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引起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sy stem,RAS)活性差异,与成人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发现ACE基因I/D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相关,提示了RAS、ACE基因I/D多态性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存在广泛联系,现对ACE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与儿科尤其是新生儿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白介素12(IL-12)在妊娠期糖尿病(GDl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青岛海慈医院收治的GDM患者40例为研究组,健康孕妇4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几-12、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IL-12在GDM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胰岛素抵抗(ⅡU的关系。结果GDM组空腹血糖[(4.97±O.56)rranol/L]、空腹胰岛素/(12.95±1.44)mU/L]、胰岛素抵抗指数(2.81±1.15)及m-12[-(68.36±3.42)pg/n~均高于对照组[(4.62±0.48)rnmol/1、(8.67±1.64)mU/L、1.78±O.97、(59.13±3.75)pg/m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IL-12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O.867,P〈O.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IL-12明显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IL-12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比较30例行胎儿内监测产妇(内监测组)和52例未行胎儿内监测产妇(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细菌学及胎盘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内监测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6.7%(17/30),新生儿病率为23.3%(7/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内监测组羊水及新生儿咽部吸出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0.0%(11/22)和45.5%(10/22)。提示:应严格掌握胎儿内监测指征。本研究还比较了  相似文献   

4.
p21CIP1/WAF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份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1CIP1/WAF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结果:45份子宫内膜癌组织中30份(66.7%)P21CIP1/WAF1蛋白阳性,对照组均为阳性(P<0.01)、PCNA(+)18份,(++)21份。P21CIP1/WAF1阳性率与PCNA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福氏性剂,对C57BL小鼠进行重组hCGβ和天然hCGβ免疫应签反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引发的抗血清性质相似,与hCG有较高的亲和力(K(γβ)≈5.86×108/mol/L,Kaβ≈8.18×108/mol/L);抗血清能有效地抑制(125)I-hCG与睾丸受体的结合,结果提示重组hCGβ抗血清与天然hCGβ抗血清相似,具有中和hCG的生物活性能力,重组hCGβ可作为免疫避孕疫苗的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Ⅲ期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微波仪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23例Ⅲ期卵巢癌患者。结果NDPK/nm23在人Ⅲ期卵巢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52.17%(12/23),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81.82%(9/1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5%(3/12),差异有显著性(P=0.02);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越高,nm23的阳性检出率也越高,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m23基因可能在卵巢癌转移和细胞分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其表达程度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其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在新生儿败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1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101例无感染征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入院时进行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培养检查,其中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复查PCT和CRP,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入院时血PCT和CRP平均值分别为(7.58±4.81)ng/L、(22.26±4.6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7±1.44)ng/L、(6.38±4.6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PCT和CRP平均值分别为(0.24±1.89)ng/L、(4.07±1.08)m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入院时PCT阳性率71.43%(80/112)与CRP的阳性率54.46%(61/112)、血培养阳性率27.68%(31/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检测对败血症的敏感度是71.43%(80/112),特异度是89.11%(90/101),CRP检测对败血症的敏感度为54.46%(61/112),特异度为73.27%(74/101)。结论PCT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54例稽留流产绒毛组织及54例正常孕妇人工流产之绒毛组织,用PCR技术对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并对绒毛UU-DNA阳性者用同法行血UU-DNA及CT-DNA检测。结果:稽留流产组绒毛UU-DNA阳性率55.6%(30/54),CT-DNA阳性率37.4%(20/54),人工流产组绒毛UU-DNA阳性率为11%(6/54),CT-DNA阳性率9.3%(5/54)。两组比较,UU-DNA阳性率和CT-DNA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绒毛UU-DNA阳性者血UU-DNA阳性率为8.3%(3/36)。绒毛CT-DNA阳性者血CT-DNA阳性率为4%(1/25)。结论:UU感染或CT感染或UU与CT同时感染与稽留流产密切相关,是稽留流产综合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330例孕早期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自然发生率(ICACVS)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发现正常孕妇ICACVS为5.67%(11/194),有风险孕妇为11.77%(16/136),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研究表明,先兆流产,自然流产史,孕妇年龄≥40岁是孕早期ICACVS的高风险因素,在临床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时应预以主重视,风险度与流产的次数无必然联系,建议对有先兆流产,自然流产史(包括1次流产者)的孕妇时进行了产前诊断以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采用细胞培养,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测序技术对278名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进行研究。结果:细胞培养和PCR检出孕妇宫颈CT感染率各为10.8%(30/37)和14.0%(39/278),生于CT感染母亲的婴儿中,55.0%(11/20)感染了CT。CT感染孕妇产褥期宫内膜炎发病率28.6%(6/21),明显高于CT阴性孕妇的8.1%(5/62);CT感染母亲的婴儿结膜炎和肺炎发病率各为45.0%(9/2  相似文献   

11.
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不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比较,评价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不足。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766例患者,在电子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为12.07%(21/1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符合率58.82%(50/85),宫颈癌符合率为70%(7/10)。在348例ASC中,14.94%(52/348)为CINⅡ~Ⅲ,1.44%(5/348)为宫颈癌,在35例AGc中,11.43%(4/35)为CINⅡ~Ⅲ,2.86%(1/35)为宫颈癌。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双峰现象,分别为30~39岁和≥45岁。结论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TCT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后,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促黄体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H/CG)受体存在于睾丸和卵巢组织中,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未能报道有关LH/CG受体是否存在于垂体这一重要的内分泌腺体组织中,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以大鼠垂体总RNA为模板,扩增LH/CG受体cDNA片段,结果表明:LH/CG受体cDNA不仅存在于卵巢组织中,同样也存在于垂体组织中,垂体组织LH/CG受体cDNA与卵巢组织受体cDNA类似,都  相似文献   

13.
抗苗勒管激素与多囊卵巢不孕患者有无排卵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多囊卵巢(PCO)不孕患者有无排卵的关系,探讨AMH在卵巢卵泡生长和发育停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5例正常卵巢形态的排卵妇女(A组)、29例PCO伴正常排卵妇女(B组)和38例PCO伴排卵障碍妇女(C组)的月经第2d(d2)血清及排卵前卵泡液(FF)的AMH水平。结果B组和C组的月经d2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87ng/ml和7.99ng/ml;P〉0.05),但显著高于A组(2.52ng/ml;P〈0.01)。月经d2血清AMH与小窦泡卵数呈正相关(r=0.53;P〈0.05)。B组和C组排卵前单卵泡FF的AMH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4.77ng/g pro和64.05ng/g pro;P〉0.05),但显著高于A组(29.45ng/g pro;P〈0.05)。结论多囊卵巢患者血清AMH水平升高,其颗粒细胞可能存在AMH分泌异常,但多囊卵巢患者AMH水平的增高可能不是造成卵泡生长停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卵泡黄素化未破裂(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LUF)周期对胚胎解冻移植(frozen tha wed embryo transfer,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中心2004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行FET的有卵泡发育的周期.根据预期排卵日卵泡破裂与否分为排卵组(891例)及LUF组(158例),并对2004年11月~2004年12月进行解冻移植的患者分别于移植当日及移植后3d查血清E2和P,比较排卵组及LUF组的血清E2和P。结果 促排卵周期LUF发生率(35.9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16.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给予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案,LUF组移植日及移植后3d血清E2、P水平分别为(507.0±371.9)pmol/L、(62.1±58.2)nmol/L,E2/P为(13.4±12.7);而正常排卵组则分别为(436.2±298.5)pmol/L,(46.7±39.62)nmol/L及(11.6±11.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LUF组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分别为27.85%(44/158例)和22.78%(36/158例),而正常排卵组则分别为31.43%(280//891例)和26.04%(232/891例),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 LUF周期同样可进行胚胎解冻移植,可获得与正常排卵相似的临床妊娠率,LUF周期解冻移植不影响其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控制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用药中,高剂量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 hormone,LH)在卵泡的不同时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常规方案实施IVF—ET的病人359例,按COH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LH的不同用量,以及用药时间分为3组:A组(n=252),FSH≥225u/d,且LH≤225u/d(对照组)。B组(n=43)为卵泡晚期高LH接触组,FSH〉225u/d,且取卵前3日内LH〉225u/d(高LH近期组)。C组(n=64)卵泡早、中期高LH接触组,FSH〉225u/d,且取卵前4日或以前LH〉225u/d,取卵前3日内LH〈225u/d(高LH远期组)。对各组受精率、胚胎植入率、临床受孕率、继续妊娠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胚胎植入率、临床受孕率、继续妊娠率均高于B组(10:4%与7.0%,26.7%与18.4%,20.2%与9.5%,P〈0.05);而与C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10.4%与9.5%,26.7%与23.6%,20.2%与18.6%,P〉0.05),但受精率差异显著(60.2%与50.4%,P〈0.05)。C组的胚胎植入率、临床受孕率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9.5%与7.0%,23.6与18.4%,P〉0.05),但C组的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18.6与9.5,P〈0.05)。结论降调节下COH应用LH〉225u/d时,可使IVF—ET的受精率下降。在卵泡晚期(取卵前3日内)高LH的不良影响较大,其植入率、临床受孕率、继续妊娠率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痢前期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两种主要靶抗原蛋白酶3(protein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表达与子痢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抗原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重度子痢前期和31例同期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中的PR3和MPO。结果(1)重度子痢前期组PR3(+)者占25.8%(8/31),高于对照组的9:7%(3/3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2.763,P〉0.05);重度子痢前期组MPO(+)占25.8%(8/31),对照组占19.4%(6/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369,P〉0.05)。(2)重度子痢前期组ANCA(+)者和ANCA(-)者比较各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肾功能不全患者共4例均发生于ANCA(+)者。结论ANCA可能与子痢前期的肾脏病变有关,是否参与子痢前期的发病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血中脂联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子痫前期重度(severepreeclamp—sia,SPE)组、子痫前期轻度(mildpreeclampsia,MPE)组及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nt low—density lipoproteins,oxLDL)水平,并与其它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三组孕妇血清脂联素虽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3.55±0.20)μg/dl]、SPE组[(3.01±0.31)μg/dl]、MPE组[(2.56±0.50)μg/dl]呈依次下降趋势。(2)三组孕妇oxLDL比较,SPE组[(36.12±2.37)μg/dl]和MPE组[(49.35±4.22)μg/dl]升高,与对照组[(31.71±3.51)μg/d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但SPE组与MPE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组血清脂联素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49,P〈0.01;r=-0.42,P〈0.05),而血清oxLDL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51,P〈0.01;r=0.47,P〈0.05)。三组孕妇血清脂联素与oxLDL均无相关性(P〉0.05)。三组孕妇血清脂联素和oxLDL与血脂其它指标及空腹血糖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oxLDL及脂联素可能是PE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腹部子宫悬吊术治疗不孕症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年来(1989~1993)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EM)和盆腔炎性疾病(PID)的32例不孕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断与手术,并施行腹腔镜下腹部子宫悬吊术,术后针对病因用药物治疗。随访2~6年,总妊娠率56.3%(18/32);活产率53.1%(17/32);流产率3.1%(1/32)。其中EM术后妊娠率85%(11/13),PID46%(6/13),两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1),说明EM组术后妊娠率极显著地高于PID组。提示:对于输卵管通畅的EM和PID不孕患者,腹腔镜下腹部子宫悬吊术不仅可以纠正后位子宫,防止术后再度粘连,消除或减轻疾病引起的症状,还可提高术后妊娠率,为EM与PID的不孕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腹腔镜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不需增力。设备与器械,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63例接受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患者术前和48例术后1~12个月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L-肉毒碱和果糖含量的结果,并以47例正常生育男子作对照研究。输精管结扎后男子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与L-肉毒碱合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吻合术后随访期间,约2/3男子输精管复通良好,精子密度( ),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42.36±31mIU/ml)和L-肉毒碱含量(471.85±194.71nmol/ml)均达正常水平。1/3男子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L-肉毒碱含量无明显增高,同时表现出少精子(5.3±4.2×106/ml)与无精子。  相似文献   

20.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及与宫颈长度联合应用时对早产的预测意义。方法联合国内三家医院对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进行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中fFN的测定及宫颈的超声检测,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共检测122例先兆早产孕妇,75例fFN阳性,阳性率为61.5%。(2)阳性孕妇中7d内、14d内、37周前分娩率分别为22.7%(17/75)、41.3%(31/75)、65.3%(49/75);阴性孕妇则分别为0%(0/47)、0%(0/47)、12.8%(6/47)。对于7d内、14d内和37周内分娩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和87.2%。(3)50例孕妇同时进行了宫颈长度的测量。以宫颈长度≤26mm为异常。50例中fFN(+)和宫颈长度同时异常者7d内、14d内、37周前分娩率分别为13.3%(2/15)、40.0%(6/15)、93.3%(14/15),均显著高于fFN(+)而宫颈长度正常的孕妇。宫颈长度异常而fFN阴性者中无一例14d内分娩。二者同时异常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7.2%,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85.4%。结论(1)在先兆早产孕妇中阴道后穹窿分泌物fFN阳性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有一定的预测意义,阴性预测短期内不发生早产的价值较大。(2)fFN测定与宫颈长度联合应用可以提高37周前早产阳性预测结果,但对短期内发生早产的预测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