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32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按照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7分,分为焦虑组(229例)和无焦虑组(98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对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焦虑组平均年龄、首发年龄、HAMD17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高于无焦虑组[(42.58±11.77)岁vs(36.78±11.84)岁,(34.60±11.66)岁vs(30.04±12.60)岁,(27.83±6.93)分vs(23.39±5.59)分,(21.11±6.61)分vs(13.88±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组和无焦虑组性别(男:女,OR=0.51)、有无强迫症状(OR=3.67)、未成年和成年发病的构成比(OR=0.3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OR=1.05)、HAMD17总分(OR=1.17)、有自杀观念(OR=2.70)和强迫症状(OR=4.59)与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相关(P<0.05).结论 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具有年龄较大、女性倾向较高、首发年龄较晚、成年发病的倾向较高、抑郁程度更严重、更可能伴强迫症状等特点;年龄、抑郁严重程度、自杀观念和强迫症状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抑郁症自杀者与抑郁症非自杀者的临床特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状况。方法对112例首次发作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按是否存在自杀(含自杀观念或行为)分为抑郁症自杀组(49例)和抑郁症非自杀组(63例),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和早期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包括首发年龄、抑郁程度、强迫和焦虑症状、有无自杀观念或行为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l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和自杀评估量表评定,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和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结果两组间就诊年龄、首发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临床症状中,仅见抑郁症自杀组绝望感和性欲下降多于抑郁症非自杀组(P0.05)。抑郁症自杀组HAMD总分及认知障碍因子分和绝望感因子分高于抑郁症非自杀组(P0.01);HAMA总分、Y-BOCS总分和CORT与ACTH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自杀组自杀得分与早期临床特征、各量表总分、CORT和ACTH水平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自杀者相对无自杀者早期症状中性欲下降更明显,且认知障碍和绝望感等抑郁症状的程度更重。但早期临床特征和HPA轴功能状况尚不能为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观念或行为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有自杀意念的青中年与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特征,为临床问诊及治疗的侧重点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共160例,青中年组和老年组各8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分别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和自杀意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特征。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职业、有无配偶、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1=18.051,t_2=11.487,t_3=80.906;P均0.01);2两组HAMD-24总评分、体重因子评分、认识障碍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中年患者的日夜变化和绝望感因子评分高于老年患者,焦虑/躯体化、迟缓和睡眠障碍因子评分低于老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1=2.157,t_2=5.642,t_3=-2.916,t_4=-2.223,t_5=-3.932,P0.05或0.01);3两组患者SIOSS总评分、乐观因子和掩饰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中年患者的绝望因子评分高于老年患者,睡眠因子评分低于老年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1=2.045,t_2=-3.953,P0.05或0.01)。结论新疆地区有自杀意念的青中年抑郁症患者与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自杀风险无差异,但在临床症状上不同,青中年患者绝望感更强烈、日夜变化更明显,老年患者躯体化症状更突出、睡眠更差、记忆力、注意力更差,行动更迟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及REM睡眠结构。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单相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各3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别评定焦虑、抑郁症状。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监测整夜睡眠。结果1难治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重度抑郁组血清皮质醇、IL-6、TNF-α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IL-6浓度与HAMD总评分、认识障碍因子分、HAMA总评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呈正相关(r=0.395~0.635,P0.05或0.01),TNF-α浓度与HAMA总评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呈正相关(r=0.522、0.563,P0.01)。3难治性抑郁症组REM睡眠密度增加,持续时间、周期缩短(P0.05或0.01),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92,P0.01)。结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和细胞免疫调节紊乱可能参与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REM睡眠密度可能提示难治性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的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均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采用自编不良反应记录表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不同时间点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204.3,P0.01,研究组F=292.6,P0.01),SIO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15.6,P0.01,研究组F=21.8,P0.01)。治疗第2、4、8周末,研究组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有自杀意念者的比例和SI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1,P=0.325)。结论与单用氟西汀比较,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改善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患者共1478例,收集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等信息,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确定诊断,其中116例被诊断为双相Ⅰ型。此116例患者采用MINI中自杀模块界定自杀风险,比较有、无自杀风险两组之间特征有无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有自杀风险组发作频繁、更多伴不典型特征、自杀观念及精神病性症状、周期性或季节性、起病有诱因、更多次发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病性症状(OR=6.127)、伴有自杀观念(OR=3.940)及频繁发作(OR=3.283)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高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观念及频繁发作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17)在评 估抑郁症严重程度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15 例,使用HAMD- 17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严重程度评估,同时指导患者采用PHQ-9 进行自我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 评价HAMD-17 总分和PHQ-9 总分的内部一致性,采用加权Kappa对两个有序的多分类变量进行一致性 检验,采用Spearman 秩相关性分析两者各维度的相关性。结果 两量表总分一致性良好[ICC=0.657 (0.504,0.763),P < 0.01];Kapp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各级别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一致性较差 [Kappa=0.313(0.197,0.430),P< 0.01];HAMD-17 和PHQ-9 在抑郁情绪维度无相关性(P> 0.05);HAMD- 17 和PHQ-9 在自杀、睡眠、体质、全身症状、兴趣及自责等维度呈正相关(P< 0.05),且在自杀维度相关 性较好(r=0.62)。结论 PHQ-9 与HAMD-17 在抑郁症严重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进行抑郁症 早期筛查及自杀风险预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的病耻感与自杀观念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康复和自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入组的方法入组2010年2月-2014年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和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1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以及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进行评定。结果 1与无自杀观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有自杀观念的患者PPD评分更高[(4.21±1.11)分vs.(3.09±1.01)分,t=5.71,P0.01]、自知力评分更低[(3.55±1.34)分vs.(4.83±1.26)分,t=5.41,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观念与PDD评分(r=0.46,P0.01)、自知力(r=-0.44,P0.01)及抑郁症状评分(r=0.30,P0.01)相关;2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DD评分越高(B=1.14,OR=3.13,P0.01,95%CI:1.86~5.25)、抑郁症状评分越高(B=0.11,OR=1.11,P=0.01,95%CI:1.02~1.22)、自知力越完整(B=-0.76,OR=0.47,P0.01,95%CI:0.32~0.70),自杀观念的风险越大(Logistic回归模型R2=0.5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感的水平越高,可能存在自杀观念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626例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在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结果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19.2%(120/626)。自杀未遂组相较无自杀未遂组的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症状、伴自杀观念、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更多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频繁(OR=2.06,95%CI:1.23~3.47)、伴自杀观念(OR=2.34,95%CI:1.44~3.79)、既往住院次数多(OR=1.21,95%CI:1.04~1.42)、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21,95%CI:1.38~3.54)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均P0.05)。结论发作频繁、既往住院次数多、有自杀观念或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纳入其中179例伴非典型特征患者,依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3.5%(42/179)。与无自杀未遂组患者相比,自杀未遂组患者更多伴有自杀观念、产后起病,更常使用抗抑郁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及苯二氮类药)(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住院次数(OR=1.730,95%CI:1.093~2.740)和自杀观念(OR=3.899,95%CI:1.506~10.092)与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均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及伴有自杀观念是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