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上海市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现况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针对外来孕产妇死亡已构成影响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瓶颈”问题,分析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适宜模式与方案,为完善出台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专家咨询与焦点组访谈方法、卫生政策分析与评价方法等相关知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结果 (1)上海市目前仍是采用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建立的以户籍所在地为基础的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模式,并针对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出台了相关政策;(2)上海市近10年来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6.92/10万,其中本市户籍者为11.58/10万,外来孕产妇为57.98/10万,本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22.47/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64/10万,外来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54.68/10万下降到2005年的48.46/10万;(3)外来孕产妇的建册率、产前检查率、产前诊断率和产后访视率均低于本市户籍孕产妇;(4)10个外来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在2004年8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1年期间共接产外来产妇12529例,比前年同期增加248.41%。1年期间未发生外来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为4.65‰(低于前一年的5.94‰)。结论 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去落实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包括政府对“面的控制”——政策保障、资金支持、舆论覆盖;医疗保健机构对“点的建设”——观念的转变、适宜技术的推广、服务项目的精简以及质量的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链的操作”——网络的建设、健康教育项目的深入普及、管理流程的简约便捷、保健关口的前移、服务平台的合理科学搭建及其人、财、物的必要支持、执法力度的加大,严肃查处非法接生、老法接生和个体医生进行产前检查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围产保健服务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关系。方法:对1997年5省113县有关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的县级资料及相应的人口、经济1围产保健资料进行多因素、多水平分析。结果:平均孕产妇死亡率(MMR)为159.30/10万,平均新生儿死亡率(NMR)为39.76‰;平均产前检查覆盖率60.90%,住院分娩率30.57%,新法接生率58.03%,产后访视率33.77%;住院分娩及新法接生对孕产妇死亡有保护作用,产前检查对新生儿死亡有保护作用。结论:5省农村贫困地区围产保健服务水平较低,提示提高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及加强产前检查是降低两个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江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探讨农村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11个县市农村1998年1月1日-2003年10月20日有活产的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共计889人,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采用χ^2检验法。结果:浙江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9.67%,住院分娩率97.83%,剖宫产率31.91%,产后访视率(至少3次)76.32%。孕产妇保健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生育活产儿数。结论:浙江省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产前检查率、早孕检查率、产前5次检查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至少3次)达到全国甲类农村保健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省户籍孕妇与温岭户籍孕妇围产保健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两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别。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11月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外省籍孕妇660例与同期分娩的温岭籍孕妇2435例,以外省籍孕妇为研究组,温岭籍孕妇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0.76%,对照组为99.51%,剖宫产率研究组为36.7%,对照组为56%。两组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随产检次数增加而减少,研究组产后出血并未因产检次数增加而减少。结论普及产前检查可以改善外来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难点,直接影响到新“两规”目标任务的完成。据统计2003年省外流动人口在浙江省分娩活产数51010例,孕产妇死亡35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68.61/10万,高出该省户籍孕产妇死亡率近5倍。其中计划外生育比例为65%,低经济水平比例84.6%,非住院分娩比例41.2%,评审为可避免死亡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孕产妇保健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了解湖北省孕产妇保健状况,探索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1个县(市)1998年1月1日~2003年10月20日有活产的17~45岁已婚育龄妇女共计687人,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70检验法、非参数检验法,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前进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城市及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分别为99.4%,84.7%;住院分娩率95.6%,54.8%;剖宫产率46.1%,10.7%;产后访视率67.3%,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孕产妇保健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收入和年龄,农村是生育活产儿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是否为农民、是否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结论湖北省城乡孕产妇保健状况和影响因素差异较大,首次产前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明显低于产前检查率,与全国甲类城市和农村保健服务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5年1~12月在上海市南汇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娩的所有流动人口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病史资料和流动人口分娩登记表信息,对1152例流动孕产妇构成、产前检查次数、分娩方式及分娩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没有做过产前检查或只有1次产前检查的流动孕产妇占60%,产前检查次数与产次有关(P<0.0001),流动孕产妇剖宫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 387元,阴道分娩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105元,结论: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住院分娩费用相对其收入仍偏高,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降低经济负担,为更多的孕产妇提供限价服务。  相似文献   

8.
外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外来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其与产前检查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至2006年上海市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人口分娩点住院分娩的7 867份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来产妇年龄偏小,经产妇占一半以上(50.8%);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5.23%,产前检查不足4次者占62.02%;剖宫产率20.52%;新生儿男女性别比118.59:100;产后出血1.08%,胎儿畸形0.31%,巨大儿7.45%.产前检查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有积极作用.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调与产次有显著关系(P=0.001).结论 外来孕产妇缺乏足够的围产期保健,应进一步加强系统的产前检查和质量控制,切实改善外来流动人口的母婴保健状况.应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及非法性别鉴定的管理,有效降低外来产妇新生儿出生性别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昆山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改善服务利用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应用自拟问卷对2009年以后分娩的昆山市536名孕产妇进行调查,了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1次占99.1%,产前检查≥5次占96.6%,首检孕周12周占80.2%,建卡率占96.0%,产后访视≥1次占71.0%,产后访视≥3次占6.1%,剖宫产率占40.5%。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水平在收入和距最近医院距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对产前检查率、建卡率、首检孕周12周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山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水平总体较高,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仅产后访视较低,市内公立医院的住院分娩服务面临较大的供给压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现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北京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以及流八城市的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提供服务的现状.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收集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结果 被调查的539名育龄妇女.平均年龄29.6岁,90.9%已婚,其孕期早检率为43.7%、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37.6%,选择回户籍地分娩的妇女住院分娩率(67.5%)高于留在北京分娩的妇女的住院分娩率(37.6%)。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妇女的住院分娩率(63.8%)高于初中以下者的住院分娩率(46.4%)。定性调查发现。流八地医疗保健机构、公安、街道等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是按户籍人口进行配置的.因此这些部门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时,面临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提供妇幼保健的医疗单位的现有服务模式、收费标准等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结论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下。建议政府在为医疗保健部门人员经费配置时考虑流动人口数量;另外,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需加强多部门合作,改变现有服务模式、提供适宜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新疆牧区牧业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为新疆牧业医院制定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及能力建设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3个牧业县1055户游牧和665户定居牧业人口家庭中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8年新疆牧区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率为91.9%(游牧90.7%,定居93.3%)、住院分娩率70.0%(游牧65.5%,定居75.3%)、产后访视率21.7%(游牧17.4%,定居26.8%),均远低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44.8%的孕产妇没有接受孕早期产前检查,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及以上医院产前检查的比例较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69.7%是由接生员/村医和家人/朋友接生,可及性差是导致新疆牧区孕产妇在家中分娩最主要的原因;新疆牧区游牧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和产后访视率低于定居者;游牧孕产妇保健的可及性低于定居家族。结论: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孕产妇保健服务需要量大且远未被满足,政府在牧区尤其是游牧点应加大卫生投入,加快建立健全健康保障制度和牧民医疗救助制度,改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2.
流动育龄妇女母婴保健知识调查结果分析与健康促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深圳市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根据调查结果科学评估与制定全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专项行动计划(简称《降消项目》)与健康促进策略,最终促进流动孕产妇能自觉自愿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与住院分娩,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内流动人口较密集的城乡交汇区向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随机发放母婴保健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共256份,分别以户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为分析项目,运用SPSS 11.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育龄妇女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知识答对率越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年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文化程度是影响深圳市流动人口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的关键因素。提示加大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教育力度,提高这部分人群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最终促进这部份人群自觉自愿住院分娩,是突破深圳市《降消项目》健康促进的关键和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2年项目地区42个贫困县妇女保健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项目县妇女分娩前后所接受的卫生服务调查、分析影响住院分娩的因素 ,评价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并提出促进母亲安全分娩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结果 :产前检查率均在 97.1%以上 ,产前检查地点主要以乡卫生院为主占 53 .1% ,住院分娩率逐年在提高 ,住院分娩地点仍以乡卫生院为主占 40 .6% ,但仍有少数孕妇在家分娩。结论 :由于我国西部 42个项目县的大部分地区较为贫困 ,交通不便等问题 ,仍有一些孕妇在家分娩 ,村接生员仍是主要的接生者。怎样提高住院分娩率 ,保障母亲婴儿健康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还需加强宣传力度 ,以此来促进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持续有效可行的危重孕产妇救治的院级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分析2005~2009年该院危重孕产妇抢救及25例死亡孕产妇情况。结果:①5年危重孕产妇共2 054例,占年分娩数的8.12%,其中81.60%的危重孕产妇由全市各医院转运而来。②5年危重孕产妇死亡率逐年降低,分别为:5.08%、1.57%、1.36%、0.68%、0.44%,主要死亡原因是产前子痫、产后出血、重症感染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死亡的影响因素以外籍户口非计划生育管理人员为主,且非第一胎占多数(84.00%),48.00%未进行产检,发现问题未进行就诊处理的占64.00%。各级医疗保健知识技能占36.00%。③中山地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及住院分娩率5年平均为90.80%、96.25%和99.98%,而25例死亡孕产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76.00%、40.00%和60.00%。结论:落实危重病人院级质量管理、发挥抢救团队的作用,各级医院密切配合,保健部门与医疗部门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知识技能、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及系统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孕妇对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6~7月对上海市19个区县的450名外来孕妇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被调查孕妇中,86.00%已经建册,91.11%进行了产检,75.56%将来准备在二、三级医院分娩,72.89%准备在上海分娩。从影响因素看,影响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有丈夫户籍、收入和医保,丈夫为上海户籍、家庭月收入高和享有医保的孕妇更愿意选择在上海和二、三级医院分娩;外来孕妇选择医院时首先考虑医疗质量(占68.56%),但"规范产检"受到经济收入的影响。研究显示,孕期保健服务的利用与孕妇年龄、妊娠史、孕妇本人及丈夫的文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目前上海市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平价优惠政策推广,使得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生育经历的孕妇之间对孕产期服务利用差距逐渐缩小,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并加大保健服务的宣传力度,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加安全、高质量、公平的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享受限价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服务现状,完善流动人口分娩救助方式。方法:以调查表和问卷形式,调研上海市平产分娩点限价服务实施基本情况,包括准入条件、财政补贴和限价收费执行情况等。结果:①2010~2011年上海市有21家平产分娩点医院开展限价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服务,2011年较2010年流动人口孕产妇比例略有上升(80.7%升至82.6%),而享受限价住院分娩的比例有所下降(73.9%降至72.0%)。②21家平产分娩点中,8家(38.1%)连续2年无财政补贴,每年享受限价分娩人数不足百人。③现行限价标准过低,服务对象拒付超出费用,2010~2011年欠费共50万元。结论:平产分娩点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限价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育负担,但准入条件、落实财政补贴、限价标准等重要环节有待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 ,降低南宁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自 2 0 0 0年 1~ 9月在南宁市各医院建卡做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46 35例 ,通过在孕期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后 ,与 1999年各项保健指标进行比较 ,以评价孕期健康教育结果。结果 :2 0 0 0年住院分娩率达 99.16 % ,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亦明显增高 ,由 90 .32 %上升到92 .41% ,尤其是高危妊娠得到更好的管理 ,使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10 0 % ,孕产妇死亡率由 1999年的 33.94/ 10万降至 0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产前保健质量、保障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问卷中的6 285名流动人口孕产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统计描述、χ2检验、Fisher精确性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建档率为95.1%,产前检查达标率为88.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本人文化程度为初中(OR = 0.358,95%CI:0.196~0.654;OR = 0.651,95%CI:0.454~0.933)、家庭月均收入3 000元以下(OR = 0.394,95%CI:0.236~0.660;OR = 0.419,95%CI:0.293~0.597)、未接受过妇幼和生殖健康教育(OR = 0.512,95%CI:0.397~0.659;OR = 0.756,95%CI:0.639~0.893)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档案建立情况和产前检查达标情况均较差,配偶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OR = 0.592,95% CI:0.424~0.827)的孕产妇产前检查达标情况较差;流入东部地区(OR = 1.436,95% CI:1.071~1.925;OR = 1.394,95%CI:1.138~1.708)的孕产妇产前档案建立情况、产前检查达标情况较好,流动范围为跨县流动(OR = 1.481,95%CI:1.106~1.982)的孕产妇产前档案建立情况较好。结论 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利用情况相对较好,但仍存在可改善空间,应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户籍与流动孕产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现状,探索不同特征对孕产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孕产妇妇幼保健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方法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国内8城市户籍与流动人口对比专题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PPS抽样原则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国内8城市的户籍与流动孕产妇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纳入孕产妇共计820名,户籍和流动孕产妇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接受率差异较大,分别为83.26%和60.66%,接受方式以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和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为主;其中有无子女(OR = 0.382, 95%CI:0.207~0.704, P<0.0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OR = 0.198, 95%CI:0.105~0.374, P<0.01)以及健康档案建立情况(OR = 0.237, 95%CI:0.105~0.531, P<0.01)是流动孕产妇接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OR = 0.156, 95%CI:0.085~0.287, P<0.01)和健康档案建立情况(OR = 0.260, 95%CI:0.143~0.474, P<0.01)是户籍孕产妇接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结论 政府与基层卫生服务部门应努力破除制度壁垒,促进公共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提高户籍与流动孕产妇整体妇幼保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