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脊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和技巧,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显微手术治疗的脊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肿瘤均全切除,无手术死亡、致残及相关并发症,全部患者恢复满意。结论合理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脊膜瘤可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全切除肿瘤及累及的脊膜可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曾建军  杨晓滨 《西部医学》2007,19(6):1094-1095
目的总结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脊膜瘤的经验。方法74例脊膜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6年。结果74例患者肿瘤全切,神经功能完全改善68例,显著改善4例,明显改善2例,无恶化病例和死亡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脊膜瘤是首先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与技巧,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脊膜瘤患者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膜瘤的临床方法 优势.结果 肿瘤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2例.出院时痊愈4例,好转17例,无变化2例.随访6个月-5年1例复发.结论 合理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膜瘤可避免脊髓和神经损伤,提高肿瘤的手术全切率降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通过对2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89%),次全切除3例(11%).面神经解剖保留23例(82%),听神经解剖保留7例(25%),死亡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切除延颈髓交界区腹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应用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切除延颈髓腹侧及腹外侧肿瘤3例,其中脊膜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神经鞘瘤恶性变1例。结果:2例肿瘤全切除,1例硬膜下肿瘤全切除,硬膜外肿瘤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但有1例存在后组颅神经损伤症状。结论:该手术入路可增加术野空间,从而更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有利于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听神经瘤及同时解剖保留面、听神经的方法、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听神经瘤术中的操作技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采取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7例,其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解剖保留面、听神经4例(57.14%),听力改善1例(14.3%).结论: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切口短,开颅范围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韦红恩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6):921-922,929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镜下手术中的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大型听神经瘤纤维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手术操作技巧。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36例(81.82%),次全切除6例(13.64%),部分切除4例(9.09%);术中面神经完整保留38例(86.36%),术后随访1年,患者无复发迹象,面瘫恢复不良5例。结论:听神经瘤体积越大,手术中保留面神经的难度越大。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下切除需要手术医师具有熟悉的显微手术技巧、对手术相当的耐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衣志刚  周志武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824-825,828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耳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大型听神经瘤,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不仅能全切肿瘤,而且可以使面神经得到解剖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9.
潘德岳  彭林  漆松涛  庄之剑 《海南医学》2006,17(10):100-101
目的 总结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9例椎管内肿瘤的资料,其中神经鞘瘤17例(复发者2例),脊膜瘤2例,毛细血管瘤1例,脂肪瘤1例,星形细胞瘤3例(复发者1例),室管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果 全切肿瘤24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至出院时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者26例,无改善者3例.结论 多数椎管内肿瘤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同时选择侧卧位,有利于血液、脑脊液引流,术野清晰,暴露更好,更利于显微操作,进行肿瘤全切和避免脊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与神经保护,提高临床疗效.方法:45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 cm)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41例(90%),近全切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8例(85%),听力保留3例,术后无手术死亡,后组颅神经、三叉神经损伤加重各1例.结论:通过提高显微手术技巧、熟练掌握肿瘤周边神经血管的显微解剖,大型听神经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肿瘤切除和神经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光  王洪 《中外医疗》2011,30(4):20-20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及分析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间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0例(94%),近全切2例(6%),面神经解剖保留29例(91%),3例(9%)解剖未能保留面神经。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是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MR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年来我科对 1 4 5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结果。颈段 2 1例 ,胸段 76例 ,腰骶段 42例 ,多发性 6例。髓内 2 7例 ,髓外脊膜下 92例 ,脊膜外 2 6例 ;MR 93例 ,椎管造影 42例 ,CT 椎管造影 1 0例。除 2例胸段腹侧肿瘤经后外侧入路外 ,其余均通过后正中椎板全切除入路。显微手术 65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 1 2 5例 ,次全切除 2 0例。随访 1 1 5例 ,从 3个月~ 6年 ,计 75例优 ,2 6例良 ,优良率为 91 .3 %。结论 :MRI对椎管内肿瘤手术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显微手术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手术时保护脊髓供血动脉和保护脊髓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3.
陈旭人  陈晨  郭俊  徐荣 《河北医学》2007,13(8):931-933
目的:总结35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经验,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全切除和面、听神经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5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对手术要点、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6例小于2cm的肿瘤全部全切除,18例2~4cm肿瘤,全切14例,11例大于4cm的肿瘤,仅5例全切.肿瘤全切率为71.4%(25/35),面神经解剖保留率65.7%(23/35),功能保留率57.1%(20/35),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可提高面神经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4.
邓民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14-2015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LAN)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 a来经CT、MRI、钆增强MRI和ABR检查证实位于桥脑小脑角区的直径≥31 mm LAN 32例临床资料,探讨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全切或近全切27例(84.3%),大部分切除4例(12.5%),面神经解剖保留26例(81.3%),面神经功能保留15例(46.9%),死亡3例(9.4%).结论:桥小脑角的影像学和ABR检查对听神经瘤的确诊具有重要作用,LAN显微手术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显微解剖知识,操作技巧和术后处理是提高全切率,保留面神经功能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6例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MRI的表现分为二种类型:Ⅰ型,肿瘤起源于神经节主要向中颅窝生长(包括海绵窦)16例;Ⅱ型,肿瘤起源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主要向后颅窝生长10例.额颞开颅(包括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肿瘤12例,颞枕开颅颞下小脑幕入路切除肿瘤5例,颞枕开颅联合乙状窦前入路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近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Ⅰ型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1例;Ⅱ型岩斜坡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鞘膜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绝大多数可以全切除,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L AN)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4 a来经 CT、MRI、钆增强 MRI和 ABR检查证实位于桥脑小脑角区的直径≥ 31mm L AN 32例临床资料 ,探讨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全切或近全切 2 7例 (84 .3% ) ,大部分切除 4例 (12 .5 % ) ,面神经解剖保留 2 6例 (81.3% ) ,面神经功能保留 15例 (46 .9% ) ,死亡 3例 (9.4 % )。结论 :桥小脑角的影像学和 ABR检查对听神经瘤的确诊具有重要作用 ,L AN显微手术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显微解剖知识 ,操作技巧和术后处理是提高全切率 ,保留面神经功能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颞下一经小脑幕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膜瘤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 在传统颞下一经小脑幕人路的基础上,离断颧弓切除Labbe氏静脉前颞下回脑组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肢体轻瘫2例.面神经和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各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8~36个月,2例恢复良好,4例生活自理,1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 改良颞下一经小脑幕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掌握,特别适用于中上斜坡脑膜瘤手术,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铣刀锥板成型加椎管重建在脊髓肿瘤显微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48例脊髓肿瘤患者实施铣刀锥板成型加椎管重建的脊髓肿瘤显微切除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42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病理提示神经鞘瘤20例,脊膜瘤4例,神经纤维12例,脂肪瘤2例,室管膜瘤6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达到满意的手术疗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体位的管理,特殊器械,脑棉片的准备及管理,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手术显微镜的规范使用及管理等是提高手术效率、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1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经验、显微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防治要点.方法:1996-06/2004-02共收治确诊的16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采用远外侧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16例肿瘤中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1例全切除,次全切除4例,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10例,颈静脉球瘤3例,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耳漏,1例出现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暴露颈静脉孔区,最小程度牵拉神经血管结构,使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特点,提高面神经保留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一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并对手术要点和手术技巧、面神经保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者经病理证实均为听神经鞘瘤,显微镜下全切24例,4例因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无法剥离,只能行次全切除,手术全切率85.7%。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是保留面神经功能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