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成都市2008 - 2017年HIV/AIDS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8 - 2017年成都市艾滋病疫情数据,导入GeoDa0.95i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关分析和疫情描述,确定艾滋病时空热点区域。结果 2008 - 2011年全局Moran’s I 值均>0(P<0.05),表明成都市艾滋病发病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 2012年至2017年Moran’s I 值均≠0(P>0.05),表明成都市艾滋病发病率分布无空间自相关性。LISA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艾滋病多呈高_高和低_低型聚集。G■■分析结果表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并出现向北部转移趋势。结论 成都市2008 - 2011年艾滋病分布呈正向的相关性,2012-2017年分布呈随机性,热点区域由中心城区向北部转移的趋势,提示应加强热点区域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由于艾滋病与结核病在流行病学特征上存在着重叠性,为探讨分析中国2012—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艾滋病与结核病两者之间的联合和特定疾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2—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艾滋病与结核病发病数据,建立贝叶斯分层时空分布模型,利用INLA算法探讨两者联合和特定疾病的时空风险模式及其成因。结果 空间分布上,艾滋病与结核病在特定与共享模式下的风险分布具有相似性,其相似的高发地区有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新疆等地,且成聚集分布;时间分布上,艾滋病时间风险逐年增加,而结核病时间风险基本保持恒定,且艾滋病发病风险已超过结核病;时空分布上具有相似性,高发区域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新疆等地,该共性时空模式的形成与经济、交通、医疗水平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艾滋病与结核病在空间、时空分布上都存在着相似性,今后要重点防控两种疾病联合高发区,并依据社会宏观因素的差异性制定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黄中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71-1371
为进一步了解渝北区艾滋病(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下一步艾滋病防控工作。现将渝北区目前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0-2014年历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青岛市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青岛市2010-2014年HIV/AIDS报告病例及哨点监测资料,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青岛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0.8:1,20~39岁年龄组病例占77.1%;65.6%为未婚者;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7.6%;同性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MSM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 MSM人群为青岛市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高危人群,同时需要加强对女性性乱人群的监测检测,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探索适合的防控模式,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岛市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某地暗娼(FSWs)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结果,为该地今后工作指引方向。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描述性研究比较历年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标,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暗娼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0名暗娼艾滋病防控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83%。2020—2022年该人群HIV检测意愿呈下降趋势(P<0.05),接受艾滋病宣传和咨询及同伴教育呈上升趋势,各年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呈上升趋势。该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检出比例较低,愿意接受宣传和咨询(OR=1.945,95%CI:1.274~2.971)、来本地时间(OR=0.668,95%CI:0.454~0.983)、知晓安全套的防控作用(OR=9.390,95%CI:3.848~22.914)等自变量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地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重点应转向提升暗娼人群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上来,重点提升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咨询教育和安全套防控作用知晓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江门地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的一般特征和HIV感染情况,为本地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江门地区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相关影响因素和HIV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采样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11094例求询者中有11026...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玉溪市小石桥乡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遏制艾滋病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蔓延势头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整群抽取217名大众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小石桥乡大众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4.8%,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不同民族、文化程度、是否经常外出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经常外出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结论:小石桥乡大众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当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和是否经常外出。  相似文献   

8.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4):282-285
目的:了解社区艾滋病防控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艾滋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通过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分析。结果:社区居民的平均年龄为(47.18±16.72)岁。60岁以上者占25.9%,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各年龄组中最低,为49.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月收入3000以上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各组中最高,均为63.7%。中青年、高学历和高月收入是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免费咨询检测态度和不歧视态度的有利因素,同时高知晓率亦是免费咨询检测态度和不歧视态度的有利因素。居民最容易接受的宣传形式为宣传画册。结论:提高居民知识知晓率是防控艾滋病最有效的基础手段。以居民容易接受的宣传形式为主体,侧重老年人、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人群开展宣传干预是社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烟台市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HIV/AIDS)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索热点区域,为制订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Moran's I和局域自相关统计量(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LISA)分析烟台市HIV/AIDS的空间聚集性,运用空间扫描统计量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探索烟台市HIV/AIDS热点区域。结果 1992-2017年,共报告现住址为烟台市的HIV/AIDS病例1 007人,以同性传播为主,在乡镇(街道)水平上呈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257 5,P<0.001),以高-高、低-低和低-高聚集区为主。空间扫描分析发现两个热点区域,分别以芝罘区和龙口为中心,最可能集群为芝罘区、福山区的清洋街道、福新街道、开发区的福莱山街道、古现街道、八角街道、莱山区的初家街道、滨海路街道、黄海路街道(RR=4.22,P<0.001),次要集群为龙口的东莱街道、龙岗街道、新嘉街道、诸由观镇、东江镇、徐福街道(RR=2.14,P<0.001)。结论 烟台市HIV/AIDS呈现聚集性分布,应该对芝罘区和龙口等热点区域进行重点防控,并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空间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在结核病研究中已广泛使用,但二者均具有各自的局限性,而二者的结合则为结核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中所有引用文章均来自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Web of Science四个数据库。空间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结合的方法在国外的结核病研究中已广泛使用,在确定区域地方性的流行菌株基因型、结核病传播方式及危险因素分析、耐药结核病、结核病防控措施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学者和疾病防控工作者进行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1.
GIS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娟  关泽群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91-3693,3698
从流行病学领域研究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领域研究人员应用空间分析技术分析疾病空间分布模式、识别影响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危险因素、预测疾病流行趋势以及有效配置医疗资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空间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最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2010-2013年湖北省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 952例,累计报告病例数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66,P<0.05,表明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值在2010-2013年逐年增加,且P值均<0.05,说明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全局空间聚集性呈上升趋势。局部相关自相关分析发现湖北省艾滋病“高高”聚集区主要位于武汉市,2010-2013年聚集区数目逐年增加,且从武汉市区向周边县区扩散。时空扫描分析显示武汉、黄石、鄂州、咸宁的19个区(县)为一级时空聚集区,时间跨度为2012-2013年,辐射半径为60.01 km(LLR=625.14,RR=3.2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空间变化具有规律性,全局空间聚集性逐年增强,“高高”聚集区从武汉市区逐年向周边区(县)扩散,武汉及其周边区(县)为湖北省近几年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空间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流行病学分支学科,旨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发掘疾病位置信息和分布特征,评估特定区域人群发病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策略支持。近年来,随着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卫生健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活等大数据的可获取性进一步提高,空间流行病学在学科理论和实践应用层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空间信息技术在医学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包括空间信息收集与存储、数据库建立、空间统计分析与输出等一系列计算机处理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的应用和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处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疾病空间数据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为研究特定地理区域内各种自然、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揭示健康或疾病与地理位置相关因素的关系提供了可靠、可行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在建立疾病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医学地图、环境流行病、传染病流行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管理流行病等医学地理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不仅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医学地理拓展了方法学领域,成为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在麻疹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麻疹疫情分析中的应用,为江苏省防治和消除麻疹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论文以江苏省麻疹历年发病资料为基础,分析江苏省麻疹病例的地区分布特点,对各省辖市以及流动人口中的历年麻疹发病情况、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江苏省麻疹流行的空间聚集性和相关性.结果 江苏省麻疹病例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不平衡,已由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转向流动人口较多的苏南地区:不同地区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干年来,江苏省内各地麻疹病例数聚集性存在较大差异,对全省发病人数影响也各不相同.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决策提供了新的手段,可以在分析疾病地理分布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欢  张韬  吕强  周丽君 《现代预防医学》2018,(23):4229-4233
目的 探究2006-2016年四川省猩红热发病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热点区域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四川省开展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以县(区)为单位,对四川省2006-2016年猩红热发病率分别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分析。结果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2006-2016年四川省猩红热空间分布呈现正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分析提示猩红热的热点区域已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一带转移到四川中北部一带。结论 猩红热发病热点区域有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要加强对四川中部以北县市的猩红热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津县艾滋病疫情现状及防控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津县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艾滋病防控策略。方法分析2003—2008年HIV/AIDS常规、综合监测等资料。结果新津县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方式以性传播为主(85.2%),并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趋势。结论目前艾滋病传播趋势特征,应在强化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参与的工作模式下,加强艾滋病防控队伍建设,采取广泛开展公众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加强综合监测及行为干预、进一步做好关怀救助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江苏省各县(区)HIV感染者空间分布规律,试建立疫情预测模型.方法 建立江苏省各县(市)HIV感染者人数疫情数据库,根据地理信息分析HIV感染者相关的地理特征,对HIV感染者人数进行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江苏省HIV感染者总体呈随机分布,但局部地区存在感染者聚集现象,发现南京市城区的感染者人数表现为负自相关,苏州和无锡市城区两地为正自相关.铜山县、吴江市、南京市浦口区和城区、溧水县、无锡市城区、苏州市城区为江苏省HIV感染者高度聚集的热点区域.(2)建立江苏省HIV感染者疫情分布图和趋势分析图,全省HIV感染者分布在地理东西方向上的变化不大,南北方向上,苏南地区疫情远远比苏北和苏中地区严重.(3)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HIV感染者人数的空间线性回归分析,江苏省HIV感染者人数与地理经纬度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无统计学意义(t=-1.045 103,P=0.299 904;t=-1.443 668,P=0.153 714).结论 应根据江苏省HIV感染者空间分布特点,制定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的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IDS in every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trying to describe the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AIDS and to develop a prediction model.Methods Numbers of pati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 for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n setting up a 'risk map' of the diseas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Linear spati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atients' numbers. Results (1)Results from the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AIDS was clustered at some places and was at random on the whol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AIDS in Nanjing was of negative correlation, while that in Suzhou and Wuxi were of positive correlation but in Tongshan, Wujiang, Pukou, Nanjing, Lishui, Wuxi and Suzhou showed seven locations of clusters with disease was more severe in the southern than in the northern parts of Jiangsu province. (3)Ordinary Least Squares method was finally used in the linear spatial regress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t=-1.045 103 (P=0.299 904); t=-1.443 668 (P=0.153 71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and to keep the prevalence of AIDS under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