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颅内电极脑电图(EEG)对难治性癫(癎)患者致(癎)灶的定位作用.方法 对10例难治性癫(癎)患者行颅内深部和/或皮质电极置入术及颅内电极EEG监测4~14 d,并与常规EEG、MRI、PET对致(癎)灶定位及手术中所见比较;观察颅内电极置入术的并发症及癫(癎)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10例患者经颅内电极EEG监测后均明确了致(癎)灶,其中与常规EEG一致2例,不同8例;与MRI、PET病灶一致4例,不同6例;电极置入术后出现脑脊液漏3例,硬膜下血肿、电极折断及颅内感染各1例.10例患者在致(癎)灶切除术中发现的致(癎)灶与颅内电极EEG所示部位吻合;术后随访7~17个月,所有患者抗癫(癎)药物减量,癫(癎)发作控制.结论 颅内电极EEG对难治性癫(癎)患者的致(癎)灶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9例顽固性癫(癎)病人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进行颅内深部电极埋植.其中15例术前无法定位致(癎)灶者均明确癫(癎)起源灶所在脑叶,4例术前检查提示为单侧颞叶(癎)性放电者证实为颢叶起源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开颅手术3例,立体定向脑内致(癎)灶毁损术10例,伽玛刀治疗6例.结果 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具有简单、微创等特点,适用于头皮EEG无法定位者,尤其是对颞叶癫(癎)的起源灶定侧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颞叶癫(癎)是局灶性癫(癎)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难治性癫(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常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低,使诊断难度增加,而蝶骨电极脑电图有助于提高颢叶癫(癎)患者尤其是颞叶内侧面癫(癎)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笔者将我院2005年2月-2007年6月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癎)的52例患者常规脑电图与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颞叶癫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1例颞叶癫癎患者,术前均行EEG、MRI检查,其中6例行PET检查,经定侧定位后,行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5例行病灶切除+致癎灶切除,3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中应用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进行监测;神经导航下海马钙化切除1例.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取得满意近期效果.结论海马硬化是颞叶癫癎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是治疗颞叶癫癎的重要手段,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PET/ CT 在癫(癎)外科评估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PET/ CT 以提高癫(癎)外科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已经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癎)46 例.所有病例在术前都经PET/ CT 检查(发作间期),并随访6 ~24 个月.结果 颞叶癫(癎)24 例PET/ CT 阳性,与头皮EEG 结果、MRI 及颅内电极检查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24 例均行颞前叶海马切除术,结果Engel I-II 级者22 例.非颞叶癫(癎)22 例,行致(癎)皮层切除术,15 例达Engel Ⅰ-Ⅱ级.结论 对于颞叶癫(癎)PET/ CT 检查能协助判断侧别.对于非颞叶癫(癎),它可以帮助确定癫(癎)源的范围,指导颅内电极的植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视频脑电图(V-EEG)对癫癎致癎灶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及头皮V-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癎灶部位的10例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及开颅术,植入硬膜下皮质条状电极或(和)深部电极进行长程V-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V-EEG、磁共振(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检查结果以及术中皮质及深部电极EEG对癫癎灶进行综合定位,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评估疗效及颅内V-EEG的准确性.结果 1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3~14 d,捕捉到临床自然发作5~44次,记录到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10例患者颅内电极V-EEG定位结果与术中皮质及深部电极定位结果完全一致,据此定位结果切除致癎灶;术后随访1年,按Engel疗效分级,痊愈7例,显著改善2例,良好1例.结论 颅内电极V-EEG监测可为癫癎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深部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颞叶癫癎的疗效。方法对94例无明显病灶的颞叶癫癎病人采用深部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海马杏仁复合体热凝毁损术,术后随访癫癎控制效果。对其中27例行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检查,评价手术对脑功能的影响。结果80例获1~7年随访,其中发作完全消失47例(58.8%),减少75%以上18例(22.5%),减少50%~75%9例(11.2%),无变化6例(7.5%)。神经心理学检查表明手术前后智力、记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选择合理手术入路及术中应用深部电极取代以往的解剖学定位,达到理想有效的毁损范围,有助于提高颞叶癫癎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部电极记录适应证,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1998~2003年间,27例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进行颅内电极植入,包括双侧颞叶纵向深部电极植入,双侧硬膜下颞底条状电极植入,颞外条状电极植入.结果研究表明在所筛选的病人之中,24例患者可以通过深部电极记录来定位致癎灶.结论对于一些通过术前无创检查难以定位致癎灶的癫癎患者,深部电极记录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在语言功能区相关癫癎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涉及语言功能区的癫癎病人的临床资料,在颅内电极监测确定癫癎灶位置之后,应用皮质电刺激技术确定语言功能区位置,二者结合制定手术方案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11例癫癎起始区与癫癎灶部分重叠,32例皮质电极癫癎起始区与语言功能区邻近(0-1.5 cm),23例皮质电极癫癎起始区与语言功能区相近(1.6-3.0 cm)。行前颞叶与内侧结构切除术33例,额叶癫癎灶切除术15例,多脑叶切除术16例,选择性海马切除术2例。术后5例病人出现短暂语言功能障碍,均于3个月内恢复。术后随访时间1.5~8年,术后EngelⅠ级46例(70%),EngelⅡ级8例(12%),EngelⅢ级7例(11%),EngelⅣ级5例(7%)。结论颅内电极置入后的皮质脑电图监测及皮质电刺激语言功能区的定位为癫外科精确切除癫癎灶同时保护语言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癫癎与星形细胞瘤的关系及影响术后癫癎控制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星形细胞瘤患者,运用SPSS 15.0对术中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前癫癎病程分别与术后6个月癫癎控制情况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35例病人全切25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4例;病理诊断(WHO)Ⅰ~Ⅱ26例,Ⅲ~Ⅳ9例;术前癫癎病程1~6个月13例,>6个月~2年17例,2年以上5例.分别与术后6个月癫癎控制情况行卡方检验,P值分别为0.016、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脑星形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肿瘤,手术全切及术前癫癎病程短者术后癫癎较易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的疗效.方法对27例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病人采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切除病灶前先行皮层电极描记,确定癫(癎)波的范围,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再次描记确定残余的癫(癎)波的位置,并使用皮层热灼术进行皮层热灼,直到癫(癎)波消失为止.结果27例病人中胶质瘤13例,脑囊虫病7例,脑膜瘤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炎症1例.手术中在切除病灶前使用皮层电极描记出癫(癎)波,病灶切除后在病灶周围仍残余有癫(癎)波,使用皮层热灼术热灼后癫波消失.27例病人手术后25例未再有癫(癎)发作,2例手术后一周内有癫(癎)发作一次,以后未再有癫(癎)发作.26例病人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加重,一例短期内出现偏瘫加重,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是一种侵袭性小、疗效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癫(癎)数据库中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17例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起病年龄、癫(癎)发作类型、发作频率、影像学资料以及脑电图资料等,并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表现为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其中12例为棋奕性癫(癎),2例单次发作,3例为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2例棋奕性癫(癎)患者的动态脑电图提示(痫)样放电,2例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患者的动态脑电图亦发现异常放电.行为学干预有助于预防再次发作,而抗癫(癎)药物(AED)并无特异疗效.结论:出现弈棋相关性癫(癎)发作的患者首先需明确病因.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可考虑AED治疗;反射性癫(癎)行为学干预有助于预防再次发作,AED治疗非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的疗效.方法对27例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病人采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切除病灶前先行皮层电极描记,确定癫(癎)波的范围,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再次描记确定残余的癫(癎)波的位置,并使用皮层热灼术进行皮层热灼,直到癫(癎)波消失为止.结果27例病人中胶质瘤13例,脑囊虫病7例,脑膜瘤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炎症1例.手术中在切除病灶前使用皮层电极描记出癫(癎)波,病灶切除后在病灶周围仍残余有癫(癎)波,使用皮层热灼术热灼后癫波消失.27例病人手术后25例未再有癫(癎)发作,2例手术后一周内有癫(癎)发作一次,以后未再有癫(癎)发作.26例病人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加重,一例短期内出现偏瘫加重,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是一种侵袭性小、疗效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致癎灶位于脑主要功能区的癫癎病人,采用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ultiple subpial transection,MS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继发性癫癎病人,在术中硬脑膜切开后,先用皮层电极核实致癎灶的方位和范围,在显微镜下切除非功能区的病灶及其周围的皮层致癎灶;对功能区的病灶也予以切除.第二次用皮质脑电图检查,对功能区存在的或残留的致癎灶(棘波),使用软膜横切刀,切断癎性放电传导的神经元树突.最后用皮层电极复查,如仍有棘波存在,再补行几道横切,直至脑电波全部趋于正常为止.结果 在癫癎控制方面,除1例无改善外,其他14例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随访1~35个月,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5例,较差2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MST能使脑主要功能区癫癎在不引起任何机能损害的情况下,术后癎性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是神经外科目前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癎)与非癫(癎)发作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2006-02~2008-12在我院癫(癎)专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发作性症状儿童病例192例,其中拟诊癫(癎)112例,非癫(癎)性发作性疾病80例,全部病例做常规脑电图(EEG)和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 拟诊癫(癎)112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癫(癎)89例;而非癫(癎)发作性疾病80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并结合其临床变现,77例被排除癫(癎).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癎)和非癫(癎)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枕叶癫癎是一组有特征表现的癫癎综合征.其发病率占全部癫癎患者的1.2%~2.6%,本文就2000年以来浙江省湖州中心医院收治的22例诊断为枕叶癫癎患者的临床表现、EEG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诊断标准参考1989年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关于癫癎和癫癎综合征的分类标准,以提高大家对于枕叶癫癎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笔者收集本院自1999-06~2009-06由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的住院病例共470例,共发生癫(癎)25例.其中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发生癫(癎),患病率5.3%.脑血栓10例,脑栓塞3例后发生癫(癎),患病率6.0%.着重探讨脑卒中与癫(癎)发作类型、时间及预后的关系,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磁图对难治性癫(癎)致(癎)区定位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磁图癫(癎)定位技术对难治性癫(癎)致(癎)区定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癎)病人58例,术前行视频头皮脑电图、磁共振、脑磁图、颅内埋藏电极皮层脑电图等检查,综合评估确定致(癎)灶的位置.根据综合评估致(癎)区制定手术方案并实施,随访并判定疗效.根据脑磁图癫(癎)定位和综合评估致癎区吻合度分为3组,Ⅰ a组:完全吻合-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 cm以内,Ⅰ b组:基本吻合-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3 cm;Ⅱ组:不吻合-两区域中心位置在3 cm以外或其他.统计分析各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为77.6%(45/58),其中癫(癎)完全消失18例;Ⅰ a、Ⅰ b组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但Ⅰ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脑磁图癫(癎)定位是难治性癫(癎)术前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当脑磁图癫(癎)定位和术前综合评估致(癎)区基本一致时,手术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是引起中老年人癫癎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对卒中后癫癎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为进一步探讨脑出血后癫癎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我们对我院2000-01~2005-12确诊的老年性脑出血患者377例,其中36例继发癫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癎的致癎灶分布和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04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76例外伤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致癎灶位于外伤软化灶周围(2~7cm),9例呈弥散性分布,7例在半球同侧或两侧均有两处分布,8例未检出致癎灶。其中符合手术指征的23例患者在皮层电极下行手术治疗,按照谭启富标准,满意11例,显著改善8例,良好2例,较差2例,有效率91.3%,优良率82.6%。结论外伤性癫癎致癎灶常位于外伤软化灶周围且常引起局灶性发作;额叶颞叶癫癎的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外伤性癫癎的手术疗效较好,故符合手术指征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