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腰椎定量CT(QCT)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66例;年龄(74.47±6.60)岁。9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椎QCT测定,根据腰椎QCT值分为3组:骨量减少组(80~120 g/L,17例,30个椎体),骨质疏松组(40~80 g/L,44例,66个椎体)及严重骨质疏松组(<40 g/L,29例,39个椎体)。术中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及正侧位C形臂X线透视,观察不同QCT值患者的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弥散分布及渗漏情况,对于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术式,相反则采用双侧入路术式,分析腰椎QCT值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穿刺方法的指导意义。结果:90例135个椎体中,共有72例98个椎体骨水泥弥散超过中线,占72.59%。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的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术式,其中骨量减少组有5例8个椎体、骨质疏松组有40例55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有27例35个椎体;且3组患者间骨水泥弥散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97,P=0.000);此外,骨量减少组患者未发生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组有3例4个椎体发生渗漏,严重骨质疏松组有2例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患者均未造成神经损伤等症状,且3组患者间骨水泥渗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2,P=0.326)。结论:根据患者腰椎QCT检测明确患者骨质疏松程度,指导进行穿刺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有效提高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定量CT (QCT)在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合并不同程度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65~81(72.63±3.34)岁。6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椎QCT检测,根据QCT检测值分为3个等级:骨量减少组(QCT值>80 g/L,10例,1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QCT值40~80 g/L,35例,48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QCT值<40 g/L,15例,22个椎体)。观察不同程度QCT值患者的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弥散及渗漏情况,并分析QCT值对脊柱侧弯患者行椎体成形术穿刺点选择、术后侧凸Cobb角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82个椎体中,共有41例55个椎体采用凹侧单边穿刺,占67.07%。其中骨量减少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例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6例35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13例18个椎体;且3组患者间采用单侧或双侧穿刺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9,P=0.001);3组间发生骨水泥渗漏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P=0.496)。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脊柱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根据腰椎QCT检测明确骨质疏松严重程度,选择脊柱侧弯的凹侧进行穿刺,有利于改善脊柱侧弯及恢复脊柱稳定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行改良悬吊复位法给予伤椎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47例,男20例,女27例;年龄59~76(69.74±4.50)岁;骨折椎体节段T10 2例,T11 7例,T12 19例,L114例,L2 5例;对照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61~78(71.02±3.58)岁;骨折椎体节段:T10 3例,T11 8例,T1217例,L1 12例,L2 5例。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及骨水泥注入量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0(8.45±1.73)个月。观察组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对照组3例出现骨水泥渗漏。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伤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9.82±2.55)°,低于对照组(15.87±4.60)°(P<0.05),伤椎前缘高度观察组(21.29±3.65) mm,高于对照组(17.16±2.91) mm(P<0.05)。观察组VAS术前(7.32±1.05)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3.56±1.18)、(1.83±0.67)、(1.27±0.34)分,ODI评分术前(40.12±14.69)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23.76±10.19)、(20.15±6.39)、(13.45±3.46)分。对照组VAS术前(7.11±5.26)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3.82±0.68)、(1.94±0.88)、(1.36±0.52)分,ODI评分术前(41.38±10.23)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25.13±14.22)、(20.61±5.82)、(14.55±5.27)分。两组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均下降(P<0.05),术后两组VAS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悬吊复位法联合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局麻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局麻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29例,男47例,女82例;年龄61~92岁,平均73.7岁;胸椎88节,腰椎101节. 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椎体高度改变、局部Cobb角的改善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4.2个月. 腰痛VAS评分术前为7.9±2.5,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1.8、3.0±2.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高度术后得到部分恢复,Cobb角术前(28.3±13.7)°,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6.2±9.8)°、(19.1±1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漏23例(17.8%),其中1例出现短暂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发生呼吸暂停1例,经抢救恢复;肠梗阻1例,经治疗好转;骨水泥致椎体骨折分离1例;邻椎骨折4例. 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微创外科手术,其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可有效维持骨折稳定,近期、中期疗效肯定,远期有待继续随访. 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其中骨水泥外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单侧穿刺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疼痛VAS评分和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96(52.20±15.59)min;术中出血量2~15(6.06±2.66)ml。未出现骨水泥渗漏及肺栓塞。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7.00±3.33)个月。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伤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比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单侧穿刺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微创、骨水泥渗漏率低、疗效确切的优点,但其安全性仍需大样本进行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6.
王亮  王璨  杨海松  卢旭华 《脊柱外科杂志》2023,21(3):151-154,161
目的 探讨不同复位策略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84例,其中54例采取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手法复位组),30例采用单纯PVP治疗(传统组)。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测量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计算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 12个月。手法复位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2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手法复位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临床效果良好,可更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维持脊柱序列稳定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王化瑾  王博 《脊柱外科杂志》2023,21(2):87-91,115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PKP术中采用椎体支架(VBS)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老年单节段OVCF患者83例,其中47例采用传统PKP治疗(PKP组),36例在PKP术中采用VBS系统治疗(VBS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球囊压力、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局部Cobb角。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 1年。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PKP组比较,VBS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透视时间更长,球囊压力更高,骨水泥注入量更多,骨水泥渗漏率更低,住院费用更高,伤椎Cobb角恢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种术式均能缓解OVCF患者疼痛,PKP术中采用VBS系统能更好地纠正伤椎畸形,且骨水泥渗漏率低,但其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骨水泥应用于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59例,分为A、B两组。A组为PMMA组,B组为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ODI评分进行疼痛疗效评价,测量对照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所有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A、B两组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手术前后差值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以获得与PMMA相近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相邻双椎体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4例相邻双椎体急性OVCF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KP组(61例)与PVP组(73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局部Cobb角、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PK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局部Cobb角均显著优于PVP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KP组和PV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4.75%、32.88%,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率分别为11.48%、27.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PVP手术治疗比较,PKP手术治疗相邻双椎体急性OVCF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风险,病人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8-03诊治的6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采用PKP术治疗(PKP组),28例采用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网袋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结果 2组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骨网袋组手术时间较PKP组短,术中透视次数较PKP组少,骨水泥渗漏情况较PKP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均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但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可有效减少术中骨水泥的渗漏。  相似文献   

11.
李驰  周洋  王靖 《中国骨伤》2019,32(7):609-613
目的:探讨手术床和C形臂X线数字化计量调整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根据经验调整C形臂X线和手术床,观察组在经皮椎体形成术中对手术床和C形臂X线进行数字化计量调整。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隐形失血量和骨水泥灌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角、伤椎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隐形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每个骨水泥灌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褥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7/47),对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脊髓神经损伤2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褥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04(16/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床和C形臂X线数字化计量调整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能提高手术效果,促使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双侧双平面穿刺与单侧经横突基底部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收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胸腰段OVCF患者,均为单椎体新鲜骨折。依据术中穿刺路径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单侧经横突基底部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32例,行双侧双平面穿刺椎体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期间的VAS评分及伤椎矫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等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均获一定程度的矫正,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矫正度有所丢失,而观察组尚不明显,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双平面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OVCF患者,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脊柱力线方面更具优势;但双侧穿刺显著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13.
谭兵  范斌  杨启远  冯敬  雷超  冯伟  罗潇  李英博 《中国骨伤》2021,34(8):710-71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单侧椎弓根外途径精准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a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a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实施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8例,男20例,女48例,年龄为56~90(73.5±8.0)岁,双节段40例,3节段28例,共168个椎体,均采用DSA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外途径精准穿刺行PVP或PKP。椎体分布:T_1-T_629椎,T_6-T_(12)89椎,L_1-L_550椎。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术后记录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和椎体中间高度,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对疼痛和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68例椎体骨折均穿刺成功,术中透视穿刺针尖均达到椎体中线,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良好,左右对称分布。手术时间为35~60(41.6±3.2) min,无穿刺并发症。骨水泥每椎注射量3~5(3.6±0.5) ml。骨水泥渗漏8例,渗漏率11.76%。68例患者随访时间12~27(14.3±3.5)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间高度明显恢复(P0.05)。结论:DSA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外途径精准穿刺行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功能,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11行PVP治疗的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根据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分为2组(各10例),A组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充分弥散,B组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均匀。比较2组术后4 d、3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0例均获得3~6(3.82±0.2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时,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出现1例椎体再骨折、2例椎体塌陷;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 d、3个月的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且A组术后4 d的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明显改善功能障碍与缓解疼痛程度,但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对早期疗效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5.
遇呈祥  王忠平  邱渝江  姜光财  舒华  傅杰 《骨科》2015,6(4):196-200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避免手术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采用经椎弓根入路双侧PV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45例,按病变部位分为胸椎组,腰椎组和合并胸腰椎骨折组,分别于术后3 d、术后1年随访患者,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评价指标,应用SAS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VAS和ODI评分的差异。结果45例骨质疏松型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VP治疗后3 d、1年VAS评分分别降低了(5.87±1.00)分、(4.25±1.28)分,ODI评分分别下降了(54.97±4.92)分、(41.47±5.88)分,术后3 d、1年胸椎组、腰椎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PVP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神经损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PVP是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PVP对骨质疏松引起的胸椎、腰椎骨折疗效相当。 PVP新型材料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的操作、把握好推注骨水泥量和速度是目前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中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采用PVP治疗的43例胸腰椎重度OVCF患者(53个椎体)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中X线透视了解骨水泥椎体内分布情况;比较术前,术后24 h、3个月和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活动功能。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2±12.22)min,骨水泥注入量(3.2±1.6)mL。所有患者随访(9.6±3.2)个月,8例患者9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6个椎体骨水泥渗入相邻椎间盘,2个椎体渗入椎体前,1个椎体渗漏至椎旁软组织),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行特殊治疗。术后24 h、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ODI及活动能力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术中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重度OVCF可简化手术步骤,有效缓解疼痛,显著提高术后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对6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共90个椎体行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经C臂X线机透视定位引导下进行穿刺,将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用螺旋加压注射装置匀速缓慢注入病变椎体。结果共治疗62例,90个椎体,其中单节段40例。双节段16例。三节段6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止痛效果依据目测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价.术后止痛效果达98.4%(61/62).术后立即止痛35例.占56.5%,1d后止痛15例,占24.2%,3d后止痛11例,占17.7%,未能止痛1例.占1.6%。本组无一例发生需治疗干预的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