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增多症在卵巢肿瘤监测中的临床价值焦鲁霞,李亚里(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血小板虽为血液中最小有形成分,却在动物及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不仅促进止血和形成血栓,还参与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创伤愈合、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  相似文献   
2.
慢性盆腔痛的腹腔镜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CPP)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对105例CPP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术前均行B超检查。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证实有病理改变者占95.24%。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占53.33%,治疗有效率92.86%;慢性盆腔炎27例,占25.23%,治疗有效率88.89%:盆腔静脉瘀血症7例,占6.67%,治疗有效率57.14%;盆腔粘连10例,占9.52%,治疗有效率100.00%。术前B超发现病理改变并经腹腔镜证实者28例,占26.67%,准确率为28.00%。结论 腹腔镜能够明确CPP的病因,并能即时检测和治疗,可作为CPP诊治的常规和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3.
卵巢妊娠(ovarian pregnancy,O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形式,自然受孕后的发生率约为1:(7000—40000),占异位妊娠的0.5%-3.0%。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易发生破裂大出血,难以诊断,故应引起关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EM)猕猴动物模型。方法选择5只健康、月经规律的雌性猕猴(4只实验猴、1只对照猴),在月经第8~15天,雌激素高峰的第3~5天,手术将猕猴的子宫内膜种植到盆腔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对照猕猴用大网膜取代内膜种植。在术后第2、4个月动物月经周期的第8~15天开腹或腹腔镜探查。结果术后第2个月探查,4只实验猴中,3只异位内膜种植存活,其中2只形成异位囊肿。术后第4个月,对2只已形成EM的猕猴行腹腔镜再次探查,其盆腔粘连,异位内膜生长情况与术后第2个月基本相似;3只形成EM的猕猴精神状态、饮食、体质量增长情况均较对照猕猴差,2只发生肠套叠死亡。结论本研究根据种植学说原理成功地构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猕猴动物模型,但猕猴的个体差异是模型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认为遗传因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另一重要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生长对机体的整体机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LPD的组织发生、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将该院一例LPD描述并结合国内外报道100多例,回顾分析LPD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预后.结果LPD属比较少见的平滑肌肿瘤,其临床表现为多灶性、广泛分布于腹膜表面的小结节,酷似恶性肿瘤的转移过程,但通常被证实为良性组织学特征,LPD经活组织病检较易诊断,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虽然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病例已经报道,因为存在许多无症状病例,所以实际数量更多,恶变率约为7%~10%,术前误诊率可达100%.结论LPD通常在术中即可经病理诊断.可酌情行全子宫或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者行保守治疗.术后严密随诊.腹腔镜是首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鼠脑线粒体一氧化氮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主要由存在于胞浆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LArg)生成。最近,Giulivi等[1]发现,分离的大鼠肝线粒体能独立合成NO,并提取和纯化出线粒体NOS。Bates等[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大鼠脑的线粒体内膜存在NOS或其抗原相关蛋白,而NOS激活所必需的底物及辅助因子亦存在于脑神经元的线粒体内。由此我们推测脑线粒体存在有独立于胞浆的LArg/NOS/NO系统,该系统对线粒体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活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分离和纯化的大鼠脑线粒体上用光谱技术直接检测脑线…  相似文献   
7.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将HR-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的意义和价值。方法2004-12-2005-04对301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31例患者,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和液基细胞学(Thinprepcytol-ogytest,TCT)的检测,作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初筛。131例因细胞学异常,或细胞学正常而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PV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31例样本中,经TCT检测正常者1077例(87·43%),ASCUS32例(2·60%),ASCUS-H34例(2·76),LSIL73例(5·93%),HSIL15例(1·22%)。131例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炎症68例(51·91%),CINⅠ20例(15·27%),CINⅡ18例(13·74%),CINⅢ16例(12·21%),浸润癌4例(4·35%),湿疣5例(3·82%)。(2)HPV总感染率34%,HPV阳性者418例,年龄平均(36·93±10·8)岁,HPV阴性者813例,年龄平均(39·68±11·8)岁,HPV阳性组的年龄明显小于HPV阴性组,P<0·01。各病理组HPV感染率分别为:炎症58·82%,CINⅠ80%,CINⅡ72·22%,CINⅢ100%,浸润癌100%,湿疣60%。(3)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和HPV均(-)者,无高度病变的发生;TCT(-)和HPV( )者中,≥CINⅡ的检出率11·1%(1/9),TCT异常和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CINⅡ的检出率最高40·5%(32/79);仅TCT异常而HPV(-)者13·2%(5/38),且5例均为CINⅡ,无原位癌和浸润癌的发生。结论持续的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R-HPV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最佳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满意的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猪模型,并规范猪模型的手术步骤。方法采用全身麻醉的10头雌性猪,仰卧位,穿刺3个操作孔和1个检查孔,分别放置手术器械和腹腔镜镜头。记录子宫+输卵管卵巢切除、子宫角缝合、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以及膀胱修补操作的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共完成子宫+输卵管卵巢切除10例,子宫角缝合20例,10例盆腔淋巴结切除,10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膀胱修补10例。所有手术培训项目均顺利完成,统计学结果提示各类型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呈正态分布,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猪解剖特点可满足妇科常见类型手术的培训。使用猪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模型可以缩短手术医师适应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和新器械的磨合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经腹子宫切除术(A11)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2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4例行LH(LH组),85例行TVH(TVH组),53例行AH(AH组)。对3组的术前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手术结局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LH、TVH与A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0±43)、(116±30)和(213±31)min,m血量分别为(295±203)、(112±87)及(856±529)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件院时间分别为(6.2±2.0)、(7.1±4.6)及(9.4±3.3)d,AH组分别与LH组及TVH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发生率、脏器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术者经验丰富、充分掌握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对于盆腔粘连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说呵能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通常在感染后自行消失.只有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根本原因.其致癌的中心环节是E6,E7与p53和Rb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p53通路(p14-MDM2-p53通路)和Rb通路(p16-CDK4/cyclin D1-pRb通路)功能失活,这是宫颈癌的发病基础.此外,影响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辅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宿主因素和病毒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