)。两组术后30 d死亡例数为4例vs.0(P=0.047)。在肝切除病人中,传统手术入路组病人出血量显著大于围肝门入路组[(660.0±219.1)mL vs.(358.8±184.8)mL,P=0.006],传统手术入路组ClavienⅢ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围肝门入路组,其中Clavien Ⅲ级病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2.7% vs. 27.8%(P=0.027),Clavien Ⅳ级病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5.5% vs. 0(P=0.004),Clavien Ⅴ级27.3% vs. 0(P=0.045)。传统手术入路组与围肝门入路组1年存活率分别为21.1%(4/19)vs.61.1%(11/18)(P=0.020),总体生存时间围肝门入路组显著优于传统手术入路组(16.0个月vs 8.4个月,P=0.0005)。 结论 顺逆结合围肝门外科入路能提高R0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总体生存时间;CT+MRI+三维重建评估能提高术前可切除评估准确性,减少盲目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融合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8例肝脏肿瘤病人临床资料,术前计算剩余肝体积,进行肝功能储备试验,评估病人对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的耐受性。根据术中是否采用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引导腹腔镜手术将所有病人分为两组:荧光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组(试验组)和非荧光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 共108例病人在腹腔镜下完成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手术,其中实验组24例,对照组84例。试验组共3例染色失败,其中1例正染失败,2例反染失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手术时间[(274.58±42.12)min vs.(303.99±54.67)min,P<0.05]及肝门阻断时间[(52.71±9.09)min vs.(59.58±11.56)min ,P<0.05]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42±74.07)mL vs.(317.86±165.49)mL,P>0.05]。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肿瘤直径、肺部感染、出血及胆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G荧光显影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有助于术中切肝平面的确认,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同时可用于术中胆漏的检测。ICG荧光融合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技术的推广,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的手术效率及可控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12例RAAA病人资料,对EVAR组和开放手术(OSR)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VAR组和OSR组30 d病死率分别为12.3%(8/65)和12.8%(6/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2),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干预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和OSR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1.7)h和(7.2±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7±433.9)mL和(2721.3±21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红细胞量分别为(2.2±4.2)U和(7.2±3.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血浆量分别为(147.7±324.6)mL和(1121.3±7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ICU时间为(6.9±8.0) d,低于OSR组(8.6±8.4)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EVAR组住院时间为(13.3±10.4) d,低于OSR组(21.8±1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AR治疗RAAA有与OSR相似的30 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EVAR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短的住院时间。EVAR治疗RAAA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12例RAAA病人资料,对EVAR组和开放手术(OSR)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VAR组和OSR组30 d病死率分别为12.3%(8/65)和12.8%(6/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2),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干预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和OSR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1.7)h和(7.2±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7±433.9)mL和(2721.3±21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红细胞量分别为(2.2±4.2)U和(7.2±3.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血浆量分别为(147.7±324.6)mL和(1121.3±7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ICU时间为(6.9±8.0) d,低于OSR组(8.6±8.4)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EVAR组住院时间为(13.3±10.4) d,低于OSR组(21.8±1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AR治疗RAAA有与OSR相似的30 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EVAR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短的住院时间。EVAR治疗RAAA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全经脐部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 方法95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完全经脐部三孔法腹腔镜组(研究组)479例和传统非全部经脐部三孔法腹腔镜组(对照组)479例。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并采用患者问卷方法评价美容效果。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2.2)min和(30±1.6)min(t=144.8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2.9)ml及(15±2.2)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6±3.1)h及(26±2.1)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9±2.1)h及(29±1.6)h,住院时间分别为(3±0.5)d及(3±0.3)d,综合费用分别为(6 589±42)元及(6 591±41)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为1.7~4.8年,两组均无切口感染;止痛药使用频率分别为16.7%(80/479)和17.7%(85/4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美容满意度为优的比例分别占99.8%(478/479)和9.8%(47/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84,P<0.01)。 结论经脐部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安全可行、腹部美容效果佳等优点,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电子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通外科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行手术治疗93例GST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双镜联合治疗GST 41例(双镜联合组),传统开腹手术52例(开腹组)。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66.3±9.2) min vs. (126.0±8.7) min]、术中出血量(37.0±8.9)mL vs. (107.7±15.4) 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7±0.6) d vs. (3.1±0.5)d]、术后下床时间[(0.9±0.3) d vs. (1.8±0.5)d)、进半流质食物时间[(2.6±0.5)d vs.(3.0±0.4)d]、术后住院时间[(7.8±2.4)d vs. (10.0±2.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 vs. 15.4%)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值均<0.05),双镜联合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1年存活率为97.4%(37/38),3年存活率为89.5%(17/19),开腹组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1年存活率为95.7%(44/46),3年存活率为84.8%(39/46),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镜联合治疗GST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精准微创手术方法,能取得良好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完全剥离疝囊与横断处理疝囊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如皋市中医院行TAPP的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行横断疝囊处理试验组,对照组行完全剥离疝囊。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住院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囊处理时间、术后5 d腹股沟积液、住院费用及术后第2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47.11±4.15)min、(3.24±1.01)ml、(9.57±2.74)min、(5.27±1.09)ml、(8 105.69± 251.67)元及(2.11±0.97)分均低于对照组(57.69±5.28)min、(6.71±2.14)ml、(25.13±4.29)min、(13.75±3.56)ml、(11 241.55±397.52)元及(4.59±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03、11.359、23.678、17.643、51.628、12.899,P均<0.001);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51±1.04)d与对照组(6.19±1.0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巴塞尔指数(BI)评分分别为(82.19±8.95)分及(83.01±7.94)分均高于对照组(75.11±8.02)分及(76.25±7.19)分,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73.19±7.02)分低于对照组(84.17±7.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3、4.888、8.076,P均<0.001);术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感觉异常和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0及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5(8.33%)及11(1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9.259,P=0.022、0.002);试验组患者血清肿发生情况为1(1.67%)与对照组6(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3,P=0.051)。 结论TAPP修补术中,与疝囊剥离相比,横断疝囊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缓解术后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行腹腔镜微创治疗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3D腹腔镜手术42例(3D组),行2D腹腔镜手术38例(2D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等指标。结果 3D组和2D组在肝外胆管结石数、胆总管直径、胆总管一期缝合率、T管引流率、胆管空肠吻合率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3D组的手术时间[(81.4±11.6)min vs (91.3±15.9)min]、术中出血量[(22.1±6.1)mL vs (27.2±9.1)]mL、术后腹腔引流量[(34.5±15.7)mL vs (46.6±21.6)mL]均低于2D组(P < 0.05);在术后住院时间[(4.6±1.6)d vs(5.1±1.5)d]、并发症发生率(4.8% vs 13.2%)方面,3D组也低于2D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术后结石、胆管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3D腹腔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手术中安全、微创、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左侧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边界的手术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134例病人,其中57例病人以SMA左侧为D3根治术的边界(SMA组),77例病人以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为D3根治术的边界(SMV组)。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水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MA组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均高于SMV组[(471.4±285.6)mL vs. (352.2±305.7)mL,(7.0±4.9)d vs. (5.7±2.0)d,P=0.023和P=0.037]。SMA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大于SMV组[(26.5±6.7)枚vs. (21.3±7.8)枚,P<0.0001],其余术后病理学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M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MV组(28.1% vs. 13.0%,P=0.045),乳糜漏和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 vs. 1.3%,P=0.083;8.8% vs. 2.6%,P=0.135)。结论 以SMA左侧为边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可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破裂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早期数据,评价两种方式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7例破裂腹主动脉瘤病人,根据处理方式分为腔内治疗组(rEVAR)和开放手术组(rOR)。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rEVAR组24例病人,rOR组13例病人。围手术期病死率分别为16.7%(rEVAR组)、30.8%(rOR组),P=0.413。次要观察目标中,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74 min(rEVAR组)、372 min(rOR组),P=0.000;平均失血量分别为213 mL(rEVAR组)、4008 mL(rOR组),P=0.000;平均输血量分别为1849 mL(rEVAR组)、4692 mL(rOR组),P=0.002;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时间分别平均为2.6 d(rEVAR组)、8.6 d(rOR组),P=0.012;平均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5 d(rEVAR组)、21.4 d(rOR组),P=0.025;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内修复术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有经验和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6.2±8.5)min、(19.3±9.4) h、(5.1±1.6)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1.6±9.7)min、(27.5±10.1)h、(7.9±2.3)h;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 vs 26%,χ2=5.741,P=0.017)。 结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3种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人286例,术前通过细针穿刺明确或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疾病、累及双侧腺叶的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及Graves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A组(入喉点入路,97例)、B组(气管食管旁沟入路,96例)、C组(甲状腺下动脉入路,93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3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 vs. B组vs. C组:1.0% vs. 2.1% vs. 5.4%(下同),P=0.158]及术后住院时间[(2.6±0.5)d vs. (2.5±0.7)d vs. (2.6±0.5)d,F=0.724,P=0.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B组少于C组[(10.1±7.2)mL vs.(12.0±10.0)mL vs.(8.3±7.5)mL],其中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A、B组均短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16.6)min vs.(93.2±13.3)min vs.(103.9±15.0)min,P<0.05]。 结论 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存在优势,可优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106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3例)和传统手术组(53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而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并发症、隐匿性疝、对侧疝突出、复发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4、19.072、58.681、14.511、4.981,P均<0.001)。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 152.85±541.59)元高于传统手术组(3 860.71±459.7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4,P=0.003);腹腔镜组住院时间(2.07±1.12)d与传统手术组(2.14±1.4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P=0.78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传统手术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4,P=0.003)。术后腹腔镜组对侧疝突出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9.4%,P=0.003);隐匿性疝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比0,χ2=5.248,P=0.022);2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3.8%,χ2=2.038,P=0.153)。 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儿迅速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艘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将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腹腔镜组(75例)和开放组(75例),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1±2.1min和31.1±1.8min(t=0.00,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2.8mL和28.3±5.3mL(t=64.62,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5.1±3.1h及50.5±2.1h(t=69.02,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9.6±1.6h和52.1±4.6h(t=10.92,P〈O.05);住院时间分别为3.1±0.8d及7.9±1,3d(t=73.42,P〈0.05);综合费用分别为6393±42元和4861±33元(t=-12.19,P〈0.06);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和2%(χ2=25.40,P〈0.05);止痛药使用频率分别为4%和32%(χ2=31.63,P〈0.05)。随访时间为1~6月(平均3.1)月,切口疝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