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家庭康复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计划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康复治疗。出院回家后,康复计划组严格按照康复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康复训练.并每2周来康复门诊评估指导一次;对照组在每天训练与否、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等方面完全由自己掌握。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康复计划组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家庭康复计划可以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56例及对照组52例,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早期组患者在发病15~30d时即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于发病3~6个月后接受康复训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前,早期组F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FMA评分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0.05),2组间比较,早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Fugl—Meyer量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运用Fugl—Meyer量表评定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判断其可行性。方法:对313例社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分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偏瘫实用训练技术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利用Fugl—Meyer量表对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对照组仅做定期跟踪康复评定。评定内容同治疗组。结果:①康复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②康复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治疗2个月后两组间Fugl—Meyer评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运用Fugl—Meyer量表可显示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该量表可以在社区作为评定标准使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0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1例)和对照组(56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正规早期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进入课题研究时和3个月后测试Ba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定(FMA)分、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BI、FMA、MMSE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BI、FMMS积分也较治疗前改善(P<0.05);BI、FMMS、MMSE积分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规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后的运动及认知功能后遗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以及痉挛分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治疗组患者加予规范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所有病例共评定4次:入组时、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来评定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在入组时两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和BI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MAS评分高于同期的治疗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在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与其前一次评定时比较,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逐渐改善(P〈0.001);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的FMA评分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痉挛和改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偏瘫侧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及点穴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MA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石霞  杨秀华  王雪梅 《护理研究》2009,(10):2570-2571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科常规护理及脑卒中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Barthel指数与FMA积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偏瘫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2组病人治疗均从起病后48h开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针灸治疗基础上采用偏瘫治疗仪进行理疗,对照组常规药物、针灸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经FMA评价: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偏瘫治疗仪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康复治疗6个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6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价,治疗组治疗前为5.44±7.80,治疗后15.40±4.74;对照组治疗前6.37±5.82,治疗后11.64±5.61,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科常规护理及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由同一康复医师进行FMA运动功能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8,自引:18,他引:8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一个月后测试两次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 结果 :治疗组两次评价分别为 4 .94± 4 .5 4、10 .6 0± 5 .2 0 ,对照组为 7.5 6± 6 .36、10 .2 7± 6 .5 7;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一个月后运动功能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一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能力具促进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 ,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各评价一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rthel'sIndex);FMA值:治疗组依次为5.43±4.79、10.54±5.19、12.92±5.34、15.40±4.74,对照组为6.56±6.00、10.00±6.52、8.29±5.00、11.64±5.60;BI值:治疗组依次为6.53±4.62、12.85±5.04、15.94±3.79、17.59±3.63,对照组为7.01±5.54、11.75±6.30、11.66±4.50、14.50±4.3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组内比较P<0.001;两组比较得出各阶段的恢复是不均衡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6个月后ADL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治疗对患者6个月的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速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ALD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给予物治疗的同时,还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经6-8周治疗后,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分级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继发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继发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综合康复护理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进行正规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12周进行测评。结果 康复护理组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评分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康复护理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预防和减少继发障碍的发生,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 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 :康复组两次Barthel指数分别为 6 .36± 4.93、13.0 0± 4.91,对照组为 7.5 0± 6 .19、11.6 0± 6 .2 6 ;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 1个月后ADL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 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上、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2)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6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其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两次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9.85±12.14、76.66±13.62,对照组为59.87±11.45、69.75±10.19;两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6个月后的QO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病程3个月和6个月分别用Fugl-Meyer测试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结果:康复组3次平衡功能积分分别为2.71±2.42、8.74±2.02、10.28±2.35,MBI分别为20.66±13.45、67.72±18.90、80.55±16.33,对照组平衡功能为3.44±2.89、7.27±2.20、8.44±2.79,MBI为27.24±16.18、57.36±19.67、70.69±23.30;两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AD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平衡功能和ADL呈正相关(r=0.79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 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