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泛影葡胺和生长抑素,对照组(18例)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病人在治愈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可以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愈时间,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共收治5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患者5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护理、中药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加保留灌肠、应用生长抑制素、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全组病例于7~23d(平均18d)治愈出院;其中1例及时转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31例经胃肠减压、维持水电平衡、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与抗生素应用、中药灌肠等保守治疗获治愈。治愈时间4~19d,平均9.4d。1例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4~10d,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选择分析我院腹部手术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89例病人经过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炎、足三里封闭法等治疗.结果:8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2天,5例中转手术,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结果 28例患者全部治愈,1例再手术病例术后发生肠瘘,住院时间52 d,平均住院时间(23±10.5)d.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愈。2例中转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严重,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多数发生于术后两周以内,非手术治疗是炎性肠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首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冯礼雄 《中原医刊》2004,31(21):15-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1998—2003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例的治疗。结果: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措施6例病人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4天。结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提高认识,非手术治疗大多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经胃肠减压、TPN、静脉滴注红霉素、应有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措施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3天,无1例发生肠坏死、肠瘘等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近4年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1例。结果:11例病人均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及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9天,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取保守治疗效果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 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及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结果 30例病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无1例再手术,平均治愈时间7d。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满意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36例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儿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等疗法治愈,平均7天,无一例再次手术.结论: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术后4~13天,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腹茧症合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茧症合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例腹茧症合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经验并复习文献.结果:本患者为69岁男性,因阵发性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呕吐1 d入院.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茧症, 7 d后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3月正常.结论:腹茧症手术时广泛的粘连分离易导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该并发症的治疗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传统的腹茧症手术原则应视情况灵活掌握,不必强求过分的粘连分离,以预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老年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平均肠梗阻缓解时间为11.2 d(7 d~21 d)。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尚进  李华 《四川医学》2011,32(6):907-909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结果 7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d。13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8例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中转手术,5例保守治疗5周无效而中转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与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普外科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曲肽治疗组(观察组)36例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17±0.54)、(3.48±1.27)、(3.37±1.25)、(2.38±1.04)天,均低于对照组(1.78±0.74)、(4.21±1.77)、(4.28±1.61)、(3.11±1.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LPS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对血浆炎性介质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缩短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陈滘 《河北医学》2008,14(6):684-68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9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痊愈,治愈率90.5%。2例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结论:保守治疗是炎性肠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绵龄 《河北医学》2008,14(7):806-80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对比术后未出现肠梗阻的患者,相关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所有病人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涉及范围、手术时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是否急诊手术、短期内手术次数和是否肠梗阻手术比较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梗阻手术、急诊手术和短期内多次手术的患者容易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01~2013-06收治的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治愈出院,肠梗阻解除时间3~7d,平均4.5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见于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生长抑素能明显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时间,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石英 《医学综述》2012,18(2):267-268,274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外科手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EPISBO的治疗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当前,临床上多首选非手术治疗,一旦出现病情恶变才中转手术治疗。因此,正确地认识EPISBO并在术后早期就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会减少其并发症,且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在此,就近年来国内外EPISBO治疗的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用西医保守治疗,治疗组25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保守治疗+中药汤剂。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90.5%。平均治愈时间为20.5 d;治疗组治愈24例,治愈率为96.0%,平均治愈时间为11.6 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