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检测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3186C〉T),并分析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06—01/2007—05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明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9例,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9例,运用酶连接检测反应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肝功能、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所有受试者均为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CC,CT,TT基因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分别为22.78%,50.63%,26.58%,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21.74%,53.62%,24.64%。SNPs-3186C〉T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SNPs-3186C〉T不同基因型的各测量指标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在东北地区汉族人中存在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SNPs-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2005北京市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有糖尿病家族史,且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348例,同时选择非糖尿病健康对照37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鉴定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SNPs-11377C/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726例研究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型糖尿病组中CC,CG,GG基因型分别为171例(49.1%),151例(43.4%),26例(7.5%),正常对照组中CC,CG,GG基因型分别为180例(47.6%),173例(45.8%),25例(6.6%)。SNPs-11377C/G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SNPs-11377C/G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性别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③SNPs-11377C/G不同基因型组中肥胖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的特征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rs26672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SNPs-11377C/G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观察脂联素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包括乳腺癌组患者70人,健康对照组30人。结果 SNPs-11377C/G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癌和正常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组C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GG型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C基因型CA153与CE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SNPs-11377C/G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疾病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区-765G/C 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汉族人2 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00 例T2DM 患者、100 例健康对照者(NC)的COX-2 基因-765G/C 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资料.结果 (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2DM 患者中,-765GG 型携带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 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水平与非GG 型携带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中虽COX-2 基因-765G/C 多态性与T2DM 发病无明显相关,但-765GG 基因型能影响T2DM 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IF-1基因启动子区rs58172684 A/G与rs2336433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法对200例乳癌病人和200例正常对照者的WIF-1基因启动子区rs58172684 A/G与rs2336433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乳癌病人WIF-1基因启动子区rs58172684 A/G与rs2336433 C/T位点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17.475、38.798,P〈0.001);乳癌病人rs58172684 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χ2=11.620,P〈0.001)。rs58172684 A/G位点AA、AG、GG等3种基因型和rs2336433 C/T位点CC、CT、TT等3种基因型与年龄、病理分级、组织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乳癌病人WIF-1基因启动子区rs58172684 A/G与rs2336433 C/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散发性乳癌的发生相关,G等位基因可能为其发生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因芯片检测法,并初步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MTHFR基因位点C677T的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位点突变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醛基修饰玻璃基片,阵列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型,生物素标记显色.应用该芯片检测7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并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 建立检测MTHFR基因SNP的基因芯片.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病例组中MTHFR基因的C677T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8.5%、53.8%、7.7%,健康对照组中C677T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5.0%、62.5%、2.5%.结论 成功建立检测SNP的基因芯片法.MTHFR基因位点C677T的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易感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启动子区C-2123G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广东地区健康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240名该地区汉族人P-选择素基因C-2123G的基因型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P-选择素C-2123G基因型以GG型发生频率最高,各位点各基因型频率:CC型8.33%,CG型42.5%,GG型49.17%;C,G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58%,70.42%,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英国和泰国人群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P-选择素C-2123G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和P<0.05);而与中国成都和湖北地区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P-选择素启动子区C-2123G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某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不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T/CD36脂肪酸转位酶基因启动子区-3489C/T和密码子区478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96例T2DM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的-3489C/T与478C/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一例存在FAT/CD36基因启动子区478C→T突变,基因型均表现为478CC之纯合子,478CC和478T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和0。(2)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的-3489C/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82和0.683。结论昆明地区的汉族人中FAT/CD36基因的启动子区一3489C/T和密码子区478位C/T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汉族人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231例HBV感染者,165例HBV感染康复者和135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结果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HBV感染组、HBV感染康复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清HBV-DHA<1×103copies/ml的HBV感染者组和HBV-DHA≥1×103copies/ml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HBV无症状携带组,两组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汉族人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人群对HBV易感性及感染后的病毒血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的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保护素(OPG)基因启动子rs2073617T/C和第一外显子rs2073618G/C位点基因多态性在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20例福建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为研究对象,分成ACS 360例(ACS组)和对照组360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OPG基因rs2073617T/C和rs2073618G/C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同时采用DNA测序对酶切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1)在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OPG基因rs2073617T/C多态性位点存在TC、TT、CC三种基因型;rs2073618G/C多态性位点也存在GG、GC、CC三种基因型.(2)对ACS组与正常对照组OPG基因rs2073617T/C、rs2073618G/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ACS组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以上病变组之间比较OPG基因rs2073617T/C、rs2073618G/C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福建地区汉族人群OPG rs2073617T/C、rs2073618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CS发生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患者临床诊疗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10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个组受试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测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肝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分别为(43.69±6.12)U/L、(36.37±5.04)U/L、(48.07±6.41)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36±3.37)U/L、(21.64±3.15)U/L、(20.85±3.0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分别为(321.84±42.75)μmol/L、(6.30±2.02)U/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0.61±30.37)μmol/L、(2.25±1.40)U/mL],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为(40.72±6.20)U/mL、(80.27±11.78)U/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42±6.91)U/mL、(92.82±12.2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及GSH、MD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呈正相关(r=0.835、0.722、0.741,P0.05),CAT、SO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呈负相关(r=-0.685、-0.71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862、86.79%、93.24%,均明显高于肝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单独检测的0.670、62.03%、81.82%和0.754、77.64%、64.55%(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损伤较为严重,受试者肝功能及GSH、MDA水平越高,CAT、SOD水平越低,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越大;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被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11377 C>G在云南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应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技术,对83例云南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11377 C>G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云南汉族人群中脂联素基因-11377 C>G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4%、48.8%和4.8%,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8%和29.2%. CC基因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与国内各研究、日本人、多数高加索人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南非黑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明显高于瑞典人群(p<0.001).结论:不同人种间-11 377 C>G是存在种族差异性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白细胞介素-1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和140例健康者,应用PCR、DNA测序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3基因启动子-1055C/T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水平.结果:2组白细胞介素-13基因启动子-1055 C/T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基因型携带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3基因启动子-1055C/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2011年11月前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Springer、Ovid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人群脂联素基因-11377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组研究中国人群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2型糖尿病病例2 598例,对照4 508例.Meta分析发现,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位点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中G等位基因与C等位基因[OR=1.14,95%CI(1.03,1.25),P=0.009]、基因型(CG+GG)与CC[OR=1.19,95%CI(1.06,1.35),P=0.004]、基因型CG与CC[OR=1.14,95%CI(1.00,1.29),P=0.05]、基因型GG与CC[OR=1.34,95%CI(1.06,1.71),P=0.0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 中国人群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醛糖还原酶(AR)基因C(-106)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了125例对照者、85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和78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DM+CHD组)AR C(-106)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检测了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Glu),血脂水平.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的C(-106)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组间HbAlc,Glu,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未发现AR C(-106)T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相关性.结论 AR C(-106)T多态性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无明显关联性,不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8(in terleuk ine-18,IL-18)基因编码区105A/C位点多态性在汉族人中的分布频率及其与血清IL-18含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 erase cha 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 en t length polym orph ism,PCR-RFLP)的方法,对87例健康个体IL-18编码区105A/C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观察,同时检测血清IL-18水平,探讨其与基因型间的关系。结果健康汉族人IL-18编码区105A/C位点基因型以AA型最为多见,占64.4%,其次为AC型和CC型,分别为33.3%和2.3%;等位基因A和C频率分别为81.0%和19.0%。经等级资料和相关分析,IL-18基因编码区105位点A→C单核苷酸突变与血清IL-18含量呈正相关(χ2=6.29,P<0.05,r=0.311)。结论汉族人IL-18基因编码区105A/C位点多态性与其血清含量存在相关性,提示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个体在某些疾病遗传易感性方面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湖北汉族人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231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5例,无症状携带156例),165例HBV感染自愈者和135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结果: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慢性HBV感染组、HBV感染自愈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清HBV-DNA<1×103copies/mL的慢性HBV感染者组和HBV-DNA≥1×103 copies/mL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HBV无症状携带组,两组之间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汉族人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人群对HBV易感性及感染后的病毒血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的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509C/T单核苷酸多态性(NCBI SNP数据库:rs1800469)分布的特征及种群间遗传差异.方法 采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鉴定383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族个体血样DNA的基因型,并与国外其他人群相比较.结果 ①我国汉族人群TGFβ1-509C/T基因型多态性CC∶CT∶TT=125(0.326∶189(0.494)∶69(0.18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C∶T=0.573∶0.427.②与日本、意大利及朝鲜人群比较,我国汉族正常人群TGFβ1基因-509C/T无论是基因型,还是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合率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汉族正常人群TGFβ1基因-509C/T存在高度多态性,与已报导的部分国外人群相比无明显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试剂测定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对照组的脂联素及TNF-α,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并分析与其他常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脂联素(5.05±4.47)μg/ml低于对照组(8.15±6.4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5);而其TNF-α(1.93±1.09)ng/ml高于对照组(1.28±0.8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P〈0.05),脂联素与空腹胰岛素及BMI负相关(r分别=-0.26,-0.24,P均〈0.05),TNF-α与Lnγ-GT正相关(r=0.23,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能与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瘦素基因G2548A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107例NAFLD患者(NAFLD组)的瘦素基因G2548A位点,并以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即HOMA-IR,分析NAFLD患者瘦素基因G2548A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的关系.结果:NAFLD组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44%、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瘦素基因2548位点变异型与HOMA-IR呈正相关(比数比为0.885,95%可信区间为0.802~0.977,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基因2548位点变异型与胰岛素抵抗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增加瘦素表达参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