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组59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19例与临床蛋白尿组(PR组)20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朵: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与TC、LDL、FBG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并且随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铁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31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测定血hs-CRP、铁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hs-CRP、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2型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的hs-CRP、铁蛋白水平明显大于正常白蛋白组,且临床白蛋白尿组的hs-CRP、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结论 hs-CRP、铁蛋白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检测hs-CRP、铁蛋白的水平对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微量自蛋白尿患病率。方法 采用半定量比色尿试纸测定5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正常、微量及大量尿白蛋白的患病率分别为66.67%、22.22%和11.1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中可能有约1/3的患存在肾病损害,应早期筛查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同时测定55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24h尿白蛋白排泄,根据糖尿病病程、血压和尿白蛋白排泄进行分组评价。结果①伴高血压患者总白蛋白尿(微量+大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或001);②与正常白蛋白尿患者相比,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明显加速糖尿病患者肾脏病的发生,长期血压正常或正常低值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24h-UAE)将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24h-UAE〈30 mg)和异常蛋白尿组(24h-UAE≥30 mg),计算白蛋白尿的患病率,比较两组性别、吸烟、高血压、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血尿酸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差异;然后将24h-UAE与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最后以有无白蛋白尿为因变量,以单因素相关分析所得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68例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入选本研究,123例患者有白蛋白尿,占45.90%;异常白蛋白尿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收缩压、舒张压、病程、胰岛素治疗的比例、GFR和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与24h-UAE正相关,GFR与24h-UAE呈负相关(〈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糖尿病病程和血尿酸是异常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血尿酸、糖尿病病程和收缩压增高是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嘌呤饮食并未增加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微量蛋白尿与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血压的控制好坏有关,微量白蛋白尿出现后,必定会出现真正蛋白尿,本文通过对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分析,结果苯那普利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微量蛋白尿水平,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罗格列酮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蛋白尿的药理,并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且同时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90例,设立自身对照组,加用罗格列酮12周,观察其对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结果:患者的血糖、血脂、微量白蛋白尿明显下降。结论:罗格列酮有较好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蛋白尿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对25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同时进行了24h尿白蛋白测定和眼底检查,结果: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而显著增高和加重;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背景型和增殖型DR发生率分别为8.8%和1.5%;67.5%和25.3%;40.7%和59.3%,同样,白蛋白尿(微量加大量)发生率也随DR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②伴白蛋白尿、而无DR者常存在其他肾脏病变。结果表明NIDDM患者DR和尿白蛋白排泄显著相关,揭示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的肾脏病变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21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三组之间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用t检验。结果 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压明显高于一、二组及对照组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的GFR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GFR低于第一、二组及对照组P<0.05,BUN及Cr高于第一、二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早期,存在肾小球高滤过,可能与糖代谢紊乱有关。临床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尿总蛋白升高,此期建立正常的血糖水平,似乎已不能使肾脏病变进展逆转。因此,对糖尿病肾病应强调重在预防及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人炎性指标、肾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6例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入组糖尿病病人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9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24 h≤UAER<300 mg...  相似文献   

11.
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素化二抗以链霉菌素-过氧化物酶一步偶联法对33例糖尿病人,其中NIDDM23例,IDDM10例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IDDM患者中CD3、CD4、CD8、CD4/CD8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在NIDDM中,CD3、CD4、CD4/CD8较对照组下降,P<0.005。本资料表明在IDDM中CD4/CD8减少且CD8下降,可能是IDDM患者阻止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NIDDM患者CD4/CD8的数量和比例失调,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变化,即存在着淋巴细胞辅助和抑制作用调节失调,说明在NIDDM中可能有免疫功能紊乱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方法:用蕲蛇酶(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1.无并发症糖尿病病人20例,FMPV:0.579 ± 0.130,Amax:0.297±0.060,S:3.100±0.850(g/L),FMPV/Amax:1.957±0.17O,DT:15±5 s;2.有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等)糖尿病病人20例,FMPV:0.847±0.190,AmaX:0.406± 0.090,S:4.970 ±0.950(g/L),FMP/Amax:2.067±0.190,DT:9±3 s。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高于健康成人,有并发症者尤甚,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功能亢进为并发血管病变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我院1957年10月到1982年2月311例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的并发症,比较了两型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病情况。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率高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则恰巧相反。其余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还给经二抗以链力素-过氧化物酶一步偶联法对33例糖尿病人,其中NIDDM23例,IDDM10例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IDDM患者中CD3、CD4、CD8、CD4/CD8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在NIDDM中,CD3、CD4、CD4/CD8较对照组下降,P〈0.005。本资料表明在IDDM中CD4/CD8减少且CD8下降,可能是IDDM患者阻止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NID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10例男性I型糖尿病患者在酮症状态下和酮症纠正后血糖、血浆胰高糖素(GG)、ACTH、血清皮质醇(F)、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T_3、T_4、尿儿茶酚胺(CA)和尿VMA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酮症状态时,血GG、ACTH、F和尿CA明显升高(P<0.05,P<0.01),酮症消失后均恢复正常,其余激素水平变化不大。提示胰岛素缺乏,GG、ACTH、F、CA升高与酮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肇俊  吴春华 《海南医学》2007,18(1):131-131,18
目的 观察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监控价值.方法 用免疫金标法检测44例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越高,尿微量白蛋白也越高,都高于正常水平,且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越高肾损伤的危险越大.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60岁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T2DM+CA组),行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测定,并与63例无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55例止常对照者比较。T2DM+CA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0.23±0.13)与(0.41±0.16)μg/L,P〈0.01],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0.63-4-0.11)μg/L,P〈0.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冠示,高敏感C反应蛋白、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影响vaspin的独讧危险因素。提示低血清vaspin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 (Apo)的变化及其并发症的意义。 方法 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45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TG、CHO、HDL -c、LDL -c、ApoA1、ApoB、ApoA1/ApoB ,并对组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5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P值均 <0 .0 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存在血脂和载体脂蛋白 (Apo)的改变 ,而且糖尿病Apo和血脂的改变是预测并发动脉硬化、冠心病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酮症倾向糖尿病(DKA)患者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将70例酮症倾向的糖尿病(KPD)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超重与肥胖组52例与体重正常组18例,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生化指标、治疗方式及胰岛功能。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及肥胖组胰岛储备功能好于体重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体重正常组比较,超重及肥胖组尚保留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更倾向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在胰岛素短期治疗后,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