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下腹部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辅用氯胺酮可满足要求,但患儿多数自控能力差,配合欠佳,给穿刺置管带来困难,我们应用氯胺酮—得普利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级的2~8岁下腹部手术46例,体重12~24kg,男39例,女7例,随机分为氯胺酮—得普利麻组(KP组)和氯胺酮—地西泮组(KV组),每组23例,术前30min均肌注阿托品0·01mg/kg,苯巴比妥钠2mg/kg,KP组肌注氯胺酮5mg/kg,切皮前静注2mg/kg,术中以0·1%得普利麻0·09~0·1mg/kg/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并根据病人对手术的反应,间断静注氯胺酮1·5~2mg/kg。术中均…  相似文献   

2.
有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手术较少见临床手术麻醉处理较正常麻醉也较困难麻醉中主要应当重视哮喘发作自1 9 94 年以来我科收治2 例支气管哮喘重患现就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 男66 岁体重4 3 kg 哮喘病史多年听诊两肺哮鸣音在氯胺酮麻醉下急诊行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术前3 0 m in 肌注阿托品0.5mg,入手术间血压20.7/12.4kpa,心率90 次/min,血氧饱和度93%,平卧吸氧术前静注羟基丁酸钠2.5g,地塞米松10mg,术前5min 静注氯胺酮1mg/kg,20min 后追加氯胺酮20mg,辅以氯芬合剂半量,手术25min 取出异物,10min 后患者平稳结束手术,血压20.0/13.3kpa,心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麻醉对术中患者呼吸的影响,以探讨在气管插管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维持麻醉中不使用肌松剂和保持自主呼吸的可能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05年1—8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2例,均为女性;年龄(48·56±12·47)岁;体重(56·74±9·57)kg;ASAⅠ~Ⅱ级。1·2方法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予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mg/kg、琥珀胆碱1·5mg/kg静注麻醉诱导。插管后行控制呼吸,将氯胺酮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用YBDS-11A型输液泵静注;予异丙酚2mg/kg(不稀释),用YBWZ-12注射泵…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Ⅱ~Ⅲ级,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年龄66~82岁,男性42例,女性18例。体重40~82 kg。其中,高血压4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2例。常规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或东莨菪碱0·3 mg。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监测有创SBP及DBP,EKG、HR、SPO2。1·2麻醉处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慢诱导插管法,用1%丁卡因喷雾咽部2~3次,诱导用药依次静注氟派利多3~5 mg、咪唑安定0·2 mg/kg、盐酸哌替啶0·7mg/kg2、min后用2%丁卡因或4%利多卡因2 mL行环甲膜穿刺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同期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40例切痂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组(Ⅰ组n=20)和氯胺酮-羟丁酸钠全麻组(Ⅱ组n=20)。全部病例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3mg/kg、阿曲库铵0.3-0.5mg/kg做诱导插管,然后Ⅰ组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4~6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氯胺酮1-2mg/kg维持。Ⅱ组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1-2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羟丁酸钠80-100mg/kg。分别记录2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循环稳定;而Ⅱ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和丙泊酚用于成年人特重烧伤削痂植皮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 18~ 71岁的特重烧伤病人 4 1例 ,共行 82次削痂植皮术 ,在保留自主呼吸下 ,单次静注咪唑安定 0 .1~ 0 .15mg/kg ,分次静注氯胺酮 ,首剂量 1.5~ 2mg/kg ,追加量为 1mg/kg ,持续泵注丙泊酚 2~4mg/kg .h维持静脉麻醉 ,结果 :82例次手术麻醉过程顺利 ,术后病人清醒快 ,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满意率高。结论 :咪唑安定、氯胺酮和丙泊酚用于成年人特重烧伤削痂植皮术的麻醉 ,用药量少 ,效果好 ,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00 2年 8月份 ,我院应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行输卵管绝育术 5 0例 ,观察其麻醉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和其他并发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 ,年龄 2 4~ 4 0岁 ,体重4 1~ 75kg的育龄妇女 5 0例。常规禁食 ,不用术前药。常规鼻导管持续吸氧 ,在术者消毒铺巾时 ,缓慢静注 0 .1%氯胺酮0 .3mg/kg ,继以异丙酚 2 .5mg/kg ,按 3mg/s速度静注 ,待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分别于注药前、入睡后、操作时、清醒后记录BP、HR、SpO2 等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记录停药至入睡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失血性休克患者 4 8例 ,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 0 .0 3mg/kg ,氯胺酮 (1.5mg/s的速度静注 ) ,芬太尼 4 μg/kg ,万可松 1mg/kg诱导插管。根据血压、氯胺酮用量不同分为 4组 :Ⅰ组 (SBP≥ 90mmHg) ,14例 ,氯胺酮 1mg/kg ;Ⅱ组 (SBP≥ 90mmHg) ,12例 ,氯胺酮 0 .5mg/kg ;Ⅲ组 (SBP <90mmHg) ,10例 ,氯胺酮 1mg/kg ;Ⅳ组 (SBP <90mmHg) ,12例 ,氯胺酮 0 .5mg/kg。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给药后 3min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结果  4组病例患者年龄、性别、失血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①BP :Ⅰ、Ⅱ、Ⅳ组患者应用氯胺酮后SBP均呈显著升高 (P <0 .0 5 ) ,分别增加达 2 0 %、15 %和 13% ,舒张压升高不显著 (P >0 .0 5 ) ;Ⅲ组患者应用氯胺酮后 ,SBP和DBP均呈显著下降(P <0 .0 5 ) ,分别减低 15 %和 10 %。②HR :Ⅰ、Ⅲ组HR增快显著 (P <0 .0 5 ) ,分别达 15 %和 2 5 % ,Ⅱ、Ⅳ组增快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时 ,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2年开展丙泊酚静脉全麻诱导在新生儿会厌囊肿手术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会厌囊肿患儿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26 d,体重2·8~3·6 kg,ASAⅡ~Ⅳ级,来院均有呼吸、吞咽困难,喂奶呛咳,紫绀。其中3例因肺炎住院,伴有喉喘鸣,双肺听诊可闻干湿性罗音。1·2方法患儿术前4 h禁食水,入室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入室后面罩吸氧,建立静脉液路,1%丁卡因咽部喷雾,用喉镜挑起舌根,穿刺针穿刺抽出囊液后,在可看到声门的情况下,静注丙泊酚2~3 mg/kg诱导,用2·5号无套囊气管导管旋转插入,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丙泊酚、氯胺酮两种药物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应用 ,寻求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 :ASAⅠ~Ⅱ级喉外科手术病人 80例 ,无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0例。术前均肌注苯巴比妥钠 0 2 g、阿托品 0 5mg。以咪唑安定 0 1mg/kg、芬太尼 0 0 0 1mg/kg、琥珀胆碱 1 5mg/kg及Ⅰ组给予丙泊酚 2mg/kg、Ⅱ组给予氯胺酮 2mg/kg诱导麻醉 ,在术者插入支撑喉镜以后 ,用KP Ⅲ (B)型开放式喷射呼吸机进行高频喷射通气。Ⅰ组以 12mg/kg·h速度连续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 ,Ⅱ组以 10~ 15min后追加首剂 1/ 2剂量氯胺酮并以此递减的方式维持麻醉 ,两组均复合琥珀胆碱 0 0 3~ 0 0 1mg/kg·min静滴维持肌松。结果 :氯胺酮相较丙泊酚麻醉、诱导和围术期对心血管系统干扰极大 ,麻醉不够平稳 ;停药后病人完全清醒时间氯胺酮麻醉比丙泊酚麻醉显著延长 ,且氯胺酮麻醉苏醒期多出现精神症状。结论 :支撑喉镜手术应用丙泊酚麻醉优于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1.
谢红春 《西部医学》2005,17(2):141-141,143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 (REM)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0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 5例。诱导先静注氯胺酮 1 .0 mg/kg,2 min后 A组 (对照组 )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 2 .0 mg/kg/h+氯胺酮 2 .0 mg/kg/h;B组 (观察组 )微量泵静注丙泊酚 2 .0 mg/kg/h+REM4 .0μg/kg/h。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效果满意率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REM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可靠 ,能够满足门诊手术的要求 ,但要注意静注REM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于建芳  谷青 《中外医疗》2007,26(20):23-24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削痂植皮病人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烧伤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氯胺酮1.5mg/kg(Ⅰ组),丙泊酚2mg/kg+氯胺酮1.5mg/kg(Ⅱ组),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mg/kg+氯胺酮1.5mg/kg(Ⅲ组),继而给予氯胺酮和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期HR、MAP、BIS变化、各组清醒时间以及术中有无知晓,术后有无精神症状和噩梦现象.结论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都能有效地预防氯胺酮引起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及精神症状,咪唑安和丙泊酚复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减少用药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氯胺酮以三种不同浓度配伍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短小手术 6 0例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以三种不同的配伍方式诱导 :Ⅰ组异丙酚 1mg/kg 氯胺酮 1mg/kg ,Ⅱ组异丙酚1 5mg/kg 氯胺酮 0 6 7mg/kg ,Ⅲ组异丙酚 2mg/kg 氯胺酮 0 34mg/kg ,并按上述比例混合后加盐水至 30ml用注射泵持续注入 ,维持量每组均按异丙酚 5mg/ (kg·h)注入 ,术中出现明显体动时 ,分别静推 1/ 3的诱导量 ,术毕前 5min停药 ,记录诱导给药前、给药后 1min ,给药后 5min ,给药后 15min ,手术结束时的MBP、HR及SPO2 ,术中体动次数 ,术后清醒时间 ,有无噩梦感。结果 三种配伍方式循环均较平稳 ,诱导给药后SPO2均下降 ,但都大于 90 %。Ⅰ、Ⅱ组体动较少 ,Ⅲ组术中体动 (2 3± 0 5 )次 ;苏醒时间Ⅰ组 >Ⅱ组 >Ⅲ组 ;3组术后均无噩梦感。结论 三种配伍方式均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 ,组Ⅱ配伍更显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伴休克病人应用氯胺酮、氟哌利多复合麻醉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选择 6 6例ASAⅡ~Ⅲ级急诊病人。常规面罩吸氧 ,经及时地扩容、纠酸及输适量全血等综合性抗休克治疗。同时 ,分次缓慢静注氯胺酮 0 5~ 1mg/kg和氟哌利多2 5~ 5mg。并连续记录手术前 5min和手术后 30、6 0、90min时MAP HR RR 及SPO2 的参数。结果 :术毕时与术前比较 ,MAP、HR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异位妊娠伴休克病人应用氯胺酮、氟哌利多复合麻醉作用快 ,使抢救手术及时安全 ,并且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琥珀胆碱所致血K 、CK升高和术后肌痛的影响。方法 :3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氯胺酮组 (K组为实验组 )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安定 0 3mg/kg ,氯胺酮 2mg/kg ,琥珀胆碱 1 5mg/kg快速气管插管 ;硫贲妥钠组 (S组为对照组 )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安定 0 3mg/kg ,硫贲妥钠 6mg/kg ,琥珀胆碱 1 5mg/kg快速气管插管。两组病人均在麻醉前、注入琥珀胆碱后 1min、2min、3min、5min检测血K 、CK ,麻醉后 2 4hr询问病人非手术区肌痛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血K 、CK无明显差别 (P >0 0 5 )而在注入琥珀胆碱后 1min、2min、3minK组血K 、CK明显低于S组 (P <0 0 5 )。麻醉后 2 4hr病人非手术区肌痛发生率K组为 13 33% (2 /15 ) ,S组为 5 3 33% (8/15 )。结论 :氯胺酮对琥珀胆碱所致血K、CK的升高和术后肌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5 0例ASA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异丙酚氯胺酮组 (PK组 )手术前 5min静脉注射异丙酚 2mg/kg后以异丙酚 3mg/kg·h-1、氯胺酮 2mg/kg·h-1静注维持 ;氯胺酮组 (K组 )手术前 5min静脉注射氯胺酮 2mg/kg后以氯胺酮 2mg/kg·h-1静注维持。结果 两组手术及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苏醒时间PK组较K组明显缩短。静脉麻醉后 ,K组MAP、HR升高显著 (P <0 .0 1或 0 .0 5 ) ;而PK组MAP、HR无明显改变 ,RR却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 5、10min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氯氨酮麻醉相比 ,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静脉麻醉循环稳定 ,清醒快 ,精神症状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0例小儿手术病人术前肌注阿托品0.02mg/kg或东茛菪碱0.01mg/kg;入室前肌注氯胺酮5mg/kg,待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静脉麻醉用丙泊酚和氯胺酮各200mg成200ml混合液(每毫升含丙泊酚和氯胺酮各1mg)缓慢静注,首次剂量以0.5-1ml/kg,以后视麻醉深度,间隔15—30分钟静注以首次总量的半量,若预计手术在15min内完成可不追加。结果手术时间2.1&#177;1.7h,术中平均用量110&#177;95ml。术中血压和心率与术前无显著变化。术中经鼻导管吸氧SPO2维持在97~100%。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从药理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两药协同不增加对循环抑制,能减少单独应用时的不良反应,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好,成本低,便于计笃.  相似文献   

18.
术前应用长托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文 《黑龙江医学》2005,29(11):842-842
长托宁是一种新型抗胆碱药,主要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而对位于心肌的M2受体亲和力低下。我们观察了长托宁用于麻醉前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ASAⅡ~Ⅲ级,年龄40~70岁。体重50~70 kg。心功能Ⅰ~Ⅱ级,心电图检查正常。40例病人胃肠手术20例,胆管手术13例,膀胱手术7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n=20)和阿托品组(P组、n=20)。入室后连接监护仪,开放静脉通道,静卧10 min后静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 mg/kg。两组病人都采用力月西0·08~0·01 mg/kg,仙林0·01 mg/kg,芬太尼2…  相似文献   

19.
统计口腔头面部手术 48例全麻插管困难的病例 ,原因有 :颞颌关节强直 2 6例 ,下颌骨骨折错位 1 2例 ,颈部烧伤后瘢痕致颏颈粘连 2例 ,口腔巨大肿瘤及易出血肿瘤 8例。决定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插气管插管。操作者用 2 %丁卡因 1 ml,麻黄素 3 0 mg对插管鼻道进行表麻和收缩。用 2 %利多卡因 4ml行双侧喉上神经封闭 ,再用 2 %丁卡因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 ,嘱病人咳嗽使麻药充分弥散。诱导时用杜冷丁 50 mg,氯丙嗪 50 mg,氯胺酮 2 0 0 mg,东莨菪碱 0 .9mg配成 1 0 ml合剂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年龄静注 3~ 6 ml,儿童以 0 .2 ml/kg计算 ,再用羟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87例眼科短小手术的患儿,应用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进行静脉全麻。入室后对患儿进行多功能监测,对于个别不合作小儿先肌注氯胺酮3~5mg/kg,入睡后抱入手术间,缓慢静注咪唑安定0.05~0.4mg/kg,约2~3min后缓慢静注氯胺酮1~2mg/kg,手术开始前可选择性行球后阻滞。术中追加氯胺酮0.5~1mg/kg。结果:6例术中分泌物增加、屏气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氧饱和度下降,立即进行吸痰、面罩加压吸氧等处理后好转,其余患儿均平稳结束手术。结论: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对于非气管插管全麻下小儿眼科手术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