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p16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p16基因内外显子1、2(exon1、exon2)的分子遗传学改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SSCP法对40例已确诊NHL进行p16基因外显子1、2的突变研究;选取p16基因内部微卫星位点D9S265,D9S259,D9S161,D9S169对MSI进行检测.结果 40例NHL中,P16基因总突变率为35.0% (14/40),位点D9S161、D9S259的MSI组的P16的突变率明显高于MSI阴性组,而D9S265和D9S169则与之相反(P>0.05),D9S259、D9S161、D9S265外显子2的突变和缺失率均高于外显子1.结论 ①NHL中存在较高p16基因突变率和MSI,提示其突变和MSI可能参与NHL的发生、发展;②通过统计分析,微卫星位点的MSI主要影响p16基因外显子2的突变和缺失;③微卫星位点D9S161和D9S169与p16基因的关系较紧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DNA错配修复基因系统(Mismatch repair gene system,MMR)功能缺陷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对38例T细胞NHL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方法检测17号染色体p53基因周围4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标志D17S945、D17S938、D17S947、D17S926的MSI,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细胞hMsH2、hML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38例T细胞NHL中MSI的阳性率为23.68%(9/38),LOH为7.89%(3/38)。各位点MSI、LOH频率介于2.86%~18.42%和0.00%~5.26%。各位点MS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hMSH2、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2.63%(20/38)、42.11%(16/38)。结论:T细胞NHL中存在MSI和MMR蛋白表达缺陷。  相似文献   

3.
T细胞淋巴瘤p53突变与其周围微卫星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细胞淋巴瘤p53突变和其周围微卫星DNA的改变及两者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T细胞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PCR、PCR-SSCP技术观察38例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组织及其肿瘤旁淋巴组织或同一病例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8的点突变研究和p53周围4个微卫星位点D17S945、D17S938、D17S947、D17S926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改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结果 p53基因外显子5~8总突变率为39.47%(15/38).微卫星改变的阳性率为23.68%(9/38),LOH为7.89%(3/38).各位点MSI、LOH频率介于2.86%~18.42%和0~5.26%.微卫星改变阳性肿瘤的p53突变率为55.56%(5/9),阴性者为34.48%(10/29)(P>0.05).D17S926和D17S947位点LOH阳性组与阴性组的p53突变率分别为100%、36.11%(P>0.05).结论 T细胞淋巴瘤中存在微卫星改变和p53基因突变,两者发生无明显关系.但微卫星改变阳性的肿瘤,p53突变倾向于高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老年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腺癌(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DNA微卫星的改变.方法 应用稀释性PCR技术检测老年人ESCC、EADC和Barrett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中D2S123、D3S1616、D3S1300、BATRII、D5S346、D17S787和D18S61 7个位点DNA微卫星的改变.结果 在非稀释DNA中,23例老年人ESCC和18例老年人EAD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频率分别是47.8% (11/23例)和38.9%(7/18例),杂合性丢失(LOH)的频率分别是26.1%(6/23例)和16.7%(3/18例),两者的MSI或LOH频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在稀释DNA中,8例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序列的MSI和LOH频繁出现,尤其在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上,与非稀释DNA的MSI和LOH频率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老年人ESCC和EADC微卫星改变没有差别.老年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Barrett化生-异型增生-腺癌组织DNA的MSI和LOH普遍存在,它们可能是EAD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D3S1616、D2S123、D3S1300和D17S787位点的微卫星改变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BRCA1抑癌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BRCA1抑癌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与散发性大肠癌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阐明BRCA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41例大肠癌标本及对应的正常组织进行BRCA1基因D17S579位点MSI、LOH检测。结果:41例大肠癌D17S579位点MSI、LOH检出率分别为21.95%1、7.07%;在肿瘤TNM分期中,D17S579位点MSI检出率在TNMⅠ+Ⅱ期为36.36%,高于Ⅲ+Ⅳ期的5.2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17S579位点,LOH与大肠癌的TNM分期有关,在大肠癌TNMⅢ+Ⅳ期为36.84%,高于Ⅰ+Ⅱ期的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发性大肠癌BRCA1抑癌基因D17S579位点存在MSI和LOH,MSI和LOH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大肠癌的进展,BRCA1抑癌基因MSI可能在中国人散发性大肠癌早期阶段起作用,而LOH多发生在大肠癌晚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染色体3p14区域D3S1300、D3S1600LOH及MSI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p14区域两个微卫星多态性位点,显微分离提取4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石蜡切片中的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经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进行LOH及MSI研究。结果42例样本中有21例至少存在一个位点的LOH,D3S1300位点LOH的频率为29%,D3S1600位点LOH的频率为26%,MSI发生频率相对较低,D3S1300的MSI频率为5.3%,D3S1600的MSI频率为7.7%。D3S1300、D3S1600位点LOH的发生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CMNX2=7.773,P〈0.05)。而MSI与之无相关性(CMNX2=1.432,P〉0.05).结论3p14区域内D3S1300、D3S1600位点具有较高的LOH,提示这两个微卫星位点附近可能存在尚未克隆的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染色体3p14区域LOH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提示检测该区域的LOH可作为病变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CML病人不同时期8、9、17号染色体上5个微卫星位点的MSI和LOH。结果 在D8S555位点,CML加速、急变期(AP+BC)病人的MSI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期(CP)病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9);8号染色体上D8S555、D8S559位点MSI发生率明显高于9、17号染色体上D9S67、TP53A1/A2、AFMal27xg9位点,AFMa127xg9位点LOH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4个位点,差异有显著性(x^2=1.858~9.946,P〈0.05、0.01)。结论 微卫星遗传不稳定性是CML发生和转化过程中的常见事件;不同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CML病情演变中所起作用不同;AFMa127xg9位点附近可能存在与CML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微卫星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ang JZ  Qin LX  Ren N  Ye QH  Ying WD  Liu YK  Tang Z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62-166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循环DNA微卫星变异的特点及其与肿瘤组织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位于染色体8p上3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62例肝细胞癌血浆、组织标本的DNA进行了杂合性缺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结果 在联合检测的3个微卫星位点上,39例发生了LOH的组织标本其对应的血浆标本中有33例在相应位点检测到了相同的改变,一致性为84.6%;在19例MSI阳性的组织标本中,其对应的血浆中有14例检测到了相同的MSI,一致性为73.7%;62例HCC血浆DNA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阳性率(58.1%,36/62)明显高于MSI(29.0%,18/62)(P〈0.01);HCC组织、血浆DNA在D8S277位点的MSI阳性率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位点(P均〈0.05)。结论 HCC血浆循环DNA与肿瘤组织微卫星变异有较高的一致性变化,血浆循环DNA可以用来反映肿瘤组织的微卫星变异;LOH方式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SI的作用次之;D8S277是HCC中对MSI敏感的一个检测位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系统(Mismatch repair gene system, MMR)功能缺陷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42例B细胞NHL肿瘤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SH2、hMLH1 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PCR技术检测4个微卫星位点D17S945、D17S938、D17S947、D17S926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 42例B细胞NHL的肿瘤组织中,hMSH2、 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3.33%(14/42)、38.10%(16/42),MSI阳性率为30.95%(13/42)。hMSH2、hMLH1 蛋白表达缺失及MSI与肿瘤是否发生于淋巴结无关。结论 DNA错配修复系统基因缺陷及微卫星不稳定性在B细胞NHL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9号染色体微卫星复制错误(RER)现象,探讨微卫星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用于检测染色体微小缺失的意义.方法 选取AL病人53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在9号染色体共选择5个微卫星位点,对骨髓细胞DNA及作为对照的自身口腔黏膜细胞DNA进行多重PCR扩增,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观察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的发生情况.结果 53例AL中,共36例发生了至少1个位点的MSI,AML中有15例发生了MSI,10例发生了LOH;ALL中有5例发生了MSI, 4例发生了LOH.其中位于9p21上的D9Sl62、D9S1748、D9S171 微卫星位点LOH发生率分别为0(0/53)、5.7%(3/53)和7.5%(4/53), MSI发生率分别为15.1%(8/53)、7.6%(4/53)和11.3%(6/53);位于9q34上的D9S61和D9S67位点在AL中LOH发生率分别为11.3%(6/53)和5.6%(3/53),MSI发生率分别为5.6%(3/53)和9.4%(5/53).其中D9S61位点LOH均发生于AML,发生率为18.1%,显著高于ALL,差异有显著性(P=0.046).至少发生2个位点MSI即RER 的有6例,占11.3%.结论 AL 较高的RER 表达率提示,广泛的MSI与AL的发生发展有关;AML在D9S61上检测出较高的LOH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与AML发生有关的基因改变;微卫星标记技术为研究AL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B细胞淋巴瘤微卫星不稳定性及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及杂合性缺失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学上的意义。方法:选取6号染色体上7对多态微卫星标记,结合PCR及银染技术,采用凝胶成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分别检测53例B细胞淋巴瘤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及杂合性缺失。结果:在位点D6S275MSI的发生率为7.5%(4/53),其中包括2例DLBCL,FL和B-CLL/SLL各1例,LOH总的发生率达66%(35/53),其中包括DLBCL19例(19/21,90.5%),FL8例(8/13,61.5%),B-CLL/SLL8例(8/19,42.1%),DLBCL的LOH率同B-CLL/SLL、F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位点D6S275可能存在一个抑癌基因,该基因的缺失对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是否有重要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癌FHIT基因的杂舍性缺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从染色体3p14:2选取4个微卫星标记,PCR方法检测50例胃癌和远端正常胃黏膜组织FHIT基因的LOH和MSI。结果: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LOH和MSI发生的平均频率分别为32.4%和26.4%。LOH和MSI与胃癌的Bo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Laurcn分型均无显著相关。LOH阳性率胃癌穿透浆膜组显著高于未穿透浆膜组(P〈0.05)。MSI阳性率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FHIT基因的MSI参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LOH对胃癌的发展演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57kip2基因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不同阶段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以探讨HCC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运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30例肝癌组织p57kip2基因位点上2个微卫星位点(TH01和D11S2359)进行LOH的检测。【结果】30例肝癌组织中有9例至少在1个微卫星位点(30.0%)表现出LOH,且分化好肝癌组织LOH率明显低于和分化差肝癌组织。【结论】p57kip2基因位点频繁的LOH在HC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微卫星变异。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40例食管鳞癌、40例正常及26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所在区域的3个微卫星位点D3S1561、D3S1289及D3S1448进行检测,分析其微卫星不稳定(MSI)及杂合性缺失(LOH)状况。结果: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三个位点的MSI总阳性率为65.0%,高于在癌组织的30.0%(P<0.05);前者的LOH总阳性率为7.6%,与后者的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的MSI及LOH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MSI及LOH的r分别为0.623和1(P均<0.05)。结论:错配修复缺陷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过程,且是早期分子事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hMLH1基因的LOH并非一个常见和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