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心肌炎但心内膜心肌活检(EMB)阴性患者的心脏磁共振(CMR)表现,探讨CMR在此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符合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但EMB阴性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行CMR检查,通过黑血序列、电影序列、T2W-STIR序列及钆对比剂延迟增强(LGE)序列,评价心脏的形态学、功能学、组织学改变。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4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心肌炎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为(25.6±13.2)岁,症状发作至行CMR检查时间间隔为21(13,60)d,症状发作距离EMB检查时间为19(9,40)d。CMR阳性患者13例,表现为心肌水肿、纤维化、射血分数减低、心包积液或心腔增大等。14例患者中共9例患者存在CMR形态和/或功能异常,其中左心房增大1例,左心室增大1例,右心室增大3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超过正常范围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3例,右心室射血分数<40%5例,心包积液深度>3 mm 3例。14例患者中,有11例存在组织学改变,其中6例患者的T2比值≥2;LGE阳性10例(10/14),最常见的强化模式为左心室侧壁心外膜下和/或室间隔肌壁间(9例),另外左心室壁广泛心内膜下强化2例,无右心室壁强化。结论CMR能够在体评估心脏形态、功能及组织学改变,对于EMB阴性的心肌炎患者,CMR具有良好的补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鼠环状RNA-42398(mmucirc42398)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是否与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方法:小鼠肝星状细胞株JS1,分成正常对照组、空载体阴性对照组(vector组)和mmucirc42398过表达组(mmucirc42398组),体外构建mmucirc42398过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法转入JS1细胞,48 h后RT-qPCR检测mmucirc42398的表达变化,PCR产物经一代测序验证其环化位点,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Col 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3、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vector组相比,mmucirc42398组的mmucirc42398表达增加(P<0.01),PCR产物测序验证了其环化位点,提示mmucirc42398过表达质粒成功转入JS1细胞并高效表达;在JS1细胞中过表达mmucirc42398后,α-SMA和Col I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但p-Smad2和p-Smad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mmucirc42398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其机制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咸宁地区3 886例发热、咳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3 886例发热、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水平及异常率。结果 3 886例发热、咳嗽患者中,以普通感冒所占比例最高,为45.3%;其次为支原体肺炎,占8.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占2.8%。新冠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水平低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计数比值(Nst/Nsg)、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新冠肺炎患者LYMPH、LYMPH%、Nst/Nsg、CRP的异常率分别为64%、79%、95%、96%,高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WBC异常率为2%,低于其他各类型感染患者。结论 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咸宁地区发热、咳嗽患者中,新冠肺炎的感染率较高;除病原学检测外,临床还可通过完善血细胞分析、肝功能、心肌标志物、炎症因子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疾病鉴别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30例疑似COVID-19患者,根据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病毒血清学抗体和血培养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OVID-19组(80例)、感冒组(100例)和细菌组(50例),比较3个组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EO#)、NLR、PCT、CRP水平。结果与感冒组相比,COVID-19组NLR、CRP水平较高,LYMPH%、LYMPH#、EO#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组相比,COVID-19组LYMPH#、EO#、NEUT#、PCT、WBC计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个组患者分层比例进行比较发现,与感冒组相比,COVID-19组患者WBC计数<4.00×109/L、LYMPH#<0.80×109/L、LYMPH%<20%、EO#<0.05×109/L、NLR>3.0、CRP≥10.00 mg/L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组相比,COVID-19组患者WBC计数<4.00×109/L、NEUT#<2.00×109/L、LYMPH#<0.80×109/L、EO#<0.05×109/L比例较高,WBC计数>10.00×109/L、NEUT#>7.00×109/L、EO#>0.50×109/L、PCT≥0.50 ng/mL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YMPH#减少、PCT正常、NLR和CRP增高是COVID-19早期标志,联合检测可作为SARS-CoV-2核酸检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为新冠肺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26 日~ 2 月29 日收治的87 例COVID-19 患者(COVID-19 组)及100 例同期收治的有发热咳嗽症状但排除新冠肺炎的隔离观察者(对照组)的血细胞分析及CRP,ESR,ALT,AST,CK,CK-MB,Mb,PA,ALB,PCT,NT-pro BNP 和Cr 等生化指标和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在COVID-19 中的变化特征。结果 COVID-19 组Nst/Nsg 5.81±4.55,Mb 61.32±71.63 ng/ml,CK-MB 38.31±66.19 U/L,Nst (37.22±25.14)%,NLR3.57±2.61,CK 240.39±642.96 U/L,CRP 36.40±32.84 mg/L,异形淋巴细胞(0.91±0.49)%,ALT 47.24±32.09 U/L,AST 43.81±32.41 U/L,ESR 30.95±15.71mm/h,NEUT(77.00±12.00)%,LYMPH (1.15±0.41)×109/L,EOS(0.03±0.02)×109/L,PA 149.79±103.84 g/L,LYMPH(18.17±12.44)%,WBC(4.99±1.89)×109/L,NEUT(3.40±1.89)×109/L 和ALB 38.42±4.80g/L。与隔离观察组相比,COVID-19 组Nst/Nsg,Mb,CK-MB,Nst,NLR,CK,CRP,异形淋巴细胞,ALT,AST,ESR 和NEUT 水平较高, LYMPH,EOS,PA,LYMPH,WBC,NEUT 和ALB 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862~77.863,均P<0.05);与隔离观察组和普通型相比,重症与危重症COVID-19 患者PO2,Ca2+ 和SaO2 较低,随病情加重而降低;NT-pro BNP 和Cr 偏高,随病情加重而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Nst/Nsg,Nst,异形淋巴细胞,WBC 和NEUT 逐渐升高, LYMPH,EOS 和PA 仍低于正常,甚至下降,炎症和损伤标志物随病情加重而增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与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COVID-19 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显示出该病毒对肺、心、肝多器官功能有损害,实验室指标为循证医学、精准治疗该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6-氨甲基喹啉的合成工艺。方法以6-甲基喹啉、溴代琥珀酰亚胺、邻苯二甲酰亚胺钾、水合肼为原料,经溴代和Gabriel反应得到6-氨甲基喹啉。结果目标化合物经MS、1H-NMR确证化学结构,总产率达到47.5%。结论为6-甲基喹啉的制备提供了一条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减少患者进行手工复检和涂片观察分析的原因。方法: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期间经血液分析仪检测的PLT〈100×109/L的患者382例。取全血涂片经瑞特-姬姆萨染色后镜检,观察PLT形态、数量、分布及凝集情况,并进行手工计数复检,再发布最终结果。结果:有39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外周血涂片PLT形态正常,平均每个油镜视野〉20个,可见血小板聚集,小丛易见,偶见大丛,手工计数PLT〉100×109/L。343例真性血小板减少,血涂片可见PLT数量减少,平均每个油镜视野0~15个,未见凝集,可见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仪器检测结果为(56±36)×109/L,手工复检结果为(50±48)×109/L,P〈0.05。结论:对于机做PLT减少或仪器提示异常的患者标本需经涂片观察和人工复检方能发布结果,以提高PLT结果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visfatin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丹参酮ⅡA抗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AS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C57BL/6J背景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并以8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并按分组情况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20,10 mg·kg-1)或辛伐他汀(5 mg·kg-1)干预。第14周后全部处死,HE染色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测定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酶法检测血清脂质含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主动脉壁visfatin表达。结果 (1)空白对照组主动脉未见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模型组有较明显的主动脉内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形成。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hs-CRP、TNF-α、MMP-9表达、动脉壁visfatin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 0.05)。(2)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均可显著减少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降低血脂中TC、TG、LDL-C水平(P< 0.05),升高HDL-C水平(P< 0.05);明显降低血清细胞因子hs-CRP、TNF-α、MMP-9水平,降低小鼠主动脉壁visfatin表达。(3)在减少斑块面积、改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抑制visfatin表达方面,丹参酮ⅡA均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丹参酮ⅡA高剂量在减少斑块面积、改善血脂水平方面与辛伐他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降低hs-CRP、TNF-α、MMP-9水平,以及下调主动脉壁visfatin表达方面显著优于辛伐他汀组。(4)apoE-/-小鼠动脉壁组织visfatin表达水平与血清hs-CRP、TNF-α、MMP-9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visfatin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其参与机制可能与炎症机制有关。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节apoE-/-小鼠血脂代谢、抑制炎症细胞因子hs-CRP、TNF-α、MMP-9的表达,及下调主动脉壁visfatin表达,进而抑制apoE-/-小鼠AS病变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槐娜  周玉平 《光明中医》2014,(8):1641-1643
目的评价双枳术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双枳术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痛、上腹饱胀、早饱、烧灼感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烧灼感、早饱感症状(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枳术汤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周玉平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504-1505
目的评析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问题和展望。结果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肝郁脾虚型、气虚血淤型、血淤型几种较为成熟的模型。结论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