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据悉,广东王老吉药业公司承担的国家课题“克感利咽口服液二次开发”,目前已完成了超临界萃取、超声提取、钠滤膜浓缩新工艺技术、指纹图谱、血清药物化学、体外抗SARS病毒、体外抗冠状病毒、体内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体外抗禽流感病毒、体内抗禽流感病毒等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对滴鼻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达菲为阳性对照药,通过小鼠滴鼻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建立小鼠禽流感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和禽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死亡的动物模型,研究克感利咽口服液体内对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克感利咽口服液可显著降低禽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肺指数,减少染毒小鼠的死亡数,延长平均存活时间。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对滴鼻感染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的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余诚  蒋罗 《河南中医》2015,35(2):298-300
目的: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克感利咽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克感利咽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观察治疗后3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克感利咽组与对照组比较,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和克感利咽组(P均0.01);克感利咽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联合组有效率为91.67%,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和克感利咽组(P均0.05);克感利咽组2例(3.33%)患儿出现轻度腹泻,联合组有4例(6.66%)患儿出现轻度腹泻,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流感病毒对小鼠肺灌流液中免疫细胞释放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及药物调节作用。方法:微弱化学发光法。结果:染毒小鼠肺灌流液中免疫细胞发光值增加,克感利咽口服液及SOD对其有抑制作用;用几种特异性的“工具药”检测分析的结果认为,这种作用主要是由O2^-和H2O2共同引起。结论:流感病毒可使小鼠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升高,中药克感利咽口服液能够清除活性氧且作用优于SO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克感利咽口服液(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1200),10mL/次,3次/d,1个疗程7d。对照组给予清热解毒软胶囊,3粒/次,3次/d,1个疗程7d。均服用2个疗程,观察随访1个月。治疗后评判各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86%,对照组有效率达到72%。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浩  朱颉 《新中医》2015,47(3):54-55
目的: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治疗组给予克感利咽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5.83%,对照组6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头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化学发光分析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作者近年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进行有关中药药效学和机理探讨方面的研究实例作一介绍.实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和抗心梗注射液等药物均显示良好的清除活性氧(包括氧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克感利咽口服液抗流感病毒及常见细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克感利咽口服液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临床验方研制而成的三类新药,由金银花、黄岑、荆芥、栀子、僵蚕、地黄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功效。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外侵、邪热内扰证候),疗效显著。为观察该药对病原微生物的药效作用进行了系列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克感利咽口服液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克感利咽口服液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临床验方研制而成的三类新药,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外侵、邪热内扰证候),疗效显著,本文报道该药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克感利咽口服液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临床验方研制而成的三类新药,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风热外侵、邪热内扰证候),疗效显著,本文报道该药的抗炎,免疫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鸡胚法检测药物对鸡胚的最大无毒限量和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通过中药复方合剂对病毒的直接作用、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观察鸡胚的存活率和测定鸡胚尿囊液血凝滴度。结果:中药复方合剂对鸡胚最大安全浓度为500 mg/mL,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为10-3.83;在3种给药方式中,中药复方合剂各剂量组对鸡胚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250mg/mL时鸡胚存活率100%;在血凝滴度测试中,同时给药、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药物浓度在62.5、125.0、250.0 mg/mL时,血凝滴度均低于病毒对照组的1/4,表现为抗病毒活性(P<0.01),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中药复方合剂3种给药方式均能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在鸡胚中的增殖,对感染鸡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牛蒡子甙元体内抗甲1型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子峰  刘妮  黄碧松  王艳芳  胡英杰  朱宇同 《中药材》2005,28(11):1012-1014
目的:从体内抗病毒实验观察牛蒡子抗甲1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响.结果:牛蒡子甙元在100 μg/kg及10 μg/kg口服均明显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实变;牛蒡子甙元100 μg/kg浓度组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结论:牛蒡子甙元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滨蒿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滨蒿总黄酮提取物(滨蒿总黄酮)在体内外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体外抗病毒实验观察样品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CPE)法测定样品在体外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选择指数(SI)。体内抗病毒实验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滴鼻感染小鼠建立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以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和肺指数等为指标,评价样品的保护作用。结果:滨蒿总黄酮对甲、乙型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IC50分别为74.6μg/mL、98.5μg/mL,SI分别为16.8、12.7;滨蒿总黄酮以200、400mg/kg剂量灌胃给药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死亡保护率分别为36.4%、54.5%;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9.0%、38.2%;滨蒿总黄酮400mg/kg剂量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5.9%。结论:滨蒿总黄酮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贯黄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体内观察其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贯黄感冒颗粒体外对所试两株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均显示抑制作用,对H1N1的IC50为1.38mg/mL,TI为5.66;对H3N2的IC50为0.69mg/mL,TI为11.3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贯黄感冒颗粒中剂量组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所致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结论: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均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栋  胡敏  张翠杰  李芳华  翟亚玲 《陕西中医》2020,(3):331-333,363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中药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对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HBV-MN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他克莫司胶囊,观察组给予他克莫司胶囊联合五酯软胶囊。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分别为(0.99±2.94)g/L和(2.94±1.57)g/L,血肌酐分别为(82.44±3.17)mmol/L和(101.33±2.47)mmol/L; 白蛋白含量分别为(37.05±2.49)g/L和(31.47±5.27)g/L,五酯软胶囊加入后,降低了24 h尿蛋白、血肌酐,增加血液中白蛋白含量。降低肝病毒在体内的存活率。结论:益肾化瘀的五酯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药物,对HBV-MN治疗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感清热解毒方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活性。方法:体外培养MDCK、HEL和A549细胞,分别接种流感病毒H1N1、腺病毒A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给予外感清热方进行干预,以病毒唑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对病毒的治疗指数,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和观察细胞病变(CPE)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抗呼吸道病毒活性。结果:外感清热方对H1N1的IC 50为0.028 mg/m L,TI为2.07。预防给药在0.01 mg/m 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阻断H1N1病毒入侵,有预防作用。治疗给药在0.01 mg/m L时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对病毒有治疗作用。直接杀伤实验该方能够降低病毒滴度1个梯度。在0.005 mg/m:时抗AV1红细胞凝集实验为阴性,表明该方能够抑制AV1。镜下观察CPE表明0.01 mg/m L以上浓度的中药能够抑制RSV1。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具有较好的抗H1N1、AV1和RSV1的活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he extract of Ruta chalepensis L. (Rutaceae) on the course of lethal endotoxemia in BALB/c mice was studied. When administered by gavage as 1 g/kg per day starting 14 or 7 days prior to injection of 0.75 mg endotoxin (LPS: lypopolisaccharide), the extract markedly reduced lethality (32.5% in both experiments versus approximately 85% of the control mice). A delay in lethality, but not cumulative lethality, was observed when prophylaxis was given 24 and 1 h prior to LPS challenge. The ef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PS-induced blood levels of nitrite, an indicator of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contrast, the blood levels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 interleukin 6 and interleukin 10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ose of controls given LPS alone. These data show that Ruta Chalepensis L. possesses powerful immuno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that make it capable of counteracting the lethal effects of high doses of LPS in vivo.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翘体外、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血凝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制造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鸡胚模型,观察不同浓度连翘提取物对造模后鸡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采用鼻腔接种甲型流感病毒FM1株诱导幼龄昆明种小鼠肺炎,将不同浓度连翘提取物以灌胃给药途径治疗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肺指数、肺组织形态学及对IV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药连翘可预防流感病毒在鸡胚内增殖,其预防作用随药物浓度降低而减弱,但各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连翘对感染IV鸡胚具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随浓度降低而减弱,但各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连翘可改善流感病毒肺炎小鼠一般状态,可减轻流感病毒肺炎小鼠肺组织病变,并抑制流感病毒在小鼠肺组织中复制。结论:中药连翘提取物具有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对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徐长卿水提物抗肝癌的作用。方法:以徐长卿水提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el-7407细胞株,观察其对Bel-7407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及评价其抗肝癌作用。结果:徐长卿水提物浓度为80g/L和40g/L时,能使Bel-7407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20g/L和10g/L时对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徐长卿水提物浓度为80g/L和40g/L时,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Bel-7407细胞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伯祥 《新中医》2001,33(2):3-5
为了客观考核各种药物的抗肝炎病毒的效果,多年来医学界用许多方法对中草药进行筛选,发现一些药物对HBsAg有抑制作用。在研究程序上,从体外到体内,从动物实验到人体治疗,从广泛筛选到重点研究,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