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白银市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方法:对2003~2008年白银市早孕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高危产妇管理率、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白银市2003~2008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53.62/10万。孕产妇保健服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和内科合并症,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相关性最大。结论: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尤其是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三门峡市2003-2014年新生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关联性,进一步探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13年三门峡市6个县(市、区)死亡的新生儿死亡情况和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2003年、2014年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8.43‰和2.72‰,定基比分析其下降幅度达51.50%,呈明显下降趋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2003年70.50%,2014年为98.00%,呈上升趋势;新法接生率2003年为99.00%,2014年为100.00%。结论三门峡市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的提高对我市新生儿死亡率下降有重要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保健,巩固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50个县新生儿死亡及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省卫Ⅵ项目县1992年平均新生儿死亡率为49.77%。,新生儿7天内死亡占73.1%,1天内死亡占43.1%。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和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死前保健服务状况、人口出生率、年人均收入、文化水平、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等都是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要想从总体上改善儿童出生后的生存条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特别是增加妇幼卫生投入,将工作重点放在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针对新生儿主要死因开展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各级妇幼卫生人员的服务能力,加强孕期、产期、新生儿期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与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产前检查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401.4/10万下降至2011年180.7/10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从2002年33.3%和63.0%上升至2011年62.5%和83.2%。经趋势检验,孕产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呈上升趋势(P<0.01)。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法接生率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相关性,新法接生率为孕产妇死亡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消)希望通过加强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覆盖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10年来,我县在各级政府、妇联、卫生、财政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通过项目实施单位的不懈努力,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死亡与支持性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2001~2006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 000个"降消"项目县有关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国"降消"项目县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和产前检查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住院分娩、新法接生、产前检查均与孕产妇死亡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均有影响,可将这些指标作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支持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武隆县不同经济类型的7个乡镇107个村10万人口的妇幼卫生基础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孕产妇死亡率为30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17‰,婴儿死亡率为69.8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死亡为主(75.82%),婴儿死亡以新生儿死亡为主(66.38%),新生儿死亡以7天以内死亡为主(84.42%);1~4岁儿童死因居前三位的是腹泻、溺水、肺炎。②7岁以下儿童体检率为3.45%,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率为2.84%,孕产妇接受3次以上产前检查率14.00%,产后访视率为15.34%,新法接生率为24.56%,住院分娩率为24.3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与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产前检查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401.4/10万下降至2011年180.7/10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从2002年33.3%和63.0%上升至2011年62.5%和83.2%。经趋势检验,孕产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呈上升趋势(P0.01)。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法接生率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相关性,新法接生率为孕产妇死亡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0-2010年河南省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孕产妇保健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Cox-Stuar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2000-2010年河南省监测地区人群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其孕产妇保健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0年河南省及其城乡婴儿死亡率分别由30.91‰、10.05‰和33.99‰下降至712‰、5.51‰和8.03‰,年均下降分别为13.65%、5.83%和13.44%,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下降幅度(25 96%)超过城市(4.54%),城乡间差异由23.49%逐年减少至2.52%.孕产妇建卡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低出生体重率与婴儿死亡率之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738,P=0.004),影响强度依次为住院分娩率、低出生体重率、新法接生率、建卡率、产后访视率.结论 河南省及其城乡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农村超过城市,城乡间差异逐年减小;孕产妇建卡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是影响婴儿死亡率 下降的重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水平及妇幼卫生系统管理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探讨经济、妇幼卫生系统管理和卫生人员数量对吉林省1987~1998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工农业生产总植、人均收入和住院分娩率是影响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并对现行的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等产前检查服务系统管理进行评价,提示应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及新法接生的质量,提高妇幼人员业务素质,配备必要的设备方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南北方部分地区1994—2000年的孕产妇系统保健状况及其变化。方法 数据来自“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中13个县(市)的围产保健监测数据库。研究对象为19942000年在上述项目县(市)分娩了孕满20周单胎活产儿的368589名妇女。结果 从19942000年,南北方地区产前检查率一直高于99.0%,第一次产前检查时的平均孕周从1994年13.1周提前至2000年的10.7N,早孕检查率从65.5%升至79.4%,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比例从34.1%升至71.8%,住院分娩率从913%升至98.8%,家庭分娩率从5.6%降至0.6%,产后访视次数≥3次的比例从80.5%升至951%。除早孕检查率外,同期比较,北方地区的其他各率均低于南方地区,且北方地区的城乡差别大于南方地区。结论 中国南北方地区的孕产妇系统保健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南北地区之间、北方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对基本生育健康服务的利用状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195名育龄妇女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产前检查率40.0%,住院分娩率11.8%,产后访视率15.9%,均远远低于2003年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产前检查率:85.6%,住院分娩率:62.0%,产后访视率:53.3%)。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对基本生育健康服务需要量大且远远未被满足;基本生育健康服务利用各项指标非贫困人口均高于贫困人口。结论:建议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加快建立健全健康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重视弱势人群的卫生保健,改善贫困人群的基本生育健康服务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方农村孕产妇围生保健特征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997~2000年河北5县孕产妇的围生保健资料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早孕检查率由1997年的77.3% (10 513/13 607)上升到2000年的81.7%(10 998/13 460);平均产前检查次数和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1997年最高,为7.0次和87.4%(11 893/13 607),2000年时最低,为5.8次和73.2% (9 850/13 460);1997年的住院分娩率为87.4%(11 879/13 607),2000年时上升到97.3% (13 103/13 460);4年间3次及3次以上产后访视率均在95.0%以上,最高为(3.4±0.7)次, 最低为(3.3±0.6)次。结论河北省农村地区的住院分娩率已接近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孕妇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与5次及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A large number of medically indigent women in rural areas currently receive little or no prenatal care, raising major concerns regarding perinatal health. In Colorado, subsidized prenatal and labor/delivery programs have been institut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 programs in one rural county. In these rural programs, private physicians, health department personnel, and social work staff at the local hospital collaborate to provide financial assistance, comprehensive health education, and quality medical care for eligible pregnant women. The identified benefits and barriers unique to the provision of quality perinatal care in rural sett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1至2014年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的现状和效果,探讨各项保健服务指标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动态数列和多样本秩和检验分析各指标的时间趋势和地区差异,运用秩相关分析探讨各保健服务指标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2001至2014年,我国各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住院分娩率上升最快,平均上升速度达2.10%;2014年,不同地区在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587、21.357,均P<0.05).同时,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6.25%和6.73%;2014年,两指标的地区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856、14.455,均P<0.05).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与各保健服务指标之间均存在强的负相关(|rs|值为0.776~0.996,均P≤0.001),其中两项死亡率均与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的相关性最大.结论 2014年,我国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以及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仍存在地区差异,尚需进一步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邱艳  熊庆  肖兵  梁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046-3049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现状、了解相关因素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2000~2004年我国孕产妇死亡数据及全球154个国家的孕产妇死亡数据,用直线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结果:人均国民总收入(r=-0.389)、享有足够的环境卫生设施的人口百分比(r=-0.664)、女性成人识字率(r=-0.722)、城市化人口百分比(r=-0.593)、采用避孕措施的比例(r=-0.742)、产前保健覆盖率(r=-0.473)、分娩时有专业医护人员护理的比例(r=-0.705)等因素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总和生育率(r=0.336)与之呈正相关。不同水平的孕产妇死亡率,其影响因素各有不同。结论:我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重点在边远地区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水平不同的沿海、内陆、边远三类地区,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做好围产保健、计划生育、住院分娩等工作,以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新疆牧区牧业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为新疆牧业医院制定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及能力建设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3个牧业县1055户游牧和665户定居牧业人口家庭中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8年新疆牧区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率为91.9%(游牧90.7%,定居93.3%)、住院分娩率70.0%(游牧65.5%,定居75.3%)、产后访视率21.7%(游牧17.4%,定居26.8%),均远低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44.8%的孕产妇没有接受孕早期产前检查,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及以上医院产前检查的比例较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69.7%是由接生员/村医和家人/朋友接生,可及性差是导致新疆牧区孕产妇在家中分娩最主要的原因;新疆牧区游牧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和产后访视率低于定居者;游牧孕产妇保健的可及性低于定居家族。结论: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孕产妇保健服务需要量大且远未被满足,政府在牧区尤其是游牧点应加大卫生投入,加快建立健全健康保障制度和牧民医疗救助制度,改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8—2019 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 “十四五”相关部门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相关措施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对2008—2019 年广西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因构成和孕产期保健措施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孕产期保健服务各项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性。 结果 广西孕产妇死亡率从2008年的23.0/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1.5/10万,年均降幅6.11%,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08年的17.3/10 万下降到2019年的14.5 /10 万,年均降幅1.6%;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2008年的24.9/10 万下降到2019年的10.1/10 万,年均降幅7.9%。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孕产妇死亡率较高。2008—2019年产科出血和羊水栓塞排列孕产妇死因构成的前2 位。2011年以后,建卡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均在90%以上,住院分娩率均超过99%。建卡率、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与孕产妇死亡率存在负相关(P<0.05)。 结论 广西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乡和地域之间的孕产妇死亡率水平仍存在差距。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与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密切相关。需要在加强农村地区尤其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妇幼保健人员的产科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高孕产妇个人及家庭的自我保健知识水平等方面实施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The real magnitude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the city of Uberlandia, Brazil, is fairly unknown. The aim i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the city during 1997. METHODS: Death certificates of women between 10-49 years old from Uberlandia were used as a main data source with additional interviews with family members. Only women between 10- 49 years of age at time of death were included. Maternal deaths were further confirmed at the health services level by checking medical records and interviewing physicians. All maternal deaths occurring up to one year after delivery were investigated. Data was collected on delivery conditions, frequency of prenatal care visits, gestational age at death, previous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site of death, and any avoidable conditions. Maternal mortality rates (MMR) per 100,000 newborn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re were a total of 204 deaths, but only 173 were from Uberlandia residents. Six maternal deaths were registered, four (66.7%) up to 42 days after delivery, and two (33.3%) up to 43 days to 1 year. Direct obstetric causes (toxemia- 60%; haemorrhage- 40%) were associated with 5 deaths (83.3%), and indirect (16.7%) with 1 death (cardiac disease). The MMR calculated from death certificates was 22.2 but the adjusted rate was 66.6. CONCLUSIONS: The MMR is above the expected.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prenatal and delivery care as well as to the correct way of filling out death certific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