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病例摘要 患者 5 5岁 (住院号 81141) ,因绝经 3年 ,大便次数增多伴左下腹痛 2月入院。自诉 2月来大便频 ,成形 ,无血便 ;左下腹持续痛无放射 ;无阴道流血及小便异常。入院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无异常。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光滑 ,子宫常大 ,左附件扪及 6 cm× 5 cm× 5 cm固定硬块。直肠前壁扪及一直径 5 cm硬块。辅助检查 :血 CA1 2 55 3U/ m l。 B超示 :左附件区 6 .2 cm× 6 .3cm× 5 .9cm不均质弱回声团 ,无明显包膜 ,右附件区 (- )。入院诊断为左卵巢癌。经术前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增厚 ,有散在粟粒样结…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式选择及趋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子宫肌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其术式总体可归纳为两类:一为子宫切除术,一为肌瘤剔除术。随着妇科手术学的发展,近年来,在以上两类术式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不同的方法、不同途径的术式。为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术式选择。一、术式选择的原则及...  相似文献   
3.
4.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肾功能损害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肾功能损害二例张崇淑黎培毅例1患者37岁,因右侧肾盂造瘘术后3个月,检查发现盆腔包块,于1992年10月22日入院。入院前5月,患者双下肢及面部水肿,严重时尿量减少。3个月前在外院泌尿科诊断双侧肾盂积水、尿毒症,行右侧肾盂造瘘术,好转...  相似文献   
5.
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33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输卵管妊娠的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是70年代末期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国内起步较晚。本文总结了我院近2年33例经验,手术成功率93.93%。手术时间与一般剖腹术式相似,但术后住院时问明显缩短,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对异位病灶组织的作用。方法:用生物学检测法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5例)、健康成年女性(28名)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所产生的IL-6的活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产生IL-6为(112±25)kU/L,与对照组(70±11)kU/L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存在IL-6高水平状态,由此造成的免疫功能改变可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敏  黎培毅 《新医学》1999,30(2):71-7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对异位病灶组织的作用。方法用生物学检测法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35例)、健康成年女性(28名)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所产生的IL-6的活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产生IL-6为(112±25)kU/L,与对照组(70±11)kU/L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体内存在IL-6高水平状态,由此造成的免疫功能改变可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23例卵巢癌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nm~(2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rtigen,PCNA)表达的检测,目的在于探讨两者与卵巢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探讨PCNA表达与nm~(23)表达的关  相似文献   
9.
阴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薇  黎培毅  廖林 《四川医学》2000,21(12):1039-1040
目的 通过对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术式的改进,减少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及手术并发症,使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得到广泛开展。方法 我们对1994年以来在我院接受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59例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膜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59例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术后恢复与腹式子宫全切除术无差异。其中有12例同时接受盆底修补术,无1例发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研究表明我院开展的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危险及难度,易掌握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对经盆腔腹膜外间隙穿刺插管进行化疗的可行性及其对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系转移的疗效进行探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于盆腔腹膜外间隙注入5-氟脲嘧啶(5-FU)及伊索显(Isovist-300)混合剂后,注药部位局部细胞形态无改变,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观察结果表明,(1)注药后X线摄片,可见髂外、髂内、闭孔、腹股沟深及大部分髂总淋巴结所在位置均包括在药物分布范围之内,重复给药,药物分布范围不变;(2)注药后48小时内,注药侧淋巴结内、FU浓度高于对照侧,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内5-FU浓度介于注药侧与对照侧淋巴结内浓度之间;(3)对己有肿瘤细胞转移的淋巴结,注药后显微镜下可见淋巴结内转移的癌细胞有明显变性、坏死;(4)本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及明显的全身毒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经盆腔腹膜外间隙化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效果可靠的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