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低年级学生就业压力和对医学新动态的关注情况,及其对未来就业方向和影响就业竞争力因素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供七年制医学生、医学院校及教育部门参考。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河南省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1~3年级819名医学生就业认知的相关信息。结果低年级医学生中,11.7%有就业压力,9.3%关注医学新动态,37.8%想关注医学新动态却无渠道,10.6%就业方向不明确,医学生对影响就业竞争力因素的认知不全面。结论医学生、学校及教育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使七年制医学生及早关注医学新动态并明确就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专业思想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管理者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借助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广大学生开展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态度、职业规划等教育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价值取向、职业理想以及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1]。医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是医学院校根据医学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开展专业认知、职业引导和就业规划的重要教学活动。医学教育作为一种精英教育,有其特殊的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生对精神医学的态度。方法采用包含22个条目的问卷对419名精神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医学生对精神医学持有正向的、积极的态度,但是,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精神医学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结论对医学生加强精神医学的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认知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学院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认知度调查。结果医学生对国内外医疗卫生改革、公共卫生事件、医患纠纷和医学网站的关注度差异有显著性;对于人文素养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知中,医学生认为需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卫生法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医学史的比例分别为43.17%、28.05%、45.86%、46.58%、62.73%、44.31%、27.74%,差异具有显著性;学生对学校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和方法满意度不高,满意率均为22.88%;对课程设置、教学态度、教学水平、课堂氛围和考核方式较为满意,满意率分别为56.63%、83.54%、83.54%、72.88%、79.92%,差异具有显著性;人文素养教育授课方式推荐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各种论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分别占57.25%、40.27%、66.77%、53.83和61.28%,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加强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和自我素养的认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师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15,(6):1015-1017
目的了解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现状,分析影响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的可能因素,为改善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法用自编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的调查问卷对30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3.1%的学生对医学人文很了解,42%的学生对医学人文不了解,且绝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相关医学人文活动不了解;对学校医学人文课程课时安排、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满意的学生分别为72.5%,52.2%,10.8%;医学人文课课堂、课后表现积极的医学生分别为2.4%,1.7%,积极完成作业的占51.5%,且专业、性别和年级变量上的结果差异性不显著(P 0.05);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需求满足程度有差异(P=0.009 0.05)。结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认知不够,学校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方式有待完善,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医学人文需求差异明显,医学生医学人文课表现不够积极,学校应该多角度、多途径完善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性大学医学生放弃医学专业转入其它专业的决策历程,明确阻碍其继续医学职业学习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学生生涯适应及职业认同的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并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转录成文字稿,应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法(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PA)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转专业决策历程经历包括五个主题:即选择医学的动机,对医学的认知,对未来生涯的迷茫,不同渠道的信息影响及转专业未成功的假设。结论 探讨医学生转专业的决策历程,有助于了解处于基础医学阶段医学生的生涯适应现状,为促进其职业认同、稳定职业思想的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以避免医学人才培养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校医学生对学习社区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方法采用封闭和开放式调查表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座谈调查.结果全科医学学生对社区医学的认知态度非常积极,而非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对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CHS)的了解和一般了解占68.7%,而非全科医学专业仅59.2%,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仍有部分医学生对医学模式的转变态度不明确.结论进一步推进医学生医学模式转变的思想教育,加大对医学教育的力度,增加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意见和建议。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对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2015~2019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卫生管理、健康管理和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专业认同总平均(3.76±0.572)分,处在中等偏上水平,认知性认同(3.84±0.557)分、情感性认同(3.83±0.663)分、行为性认同(3.75±0.630)分、适切性认同(3.50±0.739)分,专业认同及4个因子在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有无实习经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专业学习条件、专业志愿选择、就业前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学生的总体专业认同度较好,医学院校应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特点,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及教育教学能力,以学科竞赛、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培训为抓手,培养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自信心和信念,为各行各业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某校218名医学生进行有关专业认知度调查。结果:我校医学生专业认知度普遍较低;在专业了解程度方面,受查医学生的入学动机,对在校课程设置,学习时限阶段安排等情况存在认知偏差;在专业满意度方面,专业学习态度,专业发展前景,学业长久学习心理准备等存在认知偏差;在专业信心度方面,职业认同感,职业理想规划,就业预期和环境认知等存在偏差;在专业认知认可度方面,对专业认知重要性的看法及接受专业认知教育的意愿存在偏差。结论:我校医学生专业认知度较低,有必要开展专业认知相关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检验与临床沟通认知现状,影响因素等展开研究,为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持依据,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社会服务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调查的方式,对我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共1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我校绝大多数医学生对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有一定认知,但大部分同学认为检验与临床教学缺乏有效培养途径,特别是教材脱节等因素易影响医学生检验与临床沟通能力培养。结论医学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学生在检验与临床沟通上的认知与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的认知现状及变化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培养策略.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并录入Excel2003数据库,使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结果 一年级至五年级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认知的主成分得分为0.5975、0.6235、0.6433、0.6118、0.6024;在校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认知状况的发展存在着反复与曲折;影响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认知的因素侧重于两个方面.结论 在校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的认知发展并不稳定,有反复现象,须正视其发展规律并根据影响因素合理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当前医患关系影响下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至五年级的10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当前医患关系影响下,医学生职业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其中,男生的就业信心水平明显高于女生(P<0.01);低年级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水平、就业信心水平、职业道德水平、职业信心水平均高于高年级医学生(P<0.01);独生子女医学生的就业信心水平高于非独生医学生(P<0.05);班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沟通能力水平、就业信心水平和职业素质水平均高于非班干部(P<0.05~P<0.01)。结论:当前不良的医患关系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对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造成了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政府、社会、医院、学校和医学生的共同努力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新生专业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问卷调查2009级449名新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般情况、父母职业、生源地和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4.63%新生知道医生的基本素质、67.48%知道医学的目的、40.31%知道基层卫生服务趋势、40.09%知道高职与普通高教区别、37.42%知道医学的学习方法、32.29%知道医学模式与学科分类、新医改及全科医学的含义知晓率仅为21.16%和2.67%;其认知程度受父母职业及生源地影响(P<0.05),与性别、年龄没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专业认知度较低,有必要对临床医学专业新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相关知识社会实践调查和参与卫生公益活动可能是提高学生专业认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相结合评价医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专业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对评价结果分档排序。方法:运用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最优;相对较优的依次为生物工程、医学心理和医学检验专业;护理、影像、麻醉三个专业归为中档,无任一专业归为差档。结论: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相结合能全面、合理地评价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第一届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方面的感受、认知和评价,为学校制订更为完善的八年制招生计划、教学方案、培养目标和就业政策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复旦大学2004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其在通识教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4个阶段的学习感受及对专业培养模式的评价。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8.4%的学生认为八年制主体培养目标应该是以临床能力培养为主;26.3%的学生对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学习没有太大兴趣;26.3%的学生对八年制培养模式不太满意;33.3%的学生对于就业前景不太乐观。结论完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计划和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医院暴力的认知状况及医院暴力事件对医学生的影响.方法:用自制调查表于2013年11月对台州地区151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90.11%的学生知晓医院暴力,不同专业、年级医学生医院暴力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医院暴力事件的获知途径绝大多数来源于网络;81.50%的医学生认为医疗体制不健全是导致医院暴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52.67%的医学生表示医院暴力事件后,自己压力很大,职业选择有动摇.结论:医院暴力事件对医学生专业学习及职业前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维持医学生坚定的职业信念需要医学教育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选择动机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医学院校各专业选拔人才与有效开展招生工作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其专业认知、专业选择动机与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结果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级640名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得分表现为临床医学(3.24±0.89)>口腔医学(2.89±1.00)>基础医学(2.66±1.02)>药学(2.54±0.97)>预防医学(2.29±0.93)>护理学(2.21±0.99)>医学检验(1.98±0.95)>医学英语(1.95±0.93);6个主要的专业选择动机因子分别是学校及专业实力、专业学习及工作前景、自身因素、北大情怀和他人影响、医学因素、学校政策,贡献率分别为34.60%、12.97%、7.42%、6.00%、5.59%、5.37%;专业认知得分与专业选择动机因子一定程度上正相关。结论 目前学生对医学专业的专业认知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且专业选择的动机因素较复杂,其中学校及专业实力与学习工作前景为重要因素。医学院校应注重加强专业宣传,提高学生专业认知,从多方面吸引有志学生报考医学专业,提高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学生核心职业素养认知矛盾的原因。方法:对用人单位、患者、医学生进行医护工作者核心职业素养的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核心职业素养的认知与现实社会需求之前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在教育标准、课程设置、考核要求等方面仍停留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建构主义教学观在PBL临床教学案例中人文关怀情境建构与实践效果。方法遵循建构主义教学原理,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临床教学案例中,隐性建构人文关怀情境。通过强化医学生人文关怀认知和学习动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PBL教学案例学习过程中,建构真实情境,体现无处不在的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结果学生在临床案例分析解决医学科学问题过程中,能主动建构人文关怀情境,注重医患沟通,体现人文关怀。结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念与PBL教学法相辅相成,使医学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在PBL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和提高了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意识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一直是备受关注而又存在诸多矛盾的问题,其中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医学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教学中从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方面着手,加强临床综合思维培养,注重医学知识掌握和临床技能的训练,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使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完成从学生到医师、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