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参花提取物对气虚血瘀症模型动物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强迫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测定血清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6-Keto-PGF1α)。结果:人参花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TXB2、6-Keto-PGF1α的活性、TXB2/6-Keto-PGF1α的比值。结论:人参花提取物能改善病理状态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ET-1、NO、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ET-1、NO、TXB2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1α水平降低,TXB2/6-Keto-PGF1α值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的病理变化过程,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主导了寒凝血瘀证的内在病理机制,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泰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脑泰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有效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放免法检测36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用脑泰方前后血清TNF-α及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并与36例未用脑泰方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用药3周后,治疗组降低血清TNF-α及血浆TXB 2含量和升高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脑泰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疗效机理与其具有降低患者血清中增高的TNF-α含量及调节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平衡有关,且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泰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脑泰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有效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放免法检测36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用脑泰方前后血清TNF-α及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并与36例未用脑泰方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用药3周后,治疗组降低血清TNF-α及血浆TXB2含量和升高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脑泰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疗效机理与其具有降低患者血清中增高的TNF-α含量及调节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平衡有关,且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查肝郁脾虚证大鼠血液运行的状况.方法:采用塑料夹夹尾+隔日禁食+禁食时在鼠笼上方悬挂食物的方法建立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测定其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升高(P<0.01),6-Keto-PGF1α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大鼠出现了TXA2和PGI2之间平衡的失调,造成血液高黏和易形成血栓,表明肝郁脾虚证大鼠存在着血流不畅或血瘀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vWF、TXB2与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9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证、痰证、血瘀证各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浆中vWF、TXB2、6-Keto-PGFl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vWF、TXB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3个不同的中医证型间,vWF水平血瘀证高于气虚证及痰证(P0.01),气虚证与痰证间无显著性意义;TXB2水平血瘀证痰证气虚证(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气虚证低于痰证(P0.01),气虚证低于血瘀证(P0.05),痰证与血瘀证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浆vWF、TXB2及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藏药复方对高原气虚血瘀证动物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前期研究建立高原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基础上,用藏药复方与心脑欣作对照,观察对模型动物气虚血瘀表征、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变形能力、耳廓微循环及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藏药复方可改善模型动物的气虚血瘀表征,提高模型动物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6-Keto-PGF1α含量,抑制TXB2的升高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失衡。结论藏药复方可改善高原气虚血瘀证模型动物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肝病患者不同血瘀证及其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肝病瘀血舌患者血液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测定。结果:肝病各组的TXB2显著增高(P<0.01),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P<0.01)。TXB2/6-keto-PGF1α显著增高(P<0.01);不同肝病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的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湿热瘀滞、肝瘀痰阻、气滞血瘀的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病及不同血瘀证组的TXB2与TXB2/6-keto-PGF1α显著增高,6-keto-PGF1α显著降低,说明血浆TXA2-PGI2平衡失调与血瘀证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测定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可以反映肝病瘀血舌象及其不同血瘀证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素B(2TXB2)、6-Keto-PGF1α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免法分别测定173例冠心病和31名健康对照者血浆vWF、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并对不同证型的冠心病患者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vWF、TXB2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浆6-keto-PGF1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心血瘀阻、痰阻心脉证型血浆vWF、TXB2、6-keto-PGF1α水平均高于心肾阴虚、气阴两虚证型(P<0.05,P<0.01)。结论血浆VWF、TXB2、6-keto-PGF1α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并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另设正常组20例.对照组进行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采用放免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并在治疗前同时测定正常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极显著提高,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TXB2水平高于正常组;治疗后干预组TXB2水平极显著降低;对照组TXB2水平显著降低,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浆6-Keto-PGF1α水平低于正常组;治疗后干预组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6-Keto-PGF1α水平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较好地促进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其机理与良性调整患者异常的TXB2、6-Keto-PGF1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寒凝血瘀证组,各20只.将寒凝血瘀证组的大鼠放入-15℃环境持续受冻1 h,后再恢复到20℃室温,并给予垂体后叶素20 U/(kg·d)进行腹腔注射,建立冠心病寒凝血瘀证的动物模型,观察2组大鼠肛温、心电图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肛温降低(P<0.05);心电图J点位移明显增加(P<0.01),心率显著降低(P<0.01);6-Keto-PGF1α水平有所下降(P<0.05),TXB2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寒冷刺激加上垂体后叶素的注射可成功复制出冠心病寒凝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客观性强,符合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及ET/NO和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影响。方法:以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温和灸神阙、双侧足三里。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12周后TC、TG、LDL-C、HDL-C以及血浆NO、ET、TXB2、6-Keto-PGF1α含量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周后TG、TC、LDL-C均有下降趋势,T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TG、TC、LDL-C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HDL-C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周后血脂各项指标较治疗6周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周后ET、TXB2均有下降趋势,NO、6-Keto-PGF1α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NO、6-Keto-PGF1α、ET、TXB2含量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治疗12周后NO、ET、TXB2、6-Keto-PGF1α含量较治疗6周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治疗6周、12周后ET/NO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⑥治疗12周后ET/NO和TXB2/6-Keto-PGF1α比值较治疗6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且能显著降低ET和TXB2含量,升高NO、6-Keto-PGF1α水平,良性调节TXB2/6-Keto-PGF1α和ET/NO比值,治疗12周疗效优于治疗6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评定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FMI)、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TXB2及6-Keto-PGF1α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蹇涩、乏力短气、舌淡苔薄、脉细弱评分,C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及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治疗后FMI评分和6-Keto-PGF1α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TXB2及6-Keto-PGF1α水平,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瘀清热中药+内镜钛夹夹闭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及对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烷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内镜钛夹夹闭术治疗,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瘀清热中药治疗,观察2组呕血频率、便血频率、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 H值、GMP-140、6-Keto-PGF1α及TXB2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内呕血频率、便血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6-Keto-PG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 H、GMP-140水平及TXB2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清热中药+内镜钛夹夹闭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可显著控制出血及全身症状,提高血红蛋白、胃液p H值、GMP-140及TXB2水平,下调6-KetoPGF1α水平,且有助于降低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查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用逍遥散加以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灌胃治疗8d后,肝郁脾虚证模型逍遥散治疗组与肝郁脾虚证模型自然恢复组相比,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逍遥散可调节肝郁脾虚证TSA2和PGI2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效改善肝郁脾虚证大鼠血流不畅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证素辨证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肾虚血瘀证型,探讨其与TXB2、6-keto-PGF1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NS患儿190例,检测TXB2、6-keto-PGF1α等指标,同时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探讨肾虚血瘀证型与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NS肾虚血瘀证型患儿的TXB2水平明显高于非肾虚血瘀证型(P0.01),而6-keto-PGF1α水平明显低于非肾虚血瘀证型(P0.05)。结论 PNS肾虚血瘀证型与TXB2呈正相关,与6-keto-PGF1α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保肾通络方联合基础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微循环障碍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DN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最终完成44例,对照组最终完成43例.2组患者均予糖尿病饮食及降糖、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加予中药汤剂保肾通络方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水平)、微循环障碍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标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1、TXB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NO、6-Keto-PGF1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方案干预的同时加用保肾通络方可明显降低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液黏稠度,保护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8.
源于冷刺激的血液与血管病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反复冰水冷冻法建立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与血管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寒冷诱导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 以反复冰水冷冻法制备模型,取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电镜观察海马微血管形态.对比冰水冷冻、肾上腺素、右旋糖酐3种血瘀证模型在血液流变学和血浆TXB2/6-Keto-PGF1α差别.结果 冰水冷冻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TXB2/6-Keto-PGF1α比值的改变接近或优于肾上腺素、右旋糖酐注射法制备的模型,且更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的形成机理.冰水冷冻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还原黏度各项指标、TXB2、GMP-140含量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6-Keto-PGF1α含量低于正常大鼠(P<0.05).冰水冷冻模型持续约1周,造模后第3天时各项指标变化最明显.冰水冷冻模型组大鼠的海马毛细血管外周星形细胞轴突轻微肿胀,血管受压,提示存在炎症和血管增生.IL-1β、ICAM-1在冰水冷冻模型组大鼠的整个脑区(包括海马、皮质)都有表达,ICAM-1分光密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寒冷刺激可诱导机体形成血瘀证,机体存在血液与血管的病理变化,这种血瘀证及其病理变化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阴壮骨中药内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及对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滋阴壮骨中药内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TXB2及6-Keto-PGF1a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腰部冷痛重着、腰痛如刺、思维联想障碍、得温痛减、转侧不利、舌苔白滑质紫暗及脉沉而迟缓或涩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ODI评分、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TNF-α、IL-6及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6-Keto-PGF1a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壮骨中药内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并有助于调节TXB2和6-Keto-PGF1a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中风补血引接方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初步探讨中风补血引接方治疗AICD的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AICD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风补血接引方,每日1剂。2组均治疗7 d。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日空腹静脉采血,检测TXB2及6-Keto-PGF1α含量。结果治疗第7日,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优于对照组(8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日,2组患者血清TBX2水平及TXB2/6-Keto-PGF1α(T/P)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显著增高(P0.01);第7日2组患者血清TXB2水平及T/P值较第3日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显著增高(P0.01),第3、7日试验组血清TXB2水平及T/P值低于对照组(P0.01),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调节T/P失调是中风补血引接方治疗AIC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