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廖蔚茜  房莉萍 《河北中医》2004,26(12):896-897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将 5 4例COPD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6例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 2 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共 14日。测定治疗前后肺活量 (VC)、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动脉血气分析 ,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结果  2组肺功能和动脉PaO2 、PaCO2 治疗后均有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法可改善COPD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PaO2 、PaCO2 ,有助于发作期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咳喘宁口服液对寒哮证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小儿咳喘宁口服液,疗程1周。观察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控制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用力呼气蜂流速(PEF)、最大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意义(P〈0.05,P〈0.01);但治疗组PEF、FVC、FEV1、FEV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PEF昼夜波动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PEF昼夜波动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咳喘宁口服液治疗哮喘的总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刘伟 《新中医》2013,(11):25-27
目的:观察爽肺片治疗湿热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爽肺片口服,14天为1疗程,观察2疗程。每天进行症状、体征改善记录,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7.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尸〈0.05)。2组咳嗽、咯痰、喘促等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出量(FEV,)、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FEVl/FVC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2组治疗后FVC、FEV,、FEV,%rE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尸〈0.05)。结论:爽肺片结合西药治疗湿热型COPD较之单纯西药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郑盛杰  戴勇  魏成功 《新中医》2006,38(7):63-64
目的:观察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双侧肺俞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肌肉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比(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VC、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2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穴位注射通过促进IL-2的分泌和抑制IL-10水平,进而提高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肺康复训练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汤。观察患者6分钟行走距离、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结果:2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症、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6分钟距离、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6分钟行走距离、FEV1、FEV1/FVC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COPD合并糖尿病组46例,单纯COPD组110例,并通过肺功能检测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25~75(%)、肺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等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组间分析。结果:COPD合并糖尿病组患者VC、FVC、FEV1、DLCO及DLCO/PRED均低于单纯COPD组(P〈0.05),FEV1/FVC、PEF25~75(%)高于单纯COPD组(P〈0.05)。结论:COPD合并糖尿病时,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均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德国耶格公司肺功能仪(Master Semen PFT)分别对COPD肺气虚证患者34例、COPD肺阴虚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4例各做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最大通气量(MVV)。结果: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肺功能改变均较健康对照者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肺功能改变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测定可以为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反映病情变化实质,用于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加味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三子养亲汤加味方口服,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肺功能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量(PEF)及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的肺功能(FVC、FEV1、FEV1/ FVC、PEF)、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子养亲汤加味方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循环和肺通气功能,具有肯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右心衰疗效。方法收集COPD合并右心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10 d后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右心室TEI指数,测量参数包括Em/Am、Am、Em、Sm、Tei。检测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BNP、PaCO2水平;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呼气量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记录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用SGRQ量表评估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ei较对照组低,其余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BNP、PaCO2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治疗后SGRQ分值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合并右心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心功能,更快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37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第1秒用力呼气肺容量(FEV1)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78%,对照组为62.1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PaO2、PaCO2和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PaO2、PaCO2、FEV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院内一院外的延续护理干预,出院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1年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脱失病例,两组患者出院时6分钟步行距离(6MWT)、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均较人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出院1年后,观察组6MWT、VC、FEV1、FEV1/FVC较出院时有进一步改善(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较出院时稍有降低。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再人院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可持续改善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能有效降低呼吸困难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补益肺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益肺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DPD)的稳定期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氨茶碱片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具有补益肺肾作用的中药汤剂,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8%,对照组为73.5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VC、FEV1/FVC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益肺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取58例明确诊断为老年COPDⅢ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分类变化。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②治疗后2h、8h、24h血气分析指标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分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迅速缓解和控制COPD急性发作,可做为AECOPD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分级为Ⅰ-Ⅱa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生脉液(基本方:太子参、麦冬、茯苓、白术、山药、五味子、玄参、苦杏仁、法半夏、地龙、甘草),疗程为12月,主要观察2组患者生存质量、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6月后治疗组生存质量总均分(TMS)、日常生活能力因子(F1S)、社会活动状况因子(F2S)、抑郁心理症状因子(F3S)、焦虑心理症状因子(F4S)评分较观察前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月后以上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月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12月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基本稳定,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脉液可以稳定并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持肺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评价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加穴位贴敷、西药常规治疗对于哮喘发作期轻中度热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发作期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辨证组辨证给予口服中药颗粒剂芩龙清肺止哮汤,综合组在辨证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西药组按照哮喘指南口服西药。治疗1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喘息、哮呜、咳嗽、咯痰、口渴、汗出、面红;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结果:治疗前3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明显缓解。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3组比较,肺功能FEV1/FVC、FVC、FEV1、PEF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辨证组肺功能FEV1/FVC、FVC、FEV1、P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明显缓解。治疗后综合组肺功能P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明显缓解。治疗后西药组肺功能FEV1/FVC、FVC、FEV1、P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明显缓解。结论:中药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蔡琦玲 《河北中医》2011,33(5):721-7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均予常规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观察2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用力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CO2)、p(O2)、FVC、FEV1/预计值、PEF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有利于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补肺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可促进肺功能改善,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郭志生  孙彬  赵润杨 《新中医》2013,45(12):60-63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肺肾两虚证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益肾丸进行治疗。疗程为3月,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前后BODE指数,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记录随访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3%,对照组64.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于呼气容积(FEV1)、FEV./FVC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则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体重指数(BMI)、6min步行距离(6MWD)、BODE,观察组BMI、FEV1、MMRC、6MWD和BOD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FEV,、MMRC和6MWD、BOD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肺益肾丸能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的康复,增强患者活力,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固本养脏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POC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固本养脏汤加减进行辨证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81.0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固本养脏汤加减治疗AEPOCD患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纳气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及中药安慰剂,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纳气通络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9个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并观察肺功能(FEV1、FEV1/FVC、FEV,%)指标、SGRQ评分、1年内感冒次数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共有86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4%、71.43%;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及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各项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总计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治疗后比较,各项评分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⑤治疗后9个月内治疗组的感冒次数与COPD急性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气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COPD,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