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研究背景 癌症病人的生命质量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生命质量研究的主流[1].要对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定,首先要研制针对不同癌症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由于癌症种类众多,若每种疾病均开发专一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势必研制大量的测定量表,给研究及应用均带来较大麻烦,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为此,目前的一个研究趋势就是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人群或疾病开发一个共性量表或共性模块,再针对具体的人群或病种制定一个较短的特异性模块.这样,只需制定一个共性模块,外加不同疾病的简短模块即可构成针对性较强的特异性量表,具有事半功倍之效.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癌症生命质量研究组织正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DM)研制过程中的特异性模块条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医学资料,访谈、小组集中讨论、统计分析结合临床实际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和重要性评分法进行统计分析,对量表被选条目进行初筛.结果 研制出含有18个条目的 糖尿病量表特异模块,包含疾病的症状、治疗的副作用、疾病和治疗对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结论 经过筛选形成由30个条目的 共性模块及18个条目的 特异模块组成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版.  相似文献   

3.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以下简称QLQ-C30)是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开发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用于所有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测定其共性部分),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癌症的特异条目(模块)即构成不同癌症的特异量表.目前,QLQ-C30已经被翻译为54种语言的版本,被广泛地应用于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比利时等国家.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以下简称QLQ-C30)是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开发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用于所有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测定其共性部分),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癌症的特异条目(模块)即构成不同癌症的特异量表[1,2].目前,QLQ-C30已经被翻译为54种语言的版本,被广泛地应用于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比利时等国家.在亚洲的中国、日本也有应用,中文版的QLQ-C30已于1995年推出,并已通过了对中国肿瘤患者的测评.据笔者查文献所知,迄今为止已有3000项临床试验采用了QLQ-C30,该量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本文主要对该量表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使国内同行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该量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冠心病量表(QLICD-CHD),并对其信度进行考评。方法采用共性模块和特异模块相结合的策略,经过文献回顾、核心小组讨论、重要性评分、统计筛选等过程研制量表;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3名冠心病患者作为测量对象,完成量表的自填,并用内部一致性系数α、重测相关系数来反映量表的信度。结果研制产生的QLICD-CHD含30个条目的共性模块和16个条目的冠心病特异模块;量表各领域及大部分小方面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相关系数在0.70以上。结论QLICD-CHD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p53基因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男性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间相关性,为提高男性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s,MSPSS-SCV)和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lung,QLICP-LU),对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门诊、肿瘤科和胸外科病房共89例NSCLC男性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不同p53基因表达的NSCLC男性患者在MSPSS-SCV的3个维度中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p53基因表达在QLICP-LU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量表(除共性与副作用、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292~0.502,P< 0.01),朋友支持与生存质量量表(除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245~0.539,P<0.05),其他支持与生存质量量表(除共性与副作用、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264~0.569,P<0.05),社会支持总分与生存质量量表(除共性与副作用、特异性模块转外)均呈正相关(r=0.314~0.463,P<0.01).多元回归显示生存质量得分的影响因素为不同p53基因表达、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结论 给予不同p53基因表达的NSCLC男性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并对其进行考评。方法采用量表开发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适合中国文化的COPD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并通过测定86例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值为0.93,重测信度r值为0.94,分半信度为0.84;各领域内部一致性信度α值及重测信度r值大多在0.6以上;各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均大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相关系数r值大多在0.5以上;该量表在入院治疗后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生存质量的变化;绝大多数患者能在15-20min完成测定。结论COPD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OPD)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临床可行性,可以作为我国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和评价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慢性肝炎量表(QLICD-CH)。方法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进行量表(QLICD-CH)研制,并用此量表调查108例慢性肝炎住院患者,对QLICD-CH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评价。结果该量表各个领域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均>0.7,分半信度系数多数>0.6,重测相关系数均>0.9。共性模块提取9个公因子,特异模块提取4个公因子,涵盖大部分条目信息。以汉化版的医学结局调查表(SF-36)各个领域得分作为效标,QLICD-CH各个领域及量表总分与SF-36相应效标的相关程度较好。QLICD-CH第一次和第三次测定得分进行比较,除了心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外,其他领域得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LICD-CH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可作为中国慢性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慢性前列腺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及借鉴国内外建立量表的经验制定本量表,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2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25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患者重要性评分及医生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21、13、24、20、20个条目,最终得出包含17个条目的特异模块。结论:该特异模块的条目均按严格的程序筛选得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修订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胃癌量表 (OLICP-ST V2.0) , 同时初步讨论量表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相结合的思想为基础, 结合文献回顾以及我国文化的特点, 采用程序化的决策方式来完成量表的修订, 包括信息采集、小组讨论、统计分析、预调查等 (整个研究过程中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有变异系数法、相关系数法、方差分析等) .结果 (1) 回顾文献结合核心小组意见得出初始23条特异条目, 经议题小组讨论后得出20条条目的特异模块; (2) 根据测试版量表预调查数据, 再次筛选特异模块条目, 最后形成个10条目的胃癌特异模块.结论 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版通过预调查特异条目贴近临床, 代表性较好, 再经过大病例的统计学研究, 就可以用于中国胃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 同时可作为临床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共性量表(QLASTCM-GM)的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与反应度)。方法通过240例肺癌和240例胃癌患者纵向的生命质量测定对QLASTCM-GM的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各领域及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均在0.93以上,内部一致性α值为0.86~0.93;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显示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的相关分析显示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治疗后各领域及总量表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标准化反应均数(SRM)较QLQ-C30大。结论 QLASTCM-GM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一定的反应度,可用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潘庆  汪苗  刘莹娟 《广西医学》2022,(16):1901-1904
目的 评估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癌症复发恐惧、侵袭性思维和生命质量的水平,分析侵袭性思维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中的闯入症状分量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癌症质量功能评价系统共性模块,评价293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侵袭性思维、癌症复发恐惧、生命质量情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侵袭性思维在癌症复发恐惧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侵袭性思维得分为(15.75±5.92)分,癌症复发恐惧总得分为(35.89±8.26)分,生命质量总得分为(47.59±9.27)分。癌症复发恐惧、侵袭性思维得分与生命质量得分呈负相关,癌症复发恐惧得分与侵袭性思维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三者之间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好,模型较为合理,侵袭性思维在癌症复发恐惧和生命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侵袭性思维和癌症复发恐惧是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侵袭性思维在癌症复发恐惧和生命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干预乳腺癌患者的侵袭性思维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及借鉴国内外建立量表的经验制定本量表,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3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和26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病人重要性评分及医生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18、31、38、23和32个条目,最终得出包含22个条目的特异模块.结论该特异模块的条目均按严格的程序筛选得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制及评价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方法 根据WHO对生存质量的定义,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并随机抽取253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凋查.结果 (1)研制出由生理、心理、社会、症状及副作用4个领域共42个条目的 量表.(2)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34,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分半信度系数为0.886.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性模块、特异性模块分别经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并经方差最大旋转后,得到8个和4个主成分,其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2.51%,68.33%.(3)量表总分与SF-36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75.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量表是可靠、有效、灵敏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能够全面、具体、准确的反映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可以应用于中国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是评价治疗方法、药物疗效、护理质量的基本标尺,其纵向研究能反映疾病不同时期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和需求,探寻导致患者生命质量降低的关键因素.就生命质量的不同定义、国内外运用较广泛的生命质量测评量表以及目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纵向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V1.0)中已研制的头颈癌、脑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及淋巴瘤12种癌症量表的构成、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及应用情况等进行报告与评价。方法通过对相应肿瘤患者进行生命质量测定得到的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总量表及各个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相关系数来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校标效度用两个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反映;反应度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各领域生命质量的得分均数,并计算各领域标准化反应均数SRM值来考评。通过量表使用协议及文献检索等方式了解12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应用情况。结果12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均有较好的结构(5个领域11~15个侧面),有较好的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67~0.92、重测信度r为0.61~0.99)、较好的效度(与效标相关系数为0.28~0.89)和一定反应度(SRM为0.25~1.28),且被广泛用于临床上相应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的测定及相关研究。结论QLICP(V1.0)系列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条目→侧面→领域→总量表),测量学特性均符合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STO22的中文版,评价其心理测量特性.方法通过量表的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制定中文版的EORTC QLQ-STO22,并对86例住院的胃癌患者进行的生命质量测定后对量表进行了评价.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相关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量表所有领域的重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70;所有领域的克朗巴赫系数α均在0.70以上;各条目与其所在领域间有高度相关而与其他领域间仅有低度相关;提取9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28%,进行了方差最大旋转后结果 9个公因子基本反映了9个领域;在治疗4周后EORTC QLQ-STO22中文版能发现除了躯体形象领域外,其余各领域得分的改变.结论 EORTC QLQ-STO22中文版具有好的信度、效度和适中的反应度,可与EORTCQLQ-C30一起应用于临床,作为我国胃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8.
用SF-36量表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 SF- 36量表分析慢性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四川省某城乡用 SF- 36量表对438名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 ,并按照 ICD- 9进行疾病分类 ,对不同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 SF- 36量表所测的不同领域均低于一般人群 (≥ 40岁 )。不同系统疾病患者在躯体活动功能、社会功能、活力和心理功能四个领域均有差别。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有精神疾患、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结论 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同系统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SF- 36量表适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 ,生命质量应作为健康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自制的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为依据,探讨因子分析法在研制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应用。方法在已确诊为结核病的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253例研究对象,用自制结核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LI-TBV1.0)进行测评,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及相关性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结核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47个条目进行主成份因子分析,按特征根大于1并经方差最大旋转后提取12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76.0%。其中,共性模块提取出8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72.19%;特异性模块提取出4个主成份,累计贡献率达68.33%;各维度的条目与本维度的相关系数较大,而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较小。结论用因子分析法结合维度相关性分析显示此量表的效度较好,因子分析是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研制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癌症长期生存者生命质量与牙齿缺失及口腔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4-7月在上海市采用整群抽样法对5 623名癌症长期生存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口腔健康状况(牙齿缺失数、刷牙频次、牙齿检查)等,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体系中的共性模块(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评估癌症生存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评估FACT-G各维度生命质量得分在不同牙齿缺失数、刷牙频次、牙齿检查上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17.5%的癌症长期生存者牙齿缺失超过10颗,57.05%的癌症长期生存者能坚持每天至少刷牙2次,仅7.7%的癌症长期生存者坚持至少每年进行1次牙齿检查。FACT-G各维度得分和量表总分随着牙齿缺失数量的增加而减少(Ptrend均<0.05)。刷牙≥ 2次/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FACT-G量表总分均高于刷牙≤ 1次/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牙齿检查的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社会状况、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和FACT-G量表总分均高于不能每年进行牙齿检查的癌症长期生存者。结论 牙齿缺失数、刷牙频次和牙齿检查与上海市癌症长期生存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存在关联,良好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科学的口腔健康行为可能有助于改善癌症生存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