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真实心理感受,以便引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身心护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9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真实记录,将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练主题。结果访谈结果揭示,围术期宫颈癌患者有4个方面的心理体验,即不确定感;承受压力和痛苦;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体验到人间的关爱。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围术期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改变、家庭社会适应力的变化,从患者本身及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照护和情感支持,使患者能更好地应对围术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真实心理体验,为宫颈癌患者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了解17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期间的心理体验。结果:宫颈癌患者进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心理状态包括术前震惊、愤怒、自责、期待和矛盾、陌生感和不确定感,术中恐惧、焦虑、紧张、无助感,术后无力感和担忧;支持体系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支持、医护人员的帮助和照护。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存在主观特异性,临床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医护人员应对其采取针对性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自主服用农药病人在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期间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个性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宁波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ICU 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例自服农药病人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自服农药病人在ICU治疗期间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即生理的痛苦(口咽部疼痛,化学性胃肠炎);自我感觉负担较重(疼痛灾难化,担忧假设性问题,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下降(睡眠障碍,饮食限制);渴望帮助和支持(希望自身康复,渴望社会支持,情感支持需求)。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疼痛管理,关注病人的负担和需求,加强多方面的社会支持等,帮助病人解决困难,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时机理论为框架,了解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的照护体验,为设计和实施能满足照顾者需求的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时机理论,选择40名处于不同照护阶段(围手术期、出院准备期、调整期和适应期)的患者照顾者,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非结构访谈,并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5个关于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主题,(1)围手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创伤后应激障碍;(2)出院准备期:无助感;(3)调整期:实践与再认知;(4)适应期:创伤后成长。结论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体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且在不同阶段的内心照护体验和需求各有不同。患者照顾者在围手术期侧重信息和情感需求;在出院准备期具有较强的无助感;调整期侧重造口护理产品信息的需求;适应期侧重照顾能力的提高。应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相应的心理支持与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持及相关知识的指导,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照护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时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家属在疾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真实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7名COPD病人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时机理论为基础,提出5个关于COPD病人家属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主题,分别是①急性加重期:应激反应强烈;②稳定期:信息支持缺乏及应对态度不同;③准备期:照顾信心不足及失助感;④调整期:个人和家庭不堪重负;⑤适应期:积极面对和投入。[结论]COPD病人家属在疾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是动态变化的,积极关注其动态变化的照护体验,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维持护理的延续性,帮助家属缓解照护负担,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张小芳  龚雪 《循证护理》2020,(4):331-334
[目的]基于时机理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照顾者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照护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53名处于不同照护阶段(院内诊断期、sTBI围术期、院内稳定期、出院前期及家庭康复期)的sTBI病人家属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阶段的主题:院内诊断期身心反应剧烈、负性心理过重、家庭及情感支持不足;sTBI围手术期缺乏照护相关经验、担忧手术结果;院内稳定期信息缺乏、怀疑治疗;出院前期失助感;家庭康复期延续护理需求。[结论]sTBI病人照顾者的护理体验是随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变化的,医护人员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院内健康教育和院外延续护理,从而提高照顾者的照护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探讨颅内肿瘤病人术后住院期间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颅内肿瘤病人术后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方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术后生理不适:疼痛、睡眠障碍;沉重的心理负担:负性情绪、对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感、家庭经济压力大、对家人的愧疚伴随自身价值感缺失、社交回避;不同的疾病应对方式充满希望、积极面对、消极应对;缺乏术后康复知识,渴望获得医护支持。结论:颅内肿瘤病人术后面临诸多不适与压力,医护人员应根据颅内肿瘤病人术后的生理状况及心路历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支持,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分析,探讨对该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 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措施,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肺部感染和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关键.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该组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了解中青年原发性双癌病人的疾病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住院的13例中青年原发性双癌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中青年原发性双癌病人疾病体验可归纳为心理痛苦;不良生理体验;信息需求强烈;疾病应对方式,调整信念系统;经济负担沉重5个主题。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中青年原发性双癌病人在患病过程中的身心感受,关注诊疗决策与心理经历,提供灵性照护;整合信息渠道,注重知识碎片化呈现;强化家庭韧性,发挥社会支持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叶丽花  韩蔚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68-1170
目的为深入了解和探索手术患者经历手术时的真实心理体验。方法质性描述。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1名手术患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得出5个主题:(1)接受和期待;(2)恐惧焦虑;(3)不确定感;(4)行为退化;(5)真诚关爱的体验。结论围术期患者需要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经历手术时心灵深处的感受,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情感支持措施,使患者能更好地应对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了解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病人住院期间对于赋权护理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供直接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符合条件的10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并分析访谈对象的真实感受。[结果]通过现象学分析法,归纳出研究主题即以下5个结果:期望得到家庭、社会的关怀与支持;疾病相关知识需求较高;自我管理能力欠佳;术后担忧较多,存在心理负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结论]护理人员可通过对病人提供针对性的赋权护理措施,促进其恢复身心健康,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围术期准备方法,以减少围术期肌无力危象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我院确诊为MG患者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MGFA分型分为A组(I型)和B组(Ⅱa型及其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使用吡啶斯的明和强的松的治疗剂量、围术期用药方案及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5例患者在术毕2 h内成功拔管,拔管率为72.58%;17例术后呼吸恢复不佳需呼吸支持,其中2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后呼吸支持率为27.42%。B组术后呼吸支持率高于A组(P<0.05);B组吡啶斯的明和激素的剂量均高于A组(P<0.05);呼吸支持组激素用量高于非呼吸支持组,联合激素组术后呼吸支持率高于单用吡啶斯的明组(P<0.05)。结论:MG患者术后呼吸支持率与MGFA分型有关,围手术期应根据不同临床分型,合理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尽可能用最小的药物剂量将临床分型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疾病感受与围手术期体验,以期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选取2020年7-12月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眼科收治的14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疾病感受与围手术期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1)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2)舒适度改变;(3)自我感受负担重;(4)生活质量降低;(5)支持系统薄弱。结论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容易产生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的问题与需求,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此类患者的疾病感受与围手术期体验,给予必要的心理、社会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的真实体验。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青年女性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按照Colaizzi 7步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和萃取出不同主题。结果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真实体验有:(1)自身形象紊乱。(2)性生活不和谐及对生育的担忧。(3)家庭角色的转变。(4)对信息的需求。(5)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感。(6)对专业心理支持的需求。结论临床工作中,护士应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建立有效的情感和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服毒自杀未遂病人自杀的真实感受和心理体验。[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与12例服毒自杀未遂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服毒自杀未遂病人的自杀心理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人际关系冲突/丧失、孤独无助、心境恶劣、绝望感。[结论]应制定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EICU自杀未遂病人管理干预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病人再自杀率及提高自杀未遂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3例青年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进行个体化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青年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诊疗过程的恐惧、器官残缺负性心理体验、家庭角色和社会功能减弱、疾病相关知识强烈的需求、疾病获益。结论:青年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负性心理明显,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心理感受,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沟通,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指导,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期间的真实体验,提高ICU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立意采样法选取3家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护士10名,使用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ICU护士工作经历的真实体验主要包括5个主题:工作性质、管理、知识和技能、社会支持、情感体验.[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ICU护士的工作负荷,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多方缓解压力的渠道,增加社会支持的力度;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调适能力,降低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儿父母围术期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式,基于现象学哲学思维基础,结合访谈提纲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访谈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术前心理体验、第二部分为术后心理体验,并应用Colaizzi法分析访谈内容。结果:术前访谈可归纳为自责与愧疚、焦虑与担忧、经济负担及期望能与医护人员交流4个主题;术后访谈可归纳为看护任务繁重、母亲个人生活丧失、期望获得外界支持、对未来生活的担忧4个主题。结论:基于质性研究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儿父母围术期心理体验可为此类群体的个体化干预提供思路,最终达到改善患儿父母心理体验,促进患儿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任春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07-1010
目的 了解捐献一个肾脏供者术后真实心理体验和需求,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为将来的器官捐献者提供真实、具体信息.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11名活体捐献肾脏的供者,将获得的资料用Colaizzi法分析整理.结果 活体捐献肾脏供者的术后心理体验提炼为三大主题:心理反应、生理反应、社会反应.结论 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经历了特殊的心理体验,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其心理历程,精心、耐心、细心护理,在供者康复过程中提供必要支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单管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实施ECMO辅助PCI治疗的6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3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使用清单管理的33例病人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一般资料、PCI转运用时、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和围术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PCI转运途中用时、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结论:在ECMO辅助PCI治疗围术期应用清单管理可以缩短PCI转运途中用时,降低ECMO联合PCI治疗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警惕ECMO联合PCI治疗围术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