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恬尔心组及芪丹通脉片高、中、低剂量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 h,采全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含量,用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芪丹通脉片高、中、低剂量组均可增加血清IL-10含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其中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且与恬尔心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可促进内源性IL-10大量释放,减少炎症反应,改善受损的心肌超微结构,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芪丹通脉片+缺血/再灌注Ⅰ组、芪丹通脉片+缺血/再灌注Ⅱ组。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m,再灌注4h。TUNEL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总的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并计算出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活性。结果不同剂量的芪丹通脉片预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iNOS的活性增加(P〈0.05),cNOS活性降低(P〈0.01)。不同剂量的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iNOS的活性(P〈0.05),增加cNOS活性(P〈0.05,P〈0.01)。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调节心肌组织中NOS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芪丹通脉片组,分组干预7d后,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降支40min后再灌注4h成功复制心肌I/RI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芪丹通脉片(1.08,3.24g/kg)预处理可抑制I/RI中心肌细胞凋亡,其凋亡指数分别为(14.3±3.8)%和(10.6±2.0)%,与模型组(21.3±4.2)%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模型组Bcl-2平均灰度值为(165.17±9.21);不同剂量芪丹通脉片(1.08,3.24g/kg)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Bcl-2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7.82±19.51)和(118.65±16.31),平均灰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模型组Bax平均灰度值为(139.43±11.70),芪丹通脉片(1.08,3.24g/kg)预处理后Bax-2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51.67±16.69)和(160.71±19.82),二者的灰度值与模型组比较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芪丹通脉片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节再灌注心肌中Bcl-2、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芪丹通脉片组,并予相应处理以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以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芪丹通脉片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减少。结论芪丹通脉片可下调Fas-L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阳性对照尼莫地平组,各组大鼠处死后行 TTC和 HE染色,测定梗死灶体积及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各用药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梗死灶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且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骏  ;石月萍 《中医药学刊》2014,(10):2491-2493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卡托普利组(KT组)、瓜蒌薤白半夏汤组(GL组)、温阳通脉方组(WY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及心肌缺血预适应(IP)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K-MB、LDH及cTn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结果:WY组、GL组、IP组、KT组血清CK-MB、LDH、cTnT含量低于IR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WY组、GL组、IP组、KT组NF-KB表达低于IR组(P〈0.05)。WY组、GL组、IP组和KT组HSP70蛋白表达高于IR组(P〈0.05)。WY组、GL组、IP组和KT组血清CK-MB、LDH、cTnT含量及心肌NF-κB、HSP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上调内源性保护因子HSP70,抑制其相关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心肌组织NF-κB p65及COX-2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K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 p65的活性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显著减少I/R老年大鼠血清中CK-KB、AST、LDH的溢出量。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NF-κB 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SF组中NF-κB p65、COX-2显著下降(P〈0.05)。结论:NF-κB 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 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可抑制NF-κB 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在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1%CMC-Na)对照组、复方丹参组及黄连解毒汤(HLJDT)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24 h后,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0 min)。免疫印迹法检查心肌NF-κB的活性,并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核因子IκB诱导激酶(NIK)、IκB激酶β(IKKβ)、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NF-κB活性显著增加,NIK、IKKβ水平明显增高,IκBα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HLJDT中高剂量组与复方丹参组的NF-κB活性显著降低,NIK、IKKβ水平明显降低,IκBα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黄连解毒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IK、IKKβ水平的表达,减少IκBα蛋白的磷酸化降解,从而抑制NF-κB的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300 mg/kg)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600 mg/kg)。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和心肌组织中p65,IκB表达。[结果]黄芪多糖预处理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降低心肌梗死面积,降低p65表达,增加IκB表达。[结论]黄芪多糖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核因子-κB(NF-κB)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作用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芪丹通脉片对大鼠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芪丹通脉片治疗组,分别于第7、14日取左心室心肌组织,采用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区面积,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第7、14日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微血管密度增加,VEGF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第14日心肌微血管密度和VEGF蛋白表达与第7日比较均有增加,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的中药复方芪丹通脉片具有增加急性心肌缺血犬鼠心肌微血管密度、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温阳通脉方组(WY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及心肌缺血预适应(IP)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T (cTn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 western-blot检测akt、 p-akt表达。结果 WY组、 IP组血清cTnT含量低于IR组(P 〈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 WY组、 IP组bax表达低于IR组(P〈0.05)。 WY组和IP组bcl-2、 akt蛋白表达高于IR组(P〈0.05)。 WY和IP组血清cT-nT含量及心肌bcl-2、 bax、 akt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akt通路,上调bcl-2,抑制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温阳益心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reperfosion injury,MI/RI)NIK/IKK/I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温阳益心方组及氟伐他汀组.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大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心肌组织NF-κB p65及COX-2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K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 p65的活性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显著减少I/R老年大鼠血清中CK-KB、AST、LDH的溢出量.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NF-κB 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SF组中NF-κB p65、COX-2显著下降(P<0.05).结论:NF-κB 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 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可抑制NF-κB 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 对在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试剂盒测定再灌注40 min 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观察心肌梗死范围,采用凝胶电泳法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采用试剂盒测定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缺血20 min 再灌注40 min 后模型组及用药组的血清TNF-α、IL-1β、CK 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组及维拉帕米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再灌注40min后模型组及用药组的梗死范围明显增加,NF-κB 表达明显增高,且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 组及维拉帕米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再灌注40 min 后模型组及用药组的SOD 明显降低,MDA 明显增高,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 组及维拉帕米对照组MDA 明显低于模型组,SOD 明显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缩醛基毛冬青提取化合物R4 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与其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肌酸磷酸激酶,降低MDA 同时提高SOD,减少心肌细胞内TNF-α、IL-1β、NF-κB 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芪丹通脉片对缺氧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复方中药芪丹通脉片(QDTMT)对缺氧模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影响及其内皮保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QDTMT组(QDTMT组)、低氧+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低压低氧法建立大鼠缺氧模型,并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分别于缺氧1周后、缺氧2周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结果造模后,QDTMT组病理形态学损伤较轻。缺氧1周后,QDTMT组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缺氧2周后,QDTMT组大鼠VEGF含量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缺氧后QDTMT对VEGF分泌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为其内皮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人参皂苷Rg1 1mg/kg、④人参皂苷Rg1 5mg/kg⑤人参皂苷Rg1 10 mg/kg。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电泳法测定心肌组织中p65,IκB表达。结果:10 mg/kg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降低TNF-α,IL-1β含量和p65蛋白表达,增加IκB蛋白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g1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NF-κB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及其加减自拟方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温阳通脉方组6.48 g/kg、枳实薤白桂枝汤组4.59 g/kg各20只),给药灌胃14天后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肌的梗死面积,血清中c Tn I和LDH含量,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心肌细胞凋亡率,细胞色素C、Caspase-3、8、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阳通脉方6.48 g/kg和枳实薤白桂枝汤4.59 g/kg均可有效的降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减少血清中c Tn I和LDH含量,抑制细胞色素C和Caspase-3、9的表达。结论:温阳通脉方和枳实薤白桂枝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且温阳通脉方的作用优于枳实薤白桂枝汤。其抗凋亡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进而激活Caspase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EPOR的表达和调控机制及丹参酮IIA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DTC组,丹参酮IIA组。冠脉结扎和再松开复制动物模型,计算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EPOR、NF-κ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EPOR、NF-κB的表达增强(P<0.01);PDTC和丹参酮IIA预处理后NF-κB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而EPOR的表达均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EPOR的表达升高,抑制NF-КB介导的炎症反应可以进一步促进EPOR表达上调。丹参酮ⅡA也可以上调EPOR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田金  王雄 《中医药研究》2010,(8):959-961
目的评价腺苷对大鼠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及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腺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8只,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ELISA法测定心肌中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心肌损害程度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且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核(P〈0.01),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I/R组相比,腺苷后处理组HE染色心肌变性减轻,NF-κB表达减少(P〈0.01),IL-1β的含量降低(P〈0.01);腺苷后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腺苷后处理抑制NF-κB活性,减少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香通脉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及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降香通脉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14天后,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复流1 h的方法建立I/R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清LDH、AST、CK-MB、IL-1β及IL-6水平及NLRP3、Caspase-1、ASC表达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降香通脉组上述各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结论:降香通脉汤可以降低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能降低大鼠血清AST、CK-MB、LDH指标和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对再灌注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