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自1954年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报告以来,逐年均有病例发生,1982年发病最多(150例),发病率为29.27/10万;1969年发病最少(3例),发病率为0.725/10万。1993年按国家、省及我市HFRS监测方案要求,对该病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一、疫情监测:全年发病22例,逐例进行了个案调查;抽查病人血清8人份,全部阳性。二、鼠情监测:1993年9~11月共捕鼠345,其中黑线姬鼠、褐家鼠均为138只(各占40%),大仓鼠37只(10.72%),鼩鼱12只(3.48%),东方田鼠11只(3.19%),小家鼠7只(2.03%),巢鼠2只(0.58%)。野外鼠密度,9…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海珠区1983至199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1月,我区发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及其疫源地〔1~4〕。为此,对人间及鼠间疫情进行了长期监测。现将1983~1993年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1.发病情况:1983~1993年共发病80例,发病率平均为1.18/10万;年发病率0.31~2.45/10万。1987年发病率最低,1992年最高(附图)。1986年发病8例,死亡1例,年病死率12.5%,平均病死率1.25%;1990年9例中,2例是被外区实验大白鼠所传染〔6〕。2.疫情人群分布: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16~35岁占总病例数的71.25%,儿童和老年人发病少;男性52例,女性28例,男女之比为l.8…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卫生部1991~199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1993年继续开展人间及鼠间疫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1.流行强度:本市HFRS人间疫情自1985年后持续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10~30%以内。据全市1993年疫情资料统计表明,全市共发病278例,无病死病例报告,年发病率为38.63/10万,仍属高发病区之列(>30/10万),比1992年发病率下降15.25%;除东方红、筠阳镇、兰坊、上湖、黄沙、荷岭、伍桥7个乡镇疫情稍有上升外,其余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太阳、华林等乡镇。发病率较高的乡镇…  相似文献   

4.
自1983年广州市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以后,本区即加强了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监测,并强化灭鼠工作,使HFRS发病率控制在散发水平。现总结如下:一、人间疫情:1.人群发病情况:1990、1991年各发病1例,1992年无病例,1993年2例,4年平均发病率0.14/10万,处于散发状态。2.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检测病人接触者血清6人份,均为阴性;另检测实验动物(大、小白鼠)接触者血清23人份,阳性1人份,隐性感染率4.35%。二、鼠间疫情:1.鼠密度:①不同年份、月份鼠密度:4年间鼠密度为1.30~1.98%,1991与1990年、1992与1991年鼠…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态势,于1993年对人间和动物间疫情继续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本市1993年发生HFRS777例,发病率48.67/10万;死亡21例,病死率2.70%(表1)。本病以冬季高发,1O~12月发病689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8.67%。男、女病例之比为3.22:1;15~49岁年龄组663例,占85.33%;农业424例,占54.57%。常年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2。二、兽间疫情:本年度监测点鼠密度及带病毒率监测结果见表3。检出4种带病毒动物,即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小家鼠、狗。11月份带病毒率高于8月份,与人群发病…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全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993年发病情况,选择东海、灌云、赣榆、大丰、丹阳、无锡、武进县为监测点,开展人间和鼠间疫情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一、人间疫情:1.流行强度及地区分布:7个监测点包括274个乡(镇),总人口6864323人,全年共报告病人904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40.78%;发病率为13.17/10万,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10.67;7个点除灌云上升42.71%、丹阳上升6.52%外,其余均有不同幅度下降。病例分布于190个乡(镇),占监测乡镇数的76.92%,发病4例以下的乡占72.26%,5例以上的乡占24.74%(表1)。2.人群分布:患者…  相似文献   

7.
1993年我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出现了回升趋势。为控制该病流行,开展了人间和鼠间疫情监测工作,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因素分析。一、流行情况:l.发病情况:1993年全市发生HFRS80例,发病率l.22/10万,比1992年(0.8/10万)上升了52.5%;无死亡病例。发病地区广(1市3县9区),病例集中,其中新民市(县)19例,于洪区14例,东陵区13例,新城子区11例,辽中县9例,5个地区发病占总病例数的82.5%。康平和法库县无病例发生。2.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11、12月为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0%(56/80),HFRS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1993年继续对安庆市及常设监测点进行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监测:1.流行强度:1993年共发生HFRS病人114例,发病率为1.99/10万;死亡13例,病死率11.40%。发病率比1992年下降54.16%,比1990年下降76.08%(表1)。2.疫区分布:发病波及市、郊及7个县的45个乡镇、2个农场,以散发为主,今年发病仍以望江、怀宁两县居多,占全市病例数的49.12%;固定监测点地区发病情况见表1。3.季节分布:全年各月均有发病,12月至翌年2月为高峰,占全年病例数的41.23%。4.人群分布:各…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本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态势,1993年继续开展本病的监测工作。现总结如下:一、人间疫情:1.发病情况:全年共发病553例,发病率90.7/10万,比1992年(37.4/10万)上升2.4倍;病死2例,病死率0.4%。(下转133页)(上承130页)2.人群分布:农民发病占88%;男:女=1.6:l;最小年龄7岁,最大76岁,20~50岁占84%。同以在一样,呈现青壮年、农民、男性多发的特点。3.季节分布:各月均有发病,其中10~12月发病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7.l%,流行高峰期比1992年提前2个月。4.地区分布:全县现有18个乡镇,均有疫情报告。发病…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出血热监测方案的要求,1998年我区继续开展了HFRS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的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人间疫情监测全区共报告HFRS病例5例,其中泾源县4例,隆德县1例,发病率全区009/10万。在人群分布中男4例,女1例,年龄分布在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地区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HFRS抗体与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分析。结果广州市2004年共发生HFRS病人65例,年发病率0.59/10万,死亡率0.02110万,病死率3.08%。病人多为青壮年男性民工和商业服务者,主要分布于海珠区和天河区等地,发病季节呈明显的春秋双峰型。鼠间疫情监测显示鼠密度为10.5%,总带病毒率为1.8%(21/1179),均为汉城型(SEO)汉坦病毒。优势种为褐家鼠,带病毒率为3.7%(18/493)。带病毒鼠的地区分布与人间疫情大致相同,时间分布较人间疫情有所提前。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平稳,以散发为主,但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认真做好防鼠灭鼠及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10--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10--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711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6.40/10万、28.10/10万、59.0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3.4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每年的5-7和10-12月,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9.56%(1097/3711)和41.09%(1525/3711);男性发病2406例,女性发病1305例,男女性别比为1.84:1;病例主要集中在3-9岁年龄组,共发病2434例,占总病例数的65.59%;职业以学生最多,共2199例,占59.26%,其次为散居儿童(662例)和托幼儿童(557例),分别占17.84%和15.01%。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56起,报告病例558例,平均罹患率为1.42%,暴发疫情集中在4-7、9-12月,均发生在学校。结论黔东南州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较高,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做好免疫管理工作,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公安县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今后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2004年至2005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2004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18.23/10万,比2003年上升19.2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113.8/10万)、乙肝(60.56/10万)、痢疾(19.01/10万)、淋病(6.70/10万)、伤寒(5.42/10万)。2005年传染病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107例,死亡8例(其中狂犬病4例),年发病率为207.11/10万,死亡率为0.78/10万,病死率0.38%。发病前5位的病种次为肺结核(106.65/10万)、乙肝(48.75/10万)、痢疾(19.07/10万)、血吸虫(14.45/10万)、淋病(4.32/10万)。占报告病例的93.31%。从分析结果看,我县传染病疫情总体趋势平稳,局部存在小流行,应加强疫情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有升高趋势。为此,1993年在保留1992年监测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游动监测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人间疫情:我省1993年共有31个县(市、区)1932人患病,死亡15人,比1992年发病稍有减少,但10~12月发病数是1992年同期的1.82倍,发病率较高的县依次为息峰县(102.33/10万)、开阳县(90.09/10万)、遵义县(52.30/10万)、遵义市(43.18/10万)和仁怀县(23.94/10万);新发病县两个。各监测点发病情况见表1。根据遵义、绥阳、石阡3县和开阳县城关疫情(762例)统计,男女病例之比为2.39:1,…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监测资料,为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捕鼠,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检测汉坦病毒(HV)抗原,人间疫情来自各地网络直报。[结果]2005年,山东省HFRS共发病2 424例,死亡27例,年均发病率为2.62/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全省17地(市)有123个县(市、区)有病例报告。HFRS春季发病期报告病例数高于秋冬季发病期。病例中,20-59岁的男性农民合计1 075人,占HFRS年发病总数的44.35%,男女性别比为2.51∶1。宿主动物野外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山东省HFRS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阜阳市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8年以来的人间及1984年以来的鼠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圆形分布,计算发病高峰日期;同时对发病率与带毒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58-2007年全市共报告HFRS病例40002例,死亡23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9/10万,病死率为5.95%。各县市区均有病例,颍上县最多(占40.30%),病死率以界首市最高(33.24%)。50年来共呈现4次发病高峰,20世纪80、90年代维持在较高的流行强度。各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高峰日为12月13日。室内和野外鼠密度分别为9.84%和7.91%,带毒率分别为9.21%和6.99%。1984-2007年的鼠带毒指数和人群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r=0.58。室内的优势鼠种在2000年前为褐家鼠,2000年后为小家鼠;野外的优势鼠种一直为黑线姬鼠。结论阜阳市HFRS疫源地普遍存在,鼠密度及带毒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群发病,应加强鼠间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我站肾综合征出血热按全国监测方案继续进行人间和鼠间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人间疫情监测(1)收集疫情资料:根据疫情报告,对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统计分析发病率、病死率。(2)对部分病人和健康人群做特异性IgG抗体检则。鼠间疫情监测以夹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楚雄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报告1 496例,年均发病率53.11/10万,重症4例(0.3%),无死亡病例;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173.96/10万);其次为2009年(36.33/10万),2008年最低(6.46/10万);性别比1.5∶1,男性发病率(62.56/10万)高于女性(43.08/10万);1-4岁组发病占80.2%;发病以散居儿童居多(47.4%);幼儿园聚集性发病29所407例,占19.9%;流行主要在4-7月(77.3%)。实验室诊断病例以CoxA16型阳性为主(63.9%)。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是控制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的要求,我省1993年定点进行了纵向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疫情分布:全省共发生HFRS108例,发病率0.36/10万,无死亡。发病比1992年下降8.47%。疫情分布在16县、市;以永春、莆田、顺昌病人最多,共58例,占全部病例的53.70%。时间分布: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4和11月份发病最多,形成春、秋双峰型。以农民为多,其次为干部、工人、学生。青壮年发病占80%以上。二、人群血清学检测:检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或疑似患者血清142份,阳性30份,阳性率21.12%;检测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承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鼠密度、鼠带病毒率监测,人群血清学监测;预防知识调查。结果从1984年发现首例HFRS病例至2007年共发生115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2.60%;2001年前病例呈散发,2002年出现流行趋势,年平均发病率0.48/10万,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患者年龄15~80岁,男女比例为6.46:1,农民病例最多占57.58%;36月是高发期。发病与鼠害、鼠污染暴露因素有关,年平均鼠密度为12.20%,鼠带病毒率为0.72%;病例血清学符合率86.46%。结论加强HFRS疫情监测,灭鼠、防鼠和推广疫苗预防接种,是防控疫情流行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