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脑缺血之后,脑血管重建最常应用的手术系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另外尚有Gold Smith大网膜脑移植术,此手术晚近已成功地应用于治疗儿童Moyamoya病.作者报告应用脑动脉粘合术治疗成人脑缺血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6岁.病例选择如下:23例为脑血管意外恢复期;6例为短暂性缺血性脑血管意外;1例为做颈内动脉结扎的创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重建术是指采用手术方法重新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包括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extracranial -intracranial bypass,EC - IC bypass)等直接血管吻合技术,或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颞肌-脑皮质血管粘连成形术等间接建立脑血流等方法.其主要目的:(1)在主要颅内血管需要阻断时,起代偿作用,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阻断载瘤动脉和颅底手术切除侵犯血管的肿瘤时;(2)重建已闭塞的血管,预防进一步发生缺血,常见于脑缺血和烟雾病(Moyamoya)病的治疗中[1].  相似文献   

3.
Moyamoya病又称烟雾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以脑血管造影发现双侧劲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或闭塞,伴有脑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现将1例Moyamoya病反复脑室出血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术式(即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在治疗成年烟雾病中的效果。方法 37例成年烟雾病中,出血首发者9例,缺血首发者28例,均接收综合术式的治疗,其中18例接收双侧手术,12例接收同侧两支吻合。结果经该手术治疗后,手术侧血流均有立即改善,缺血症状迅速缓解,随访效果好。手术并发症1例,在吻合区附近出现小梗塞灶。结论本手术方式是将颞浅动脉用作与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的血管供体,同时又将硬脑膜(脑膜中动脉)、颞肌(颞深动脉)用作血管融合术的血管供体,故综合术式是治疗成年烟雾病患者有效而合理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是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大脑前动脉、中动脉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颅底异常血管网(烟雾血管)形成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1].好发于东亚地区[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缺血和脑出血[3].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4],包括直接血运重建术、间接血运重建术和联合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直接血运重建术是颅内-颅外动脉的血管吻合(主要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有时可行枕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目前应用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瘤等治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STA-MCA)搭桥术后能迅速增加脑血流量,从而达到改善脑灌注、减少卒中发生的风险.但手术对手术设备及操作者要求高,围手术期可能出现脑梗死、高灌注损伤等并发症.本研究主要针对STA-MCA搭桥术的发展历史、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及疗效等进行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成人烟雾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244例成人烟雾病(Moyamoya病)的临床特征。 方法 分析244例成人Moyamoya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并与日韩及北美Moyamoya病患 者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44例病例年龄为18岁~72岁,平均36岁,其中男124例,女120例,男女比例为1∶1.03;以脑出血为 首发症状入院的57例,187例以脑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本组患者来自我国28个不同省市,河南省34人、 河北省30人,所占病例数最多。全部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 血管成像按照铃木分期,其中1期24侧半球,2期96侧半球,3期112侧半球,4期152侧半球,5期80侧 半球,6期24侧半球。本组244例Moyamoya病患者行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 EDAS),57例出血发病的病例均未出现再出血。187例缺血发病的病例中症状明显缓解的161 例,26例无明显变化。 结论 本研究样本显示的Moyamoya病临床特征与日本、韩国及北美有所不同,即出血型病例发病率 较低而脑梗死发病率明显较高。其发病机制是否有所不同需进一步深入研究;EDAS手术是治疗成人 Moyamoya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缺血型烟雾病(Moyamoya病)经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手术治疗,但症状未缓解的患者,行多点颅骨钻孔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收治的EDAS术后6个月以上症状未缓解的儿童缺血型烟雾病患者20例,行多点颅骨钻孔手术(MB)13例。未行二次手术,仅予临床观察7例,6个月后复查作为对照,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未手术组7例,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4.28%;行颅骨多点钻孔术组13例,症状改善率53.8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手术组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结论部分烟雾病患儿EDSA手术效果欠佳,多点颅骨钻孔手术可以作为EDAS术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Moyamoya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yamoya病(烟雾病)是颈内动脉末端进展性狭窄、闭塞及脑底出现异常血管扩张网所致的脑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此病发病年龄呈双峰样,第一高峰在10岁以内的儿童,第二高峰在40岁左右的成人。成年患者经常表现为出血症状,而儿童多表现为短暂缺血发作或中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是诊断的金标准。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一般适用于脑缺血周期性或进展性发作及脑灌注量下降的病人。其手术方法有多种,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低灌注皮质的旁系血供来预防进一步的脑缺血损伤。本文就Moyamoya病的病理与病因、临床特征及诊断,尤其是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儿童烟雾病(Moyamoya病)患者颅骨多点钻孔术手术前后钻孔处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局部脑 血流变化情况,评价儿童Moyamoya病患者颅骨多点钻孔术手术效果,并选择出最佳的随访方法。 方法 儿童Moyamoya病患者8例,采用颅骨多点钻孔术进行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新生血管情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测定局部脑血流量。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6个月新生血管、 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 结果 颅骨多点钻孔术后1周颅骨钻孔处开始血管生长,术后3个月钻孔处新生血管丰富,SPECT随访 可见钻孔处脑局部血流量均有改善,而未行颅骨钻孔的大脑半球脑局部血流量较术前降低;所有患者 术后缺血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 儿童Moyamoya病患者行颅骨多点钻孔术后,可以看到新生血管形成及局部脑血流量增加,且患 者症状均有改善,提示颅骨多点钻孔手术可能有助于治疗儿童Moyamoya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成 为Moyamoya病手术后动态观察脑血流改善的有效的、无创的随访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分析12例Moyamoya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Moyamoya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2例Moyamoya病患的临床资料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成像(MRI)和CT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表现有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和颅底异常血管网(MMD血管);其中病变呈双侧8例.单侧4例。12例中头颅CT表现有梗塞灶4例,脑出血5例,其余3例表现正常。结论 除DsA外.MRI和MRA是两种可以很好评价Moyamoya病的影像学方法。若儿童或青壮年发生脑血管病,反复出现脑梗死或出现脑室出血、脑叶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则要考虑Moyamoya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治疗缺血型儿童烟雾病(Moyamoya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2年手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儿42例,分为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组和EDAS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联合组,对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EDAS组19例,EDAS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组23例;随访6~ 17个月发现全部手术患者69.05%症状改善,EDAS组改善率52.63%,EDAS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组改善率82.61%,联合手术组较单纯EDAS组效果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AS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联合应用操作简单,与单纯行EDAS相比,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缺血型烟雾病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烟雾病(Moyamoya diseaes,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颅底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该病最早于1957年南日本学者Takeuchi报道,并于1969年由Suzuki和Takaku根据脑血管造影所见命名为“烟雾病”。在中国无论年龄大小,以脑缺血为首发症状的百分比远高于脑出血。本研究报道4例烟雾病伴分水岭脑梗死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告烟雰病合并颅内动脉瘤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制和手术指征.女、42岁,入院前2个月突感头痛、呕吐,伴左侧轻偏瘫,感觉迟钝和同向偏育.经右侧颈动脉和椎动脉造影,见颈内动脉C-1段闭塞'脑底部有Moyamoya血管,后交通动脉增粗,在基底动脉分叉处和右大脑后动脉(交通动脉前段)各有一动脉瘤.左侧颈动脉造影,见左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脑底部亦见有Moyamoya血管.未见硬脑膜血管参与脑的血供,决定直接手术.经右额颞开颅,术中见有  相似文献   

14.
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13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脑室出血分布与闭塞血管范围无关,复发性出血与闭塞动脉范围有关,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均可清晰地显示闭塞动脉和新生细小血管丛。结论:Moyamoya病是脑室出血原因之一,MRA或DSA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烟雾病(MMD)患者治疗模式及其疗效。方法 68例MMD患者(缺血型54例,出血型14例)分别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脑膜脑动脉血管融通术及内科治疗,随访并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40例患者、2例接受脑膜脑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合并动脉瘤的2例行夹闭术及24例接受内科治疗。24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接受STA-MCA手术6例,EDAS手术4例。20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查脑血管造影或CTA提示桥血管通畅及CTP提示颅内脑血流灌注显著改善,随访9.3±2.7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未发生责任侧脑缺血发作;3例出血性MMD接受STA-MCA手术,其中1例患者1年后搭桥侧再次脑出血。结论 STA-MCA手术能够有效提高缺血性MMD患者颅内脑血流灌注,降低脑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临床发病的不同表现,Moyamoya病可主要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两种。一般缺血型多见于儿童,出血型多见于成人。对儿童型Moyamoya病患者进行血管吻合手术已被普遍接受,该类手术能增加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减缓或停止病变的进行性发展。在手术方式上,目前有很多技术上的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搜集2011-01—2012-01在两个医院行颅脑多层螺旋CTA扫描的226例患者,排除存在脑外伤、手术、Moyamoya病、动静脉畸形、脉管炎等易增加脑缺血发作发生率疾病的患者24例,202例纳入本研究,将后交通动脉(PCoA)直接延续为同侧大脑后动脉交通后段,且后交通动脉血管外径大于同侧起源于基底动脉的大脑后动脉(PCA)P1段,定义为胚胎型大脑后循环。依据胚胎型大脑后循环患者的同侧大脑后动脉P1段是缺如或发育纤细,分为完全胚胎型组和部分胚胎型组,大脑后动脉P1段血管外径大于同侧后交通动脉的患者为对照组,统计3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完全胚胎型组和部分胚胎型组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的关联性。结果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34例,其中11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循环20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0例,以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作比较,完全胚胎型组和部分胚胎型组脑缺血卒中的发生率的比值比分别为1.448和3.027,进行Fisher′s精确检验P值分别为0.391和0.030 7。结论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循环与脑缺血卒中发病率增加相关联,而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与脑缺血卒中无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典型Moyamoya病是一个双侧颈动脉分叉部狭窄闭合的过程。单侧典型Moyamoya血管成像表现且对侧正常或可疑血管成像表现是否为典型(双侧)Moyamoya病一直是有争论的。 材料和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日本北海道大学附属医院及分院1986~1995年的10年间收治的10例单侧Moyamoya病例。其中4例儿童,6例成人,年龄为4~56岁,男女各5人,均接受了常规的脑血管造影或数字检影(DSA)检查。如有单侧典型Moyamoya病血管成像表现者,诸如颈内动脉终末部狭窄闭塞改变且为单侧发病,而对侧血管成像正常或微小可疑狭窄表现即诊断为单侧Moyamoya病。与此类似的系统性疾病在此研究中被排除。所有病人在外科治疗前进行了常规血管成像或DSA检查做为对比,术后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相似文献   

19.
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雾病(Moyamoya病)主要表现为因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脑缺血及代偿血管扩张引起的脑出血.一般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筛查颅内血管狭窄的情况后,进一步行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即可确诊.但如果对Moyamoya病的发病特征缺乏足够了解,也容易漏诊或误诊.我们对Moyamoya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利提高对Moyamoya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两个医院行颅脑多层螺旋CTA扫描的226例患者,排除存在脑外伤、手术、Moyamoya病、动静脉畸形、脉管炎等易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疾病的患者24例,202例纳入本组研究,将后交通动脉(PCoA)直接延续为同侧大脑后动脉交通后段,且后交通动脉血管外径大于同侧起源于基底动脉的大脑后动脉(PCA)P1段,定义为胚胎型大脑后循环。依据胚胎型大脑后循环患者的同侧大脑后动脉P1段是缺如或是发育纤细,分为完全胚胎型组和部分胚胎型组,大脑后动脉P1段血管外径大于同侧后交通动脉的患者为对照组,统计3组缺血性脑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