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钩吻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从古人所描述的治疗作用、中毒症状、植物形态和产地分布等方面考证,本草中的钩吻包括胡蔓藤、雷公藤以及其他某些植物,面以雷公藤为主。  相似文献   

2.
野葛考     
野葛,见于中医妊娠禁忌歌之书,相沿已久,未加嵇考,以致部分医者误认为野葛为临床常用之葛根,病者亦然。然野葛究系何种药物?现考证如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下,草之六,钩吻条云:“‘钩吻’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草等”。李时珍曰:“此草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也”。《中国药学大辞典》云;“钩吻:本品入口则钩人喉吻,故名钩吻,古籍别名:‘野葛、毒根’。《神农本草》云:“钩吻一名野葛,一句已明”。吴普曰:“野葛生桂州以南,村墟闾巷间皆有,被人通名钩吻。系漆树科漆树…  相似文献   

3.
正剧毒植物钩吻(Glsemium elegans Benth.)又名断肠草、野葛、大茶药、黄藤、火把花、猪人参等,为马钱科(Loganiaceae)胡蔓藤属常绿一年生木质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等长江以南省份及东南亚地区。钩吻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包括:甲基钩吻素乙(gelsedine)类、钩吻素甲(gelsemine)类、葫蔓藤乙素(humantenine)类、钩吻素子(koumine)类、蛇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榕产钩吻的生药学特征,建立其生药学鉴别方法与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植物形态鉴定、显微特征鉴定、理化性质鉴定等手段对榕产的钩吻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榕产钩吻生药学鉴别特征主要有无毛、茎长、叶断面齐、淡黄色花漏斗状聚伞花序、味特异等性状特征,木质部宽广、含大量石细胞等显微特征,以及含有生物碱、紫外灯下呈现鲜亮的天蓝色荧光等理化性质特征,可与相近植物相区别。结论确立了榕产钩吻生药学鉴别方法与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新型治疗药物以及治疗靶点亟待研究。中国钩吻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盛产于闽、粤、桂等地。钩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含有数十种生物碱单体,其中钩吻素子(koumine,KM)为国产钩吻生物碱单体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有效成分。民间一直应用钩吻原植物治疗各类疼痛,尤其神经性疼痛与癌性疼痛。有报道,钩吻总碱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但治疗指数小,有效量与中毒量较接近。本文拟从国产钩吻分离纯化获取钩吻素子,并报道其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选取本地采集的钩吻根和茎,提取钩吻总生物碱;应用高速逆流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钩吻总碱获得钩吻素子单体,纯度达99%;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熔点测定等确证其化学结构,钩吻素子分子式为C20H22N2O,分子量306.3。钩吻素子原料药对光、温度、湿度稳定,钩吻素子水溶液在pH值3~8以及温度在室温、40℃、60℃条件下稳定。在大小鼠坐骨神经慢性束缚损伤(CCI)模型和脊神经结扎模型上,以动物机械阈值、热阈值和自发痛行为为指标,首次观察到ig或sc钩吻素子具有显著的抗NPP作用,有效剂量远低于中毒剂量(小鼠sc钩吻素子LD50为99 mg·kg-1)。脊髓可能是钩吻素子抗NPP的重要作用部位;脊髓神经活性甾体3α,5α-四氢孕酮(3α,5α-THP)参与调控NPP,钩吻素子可显著提高CCI模型大鼠脊髓腰段内3α,5α-THP的水平;3α-羟化类固醇脱氢酶(3α-HSD)是催化3α,5α-THP合成的关键酶,钩吻素子可显著上调脊髓3α-HSD酶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钩吻素子具有显著的抗NPP作用;增强脊髓3α-HSD酶的表达,促进脊髓3α,5α-THP的生成,可能是其发挥抗NPP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历代文献考证和现代植物学的研究,对《金匮要略》中钩吻的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确定书中记载钩吻应为伞形科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或毛茛属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禺毛茛R.cantoniensis DC.、扬子毛茛R.sieboldii Miq.和茴茴蒜R.chinensis Bunge.等一类植物。  相似文献   

7.
钩吻素子和钩吻素甲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吻为马钱科Loganiaceae植物断肠草(胡蔓藤)GelsemiumelegansBenth的根、叶[1]。其毒性大,以外用为主,能祛风、消肿、拔毒、杀虫和止痒[2]。近20年来,不少单位以口服钩吻粉或总碱来治疗胃癌、食道癌等。在镇痛方面也取得显著效果[3]。为了研究钩吻中多种生物碱,笔者用氯仿热提法[4]从福建长泰生长的约吻根中提取生物总碱,并用柱层析分离得到两种生物碱晶体,经光谱(IR、Ms)确定为已知生物碱钩吻素子(Koumine)和钩吻素甲(Gelsemine)。这两种生物碱是首次从福建长泰的钩吻中提取分离出来。1仪器:Kofler显微镜熔点测定仪,岛…  相似文献   

8.
钩吻中毒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吻(Gelsemium elegans Benth)又名断肠草、胡蔓藤等,系马钱科植物,其全草各部均有剧毒,尤其嫩叶毒性很强。有人将它作为“杀虫剂”,还有人当作治疗“风湿病”的草药。我们自1959年至1979年收治钩吻中毒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钩吻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钩吻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钩吻生物碱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47篇,从其中化学成分的理化常数、结构式、提取分离方法、药理作用、毒性以及开发前景等方面对钩吻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钩吻中含有生物碱成分44种,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提取分离方法为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钩吻生物碱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镇痛镇静等药理活性;钩吻中的毒性成分也为生物碱类成分,这给广大研究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2批不同发酵天数钩吻的急性毒性及镇痛药效。方法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发酵14天、21天钩吻半数致死量(LD50),并获取2批不同发酵钩吻的最大安全给药剂量为药效学浓度。采用醋酸扭体法测定不同发酵钩吻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疼痛阈值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结果 发酵14、21天的赤芝钩吻的LD50分别为10.91 g·kg-1、15.4 g·kg-1;2批发酵钩吻对醋酸扭体镇痛模型的镇痛率分别为74%、79%,发酵钩吻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且批次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2批不同发酵天数赤芝钩吻毒性降低,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2批次之间镇痛药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钩吻中毒的应急检验方法。方法 选取导致2022年3月广东普宁市鸡矢藤煲汤中毒事件的涉案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鉴别等检验方法鉴定致毒中草药。结果 样品外皮具深纵沟及横裂隙,截面具放射状纹理,含有石细胞和草酸钙簇晶,提示其为钩吻。涉案样品与钩吻对照药材及钩吻素子、钩吻素甲对照品在薄层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在液相色谱-质谱中检测到涉案样品含有钩吻素子和钩吻素甲。结论 本次中毒事件是由于误食混入鸡矢藤药材的钩吻而导致。基于长期从事有毒中草药中毒应急检验的经验,总结钩吻等有毒中草药中毒应急检验的常用方法,对有毒中草药监管和应急检验工作提出思考与建议,加强精准识别和快速筛查方法的研究等,为误用有毒中草药中毒应急检验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避免钩吻等剧毒中草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黄静  苏燕评  俞昌喜  许盈  杨渐 《海峡药学》2010,22(3):197-200
目的探讨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消化系统肿瘤的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观察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食管癌细胞TE-11和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对SW480细胞和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SW480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5±0.10,0.76±0.28,0.52±0.22和1.41±0.06mmol·L^-1。对MGC80-3细胞IC50分别为0.82±0.19,1.20±0.33,1.14±0.23和1.22±0.11mmol·L^-1。钩吻素子、钩吻素甲和钩吻素己对TE-11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TE-11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4±0.05,1.94±0.30和1.73±0.35mmol·L^-1。对细胞HepG2的IC50分别为1.26±0.32,1.82±0.35和1.79±0.54mmol·L^-1。结论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具有抗消化系统肿瘤活性,并存在一定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肿瘤效应及其诱导凋亡作用。方法①在小鼠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上观察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对H22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②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腹腔注射钩吻素子对H22小鼠实体瘤的抑瘤率为40.29%、36.57%、22.89%;钩吻素甲对小鼠H22实体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28.91%、16.85%、9.68%;但1-甲氧基钩吻碱小鼠H22实体瘤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钩吻素子可诱导SW480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并且可使SW480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阻止细胞从s期至G2期转移,从而诱导其凋亡。结论钩吻生物碱化合物特别是钩吻素子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具有一定的构效关系,钩吻索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钩吻中毒的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钩吻是毒性极强的外用中药,应用不当或误服可致中毒,有时还可致命。主要毒性成分是钩吻碱,以钩吻素子含量最高。钩吻中毒主要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并抑制脑和脊髓的运动中枢。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可出现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是钩吻中毒最常见的死因。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洗胃时须注意监测呼吸情况,必要时先行气管插管再洗胃。  相似文献   

15.
王河山  黄福龙  王文杰  王英豪 《药学研究》2022,41(11):721-725,730
目的 综述目前钩吻毒性及其炮制减毒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钩吻的毒性成分及其减毒存效的炮制方法进行了综述。结果 钩吻的毒性研究主要以成分结构研究及药理实验为主,在减毒方面主要从炮制、配伍、新型制剂技术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结论 目前钩吻的减毒研究仍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使钩吻减毒存效技术广泛应用在钩吻开发及临床使用中,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明确钩吻素子是否具有抗焦虑作用。方法以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为动物模型,评价钩吻素子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和连续皮下注射给药的抗焦虑活性及特点。结果钩吻素子能显著增加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次数和在开臂的停留时间百分率(P<0.05,P<0.01);钩吻素子在实验剂量下对大鼠自主运动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钩吻素子可能具有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常绿钩吻碱(Sempervirine,SPV)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考察常绿钩吻碱的解离常数,为常绿钩吻碱的剂型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结合摇瓶法测定常绿钩吻碱在不同pH的PBS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正辛醇-PBS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常绿钩吻碱的解离常数。结果 常绿钩吻碱在pH 1.2~7.4的PBS中的溶解度为285.356~557.945 mg?L-1,油水分配系数在0.316~5.803,解离常数pKa为11.10。结论 pH值影响常绿钩吻碱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常绿钩吻碱的低溶解度与解离常数可能影响其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钩吻总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庆春  郭涛  张萍  张跃新  张利平 《中国药房》2006,17(13):969-971
目的:研究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钩吻总生物碱中主要成分的方法和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不同型号的HPD系列大孔吸附树脂对钩吻总生物碱进行提取纯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钩吻总生物碱中主要成分的峰面积为指标,考察最佳工艺和参数条件。结果:HPD-500、HPD-600、HPD-8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钩吻总生物碱提取效果好,并得到HPD-800的最佳工艺和参数条件。结论:采用HPD-800型大孔吸附树脂及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的方法,可用于钩吻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的钩吻急性毒性快速筛选方法。方法 将线虫同步化到l4期,优化体系DMSO浓度、吐温-80用量、染毒时间,确定最优实验条件,建立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的钩吻急性毒性快速筛选方法。结果 以M9缓冲液为基本培养液,秀丽隐杆线虫在钩吻粗提物溶液中暴露LC50为39.722 mg?ml-1(95%置信限33.802-45.985 mg?ml-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试验周期短,样品用量少,该方法可作为钩吻急性毒性研究中钩吻毒性变化的快速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UPLC测定钩吻素子的含量及其水溶液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吻素子的含量,并考察其水溶液在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2%正丁胺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0.5 m L·min?1,检测波长256 nm,测定3个批次钩吻素子的含量,并考察钩吻素子水溶液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结果钩吻素子分离度良好;在10.19~112.2μ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定量限为0.1μg·m L?1;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45%,n=9);3个批次钩吻素子平均含量为99.97%;钩吻素子水溶液室温条件下连续7 d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适用于钩吻素子含量测定,且本品水溶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