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12例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临床资料。方法 用RFCA技术治疗难治性SVT。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例,共10条旁道皆消融成功,成功率100%,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T)3例,成功率100%,本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2个月—1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RFCA为治疗SVT安全有效方法,有条件基层医院可以开展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与射频消融(RFCA)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表心电图(ECG)起搏标测法、心动过速标测法、窦性心律下P电位(浦肯野电位)标测法.结果 29例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全部经射频消融成功,随诊1个月~36个月无复发,心动过速标测消融组与窦性心律下P电位标测消融组在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起搏标测组与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RFCA治疗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②心动过速下标测消融与窦性心律下标测消融优于起搏标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52例PSVT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4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AVRT)28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8%,无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1~2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治疗PSVT时充分的人才、技术及设备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慢径改良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访了184例房室结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的AVNRT患者[男性82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48.8±15.2)岁],平均随访时间(32±2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PR间期、心动过速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接受随访的本组患者慢径改良术成功率99.5%(183/184),复发率3.8%(7/184),其中术后1周内复发3例,6个月以上复发4例。一度房室阻滞经心电图证实为5例(2.7%),经动态心电图监测为9例(7.6%)。二度房室阻滞2例(1.7%),无一例发生三度房室阻滞。95.1%的患者远期随访无任何不适主诉。结论远期随访表明,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治疗AVNRT是安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探讨房束旁道的电生理特点与Mahaim电位在射频导管消融 (RFCA)中的意义。 1997年 7月至 2 0 0 3年 1月对 3例拟诊为房束旁道引起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RFCA。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18,2 3,2 5岁。心动过速发作史 7~ 16年 ,频率 180~ 2 30次 /分 ,发作时均有明显心悸 ,其中 1例伴头晕、胸闷。窦性心律时心电图 1例正常 ,另 2例示轻微预激。食管心房调搏与心房程序刺激均易诱发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呈宽QRS波形。 3例均在三尖瓣环右后侧壁标测到的Mahaim电位处 ,于窦性心律及心房起搏下放电消融。 2例彻底阻断旁道前向传导 ,另 1例反复放电未阻断旁道 ,但重复术前程序刺激心动过速不再诱发。分别随访 5年、2年、6个月心动过速均未复发。结论 :RFCA治疗房束旁道介导的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Mahaim电位在RFCA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国内8家医院小儿心内科1994年4月26日至2012年9月30日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3 058例,年龄0.33-16.50(7.6±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的RF-CA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患儿共计3 058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 561例(83.7%)及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VT/PVC) 497例(16.3%).SVT患儿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 630例(63.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750例(29.3%),心房扑动/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AFL/IRAT) 40例(1.6%),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AT)141例(5.5%).2 958例患儿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6.8%,复发率4.8%,其中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原旁路/消融点复发3.6%,新的旁路/起源部位/心律失常类型1.2%.1 580例AVR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7.7%,复发率4.0%,其中原旁路复发2.4%,新的旁路/心动过速类型复发1.6%.右前/中间隔旁路首次消融成功率较低(88.2%),原旁路复发率较高(19.4%).740例AVNR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9.3%,复发率4.4%,其中原消融类型复发4.0%.40例AFL/IRA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7.5%,随访无复发.131例FAT患者接受消融,首次消融成功率84.7%.其中采用二维标测成功率81.0%;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率91.5%.FAT患者消融复发率12.6%,其中原消融点复发率11.7%.467例VT/PVC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3.1%,其中采用二维标测成功率92.1%;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率100%.起源于不同部位VT/PVC首次消融成功率以左心室中后间隔起源为最高,达96.9%;最低为多源性VT/PVC,为66.7%.VT/PVC消融复发率6.4%,其中原消融点复发5.5%.不同年龄组首次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CA并发症17例(0.55%),包括完全性房室阻滞4例(0.13%),二度房室阻滞6例(0.20%),血气胸1例(0.03%),麻醉意外1例(0.03%)及血管并发症5例(0.16%).结论 RFC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是根治某些类型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低龄患儿RFCA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与其他年龄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消融术难度有所增加,需谨慎选择.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射频导管消融可明显提高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成功率.丰富的经验及熟练的操作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8例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消融同形室性早搏根治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18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19~45岁.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有频发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后,电生理检查和消融一次进行,标测和消融同形的室性早搏,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处(消融靶点).靶点定位后进行射频消融,温度50~60度,能量30~40W.即刻成功标准为放电后10 s内同形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消失,且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观察30 min窦性心律稳定.随访成功标准为术后动态心电图24h室性早搏少于100个,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结果18例患者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17例,其中1例存在2种形态的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于肺动脉瓣上及瓣下消融成功.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1例,于主动脉瓣上左Valsalva窦内消融成功.即刻成功17例.随访平均(23±1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16例,复发2例,1例于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消融成功,另1例于术后6个月复发,未接受第2次消融.1例术后出现少量心包积液,经放置引流管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消融同形室性早搏是根治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用体表心电图的大体定位及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进行RFCA.结果 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10例,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2例(1例起源于左后分支、1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手术即刻成功25例.术中1例在放置ABL导管时机械性的压迫希氏束出现一过性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AVB),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糖皮质激素处理,2 h后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例放置希氏束电极时,出现Ⅰ度AVB,未经处理自行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2例平均随访(2.8±1.3)年未复发,3例半年后复发,其中AVNRT 2例,AVRT 1例,再次消融均获得成功.结论 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技术成熟、安全、疗效好.术后复发可能与消融点准确性、消融能量及消融时间趋于保守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FVT)的消融终点以提高RFCA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FVT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心内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结果 22例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手术后21例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图形,8例左前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术后6例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前分支阻滞图形。30例均消融成功,无复发。结论消融术后新出现的左后分支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可作为消融成功终点判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术前合并房室阻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方法与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2年来术前存在房室阻滞的AVNRT患者行RFCA治疗的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患者[男8例,年龄(64±14)岁]中4例曾行RFCA治疗,8例为原发性PR间期延长,1例曾行房间隔修补术,其中诊断慢快型AVNRT 10例,快慢型和慢慢型各1例,未诱发心动过速1例。未诱发者未行消融,其余所有患者消融均成功,随访5~24个月期间未见心动过速复发及房室阻滞加重。结论在合并房室阻滞的AVNRT患者进行消融时应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情况决定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在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采用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9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7例。结果:SVT消融成功率为91.4%,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慢径路消融的成功率(81.8%vs96.8%及96.6%;P均<0.05)。随访37.3±20.7个月,8例复发,其中2例发作次数较术前减少,口服普罗帕酮可预防发作,另6例再次消融成功。IVT首次消融均成功,随访19.5±10.3个月,2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提示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简称窦律)下X线影像解剖定位与P电位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射频消融儿童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窦律下X线解剖定位结合P电位标测方法 30例,激动顺序标测法(对照组)25例。比较两种标测方法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和复发率。结果窦律下X线解剖定位结合P电位标测方法 30例,4例未能诱发ILVT,30例均消融成功,成功率100%。激动顺序标测方法 25例,2例未能诱发ILVT,23例(23/25)成功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100%。术后随访3个月至13年,前者复发1例(3.3%),后者复发3例(1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病例再行射频消融获成功。全部患儿术后体表心电图均无左后分支阻滞。结论窦律下X线影像定位结合P电位标测方法指导射频消融治疗ILVT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波持续时间(P wave duration,PWD)及E/e'对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后心房纤颤(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首次环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的房颤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在CARTO 3系统引导下完成环肺静脉隔离(PVI)并成功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是否有房颤复发。根据术后随访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成功组,探讨PWD及E/e'与房颤RFCA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研究RFCA术后平均随访6月,导管射频消融术后6月房颤复发14例,成功组47例。①复发组和成功组平均P波持续时间(mPWD)分别为:(141.93±16.75)ms和(118.55±13.7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和成功组E/e'分别为(15.61±4.11)和(10.53±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PWD和E/e'可作为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78,1.021~1.138,P=0.006和1.420,1.094~1.843,P=0.008。③分别绘制ROC曲线显示,mPWD和E/e'预测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止值分别为127.5 ms和12,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是:0.870,0.773~0.951和0.846,0.738~0.958,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5.7%,78.7%,54.5%,94.9%,80.3%和85.7%,72.3%,48.0%,94.4%,75.4%。结论PWD和E/e'可作为RFCA术后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WD>127.5 ms、E/e'>12的患者RFCA术后AF复发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 方法 入选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其中试药组 35例(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 36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常规给予胺碘酮和华法林,试药组加用稳心颗粒。观察两者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左房内径大小及早期复发情况。结果 试药组早期复发率为9%,对照组早期复发率为31%,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T-proBNP水平及左房内径呈下降趋势,且试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心颗粒能够减少房颤射频术后早期复发,降低NT-proBNP水平及缩小左房内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治疗病例,比较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指导PSVT导管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着重分析永久性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方法自199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心血管内科共完成PSVT导管消融治疗且资料齐全的病例2098例。使用Carto3前称为二维组,使用Carto3后称为三维组,比较使用Carto3指导PSVT导管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着重分析永久性Ⅱ°以上AVB的发生率,总结发生AVB的病例特点,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共完成PSVT导管消融治疗病例2098例,其中发生永久性Ⅱ°以上AVB 5例,发生率0.24%。二维组1443例,发生永久性Ⅱ°以上AVB 5例,发生率0.35%;三维组655例,未发生永久性Ⅱ°以上AVB。发生AVB的病例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后间隔部旁道2例,希氏束旁旁道1例。发生AVB时消融术者手术年限情况:二维时代术者2名,发生并发症时术龄分别是7年和15年,三维时代术者2名,发生并发症时术龄分别是1年和3年。结论间隔部旁道消融和房室结慢径改良有发生AVB的风险,应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治疗可显著降低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术后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射频消融术(RFCA)后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AVB)发生的时间、心电图特征及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体会。9例迟发性AVB者中7例于放电过程中出现一过性Ⅲ度AVB。每日氢化考的松用量平均为500(300~800)mg,用药时间最短5天、最长15天。9例中8例完全恢复,平均恢复时间为8.3(5~15)天;1例遗留Ⅰ度AVB。平均随访5.6(0.5~9)年,1例出院时有Ⅰ度AVB的患者,于3年后复查显示Ⅱ度Ⅰ型及Ⅱ度Ⅱ型AVB,并安置心脏起搏器治疗。结论:RFCA后发生的迟发性AVB与放电时发生的一过性Ⅲ度AVB有关;经大剂量激素治疗后绝大多数可完全恢复,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射频导管消融360例儿童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2月360例因心律失常在我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的儿童患者360(男213例、女147)例,年龄15个月14(10±3)岁,平均体质量34 kg。结果 急性期消融成功率98.9%(356/360例),4例消融失败。360例患者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8例,占85.6%,307例(99.7%)患者消融成功,其中隐匿性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1例、显性旁路(预激综合征)8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05例;室性心律失常42例,其中室性早搏15例(均消融成功),27例室性心动过速(其中4例并发结构性心脏病,25例消融成功);房性心律失常10例(9例消融成功,其中典型心房扑动3例,不典型心房扑动1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6例)。所有患儿围术期均未出现明重要并发症。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随访期复发率为2.2%(8/356例),其中6例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有适应证的心律失常儿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32例,年龄12~83(46±16)岁。心动过速发作史1d至48年,平均(10±8)年。采用常规方法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1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17例,房室结折返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例,房速5例,房扑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速1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96.7%,复发率4.1%。术后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传导阻滞1例,气胸3例。结论射频消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原因。方法: 对356 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其电生理资料。结果: 356例中10例复发,复发率2.8%,320例患者射频术后无心房回波,无跳跃现象,一直未复发;术后有心房回波无跳跃现象未诱发出室上速17例,其中3例复发;术后有跳跃及心房回波未诱发出室上速11例,其中5例复发;术后有跳跃无心房回波未诱发出室上速8例,2例复发。10例复发患者,第2次射频消融术后房室结不应期均较第1次术后延长,且与术前快径不应期差值明显减小,第2次射频消融术后随访至今(>9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慢径残存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519例,总成功率为95.0%(493/519)。其中旁道参与的SVT379例(共384条旁道),离断375条,成功率(97.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34例,阻断慢径成功率94.7%(126/133);房性心动过速6例,成功4例,成功率66.7%。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1~52月,24例SVT复发(4.6%),再次接受RFCA后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