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鉴别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病理证实的MAF(14例)和GIST(39例)的CT表现。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和边界、强化方式、病灶内坏死、血管和空气、钙化等征象进行分析。测量长径(LD)、短径(SD)、CT值,并计算LD/SD比值、强化程度。采用t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有意义的CT征象。当使用单一或多个CT特征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MAF多位于胃肠道外(χ2=10.437,P=0.001)、卵圆形或不规则形(χ2=9.192,P=0.004)、强化均匀(χ2=12.458,P=0.000)、病灶内无坏死(χ2=6.632,P=0.014)及强化程度低(静脉期增加CT值约23.9±8.2 HU)。当联合强化均匀和LD/SD比值诊断MA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97.4%。 结论胃肠外肠系膜、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强化、病灶内无坏死、LD/SD≥1.19、动脉期强期增加CT值≤22 HU、静脉期强期增加CT值≤31 HU等7个CT指标有助于鉴别MAF与GIST。  相似文献   
2.
S-亚硝基化修饰是由高浓度一氧化氮(NO)对蛋白质进行选择性的可逆性翻译后修饰,与多种细胞过程和组织稳态有关。大多消化系统肿瘤与炎症发展相互作用,炎症状态下机体诱导大量NO产生,NO具有使底物蛋白S-亚硝基化修饰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癌组织中蛋白的S-亚硝基化表达异常,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S-亚硝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简述了蛋白质S-亚硝基化失衡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中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得出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中S-亚硝基化失衡可以通过不同蛋白质的S-亚硝基化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展,旨在挖掘消化系统肿瘤中S-亚硝基化水平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表达状态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346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FP阳性胃癌(AFPGC)组(AFP≥7 μg/L,28例)和AFP阴性胃癌(non-AFPGC)组(AFP<7 μg/L,318例),并进一步分层为CEA正常组(CEA<3.4 μg/L)和CEA升高组(CEA≥3.4 μg/L)。比较各分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AFPGC组和non-AFPGC组在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和CA724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GC组CEA≥3.4 μg/L的人数比例高于non-AFP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GC组和non-AFPG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个月和31个月,两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723,P=0.395)。在AFPGC患者中,CEA升高组除了男性比例显著高于CEA正常组外,其余临床病理特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预后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267,P=0.605)。在non-AFPGC患者中,CEA升高组中男性、T分期为T3~4期、N分期为N(+)期、临床病理分期为Ⅲ~Ⅳ期,以及CA199≥27 ku/L、CA724≥6.9 ku/L的人数比例高于CE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升高组和CEA正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34个月,两组生存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6.658,P=0.001)。结论 建立基于AFP、CEA联合检测的胃癌亚组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免疫肠内营养Supportan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大肠癌患者72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肠内营养+rhGH)21例,肠内营养对照组26例,肠外营养对照组25例.比较行大肠癌根治手术前后三组患者的营养、免疫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年结果.结果:术后第14天治疗组PALB值已经恢复至术前水平之上,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有明显恢复但仍未达到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仍处于术前水平以下.治疗组术后第8天、14天CD4+/CD8+值较PN组明显上升.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肠癌根治术后联合使用GH与免疫型肠内营养制剂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对其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对能手术根治的大肠癌术后短期小剂量使用rhGH联合Supportan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术后较为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5.
过去10年,我们对移植免疫排斥机制的理解有了很大提高.在一些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受体对移植物仍然保持长期免疫耐受,有作者把这一耐受现象归功于联合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就从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出发,回顾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后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沿革,最后阐明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考研热的升温,临床实习与考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的质量。探寻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槐耳颗粒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佑果  寸英丽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0):1438-1439
目的:探讨槐耳颗粒对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Ⅱa~Ⅲ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4例,A组给予VE方案(吉西他滨30mg/m2ivd1、8 E-ADM60mg/m2ivd2)化疗 口服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连续服用2~3个月,B组单独用VE方案化疗,共3个周期。化疗前1天和化疗后1天抽外周血检测CD3 、CD4 、CD4 /CD8 和NK。结果:A组治疗前后的CD3 、CD8 差异无显著性,CD4 、CD4 /CD8 和NK细胞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治疗前后CD3 、CD8 无明显变化,但CD4 、CD4 /CD8 比值和NK细胞明显较治疗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A组和B组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A组和B组比较CD3 、CD8 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CD4 、CD4 /CD8 和NK细胞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槐耳颗粒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增强剂,联合化疗使用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胃肠癌患者腹水DNA倍体及癌胚抗原(CEA)含量,分析胃肠癌腹水DNA倍体及CEA与胃肠癌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胃肠癌腹水DNA倍体含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CEA含量,计算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指数(PI)、S期细胞百分率(SPF)、DNA指数(DI)。采用t检验和x2做相差显著性测验,统计分析DNA倍体及CEA、PI、SPF、DI与胃肠癌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胃肠癌腹水DNA二倍体、异倍体及CEA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癌腹水DNA二倍体及异倍体两者间CEA、细胞周期、PI、SPF、D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内肿瘤复发是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治性切除术后造成复发的重要因素是肿瘤浸润浆膜和淋巴结转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术患者腹水中脱落细胞DNA倍体含量,可以对胃肠癌的的治疗策略进行更深一步研究,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皮肤替代物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在烧伤和整形外科的治疗方面很有必要。随着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在体外构建的人造皮肤不仅用于烧伤和急慢性创面的治疗,而且延伸到其他领域,如肿瘤切除后遗留皮肤创面的治疗。皮肤替代物的研究及应用正在逐渐减少自体皮肤移植造成的继发性损伤。笔者现就皮肤替代物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